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考试性质
《经济学》考试,是为招收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而实施的具有选拔功能的一项课程考试。其指导思想是既有利于国家对高层次人材的选拔,又有利于促进高等学校经济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考试对象为从2006年起报考本校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生。
二、 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把握其重点内容,一般了解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具有综合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三、 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经济学》的考试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
四、 考试内容与要求和考试结构
本大纲依据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刘厚俊编著《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而制定。
第一章 经济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6分)
掌握:(1)经济学产生的根源,(2)经济学研究内容。
理解: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内容及其关系。
熟悉: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理论(10分)
掌握:(1)需求定理和供给定理,(2)影响需求和供给的主要因素,(3)市场均衡。
理解:(1)需求和需求量的变化,(2)供给和供给量的变化,(3)需求和供给变化对均衡的影响。
熟悉:(1)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特殊形状,(2)不稳定均衡的经济含义。
第三章 弹性理论(10分)
掌握:(1)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和类型,(2)需求价格弹性和总收益的关系。
理解:(1)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交叉弹性的决定及其经济意义,(2)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区别点弹性和弧弹性。
熟悉:(1)各种弹性的图形表示,(2)供给价格弹性的六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7分)
掌握:(1)消费者均衡的条件,(2)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关系,(3)无差异曲线,(4)收入消费曲线和价格消费曲线。
理解:(1)边际替代率,(2)消费者剩余,(3)正常品和低劣品以及吉芬之谜。
熟悉:,(1)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2)需求曲线产生的根源,(3)定量分析消费者均衡。(4)风险决策理论
第五章 厂商理论(一)——生产理论(7分)
掌握:(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2)等产量曲线,(3)生产者均衡的条件。
理解:(1)用图形说明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三者的关系,(2)用图形说明短期生产扩展线和长期生产扩展线,(3)定量分析生产者均衡。
熟悉:(1)生产可能性边界,(2)生产的三个阶段,(3)生产要素的边际替代率。
第六章 厂商理论(二)——成本理论(5分)
掌握:(1)机会成本,(2)各类短期成本的变化规律及其关系,(3)计算各类短期成本。
理解:(1)长期平均成本的形成及其特点, (2)长期平均成本递增和递减的原因。
熟悉:(1)机会成本和会计成本的关系,(2)包络曲线。
第七章 市场理论(一)——完全竞争市场理论(10分)
掌握:(1)完全竞争的含义,(2)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的关系,(3)厂商短期和长期均衡的条件并能够从图形及定量角度进行分析。
理解:(1)个别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2)蛛网理论的三种类型。
熟悉:(1)市场期的均衡价格,(2)短期均衡的总量分析,(3)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第八章 市场理论(二)——完全垄断市场理论(8分)
掌握:(1)完全垄断的含义,(2)总收益曲线、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的关系。
理解:(1)厂商短期和长期均衡的条件并能够从图形及定量角度进行分析,(2)价格差别。
熟悉:(1)完全垄断厂商长期均衡与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区别,(2)政府对完全垄断的管制。
第九章 市场理论(三)——垄断竞争市场理论(5分)
掌握:垄断竞争条件中的产品差别
理解:厂商的短期均衡及长期均衡的条件
熟悉:理想产量及超额能力。
第十章 市场理论(四)——寡头市场理论(5分)
掌握:(1)寡头市场的定义及条件,(2)弯折需求曲线模型。
理解:(1)卡特尔模型,(2)价格领导模型。
熟悉:(1)古尔诺模型,(2)张伯伦模型,(3)寡头的长期均衡。
第十一章 分配理论——生产要素市场理论(5分)
掌握:(1)生产要素需求的特征,(2)完全竞争情况下个别厂商对一种或多种生产要素的需求。
理解:(1)工资理论,(2)利息理论 (3)利润理论创新与利润的关系。
熟悉:地租理论
第十二章 政府的经济作用与宏观收入再分配(10分)
掌握:(1)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特性及其区别,(2)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
理解:(1)政府的经济作用,(2)税金转嫁的两种形式。
熟悉:直接税和间接税的收入再分配效果 。
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的统计(7分)
掌握:(1)两部门经济循环的流程,(2)漏出和注入,(3)流量和存量,(4)国民生产总值的定义。
