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吴兴刚 | 部门: | 物理系 | 性别: | 男 | 职称: | 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 | 所授专业: | 理论物理/粒子物理 | 出生年月: | | 邮箱: | wuxg@cqu.edu.cn | 个人主页: | | |
基本情况: 2000年硕士毕业于重庆大学理论物理所(导师:方祯云教授); 2003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理论物理所(导师:张肇西院士和陈裕启研究员); 2003-2005中科院高能物理所 博士后(合作导师:黄涛研究员); 2005-2007中科院理论物理所 博士后(合作导师:马建平研究员); 2007年起至今 重庆大学物理学院工作; 2011-2012 国际著名理论物理学术机构-斯坦福大学线性加速器中心(SLAC) 高级访问学者(合作者:Stanley J. Brodsk教授); Eur.Phys.J.[A/C]以及Chin.Phys.Lett., Commun.Theor.Phys., J Phys.G, IJMPA等英国IOP系列杂志审稿人,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及第九届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留学项目、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项目以及格鲁吉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 |
研究方向: 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主要从事与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间强相互作用有关的理论研究工作,包括其中QCD重整化能标的设定方案,QCD微扰效应以及QCD非微扰效应的系统处理,标准模型精确检验和超出标准模型新物理如额外维研究等等。至今,已在国际高能物理主流学术期刊Phys.Rev.Lett.,Phys.Rev.D,JHEP,Phys.Lett.B,Eur.Phys.J.C等发表SCI检索论文70余篇(Phys. Rev.系列35篇)。论文被国际多个著名实验组如CDF实验组、CMS实验组、ATLAS实验组、LHCb实验组等以及理论研究团队如国际重夸克偶素合作组等引用,论文目前总引用千余次。论文发表及最新引用情况,参见网页SPIRES-HEP。 |
主持项目情况: 2004-2005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理论物理专项基金项目】-内容:重味物理 2009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议专项基金项目】-参加意大利ICTP学术活动 2009-201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内容:重味物理(结题) 2011-2013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内容:非微扰QCD(结题) 2013-2016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内容:QCD重整化能标设定 2013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议专项基金项目】《第九期理论物理讲习活动》 2005-2006主持【中国第三十八批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 2007 主持【重庆大学引进人才启动项目】 2008-2011主持【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2009 【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资助,承办《双重味物理学术研讨会》 2010 获国家留学基金委【杰出青年高级研究学者赴国外研修数学物理项目】 2011 入选2010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理论物理) 2010-2012 主持【重庆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一般项目】 2012-2014主持【重庆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 |
代表性工作: I)与中科院理论所张肇西院士以及中科院高能所王健雄研究员等设计以及更新程序BCVEGPY(负责程序设计及撰写及相关基础理论推导),该程序已被国际上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及TEVATRON多个著名实验组如CDF,LHCb,ATLAS,CMS引用及采用;与Bc介子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被国际重夸克偶素合作组写入2005年度《欧洲核子中心CERN黄皮书》,2006年度《LHC-CMS实验组技术设计报告》,2010年度国际重夸克偶素合作组完成的《重夸克偶素进展综述报告》。 II)与中科院理论所张肇西院士以及中科院高能所王健雄研究员等设计以及更新程序GENXICC(负责理论推导、程序设计及撰写程序),该程序已被LHC上相关实验组采用,完成了双重味重子XICC,XIBC,XIBB在强子对撞机上的强产生的系统理论分析,部分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被国际重夸克偶素合作组写入2010年度《重夸克偶素进展综述报告》,LHCb合作组2012年度报告《LHCb实验结果及将来前景》。 III)在八十年代无质量旋量螺旋度振幅方法以及九十年代振幅直接求迹方法的基础上发展并完善了可在振幅阶段直接得到简洁解析结果的改进后可处理有质量旋量的螺旋度振幅方法以及振幅直接求迹方法,并将它们系统应用于双重味介子或强子过程的具体处理中。