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编号:461 课程名称:科学技术哲学
一、 考试的总体要求
本门专业课主要考察学生对科学技术哲学各分支学科——自然观、科学技术论与科学技术创新方法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认识科学技术创新及其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二、 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自然观(含人与自然的关系),占10—20%
自然科学的发展与人类自然观的演变;自然界的物质形态与层次结构及其运动形式与相互作用;元素、天体及“宇宙”的起源;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的历史演变及当代环境问题。
2、科学论与技术论,占40—45%
自然科学及其体系结构;科学研究及其基本类型;自然科学发展的统计性规律;社会诸因素影响自然科学发展的内在机制与一般模式;自然科学的认识功能、生产力功能、“变革”社会功能和环境功能;当代自然科学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自然科学与技术的联系和区别;技术的体系结构及其社会功能,技术发展的影响因素、基本途径和主要趋势。
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机制与模式、战略与政策。
3、科学创新方法论与技术创新方法论,占40—45%
科学创新的一般程序;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科学观察与科学实验的设计和进行;逻辑与创造性思维;科学假说的形成与检验;科学理论的创立与发展。
技术创新的一般程序;技术需求与技术预测;技术项目与技术目标;技术方案的构思与技术模型的设计;技术成果的鉴定与推广。
科学创新、技术创新与创新人才的素质和培养。
三、 试卷类型及比例
1、填空与选择题: 10—15%
2、简答题: 35—40%
3、论述题: 50—55%
四、 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笔试。考试时间:3小时。
五、 主要参考教材
1、《科学技术论与科学技术创新方法论》,王树恩、陈士俊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2、《自然辩证法概论》,关士续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
3、《人类与环境》,王树恩、陈士俊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