理解:(1)按支出法和收入法说明GNP的构成,(2)GNP的五个总量及其关系。
熟悉:(1)三部门及四部门经济循环的流程,(2)增值法的GNP统计,(3)GNP的价格矫正。
第十四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12分)
掌握:(1)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2)乘数理论,(3)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4)国民收入的两个缺口。
理解:(1)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定,(2)资本的边际效率,(3)国民收入的决定。
熟悉:(1)长期消费曲线,(2)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定,(3)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定,(4)投资需求曲线及其变动因素。
第十五章 货币的需求与供给(5分)
掌握:(1)货币的需求及三种主要动机,(2)银行存款的创造,(3)货币政策的三种主要工具。
理解:(1)货币的职能及种类,(2)货币数量论。
熟悉:银行的起源与现代银行体系。
第十六章 国民收入均衡 (13分)
掌握:(1)IS曲线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2)LM曲线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3)IS-LM曲线分析法及宏观经济的均衡过程。
理解:(1)自发性支出与利率之间的关系,(2)收入与利率决定货币需求,(3)从图形和定量的角度分析国民收入均衡。
熟悉:宏观经济的均衡过程
第十七章 宏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作用(12分)
掌握:(1)失业与通货膨胀,(2)菲利普斯曲线,(3)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综合效果。
理解:(1)奥肯定律,(2)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3)财政政策的实际效果与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
熟悉:供应学派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第十八章 经济周期理论(5分)
掌握:(1)加速原理,(2)乘数和加速数的交织作用。
理解:(1)经济周期的种类,(2)经济周期的阶段及其特征。
熟悉:经济周期理论概述。
第十九章 经济增长理论(8分)
掌握:(1)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2)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理解:(1)经济增长的概念,(2)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3)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熟悉:经济增长极限理论
试卷结构:
微观经济学占50%、宏观经济学占50%
考试题型:
名词解释20%、问答题及其分析40%、计算题20%、论述题20%
《经济学》考试,是为招收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而实施的具有选拔功能的一项课程考试。其指导思想是既有利于国家对高层次人材的选拔,又有利于促进高等学校经济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考试对象为从2006年起报考本校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生。
二、 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把握其重点内容,一般了解现代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具有综合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三、 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经济学》的考试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
四、 考试内容与要求和考试结构
本大纲依据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刘厚俊编著《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而制定。
第一章 经济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6分)
掌握:(1)经济学产生的根源,(2)经济学研究内容。
理解: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内容及其关系。
熟悉: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理论(10分)
掌握:(1)需求定理和供给定理,(2)影响需求和供给的主要因素,(3)市场均衡。
理解:(1)需求和需求量的变化,(2)供给和供给量的变化,(3)需求和供给变化对均衡的影响。
熟悉:(1)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特殊形状,(2)不稳定均衡的经济含义。
第三章 弹性理论(10分)
掌握:(1)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和类型,(2)需求价格弹性和总收益的关系。
理解:(1)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交叉弹性的决定及其经济意义,(2)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区别点弹性和弧弹性。
熟悉:(1)各种弹性的图形表示,(2)供给价格弹性的六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7分)
掌握:(1)消费者均衡的条件,(2)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关系,(3)无差异曲线,(4)收入消费曲线和价格消费曲线。
理解:(1)边际替代率,(2)消费者剩余,(3)正常品和低劣品以及吉芬之谜。
熟悉:,(1)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2)需求曲线产生的根源,(3)定量分析消费者均衡。(4)风险决策理论
