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考研心得,大家共享

一根香烟 免费考研论坛/2006-08-12

原文内容来自免费考研论坛,请点击查看全文
http://bbs.freekaoyan.com/viewthread.php?tid=56321
本来我一直很反感读研究生,可是周围的兄弟、朋友都上,那也是必然趋势,不上不行。今年也是临时决定考研的。所以政治复习得很晚。从开始复习到考试,总共看了21天的书,最后考了65分。
  需要的资料:一本政治理论书(较全),其余资料全是在kaoyan.com考研论坛找的(不是没钱买资料,而是我觉得政治和英语这两门考试科目买资料大可不必,internet足矣)。
  时间划分:充分利用时间,我用了10天把理论过了一遍,要求是:真的把书看进去,针对考试大纲,对大纲要求的重点、难点的知识点有一定的印象。然后再在这个论坛上疯狂的找资料。对于在这里找资料当然要有针对性。方法是将自己有印象的知识点和重点定义,和具体考题结合起来看,反复推敲,加深对知识点和定义的理解,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有能力的话,最好是自己都能根据知识点和定义出一些简单的题。不要觉得这样没用,其实你要做到这一点就意味着你对知识点和定义已经吃透了。
  这里还得再强调一遍,在过理论的时候一定不要有私心杂念,必须看进去,否则没有较好的基础,在答题的时候,即便你知道需要答点什么,也得不到高分,因为你什么都知道点,可是总答不全。
  上面所说的中心思想就是:要充分理解各知识点和定义,尤其是大纲给出的重点部分的内容。
  当然在过理论的时候,每过完一个部分,比如说马列部分,你就需要在本论坛找上至少4份卷做做选择题,再浏览一下辨析题等等。在做选择题的时候一定记得测速,这有利于你在考试的时候合理安排时间。我在考试前也是这样做的,基本能保证30分钟做完选择题,准确率在30分左右,因为时势政治部分没看,一般能对上2至3个(靠平时的新闻积累)。
  在对每个部分全攻完后,接下来就是说来关键,其实也无所谓的一个环节。这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最后一步就是所谓的猜题。不要去相信任何人,尽管可以借鉴。我的做法是,把近7年的考试真题统计了一遍。我发现在辨析题和论述题上,基本没有一个知识点重复出题,即便有也是各知识点交叉出题,或者说是几个有一定关联的知识点融合出题。言归正传,将历年真题对照这次考试的大纲,把原来考过的都划掉,然后把剩下的大纲要求的内容过上几遍,这样我觉得命中考题至少有20分。然后再进行区分,把可能考选择题和辨析题的知识点分开。针对在本论坛找的具体试题结合理论分析、浏览。这样一来基本就差不多了。当然这种做法对于记性比较好的人来说没什么大的必要,因为我的记性不好,所以就只好采用这种统筹规划的方法了,呵呵。
  再次就是一些技巧问题。我举个例子:通过分析历年真题,我发现,在2005年的考试题中考了有关就业的问题,我就认定2006年一定还会考有关劳动方面的试题。所以我就重点看了有关就业、社会化保障、医疗保障等内容。果不其然,今年就考了社保的问题。这样其实也就不自觉地弥补了刚才我所说的根据历届试题划掉的一些内容。也使自己掌握的知识点逐渐丰满起来了。
  其他的就是时势政治了,这方面的内容我其实就在考试的头天晚上,等考友睡了以后,把他的资料拿来看了一遍。因为时势政治一般就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所以基本看上两遍,拿4到6分(保守说法)应该没问题。
  最后说一下我考研的经历,从礼拜五到考完,历时近3天的时间,我总共睡了不到10个小时。绝对不是紧张,而是临时抱佛脚,哈哈。要不这样,我那6分左右时势政治的分从何而来?!
  我的一点短时间复习考政治的看法,针对自己的情况可以参考。
  预祝大家在2007年考研中取得好成绩!
