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硕士入学考试大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文件信息
文件来源 免费考研网 
文件作者 免费考研网 
更新时间 2005-9-8 8:39:21 
添加编辑  

辅助信息
打印功能 打印本文
背景颜色 杏黄 秋褐 胭红 芥绿 天蓝 雪青 炭灰 奶白
字体大小 特大号字 大号字 中号字 小号字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文章均来自网络,仅提供预览形式,不提供纸张形式,若涉及到版权的文章,请购买正版,毕竟在电脑上看也不舒服啊,呵呵,这是viewsnake个人网站,纯粹交流学习资料的地方。无商业行为。
选择更多免费考研资料:
阅读正文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 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发现及其伟大意义。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二、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
      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2.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主要环节。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及其与人的实践活动的关系。
  3.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三、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1.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发展的实质。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和意义。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2.事物存在的质、量、度。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辩证关系。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四、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1.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主体在反映中的创造性。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2.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3.真理及其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真理是具体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4.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五、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1.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
  2.生产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生产力的物质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内在结构。
  3.社会政治结构是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
  4.社会观念结构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有机整体。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及其社会功能。文化的本质和功能。努力创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与文明。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六、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矛盾运动。
  2.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革命与改革。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
  3.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的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
 
七、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
      1.社会形态及其演化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阶段。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2.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3.人的自由及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
 

相关阅读内容

<<<返回上一页 <<<返回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考研经验>专业课经验>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