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国家分数线已经公布,我院部分专业有一定调剂名额,有意调剂到我校的考生可即日起与我院研究生办公室及研究生指导教师联系调剂事宜。为方便广大调剂考生提出申请,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调剂政策
1. 根据教育部相关调剂政策的要求,凡初试成绩达到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二区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均可提出调剂申请。
2. 申请调剂考生的第一志愿报考专业需与申请调剂专业相同或相近,学术硕士专业代码前四位相同,专业硕士所有代码相同。
3. 符合条件的硕士新生可享受新生奖学金。
4. 双向选择,诚信调剂,额满即止。
二、调剂流程
1. 考生填写《兰州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调剂申请表》发送至邮箱lzjtuclxy@126.com。邮件标题请注明:2020年硕士研究生调剂_姓名_本科学校_本科专业_拟调剂专业。
2. 中国研招网调剂平台(官方平台网址http://yz.chsi.com.cn/)开通后,考生通过网上“调剂系统”提交调剂志愿。
3. 我院会第一时间审核调剂考生的信息,对符合我校调剂要求的考生发送复试通知。接到通知的考生须在24小时内,重新登陆中国研招网调剂平台,确认同意到我院参加复试,并按学院安排参加复试。
4. 受新冠疫情影响,具体复试方式、时间等正在研究制定中。
5. 调剂是否成功以中国研招网研究生调剂系统为准。
三、我院招收调剂的专业及研究方向、联系方式
招生专业(代码) | 研究方向 | 联系人及电话 |
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00) (包含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三个二级学科) | 01. 先进金属材料与高效焊接技术 02. 轨道交通新材料及先进加工技术 03. 新型功能材料与纳米技术 04. 高分子及复合材料 05.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郭老师 0931-4955798 |
化学(070300) | 01. 新能源材料化学 02. 生物无机与发光材料化学 03. 医用材料化学及应用 04. 新型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 05. 功能分子设计与传感技术 06. 功能高分子合成与制备 | |
材料与化工(085600) | 01. 材料工程 |
四、信息查询及注意事项
1. 兰州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院主页:http://mse.lzjtu.edu.cn
学院研究生指导教师及研究方向:http://mse.lzjtu.edu.cn/szdw/jsml.htm
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电话:0931-4955798;E-mail:lzjtuclxy@126.com(推荐)
2. 兰州交通大学官网:http://www.lzjtu.edu.cn/
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院:http://yjsc.lzjtu.edu.cn/
兰州交通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电话:0931-4938103
五、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兰州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8年建校伊始的金工教研室和金工实验室,2003年成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系,2018年6月以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为基础、联合相关材料研究机构成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院以轨道交通相关材料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先进材料及其成型技术研发为宗旨,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轨道交通事业及西部大开发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一批高层次材料类专业技术人才,并积极推动国内外在相关领域的科技进步。
学院现有教师39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7人;具有博士学位26人,其余教师均具有硕士学位;博士生指导教师3人,硕士生指导教师23人,另有外聘硕士生指导教师4人。教师队伍中,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入选“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1人为“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专项奖-教书育人奖”获得者,2人为“甘肃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1人获聘“飞天学者”特聘教授,1人获聘“飞天学者”青年学者;2人入选中国科学院“西部青年学者”人才计划。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设金属材料、土木工程材料方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设焊接、塑性成型方向)两个本科专业。在“轨道交通装备材料与应用工程”、“绿色镀膜技术与装备”二级学科培养博士研究生,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设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工程3个二级学科)和“化学”一级学科招收和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材料与化工”领域招收和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化学”一级学科为甘肃省重点学科。目前有在读本科生437人,硕士研究生88人, 博士研究生9人。
学院以国家绿色镀膜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光电技术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交大-甘肃郝氏联合共建复合材料实验室、兰石检测公司-兰州交通大学失效分析中心、甘肃新西北碳素科技有限公司-兰州交通大学联合共建碳材料实验室、兰州交通大学材料工程研究所、轨道交通新材料与先进加工技术研究所、光电材料与器件研究室等科研平台以及材料实验中心为支撑,具有较雄厚的教学科研实验条件。近五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60多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0项,省部级项目18项;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被SCI、EI检索80多篇;申请国家专利20余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厅局级科技奖励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