想办法拿课堂笔记
侯吉亮:有句话叫“条条大陆通罗马”,我觉得在通往考研的路上也不是只有一个唯一正确的必须遵守的原则。我们的目标是考上研究生,但是具体走哪条路,我想每个人有不同的自己的途径,都会欣赏不同的风景,我觉得可以给大家指点一个大致的方向。我是跨校、跨专业考到清华计算机系的,本科是在哈尔滨工程学院的航天工程系。总结一下考研,觉得首先要明确三个问题,第一就是为什么要考研,第二要明确考哪个学校哪个专业的研究生,第三如何准备考研。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考研,这是一个坚定信心的过程,记得我刚开始考研的时候,周围有同学告诉我,说清华的计算机是很难考的,你真的要考吗?可以说这是一泼冷水,但当时在我看来我想过的那种生活,我对未来的追求,告诉我必须要考研究生,而且是应该考清华的。所以我在回答别人问我这样的问题,清华的计算机好考不好考的时候,我回答说,在考之前我感觉很容易,考上之后反倒觉得很难,这可能是“无知者无畏”的心态,因为考上之后才发现,原来大家多那么优秀,竞争是那么激烈,可以说当时正是因为明确了自己要考清华这一个信心,有了自己考研的理想,所以在最后才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昨天我看到很多网友讨论一个话题就是为什么要考研。我觉得有一个网友话说得很好,他说“又是一年考研时,想想当年自己考研的日子,清苦而平淡,让自己成熟了许多,这样的磨砺现在激励着并且今后仍将激励着自己奋发向上。”我觉得有这样一个心态的人,那么他的考研路虽然是坚信的,但一定也是收获很多的。我也很多网友他们开玩笑说是为了美女金钱考研,是为了父母老婆考研,我觉得哪怕是这样的一些目标,也是不错的理由,总之,我觉得首先要坚定自己考研的信心,这样在考研的路上就会劲头十足了。
  第二个问题,考什么学校,什么专业的研究生。坚定的信心之后就是应该确定考研的目标了。首先我们要了解自己的爱好是什么,自己现在所处的学习状态是怎样的。大家知道,清华的计算机和北大的金融,这些专业都是全国最好的专业,既然是最好,肯定也是竞争最激烈的专业。那么就要问一下自己,自己能够承担得起失败吗?或者自己愿意为在考研路上付出多少,我想这也是经济学上一个机会成本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准备考研。我想这是一个策略的问题,这里我用“策略”这个词,而不是“技巧”。因为我觉得策略是需要持之以恒付诸实践的,而技巧总有一点像投机取巧的意思,因为考研是需要踏踏实实,所以我觉得在考研路上只有策略没有技巧。具体说来,我觉得有以下两点,一个是制定学习计划。第二是准备考研的资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有第三条就是选择考研辅导班。不过我要提前跟大家说,我当时考研的时候没有报任何辅导班。
  首先是制定学习计划,因为考研也是一个持久战。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计划就会显得非常匆忙,慌乱,甚至到最后的时候感觉很紧张。的确有这种情况,就是在考研前半个月的时候还有人放弃进入考场,我觉得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可以说“功亏一篑”,而制定一个好的学习计划大家就可以很轻松,很愉快,同时也可以不断总结自己的学习情况。大家都说考研是件很辛苦的事情,如果有很好的学习计划,我想考研也是一种令人激动的经历。
  回顾我在考研的时候,每天用在考研的时间是八个小时左右。在期间,完成了自己的学习任务之后,也经常看电影,还看一些课外的小说,比如罗素的《西方哲学历史》还有唐吉诃德,都是在那时候看的。至于具体的各科目的时间分配,我当时在考研的时候花的比较多的是数学,首先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看了教材,并且做了课后的习题,在10月份的时候开始最后一轮的复习,做一些模拟题,那一年我考了134分,当年是比较高的,我想跟当时打下的扎实基础是有关的。
  对于英语,就像周曦曦说的,一定要把听力、阅读等等,平时不断进行训练,给自己营造出这么一个气氛。政治应该是多看教材,同时在最后也要做一些练习题。专业课我是按照清华大学列出来的参考书进行复习,在有时间的情况下还做一些上机训练,这样巩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比如说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这样就不停留在书本上的东西,同时还对这些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另一个是准备考研的资料等其他信息,我觉得考研首先要把教材准备好,这是不用说的。另一个重点就是要把往年的一些考研真题拿过来,尤其是专业课试题,清华大学的专业课试题可以给清华大学打电话,邮寄的方式或者可以亲自到清华大学来,到系里进行购买。同时,如果大家有机会的话还可以在本科生那里拿到专业课的一些课堂笔记,这对大家都是非常有用的。