利用改进后的《振幅直接求迹方法》完成顶夸克、W玻色子和Z0玻色子在强子对撞机上间接产生重味介子的产生性质分析;利用改进后的《螺旋度振幅方法》方法完成BCVEGPY程序理论基础计算以及相关的程序设计,BCVEGPY为当前国际上效率最高的Bc介子产生程序。完成正负电子对撞机上模拟产生Bc介子的程序BEEC。 IV)与中科院高能所黄涛研究员等合作完成与B->p ,K等赝标轻介子类空跃迁形状因子的相关论文10余篇,相关论文总引用百余次,完成中国科学通报综述。求解出WW近似下B介子波函数的形式并提出便于应用的含三粒子FOCK态效应的B介子波函数。在QCD光锥求和规则理论框架下,我们完成的B到P跃迁形状因子单圈图计算结果被德国格点QCD小组QCDSF引为B到p,K跃迁形状因子典型结果。 V)与中科院高能所黄涛研究员等合作发表与赝标介子电磁形状因子以及轻介子分布振幅有关的论文近10篇,相关论文总引用次数百余次。提出简化的轻介子波函数模型,部分研究成果被美国J-Lab实验组及BABAR实验组成员引用。特别是结合多个实验过程提出的PI介子的分布振幅可方便模拟当前国际上提出的PI介子分布各种行为,方便与最新实验结果比较,将为确定其最终形式打下坚实基础。 VI) 与斯坦福大学线性加速器中心(SLAC)国际著名理论物理学家Stanley J. Brodsky教授合作,连续发表两篇Phys.Rev.Lett.论文,提出并完善最大共形原理(PMC机制)。该机制基本消除了人为引进的重整化能标不确定性,大大提高了QCD理论本身的预言能力。该项成果为SLAC新闻中心深度报导 (2012报道。近期,完成国际著名杂志《粒子物理与核物理进展(Prog.Part.Nucl.Phys.)》主编邀请综述《QCD重整化能标的设定》。; 2013报道) |
代表性论文(所有论文均有重要贡献): I)Bc介子强产生理论研究成果【直接或间接产生机制】 1)<> Phys.Rev.D67, 094001 (2003). 2)<> Phys.Rev.D70, 114013 (2004). 3)<> Phys.Rev.D70, 074012 (2005). 4)<> Phys.Rev.D72, 114009 (2005). 5)<> Phys.Rev.D77, 014022(2008). 6)<>Phys.Rev. D85, 094015(2012) 7)<> Eur.Phys.J. C38, 267 (2004). II)产生子程序【BCVEGPY】【GENXICC】【BEEC】 1)<>, Comput.Phys. Commun.159, 192 (2004). 2)<< BCVEGPY2.0: an upgrade version of the generator bcvegpy with an addendum about hadroproduction of the P-wave Bc states>>, Comput.Phys. Commun.174, 241 (2006) . 3)<< An upgrade version of the computer program BCVEGPY2.0 for the hadronic production of Bc meson>> Comput. Phys. Commun.175, 624 (2006). 4)<>> Comput. Phys. Commun.183, 442(2012). 5)<< GENXICC: A Generator for hadronic production of the double heavy baryons Xicc, Xibc and Xibb>> Comput.Phys.Commun.177, 467 (2007). 6) <> Comput.Phys.Commun.181, 1144 (2010). 7) <> Comput.Phys.Commun.184, 1070 (2013). 8) <> Comput.Phys.Commun. 184,2848 (2013). III)其它重味粒子的理论研究成果 1)<> Phys.Rev.D79, 114012(2009). 2)<> Phys.Rev.D80, 034010(2009). 3)<> Phys.Rev.D83, 034026(2011). 4) <> Phys.Rev.D73, 094022(2006). 5) <> Phys.Rev. D85, 014032 (2012). 6)<< Doubly Heavy Baryon Production at A High Luminosity e+e?Collider >> Phys.Rev. D86, 054021 (2012). 7) <> Phys.Rev. D86, 014031 (2012). 8)<< A Further Study on the Doubly Heavy Baryon Production around theZ0Peak at A High Luminositye+e?Collider >> Phys.Rev. D87, 054027 (2013). 9)<< Heavy Quarkonium Production through the Semi-Exclusive $e^+ e^-$ Annihilation Channels around the $Z^0$ Peak >> Phys.Rev. D87, 114008 (2013). 10) << Exclusive charmonium production from $e^+ e^-$ annihilation round the $Z^0$ peak>>phys.Rev. D88, 0074021 (2013). 11) << Next-to-leading order QCD corrections for the charmonium production via the channel $e^+ e^- \to H(|c\bar{c}\rangle) + \gamma$ round the $Z^0$ peak >> Phys.Rev. D89, 014006 (2014). IV)B->p ,K类空跃迁形状因子 1)<PI transition form factor in the whole physical region>> Phys.Rev.D71, 034018 (2005). 2)<> Phys.Rev.D73, 074004 (2006). 3)< K transition form-factor in the QCD light-cone sum rules >> Phys.Rev.D77, 074001(2008). 