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究生院消息,2021年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招生专业目录已经发布,详情如下:
专业 | 方向 | 导师 |
等离子体物理(070204) | 等离子体与表面相互作用 | 陈俊凌、丁芳、丁锐、胡建生、杨钟时、余耀伟 |
等离子体诊断 | 段艳敏、韩效锋、黄娟、揭银先、李二众、刘海庆、吕波、张凌、赵君煜 | |
等离子体物理实验 | 李建刚、曾龙、陈龙威、高翔、龚先祖、胡立群、万宝年、王亮、吴振伟、徐国盛、叶孜崇、梁云峰 | |
低温等离子体物理及应用 | 倪国华、方世东、程诚、沈洁 | |
射频工程及等离子体物理/微波与等离子体物理 | 陈根、单家芳、秦成明、王晓洁、张新军 | |
中性束物理和实验 | 梁立振 | |
等离子体物理理论与模拟 | 项农、苌磊、陈一平、郭文峰、李国强、欧靖、潘成康、孙有文、夏天阳 | |
光学(070207) | 先进激光技术及应用 | 李亚东 |
生物物理学(071011) | 离子束生物工程 | 姚建铭 |
物理生物与技术 | 孙立洁 | |
精密仪器及机械(080401) | 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 | 曹磊 |
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1) | 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 | 周海山、朱大焕 |
聚变堆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 罗广南 | |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 | 陈长伦 | |
新型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 王奇 | |
制冷及低温工程(080705) | 大型深低温工程技术 | 张启勇 |
大型氦低温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庄明、胡良兵 | |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081102) | 智能检测技术 | 周芷伟 |
变流电源及控制技术 | 刘智民 | |
光电检测技术 | 沈飊 | |
计算机应用技术(081203) | 数据采集与等离子体控制 | 肖炳甲、袁旗平、王枫 |
核能科学与工程(082701) | 强磁场科学与技术 | 秦经刚 |
电物理装置结构与分析 | 李建刚、刘志宏、陆坤、彭学兵、宋云涛、覃世军、吴杰峰、奚维斌、杨庆喜、郑金星 | |
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 | 徐旵东、刘甫坤、毛玉周 | |
低温与超导工程 | 胡燕兰、刘方、潘皖江、施毅、周超、武玉 | |
自动控制技术 | 冯汉升、许留伟 | |
核热工与事故 | 刘松林 | |
核材料科学与技术 | 霍志鹏、王万景、刘常乐 | |
电气工程 | 丁开忠、傅鹏、黄连生、黄懿赟、李格、宋执权、张健 | |
中性束物理与工程 | 谢远来、胡纯栋、谢亚红、许永建 | |
核装置水冷却工程 | 杨雷 | |
等离子体控制与数据采集 | 罗正平、肖炳甲 | |
电子信息(085400) | 光机电一体化 | 奚维斌、刘海庆 |
变流电源及控制技术 | 黄连生、刘智民、傅鹏 | |
智能检测技术 | 周芷伟 |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王枫 | |
材料与化工(085600) | 聚变堆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 吴杰峰、王万景 |
超导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 刘方 | |
新型碳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 王奇 | |
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 | 丁芳、周海山、沈洁、丁锐、倪国华 | |
能源动力(085800) | 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 | 余耀伟、胡建生、方世东、罗广南、李亚东 |
电物理装置结构与分析 | 张新军、周自波、彭学兵、陆坤、覃世军、宋云涛、刘志宏、曹磊 | |
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 | 毛玉周、秦成明、杨庆喜、陈龙威、陈根、刘甫坤、徐旵东 | |
低温与超导工程 | 胡良兵、高翔 | |
深低温技术在核聚变研究中的应用 | 张启勇 | |
自动控制技术 | 韩效锋、冯汉升、王晓洁 | |
核安全与可靠性 | 胡立群 | |
核技术及应用 | 李建刚、吕波 | |
核材料科学与技术 | 刘常乐、陈俊凌、霍志鹏、朱大焕 | |
电气工程 | 许留伟、丁开忠 | |
中性束物理与工程 | 谢亚红、梁立振、胡纯栋、谢远来、许永建 | |
核装置水冷却工程 | 杨雷 | |
等离子体控制与数据采集 | 袁旗平、罗正平、肖炳甲 | |
资源与环境(085700) | 环境纳米材料与应用 | 陈长伦 |
生物与医药(086000) | 肿瘤生物学 | 程诚 |
离子束生物工程 | 姚建铭 | |
物理生物与技术 | 孙立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