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报考指南已发布,详情如下:
1、聊城大学概况
聊城大学是山东省属综合性大学,坐落在有着“江北水城”美称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山东省聊城市。学校始建于1974年,原名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改为聊城师范学院,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聊城大学。现任党委书记李喆,校长马春林。
学校占地近3000亩,校舍面积75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8亿元,馆藏纸质图书270万册,拥有电子图书资料28808GB。 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网络中心、体育场馆等设施。校园环境优雅,湖光山色,四季常青,享有"学在聊大"的美誉,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拥有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和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教育硕士等专业学位培养资格。现设有27个学院、87个本科专业,本科专业涵盖 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拥有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3个二级学科硕士 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23个山东省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全日制在校生 32000余名。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工1910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98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10 人。现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海外特聘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人,全国优秀教师9人,8人获曾宪梓教育基 金会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奖,43人被评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高等学校首席专家、齐鲁文化英才、中青年学术骨干学科 带头人培养对象,33人被评为山东省教学名师、优秀教师、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聘请了中国科学院吴培亨院士、张新时院士、汪尔康院士、魏江春院士,中国工 程院薛群基院士、左铁镛院士、黄伯云院士,抗体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郭亚军教授等80余名知名学者担任外聘教授、兼职或客座教授。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构建学生自主选择、多样化发展的专业平 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现拥有14个国家级和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21门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7个国家级和省 级教学团队,并获得44项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自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了14万余名学生。2007年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成绩为优秀。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研为先导,学术水平不断提升。初步形成了以教师教育学科为主,基础文理学科、教师教育学科、新兴学科和应用学科 相互协调发展,特色优势明显的学科专业布局。现拥有分析化学、光通信科学与技术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学科,2006年以来,获得国家社科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前期研究专项、“973”子课题、国家“863”计划等各类国家级课题191项,省部级课题432项。有156项科研成果分 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山东省泰山文艺奖”“山东省刘勰文艺评论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奖励。
学校积极扩大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与14个国家及中国台湾港澳台地区的30多所高校建立了核心校际关系,开展了包括教 师交流、学生交流、联合科研、合作办学、孔子学院等在内的50多个交流合作项目。学校聘有美、日、韩、菲等国的外籍专家,招收来自十几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与德、澳、韩等国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约旦费城大学建有孔子学院。
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立足山东,侧重鲁西,辐射中原,面向全国,积极服务于区域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扬“崇教、尚学、敦 厚、奋进”的大学精神,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学校的工作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高度评价,先后多次获得“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励工作 先进单位”、“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示范文学校园”、“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 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项目办”、“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 位”、“山东省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山东省德耀齐鲁道德示范基地"、“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单位”、“济南军区国防生培养工作特别奖”等 荣誉称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每年数百次报道学校的工作成绩经验。江泽民、吴邦国、吴官正、刘延东等党和国家领导 人及省委、省政府领导多次来视察,对学校的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
新时期,学校深入贯彻党和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办学兴校以教师为 本、教育教学以学生为本、学校管理以服务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术兴校、特色亮校、开放活校”的发展战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全 面推进转型发展、内涵发展、质量发展、特色发展,争创一流,努力实现学校各项事业的新跨越,为创建国内一流地方综合性大学,建设被社会广泛认可、受人高度 尊重、人民满意的大学而努力奋斗!