4)< P form factors with chiral current in the light-cone sum rules >> Phys.Rev. D79, 034013(2009). V)轻赝标介子电磁形状因子及其分布振幅性质 1) <> Phys.Rev.D70, 053007 (2004). 2)<> Phys.Rev.D70, 093013 (2004). 3)<> Phys.Rev.D82, 034024(2010). 4)<>Phys.Rev.D83, 036002(2011). 5)<> JHEP0804, 043(2008). 6)<>Phys.Rev.D84, 074011(2011). 7) <>Phys.Rev.D 88, 034013(2013). VI) QCD重整化能标的设定 = 最大共形原理(PMC) 1)《Scale setting using the extended renormalization group and the Principle of Maximum Conformality: the QCD coupling constant at four loops》Phys.Rev. D85,034038 (2012). 2)《Eliminating the renormalization scale ambiguity for top-pair production using the Principle of Maximum Conformality》Phys.Rev.Lett.109,042002 (2012). 3)《Top-quark pair production under the Principle of Maximum Conformality》 Phys.Rev.D 86,014021 (2012). 4)《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Maximum Conformality to the top-quark forward-backward asymmetry at the Tevatron》Phys.Rev.D85, 114040 (2012). 5)<> Phys.Rev.D86, 054018 (2012). 6)<< The Renormalization Scale-Setting Problem in QCD>> Prog.Part.Nucl.Phys.72, 44(2013).综述 7)<< A Systematic All-Orders Method to Eliminate Renormalization-Scale and Scheme Ambiguities in PQCD>>Phys.Rev.Lett. 110,192001(2013) - PRL编辑推荐论文. 8)<< Systematic Scale-Setting to All Orders: The Principle of Maximum Conformality and Commensurate Scale Relations>> Phys.Rev. D89,014027 (2014). 9)<> JHEP1310, 117(2013). 10)<> Nucl.Phys. B876, 731 (2013). |
团队学习及指导学生情况: 高能物理课题组是一个年青的集体,有多位潜力无限教师加盟,博士生及硕士生10余人。课题组主持有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并已完成多项高水平研究工作。自2007年以来,课题组已在国际物理主流学术期刊如PRL、PRD、JHEP、PLB、EPJC、CPC等发表50余篇学术论文。课题组内部关系融洽,学术气氛浓厚,并将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持续加大对内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力度,创造更好学习和生活平台。近期学生参加的部分学术活动包括:I) 2012年云南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第十一届全国粒子物理学术会议;II)2012年武汉量子色动力学讲习班;III)2012年兰州暑期讲习班;IV)2013年重庆第九期全国理论物理专题讲习班;V) 2013北京高能计算物理Mini-workshop;VI)2013年重庆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Particle Physics and Cosmology after Higgs and Planck;VII)2013年重庆理论物理专题前沿研讨会;VIII)2014年武汉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IX)2014年保定第十期全国理论物理专题讲习班。X) 2014年北京第21届CTEQ暑期学校。XI) 2014年成都第一届宇宙基本规律国际会议。 欢迎更多学生,特别是对组成物质的最基本结构及其基本粒子间的相互作用理论,宇宙如何产生以及如何演化等高能物理课题感兴趣的学生加盟。路是自已一步步闯出来的,有志者事竟成。我们天才或许不足,但只要勤奋有余,也必将有所成就。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 ”。 |
其它情况: 2013 获重庆大学2013年度【唐立新优秀科研教师奖】 2011 获【渝盟教育奖励基金】 2010 获重庆大学【优秀青年教师】【黄尚廉院士青年创新奖】 2002-2003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年度优秀学业奖】 2001-2002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年度优秀学业奖】 1997 重庆大学【优秀本科毕业生】 1993-1997 重庆大学【本科优异生】/ 每年 1992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获当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金质奖章】 1991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二等奖(高一;重庆南开中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