关注自身心无旁鹜
李林:我对考研的看法,现在考研是越来越热,淘汰率也越来越高,考取率越来越低,大家可能觉得考研是非常难的。我想谈一谈我们当时考研时流行的说法,大家开玩笑说有100个人声称要考研,但其中只有60个人去认真报名,最后报了名之后只有40人会认真复习到考试前一刻,参加考试的话只有20人会认认真真把两天半的考试时间坚持下来,不会中途放弃,其实最后考上的也就20人。所以外面看来的话,每年看到的只是20%的考取率,觉得是非常低的。所以说我自己的体会是考研真正像一场战争一样,这场战争是一场持久战,一场智力战,一场心理战,一场体力战。但是在这场战争中我们唯一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我对考研的体会有下面几条:
  第一,关注自身,心无旁鹜。
  第二,天道酬勤、形成模式,长期规划,水到渠成。积小胜为大胜,打歼灭战。
  第三点,就是基础为先。
  下面我就分点来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第一点是关注自身,心无旁鹜。记得当时大家在考研的时候经常会为所要报考的学校和专业的排名所困扰,尤其在选择学校的时候,而且还为一些传言所困扰,有的人经常会说某某学校招生有黑幕,专业课卡的分低之类的事情,特别特别多。但是我认为这些东西是特别没必要的事情,因为真正很多时候像以前在一些比较不正规的考研论坛上,发表抱怨和谣言、传言的人都是因为种种原因当年没有考上的人,真正的除了新浪之外,很少在个人论坛上或者不正规论坛上发言的人没有会说。因为考上的人忙着报道了,没有在这儿有时间和大家进行沟通。所以经常会为这些虚名和传言困扰自己报考的话,这是非常不必要的。我以前碰到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个男生要考法学,但是人大实际比北大法学强,但他依然报考了北大法学,我当时问他为什么,他说的很冠冕堂皇,说要考虑学校综合实力,结果那个学生当年没有考上,结果到一般学校去了。
  第二说考研的时候,除了避免外界干扰之外,一定要避免其他选择的诱惑,因为在考研之中,是大家找工作和报考公务员的机会,这些种种选择在时间上占用的并不是很多,但对我们考研的心态很容易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当你参加了种种面试和招聘之后,你沸腾的热血是很难静下心来的,当体在书桌前的时候你满脑子还在想这个单位如何,那个单位如何的东西。
  第三,在避免诱惑的同时也一定不要盲目地和同学进行攀比,因为大家的学习水平和基础是不一样的,学习效率也是不一样的。像我,我的复习时间跨度达10个月才考上人大,而有的同学是在四、五个月之间照样能考上人大的专业公费,如果因为这些而影响自己的热情和干劲是非常不值得的。当时在圣经说到,在古希伯来,有一个善人,分别在早晨、中午和傍晚雇佣三个乞丐给自己干活,在晚上干活结束的时候,三个乞丐得到了相同的报酬,三个乞丐有抱怨,说为什么干的不一样多,拿的一样多。他们没有仔细想到,如果他们不干的话一点报酬都得不到,所以大家在考研的时候也不要探讨说哪个同学效率高,效率低,只要得到了,不管付出多少始终是多得得到的。
  第二,我认为考研是一个点滴积累的事情。刚开始都有一个迅速成长期,刚开始考研的时候觉得进步非常大,但是迅速成长期之后会进入一个非常痛苦的漫长的平台期,这里大家不断遭受挫折和折磨,始终看不到自己有丝毫的进步,觉得自己似乎已经走到了天涯的尽头,不知道该往何处去。其实我感觉这时候一定要尽力撑过去,只要继续坚持努力,就自然而然会突破最后一层的限制。当然了,这种平台期的突破要和自己平时的学习计划调整区别开来。前面有的同学说学习效率特别低,或者身体状态不好的话可以转一转,放松一下,这点非常好。但是平台期的坚持并不等于你一定要死钻牛角尖。
