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学术圈子里会存在不同的学术传统与学派,这些往往是从研究生阶段开始形成的。不同的导师有不同的治学风格,他/她的身边会聚集一群怀有同一喜好的学生;不同的专业与方向有不同的科研氛围和发展走向,它们吸引来的也是怀着相同兴趣和追求的人。读研跟什么导师,选择什么研究方向,决定了你拥有什么样的学术血统,在圈内你也就随之拥有一个或显性或隐性的学派标签。对于研究生来说,论出身,学术出身比学校出身要来得更加“体贴”,而学术出身就是从被贴上学派标签的那一刻起形成的。
导师的作用是从研究生阶段开始体现的,但他/她的重要性并不止于此。导师不但能够决定学生的学术血统,还能为学生未来的事业提供莫大的助力。有能量的导师可以推荐学生出国留学,可以把学生留在他/她身边工作,甚至在就业时学生只要打出导师的牌子,就能赢得招聘单位的重视。
话说回来,千万不要以为进了名校,跟了名师,读了名专业,主攻了热门方向,以后就会很厉害。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这么说,目前中国缺乏真正的大师,并不是因为中国人脑子不行,而是另有原因,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精力投入不够。李敖看了胡适的日记后说,他如果不是花那么多时间应酬的话,他的学术成果会大不一样。连大学问家胡适都还有那么大的努力空间,可见我们要实现理想还有多少路要赶,而名校,不过是在风尘仆仆的旅途中出现的稍微舒适一点的驿站而已。
“莫说青山多障碍/风也急风也劲/白云过山峰也可传情/莫说水中多变幻/水也清水也静/柔情似水爱共永/未怕罡风吹散了热爱/万水千山总是情/聚散也有天注定/不怨天不怨命/但求有山水共作证。”对名校那份热爱,我们可不可以像歌里唱的那样,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但求有山水共作证?
后记:这篇文章写得很艰难,改起来也很痛苦,让我不禁有点困惑,毕竟这是一个很熟悉的话题。后来我才明白,原来在我试图劝说后来人理性对待名校情结这把双刃剑的同时,自己内心深处本不强烈的名校情结却在潜滋暗长,只是此名校已非彼名校——随着对国内高校领头羊们“哀其不变怒其不争”的失望,我是多么渴望去高等教育相对成熟的国度亲身体验那动人心魄的纯粹的学术精神啊!可能正是这样的心理纠结,令这篇要求客观分析和引导的文章嗷嗷难产,也更令人对名校情结这份饱含着莘莘学子爱恨情愁的感情有了更深刻的体悟。也许只要名校存在一天,关于名校的话题与争议就会永远地流转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