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增加硕士推免生比例?
天空黢黑 免费考研网/2010-12-19
-----------------------------------------------------------------
北大、清华、人大、复旦等四所国内知名高校近期公布,2011年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比例占招生总数的比例增高,有些院系达到60% 至80% ,部分专业甚至全部招收推免生。消息公布后立即引起社会关注。这是优化生源的良策,还是有悖教育公平的失策之举?
到名校读硕,难了
“统考名额比推免名额还少,到名校读硕的愿望一下子变成中彩票似的小概率事件!”准备报考某名校外语专业的郑州大学大四学生寇蔻感慨,不少同学为能考到理想的学校攻读硕士挑灯夜战,有的甚至通宵复习,可惜不少人的梦想要泡汤了。
记者查阅2011年硕士生招生简章发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4所国内知名高校不少专业硕士生推免所占比重超过招生总名额的一半,有些热门专业达70% 至80%,个别专业甚至全部招收推免生。
中国人民大学已接收2011级学术型推免生1211人,拟招收的学术型统考生仅为 889人,其国学院共有36个学术型研究生名额,已全部用于接收推免生。清华大学软件学院2011年拟招生75人,其中推免名额占60人。
在复旦大学41个招收硕士生的院、系、所、室中,至中文系将推免生的比例定在“70% 左右”,管理学院为“60% 至70% 左右”,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为“50% 至80%”。
西北某大学学生杜刚想报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研究生,但看到统考生比例远少于推免比例后,他经过思想斗争,最终还是决定报考母校。
会不会出现更多“走后门”?
名校扩大研究生推免比例,各方褒贬不一。赞成者认为,扩大推免比例是深化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加大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力度的探索。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主任郭钊说:“ 各院系和研究生导师们反映推荐免试生源总体质量优于统考生源,他们更倾向于多招收推荐免试生。”根据反馈,学校按照优化生源结构、提高生源质量的目标确定招生计划。
据介绍,伴随着考研热升温,高校中确实存在高分录取的硕士生,因知识结构存在缺陷、科研能力缺乏而求学困难。一位考生曾连续4年报考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第四年他以高达 400多分的初试成绩入围复试,又因考官打出“不合格”的成绩最终未被录取。面试记录中有一段对话令考官记忆深刻:“有考官问,你看过哪些新闻学科的学术期刊?这位考生答,看过《大众电影》。”
也有一些人对这种做法表示质疑。采访中,一些专家、学生有的担心校内推免比校际推免容易,推免比重扩大后易造成学术近亲繁殖;有人联想到近几年高校推免爆出的“猫腻”,担心推免比重扩大而程序不公开、透明,出现更多“走后门”的现象。
妨害教育公平也是一种很具代表性的质疑声。河南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崔进军认为,我国目前享有推免资格的院校推免比重过高,实质上剥夺了其他院校、社会人士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客观上造成受教育机会不平等。
(据新华社北京11月21日电)
-----------------------------------------------------------------
2011年考研报名确认日前结束,全国报名考生突破15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在全国312所可以接受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的大学中,推免生所占比例大多有所上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高校不少专业的推免生所占比重,超过招生总数的一半,一些热门专业推免生比例高达70%~80%,个别专业甚至全部招收推免生。面对这一现象,网上争议一片。
网友“湖光山色”质疑:为什么要搞“推免”呢?大家都凭能力来考不更好吗?“推免率”那么高,对其他考生来说太不公平了吧!
网友“翟丙军”认为,“以分数论英雄”不一定是最科学的,但至少是最公平的。在目前的“硕士推免”中,本校生和名校生获得推免资格的比例增大,留给普通院校学生的名额就相对减少,这无疑会增加普通学校学生报考的难度。“‘推免’变为名校间的‘互惠互利’,会连带影响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产生‘名校情结’。”
“既然考试测不出考生的真实水平,那干脆让所有人都参加‘推免’,这样不是更公平吗?”一名网友认为,如果考试不能检测出考生的真实水平,这不是考生的问题,而是硕士研究生考试究竟要考什么的问题。
不过,在一片反对声中,也不乏网友支持高校扩大推免生比例的声音。
一名网友认为,大多数研究生应该具备学术型人才的需要,必须要有创造力。对于这一点,“唯分数论英雄”的考研方式,是不能测出来的。
“我们不是一直都在呼吁高校去行政化吗?现在高校自主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又站出来,希望国家对‘推免’名额进行严格控制呢?”一名网友指出,提高推免生的比例,应该是高校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对我国选拔和培养未来的创新人才和研究型人才意义重大。大家对这一新变化,应更理性地看待。
但是,网友“乡村一缕山风”反问:如今很多所谓“推荐”,都有“人情关系”在其中起作用,“硕士推免”难道能幸免吗?
在网上进行的一项题为“你认为保研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的调查中,46.4%的网友首选“本科成绩”,其次就是“社会关系”(15.9%),而“学术能力”则排在了第三位(15.5%)。
“我支持扩大推免生比例,但前提是,各高校要让‘推免’过程公开透明。”一名网友建议,我们应建立一套严密的“推免机制”,实现“透明推免”,比如对获得“推免”资格的考生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而对于群众的举报,高校也应给予及时的处理和回应,并严惩违规的考生和教师。这样一来,“推免”不公的情况才能被扼杀在摇篮中。
网友“一缕青烟”表示,在“推免”环节中,我们更应该监督考生所在本科高校是否做到了公开透明。“在‘推免’之前,学生的本科高校首先会进行筛选,确定为数不多的人获得推荐资格。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不会出现‘暗箱操作’,使得一些优秀人才从一开始,就没有机会崭露头角。”
“推免生不能都是名校生。”一名网友指出,个别高校要求推免生必须是来自知名高校的本科生,这会让“推免”变味儿,“那些学术造诣深厚、科研能力强和有创造力的非名校学生,也完全具备优秀人才的标准啊!各高校应建立一套机制,让更多人有机会加入推免生选拔。”
-----------------------------------------------------------------
不清楚,你到青年人考研网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