印建坤:考研英语5选5排序题解析

  印建坤 /2005-11-14

5选5排序题是4个新题型中相对而言最为简单的一种,它着重考查考生对文章内部结构和逻辑关系的把握程度。 
  一、怎么考
  (1)大纲规定
  在一篇长度约为500600词的文章中,各段落的原有顺序已经被打乱。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和结构将所列段落(78个)重新排序,其中23个段落在文章中的文字已经给出。这就要求考生在阅读各个段落时要把握它们的中心大意,并将各段的大意整合,理清它们之间的逻辑顺序。
  (2)命题形式
  文章的两段已经给出,命题者将其余的5个段落打乱,从而要求考生将这5个段落重新排序。
  二、怎么学
  (1)研习大纲,精析样题:认真阅读2006年考试大纲和考试分析里有关本题型的相关规定,仔细分析、反复研究考试分析里的样题,从样题的分析中去寻找和探究命题者的心态,从而发现解答此类题型的方法。
  考试分析中指出,该题型是一个排序题,要求考生将一组段落排序,使其意思通顺。
  从考试分析可以看出,命题者设立这种题型的目的在于考查考生的逻辑分析能力,也考查其综合概括能力。因此,在做这种题的时候,找出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至为重要。考生始终要记住,这篇文章已经成形,是命题者故意将次序打乱。一篇完整的文章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肯定遵循着一定的章法,或者是事件的先后顺序,或者是因果顺序等等。那么要做的就是通读这些选项,明了整篇文章的大致结构,然后结合细节将这些段落归位。首先要掌握各段落的大意,掌握了各段大意,那么整篇文章大概在叙述什么也就清楚了,也就能分析出这篇文章整体的一个脉络;接着要根据已经给出的两段未打乱顺序的原文来顺藤摸瓜,看看与之相契合的是哪个段落;然后根据选好的段落再继续选择下面的段落。每选出一个段落,就是往前进的方向走了一步,就好像拼图一样,每拼出一块就为下一块打下了基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充分利用一些表示逻辑关系的细节,如一些表示逻辑关系的词语,字里行间的意思等等。从文章的整体出发,抓住细节,最后回到整体,这样就是一个合理的轮回。
  从样题解析中可以看出,基本的做题方法就是“顺藤摸瓜”,这也是逻辑题一般采取的手段。样题解析一开始从给出的首段出发,根据首段的信息来推断接下来的段落应该是讲述什么方面的,然后从选项中筛选、判断。筛选出来以后再根据细节进行检查。接着根据已经选出的段落再推断下一个段落,如此一步步完成排序。要注意的就是,样题中的题型是给出首尾段的,考生要做好心理准备,就是有可能考题会给出其他中间的段落。这种情况下,考生就要分辨出那一段是文章的开头,再结合给出的段落进行排序。
  (2)大量练习,寻求突破:因为排序题在我们小学语文考试中经常考查,换句话说,我们现在其实考查的还是小学时常考的那种排序题;不同的是,我们现在考查的时候给题目换了件“外衣”,即考查用英文包装了的语文排序题。面对这样的题目,首先在心理上要打个胜仗,因为我们已经做过很多这样的练习了,现在是换汤不换药,以前的方法可以拿过来用。要注意的就是现在面对的文章是说英语国家的作者写的,要注意他们逻辑、思维习惯和我们的不同。没有其他的办法,就是要大量做题,从中逐渐掌握规律。
  三、怎么解
  此类题型主要考查文章的逻辑关系,对于考生从整个文章结构上把握写作脉络的能力要求比较高。
  (1)解题方法
  ①文章结构解题法
  因为阅读理解的文章全部是议论文或说明文,这就决定了这些文章本身的叙述和展开方式,弄清楚这些文章的结构自然在选择答案时就简单了许多:
  A.问题解答型:此类文章,一般采用原因性结构,然后分析其成因,包括主观的、客观的、直接的、间接的等。那么文章的首段应该是提出问题,接下来就是具体的原因;原因也应该有相应的次序,考生可以自己判断进行选择。
  B.现象解释型:此类文章,一般采用释义性结构,解释某一事物、现象、科学理论等,通常用举例子、打比方等方法来进行阐述论证。这种文章首段一般是摆明现象,然后进行解释和阐述。
  C.结论说明型:此类文章,一般采用比较性结构,把人或事物的功能、特点等进行比较从而引出一个结论。这种文章对比性比较强,那么肯定是一方面一方面地进行比较,考生要分清这种不同进行排序。
  D.新老观点型:此类文章,一般采用驳斥性结构,通常这样的文章会先阐述说明一个观点,然后对这个观点进行驳斥,再进一步分析这个观点的正负面,最后阐明自己的观点。考生就要根据这种先后关系进行推断、排序。
  所以,建议广大的考生在正式做题之前知晓所考文章的类型。
  ②逻辑关系解题法
  逻辑关系主要有:并列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解释关系、例证关系、定义关系等:
  A.并列递进关系:标志词汇有 and, indeed, also, besides, similarly, like, accordingly, in the same way, meanwhile, furthermore, moreover等;
  B.转折关系:标志词汇有 but, yet, although, however, on the contrary, on the other hand, instead等;
  C.因果关系:标志词汇有 for, because, since, therefore等;