  形成模式的感觉是因为考研是一种长期的持久战,这时候不能盲目的持久战,大家一定要保持好休息时间,保持睡好,吃好,玩好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学好,所以说不要熬夜,也不要开夜车,形成一个比较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第三是长期规划,我认为只有长期规划之后才能达到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因为像当时我的安排是,因为我的考研跨度达10个月,我在三四月份开始找一些师哥和学长探讨考研的安排,逐步把时间分成四轮的复习方法,就是说大三下学期是一个基础巩固期,这时候要看一些数学课本和英语单词,培养初步的阅读能力和听力。然后要从6、7月份开始看政治的知识和专业课的知识。在暑假开始到11月之前,这段是要进行英语和数学的专项训练,专业课和政治要开始进一步打牢基础。在10月份到考试前的一个月,这时候就要进行模拟训练,在考试前的半个月、一个月左右这时候进行查缺补漏,把所有的知识漏点重新补上,同时要坚持住模拟考试。
  第三,基础为先。我自己体会比较大的就是做专业课和数学。我数学刚开始的时候复习时间比较长,从4月份开始看数学的书籍,然后接着做陈文登的题,一套是复习指南,一套是题型精粹,一直到听了陈文登开讲的那个班,到9月份做了数学的考研考试指南,那是考试中心发的书,当时感觉不错,做什么东西觉得难题都做过了,应该能得到好的结果。可是后来做真题模拟的时候发现只是够刚刚及格,痛定思痛,自己重新琢磨的时候,觉得有些辅导书和题型会着重讲某些题型,注重专题专解,对题型的理解是忽略的,所以当时又重新回归课本,数学是用人民大学出的《微积分》,《概率论》是李永乐出的概率论方面的小册子,这三方面都是注重于基础知识的。当时重新回顾了一下,大家如果想考高分的话大家比较是中高档的成绩,数学其实并不是很难,历年通过率很低的题都是将很多的知识点结合在一起而已。从单个知识点的深度来讲,并不是很深,但结合在一起比较复杂。
  还有专业课,当时我确定将要考人大企业管理,是在10月份才开始确定的,当时专业课的复习也是比较紧张的,因为紧张所以投入时间比较多。当时记得最清楚的是,为了复习这几门专业课我做的笔记有一尺多厚,当时自己感觉对着目录把全书的目录都阐述和回忆一遍,这时候达到的效果是在答卷的时候,看到每道题知道考的知识点是什么,在书上对应的内容是什么样的,所以在做当时专业课的时候效果还是不错的,应该是当年成绩最高的一门。
  还有一个是建议大家做长期规划的一定要点滴做起,打一个一个的歼灭战,千万不要把今天的任务拖到明天,只有积小胜为大胜才可能成功。一切都从现在开始,建议大家从现在开始写考研日记,只要全心全意投入进去,任何问题都不是问题。
想办法拿课堂笔记
侯吉亮:有句话叫“条条大陆通罗马”,我觉得在通往考研的路上也不是只有一个唯一正确的必须遵守的原则。我们的目标是考上研究生,但是具体走哪条路,我想每个人有不同的自己的途径,都会欣赏不同的风景,我觉得可以给大家指点一个大致的方向。我是跨校、跨专业考到清华计算机系的,本科是在哈尔滨工程学院的航天工程系。总结一下考研,觉得首先要明确三个问题,第一就是为什么要考研,第二要明确考哪个学校哪个专业的研究生,第三如何准备考研。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考研,这是一个坚定信心的过程,记得我刚开始考研的时候,周围有同学告诉我,说清华的计算机是很难考的,你真的要考吗?可以说这是一泼冷水,但当时在我看来我想过的那种生活,我对未来的追求,告诉我必须要考研究生,而且是应该考清华的。所以我在回答别人问我这样的问题,清华的计算机好考不好考的时候,我回答说,在考之前我感觉很容易,考上之后反倒觉得很难,这可能是“无知者无畏”的心态,因为考上之后才发现,原来大家多那么优秀,竞争是那么激烈,可以说当时正是因为明确了自己要考清华这一个信心,有了自己考研的理想,所以在最后才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昨天我看到很多网友讨论一个话题就是为什么要考研。我觉得有一个网友话说得很好,他说“又是一年考研时,想想当年自己考研的日子,清苦而平淡,让自己成熟了许多,这样的磨砺现在激励着并且今后仍将激励着自己奋发向上。”我觉得有这样一个心态的人,那么他的考研路虽然是坚信的,但一定也是收获很多的。我也很多网友他们开玩笑说是为了美女金钱考研,是为了父母老婆考研,我觉得哪怕是这样的一些目标,也是不错的理由,总之,我觉得首先要坚定自己考研的信心,这样在考研的路上就会劲头十足了。
  第二个问题,考什么学校,什么专业的研究生。坚定的信心之后就是应该确定考研的目标了。首先我们要了解自己的爱好是什么,自己现在所处的学习状态是怎样的。大家知道,清华的计算机和北大的金融,这些专业都是全国最好的专业,既然是最好,肯定也是竞争最激烈的专业。那么就要问一下自己,自己能够承担得起失败吗?或者自己愿意为在考研路上付出多少,我想这也是经济学上一个机会成本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准备考研。我想这是一个策略的问题,这里我用“策略”这个词,而不是“技巧”。因为我觉得策略是需要持之以恒付诸实践的,而技巧总有一点像投机取巧的意思,因为考研是需要踏踏实实,所以我觉得在考研路上只有策略没有技巧。具体说来,我觉得有以下两点,一个是制定学习计划。第二是准备考研的资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有第三条就是选择考研辅导班。不过我要提前跟大家说,我当时考研的时候没有报任何辅导班。