2、聊城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概况
聊城大学从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基础数学。1998年经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现有1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10个学科门类93个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并有教育硕士、体育硕士、翻译硕士、工程硕士、艺术硕士5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包括16个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领域(教育管理、 学科教学(思政)、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数学)、学科教学(物理)、学科教学(化学)、学科教学(生物)、学科教学(英语)、学科教学(历史)、 学科教学(地理)、学科教学(音乐)、学科教学(体育)、学科教学(美术)、现代教育技术、小学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5个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招生领域 (音乐、广播电视、舞蹈、美术、艺术设计),4个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领域(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社会体育指导),2个全日制翻译硕士专 业学位招生领域(英语笔译、英语口译),4个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招生领域(材料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车辆工程)。全日制在校研究生 1200余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00余人。
3、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
聊城大学2015年计划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30人,其中学术型硕士点计划招生230人,专业学位研究生计划招生300人(最后以教育部当年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4、2015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收费与奖助体系
全日制研究生收费标准 | 6000元/年 | |
奖助体系类型 | 金额 | 备注 |
国家助学金 | 6000元/年 | 定向研究生除外 |
学校助学金 | 4800元/年 | 定向研究生除外 |
国家奖学金 | 20000元/年 | 按国家有关文件规定的比例执行 |
学业奖学金(一等) | 8000元/年 | 按山东省有关文件规定的比例执行 |
学业奖学金(二等) | 3000元/年 | 按在校研究生人数30%的比例执行 |
研究生“三助”
(助管、助研、助教) |
200-800元/月 | 学校设立一定数量的“三助”岗位 |
其它专项奖励 | 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优秀硕士论文等 |
5、2015年同等学力考生报考条件
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达到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可以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但原则上不得跨专业报考。
6、联合培养
药学院与上海抗体药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联合培养研究生,优秀毕业研究生优先定向推荐工作、攻读博士学位。
分析化学专业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培养研究生,优秀毕业研究生优先定向推荐工作、攻读博士学位。
汉语言文学、课程与教学论(数学)、光学专业与枣庄学院联合培养研究生,优秀毕业研究生优先定向推荐枣庄学院工作。
7、初试命题
除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和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科目采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试题外,其它科目由我校自行命题。
8、往年试题
往年试题可在聊城大学研究生处主页查询下载(http://yjsc.lcu.edu.cn)。
9、聊城大学招生学院联系方式
代码 | 学院名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联系邮箱 |
001 | 商学院 | 马中东 | 0635-8238183 | mazhongdong@lcu.edu.cn |
002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李华锋 | 0635--8238182 | lihuafeng@lcu.edu.cn |
003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刘卫东 | 0635--8238109 | liuweidong@lcu.edu.cn |
004 | 教育科学学院 | 申玉宝 | 0635--8238391 | shenyubao@lcu.edu.cn |
005 | 体育学院 | 钟明宝 | 0635--8238258 | zhongmingbao@lcu.edu.cn |
006 | 文学院 | 苗 菁 | 0635--8238286 | mj1936@163.com |
007 | 外国语学院 | 肖建壮 | 0635--8238029 | xiaojianzhuang@lcu.edu.cn |
008 | 美术学院 | 向 彬 | 0635--8238537 | xiangbin2000@126.com |
009 | 历史文化学院 | 李增洪 | 0635--8239977 | lizenghong@lcu.edu.cn |
010 | 数学科学学院 | 姚炳学 | 0635--8239927 | yaobingxue@lcu.edu.cn |
011 | 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 葛广英 | 0635--8238036 | ggy@lcu.edu.cn |
012 | 化学化工学院 | 王怀生 | 0635--8239121 | wanghuaisheng@lcu.edu.cn |
013 | 大学外语教育学院 | 王洪月 | 0635--8238882 | wanghongyue@lcu.edu.cn |
014 | 环境与规划学院 | 翟 胜 | 0635--8239913 | zhaisheng@lcu.edu.cn |
015 | 生命科学学院 | 曹雪松 | 0635--8239682 | caoxuesong@lcu.edu.cn |
016 | 传媒技术学院 | 高国元 | 0635--8238005 | gaoguoyuan@lcu.edu.cn |
017 | 计算机学院 | 贾保先 | 0635--8238789 | jiabaoxian@lcu.edu.cn |
018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初瑞清 | 0635--8239106 | rqchu@lcu.edu.cn |
019 | 农学院 | 王桂清 | 0635--8239528 | wangguiqing@lcu.edu.cn |
020 | 法学院 | 王仰文 | 0635--8238210 | Charmingwang001@sina.com |
021 | 音乐学院 | 吕云路 | 0635--8238039 | lylzen@163.com |
022 | 建筑工程学院 | 赵永生 | 0635--8239588 | zhaoyongsheng@lcu.edu.cn |
023 |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 孙 群 | 0635--8239270 | sunqun@lcu.edu.cn |
024 | 药学院 | 郭尚敬 | 0635--8239680 | guoshangjing@lcu.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