  D.解释关系:标志词汇有 that is, that is to say, for example, such as, namely, in other words等;
  熟悉表示不同逻辑关系的词语后,考生就可以在掌握各段落大意的前提下,根据这些细节词语来推断彼此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排序。
  (2)解题步骤
  A. 第一步:阅读已经固定的段落。如果固定段落是首末段,那么通过阅读首末段就可以得知整个文章的主旨大意,还要注意将已经确定的两个选项从卷子上划去,防止引起不必要的混乱;如果固定段落没有首段,那么就要阅读选项后选出首段,然后结合已知段落来确定全文大意和大致结构。
  B.第二步: 阅读选项,并用笔在每个选项下方标注本选项的中文意思(大概意思就可以),从而明确整个文章的大致内容,了解各个选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C.第三步:确定语篇模式,排列各个选项的顺序;
  D.第四步:把自己已经选好的顺序带进文章里检查答案是否合理。
  (3)解题技巧
  A.“同一原则”:因为排序题是5选5,所以如果五道题目全部选择同一个答案的话,那么你至少可以做对一道,获得2分。当然,这个方法只建议大家在时间不够或自己根本就看不懂文章不知道如何解答的情况下使用;
  B.“排除原则”: 这种题目往往只需要做对四个就可以了,最后一个答案不用做就水到渠成;
  C.“局部同一原则”:也就是说,当考生在5个题目中只有1个或2个或3个确定的情况下,就把剩余的所有题目均选同一个选项,这样至少可以选对一道题。否则极有可能剩余的题目全部猜错,考研的每一分都相当宝贵,不要浪费;
  D.“无序原则”:因为考生经常会遇到前面的题目不会做的情况,所以建议大家不用按照题目的顺序答题。
  四、大纲样题(Sample Two)
  Directions:
  The following paragraphs are given in a wrong order.For Questions 41 45, you are required to reorganize these paragraphs into a coherent article by choosing from the list AE to fill in each numbered box. The first and the last paragraphs have been placed for you in Boxes. Mark your answers on ANSWER SHEET 1.(10 points)
  [A]I just don’t know how to motivate them to do a better job. We’re in a budget crunch and I have absolutely no financial rewards at my disposal. In fact, we’ll probably have to lay some people off in the near future. It’s hard for me to make the job interesting and challenging because it isn’t—it’s boring, routine paperwork, and there isn’t much you can do about it.
  [B]Finally, I can’t say to them that their promotions will hinge on the excellence of their paperwork. First of all, they know it’s not true.If their performance is adequate, most are more likely to get promoted just by staying on the force a certain number of years than for some specific outstanding act. Second, they were trained to do the job they do out in the streets, not to fill out forms. All through their career it is the arrests and intervetions that get noticed.
  [C]I’ve got a real problem with my officers. They come on the force as young, inexperienced men, and we send them out on the street, either in cars or on a beat, They seem to like the contact they have with the public, the action involved in crime prevention, and the apprehension of criminals. They also like helping people out at fires, accidents, and other emergencies.