  首先是制定学习计划,因为考研也是一个持久战。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计划就会显得非常匆忙,慌乱,甚至到最后的时候感觉很紧张。的确有这种情况,就是在考研前半个月的时候还有人放弃进入考场,我觉得这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可以说“功亏一篑”,而制定一个好的学习计划大家就可以很轻松,很愉快,同时也可以不断总结自己的学习情况。大家都说考研是件很辛苦的事情,如果有很好的学习计划,我想考研也是一种令人激动的经历。
  回顾我在考研的时候,每天用在考研的时间是八个小时左右。在期间,完成了自己的学习任务之后,也经常看电影,还看一些课外的小说,比如罗素的《西方哲学历史》还有唐吉诃德,都是在那时候看的。至于具体的各科目的时间分配,我当时在考研的时候花的比较多的是数学,首先用了三四个月的时间看了教材,并且做了课后的习题,在10月份的时候开始最后一轮的复习,做一些模拟题,那一年我考了134分,当年是比较高的,我想跟当时打下的扎实基础是有关的。
  对于英语,就像周曦曦说的,一定要把听力、阅读等等,平时不断进行训练,给自己营造出这么一个气氛。政治应该是多看教材,同时在最后也要做一些练习题。专业课我是按照清华大学列出来的参考书进行复习,在有时间的情况下还做一些上机训练,这样巩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比如说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这样就不停留在书本上的东西,同时还对这些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
  另一个是准备考研的资料等其他信息,我觉得考研首先要把教材准备好,这是不用说的。另一个重点就是要把往年的一些考研真题拿过来,尤其是专业课试题,清华大学的专业课试题可以给清华大学打电话,邮寄的方式或者可以亲自到清华大学来,到系里进行购买。同时,如果大家有机会的话还可以在本科生那里拿到专业课的一些课堂笔记,这对大家都是非常有用的。
关注自身心无旁鹜
李林:我对考研的看法,现在考研是越来越热,淘汰率也越来越高,考取率越来越低,大家可能觉得考研是非常难的。我想谈一谈我们当时考研时流行的说法,大家开玩笑说有100个人声称要考研,但其中只有60个人去认真报名,最后报了名之后只有40人会认真复习到考试前一刻,参加考试的话只有20人会认认真真把两天半的考试时间坚持下来,不会中途放弃,其实最后考上的也就20人。所以外面看来的话,每年看到的只是20%的考取率,觉得是非常低的。所以说我自己的体会是考研真正像一场战争一样,这场战争是一场持久战,一场智力战,一场心理战,一场体力战。但是在这场战争中我们唯一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我对考研的体会有下面几条:
 

---------------------------------
 第一,关注自身,心无旁鹜。
  第二,天道酬勤、形成模式,长期规划,水到渠成。积小胜为大胜,打歼灭战。
  第三点,就是基础为先。
  下面我就分点来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第一点是关注自身,心无旁鹜。记得当时大家在考研的时候经常会为所要报考的学校和专业的排名所困扰,尤其在选择学校的时候,而且还为一些传言所困扰,有的人经常会说某某学校招生有黑幕,专业课卡的分低之类的事情,特别特别多。但是我认为这些东西是特别没必要的事情,因为真正很多时候像以前在一些比较不正规的考研论坛上,发表抱怨和谣言、传言的人都是因为种种原因当年没有考上的人,真正的除了新浪之外,很少在个人论坛上或者不正规论坛上发言的人没有会说。因为考上的人忙着报道了,没有在这儿有时间和大家进行沟通。所以经常会为这些虚名和传言困扰自己报考的话,这是非常不必要的。我以前碰到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一个男生要考法学,但是人大实际比北大法学强,但他依然报考了北大法学,我当时问他为什么,他说的很冠冕堂皇,说要考虑学校综合实力,结果那个学生当年没有考上,结果到一般学校去了。