第五章 厂商理论(一)——生产理论(7分)
掌握:(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2)等产量曲线,(3)生产者均衡的条件。
理解:(1)用图形说明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三者的关系,(2)用图形说明短期生产扩展线和长期生产扩展线,(3)定量分析生产者均衡。
熟悉:(1)生产可能性边界,(2)生产的三个阶段,(3)生产要素的边际替代率。
第六章 厂商理论(二)——成本理论(5分)
掌握:(1)机会成本,(2)各类短期成本的变化规律及其关系,(3)计算各类短期成本。
理解:(1)长期平均成本的形成及其特点, (2)长期平均成本递增和递减的原因。
熟悉:(1)机会成本和会计成本的关系,(2)包络曲线。
第七章 市场理论(一)——完全竞争市场理论(10分)
掌握:(1)完全竞争的含义,(2)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的关系,(3)厂商短期和长期均衡的条件并能够从图形及定量角度进行分析。
理解:(1)个别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2)蛛网理论的三种类型。
熟悉:(1)市场期的均衡价格,(2)短期均衡的总量分析,(3)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第八章 市场理论(二)——完全垄断市场理论(8分)
掌握:(1)完全垄断的含义,(2)总收益曲线、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的关系。
理解:(1)厂商短期和长期均衡的条件并能够从图形及定量角度进行分析,(2)价格差别。
熟悉:(1)完全垄断厂商长期均衡与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的区别,(2)政府对完全垄断的管制。
第九章 市场理论(三)——垄断竞争市场理论(5分)
掌握:垄断竞争条件中的产品差别
理解:厂商的短期均衡及长期均衡的条件
熟悉:理想产量及超额能力。
第十章 市场理论(四)——寡头市场理论(5分)
掌握:(1)寡头市场的定义及条件,(2)弯折需求曲线模型。
理解:(1)卡特尔模型,(2)价格领导模型。
熟悉:(1)古尔诺模型,(2)张伯伦模型,(3)寡头的长期均衡。
第十一章 分配理论——生产要素市场理论(5分)
掌握:(1)生产要素需求的特征,(2)完全竞争情况下个别厂商对一种或多种生产要素的需求。
理解:(1)工资理论,(2)利息理论 (3)利润理论创新与利润的关系。
熟悉:地租理论
第十二章 政府的经济作用与宏观收入再分配(10分)
掌握:(1)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特性及其区别,(2)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
理解:(1)政府的经济作用,(2)税金转嫁的两种形式。
熟悉:直接税和间接税的收入再分配效果 。
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的统计(7分)
掌握:(1)两部门经济循环的流程,(2)漏出和注入,(3)流量和存量,(4)国民生产总值的定义。
理解:(1)按支出法和收入法说明GNP的构成,(2)GNP的五个总量及其关系。
熟悉:(1)三部门及四部门经济循环的流程,(2)增值法的GNP统计,(3)GNP的价格矫正。
第十四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12分)
掌握:(1)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2)乘数理论,(3)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4)国民收入的两个缺口。
理解:(1)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定,(2)资本的边际效率,(3)国民收入的决定。
熟悉:(1)长期消费曲线,(2)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定,(3)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定,(4)投资需求曲线及其变动因素。
第十五章 货币的需求与供给(5分)
掌握:(1)货币的需求及三种主要动机,(2)银行存款的创造,(3)货币政策的三种主要工具。
理解:(1)货币的职能及种类,(2)货币数量论。
熟悉:银行的起源与现代银行体系。
第十六章 国民收入均衡 (13分)
掌握:(1)IS曲线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2)LM曲线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3)IS-LM曲线分析法及宏观经济的均衡过程。
理解:(1)自发性支出与利率之间的关系,(2)收入与利率决定货币需求,(3)从图形和定量的角度分析国民收入均衡。
熟悉:宏观经济的均衡过程
第十七章 宏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作用(12分)
掌握:(1)失业与通货膨胀,(2)菲利普斯曲线,(3)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综合效果。
理解:(1)奥肯定律,(2)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3)财政政策的实际效果与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
熟悉:供应学派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第十八章 经济周期理论(5分)
掌握:(1)加速原理,(2)乘数和加速数的交织作用。
理解:(1)经济周期的种类,(2)经济周期的阶段及其特征。
熟悉:经济周期理论概述。
第十九章 经济增长理论(8分)
掌握:(1)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2)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理解:(1)经济增长的概念,(2)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型,(3)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熟悉:经济增长极限理论
试卷结构:
微观经济学占50%、宏观经济学占50%
考试题型:
名词解释20%、问答题及其分析40%、计算题20%、论述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