  [D]“Some people have suggested a number of things like using conviction records as a performance criterion. However, we know that’s not fair—too many other things are involved. Bad paperwork increases the chance that you lose in court, but good paperwork doesn’t necessarily mean you’ll win. We tried setting up team competitions based on the excellence of the reports, but the guys caught on to that pretty quickly. No one was getting any type of reward for winning the competition, and they figured why should they labor when there was no payoff.”
  [E]The problem occurs when they get back to the station. They hate to do the paperwork, and because they dislike it, the job is frequently put off or done inadequately. This lack of attention hurts us later on when we get to court. We need clear, factual reports. They must be highly detailed and unambiguous. As soon as one part of a report is shown to be inadequate or incorrect, the rest of the report is suspect. Poor reporting probably causes us to lose more cases than any other factor.
  [F]So I just don’t know What to do. I’ve been groping in the dark in a number of years. And I hope that this seminar will shed some light on this problem of mine and help me out in my future work.
  [G]A large metropolitan city government was putting on a number of seminars for administrators, managers and/or executives of various departments throughout the city. At one of these sessions the topic to be discussed was motivation—how we can get public servants motivated to do a good job. The difficulty of a police captain became the central focus of the discussion.
  Order:
  G→41→42→43→44→45→F
  [试题分析]
  样题中共有七个段落,其中已给出篇首和篇尾段落。首先我们看一下已知段落。首段说的是整个文章的背景,一个大都市的市政厅举行全市各部门管理、行政人员的研讨会,其中有一个研讨会的主题是如何发动公务员做好工作。这个研讨会上一个警察局警长的难题成了讨论的焦点。尾段是一个引语:“所以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多年来我一直在黑暗中探索。我希望这次研讨会能给我的难题带来些启发,能帮我应对未来的工作。”然后我们再看一下其余的选项,发现都是引语,可以推断,除第一段外剩下的部分都是警长说的话。尾段似乎是一个结语,第一段是介绍背景,那么第二段应该是话语的开端。接着,我们将选项,即其余的五段都通读一遍。[A]大意是说警长不知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调动起警员的积极性,因为面临许多困难;[B]大意是为什么警长说警员不能因为报告写得不好而得不到提升;[C]大意是警长叙说起警员对实际工作的爱好;[D]是说将报告作为评判警员表现的标准不太合理,实施效果不明显;[E]大意是讲述警长碰到的具体难题是什么。
  那么我们首先来看第二段,已经推断出第二段是发言的开始,而由第一段可知是警长讲述难题,那么就需要在选项中辨别哪个关于这个问题发言的开始了。[C][E]都提到了problem这个词,但[E]一开始就讲警员回到警察局什么的,显得很突兀;而[C]感觉像一个娓娓道来的故事,比较切合。
  由第二段来推断第三段,第二段第一句是说警长的难题出在警员身上,而接下来讲述了警员们喜欢自己的工作,这是正面的表现;可以推断,真正问题应该在后面,选项中[E]就是讲的一个难题,而且开头和上文连接自然,“一回到警局问题就来了”,正好形成一个转折。
  由第三段来推断第四段,第三段最后一句是“写得不好的报告给我们带来的损失最大”。[A][B][D]中[A]是针对这种情况采取的措施,比较符合逻辑关系。
  由第四段来推断第五段,第四段是说采取的措施,剩下的选项中[B]是解释无法实施解雇措施;[D]是说将撰写报告作为警员表现标准没有效果,可以看出,[B]和上段联系更为紧密,说了措施后马上就说出这种措施的不可实施的方面。
  剩下的[D]选项就是第六段了,再看[D]和最后一段的衔接如何。最后一段是警长向大家求助,而第六段是说措施无效。因为措施无效才会向别人求助,逻辑关系上成立。
  考生在做这样的题型时,如果没有把握,可以多列出几种可能的顺序,然后根据这些顺序重读文章,看是否思路顺畅。
  [答案]41.C42.E43.A44.B45.D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