  第二说考研的时候,除了避免外界干扰之外,一定要避免其他选择的诱惑,因为在考研之中,是大家找工作和报考公务员的机会,这些种种选择在时间上占用的并不是很多,但对我们考研的心态很容易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当你参加了种种面试和招聘之后,你沸腾的热血是很难静下心来的,当体在书桌前的时候你满脑子还在想这个单位如何,那个单位如何的东西。
  第三,在避免诱惑的同时也一定不要盲目地和同学进行攀比,因为大家的学习水平和基础是不一样的,学习效率也是不一样的。像我,我的复习时间跨度达10个月才考上人大,而有的同学是在四、五个月之间照样能考上人大的专业公费,如果因为这些而影响自己的热情和干劲是非常不值得的。当时在圣经说到,在古希伯来,有一个善人,分别在早晨、中午和傍晚雇佣三个乞丐给自己干活,在晚上干活结束的时候,三个乞丐得到了相同的报酬,三个乞丐有抱怨,说为什么干的不一样多,拿的一样多。他们没有仔细想到,如果他们不干的话一点报酬都得不到,所以大家在考研的时候也不要探讨说哪个同学效率高,效率低,只要得到了,不管付出多少始终是多得得到的。
  第二,我认为考研是一个点滴积累的事情。刚开始都有一个迅速成长期,刚开始考研的时候觉得进步非常大,但是迅速成长期之后会进入一个非常痛苦的漫长的平台期,这里大家不断遭受挫折和折磨,始终看不到自己有丝毫的进步,觉得自己似乎已经走到了天涯的尽头,不知道该往何处去。其实我感觉这时候一定要尽力撑过去,只要继续坚持努力,就自然而然会突破最后一层的限制。当然了,这种平台期的突破要和自己平时的学习计划调整区别开来。前面有的同学说学习效率特别低,或者身体状态不好的话可以转一转,放松一下,这点非常好。但是平台期的坚持并不等于你一定要死钻牛角尖。
  形成模式的感觉是因为考研是一种长期的持久战,这时候不能盲目的持久战,大家一定要保持好休息时间,保持睡好,吃好,玩好的前提下才能保证学好,所以说不要熬夜,也不要开夜车,形成一个比较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第三是长期规划,我认为只有长期规划之后才能达到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因为像当时我的安排是,因为我的考研跨度达10个月,我在三四月份开始找一些师哥和学长探讨考研的安排,逐步把时间分成四轮的复习方法,就是说大三下学期是一个基础巩固期,这时候要看一些数学课本和英语单词,培养初步的阅读能力和听力。然后要从6、7月份开始看政治的知识和专业课的知识。在暑假开始到11月之前,这段是要进行英语和数学的专项训练,专业课和政治要开始进一步打牢基础。在10月份到考试前的一个月,这时候就要进行模拟训练,在考试前的半个月、一个月左右这时候进行查缺补漏,把所有的知识漏点重新补上,同时要坚持住模拟考试。
  第三,基础为先。我自己体会比较大的就是做专业课和数学。我数学刚开始的时候复习时间比较长,从4月份开始看数学的书籍,然后接着做陈文登的题,一套是复习指南,一套是题型精粹,一直到听了陈文登开讲的那个班,到9月份做了数学的考研考试指南,那是考试中心发的书,当时感觉不错,做什么东西觉得难题都做过了,应该能得到好的结果。可是后来做真题模拟的时候发现只是够刚刚及格,痛定思痛,自己重新琢磨的时候,觉得有些辅导书和题型会着重讲某些题型,注重专题专解,对题型的理解是忽略的,所以当时又重新回归课本,数学是用人民大学出的《微积分》,《概率论》是李永乐出的概率论方面的小册子,这三方面都是注重于基础知识的。当时重新回顾了一下,大家如果想考高分的话大家比较是中高档的成绩,数学其实并不是很难,历年通过率很低的题都是将很多的知识点结合在一起而已。从单个知识点的深度来讲,并不是很深,但结合在一起比较复杂。
  还有专业课,当时我确定将要考人大企业管理,是在10月份才开始确定的,当时专业课的复习也是比较紧张的,因为紧张所以投入时间比较多。当时记得最清楚的是,为了复习这几门专业课我做的笔记有一尺多厚,当时自己感觉对着目录把全书的目录都阐述和回忆一遍,这时候达到的效果是在答卷的时候,看到每道题知道考的知识点是什么,在书上对应的内容是什么样的,所以在做当时专业课的时候效果还是不错的,应该是当年成绩最高的一门。
  还有一个是建议大家做长期规划的一定要点滴做起,打一个一个的歼灭战,千万不要把今天的任务拖到明天,只有积小胜为大胜才可能成功。一切都从现在开始,建议大家从现在开始写考研日记,只要全心全意投入进去,任何问题都不是问题。

---------------------------------
共同努力
---------------------------------
谢谢 共享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