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油气地球化学》考试大纲



文件信息
文件来源 免费考研网 
文件作者 免费考研网 
更新时间 2005-9-8 8:48:24 
添加编辑  

辅助信息
打印功能 打印本文
背景颜色 杏黄 秋褐 胭红 芥绿 天蓝 雪青 炭灰 奶白
字体大小 特大号字 大号字 中号字 小号字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文章均来自网络,仅提供预览形式,不提供纸张形式,若涉及到版权的文章,请购买正版,毕竟在电脑上看也不舒服啊,呵呵,这是viewsnake个人网站,纯粹交流学习资料的地方。无商业行为。
选择更多免费考研资料:
阅读正文内容
 
第一部分 生成油气的物质基础
一、生成油气的原始物质及其化学组成特征
主要包括类脂化合物、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色素及木质素的化学组成及
其在生物体中的分布特征。
二、沉积有机质和干酪根
沉积有机质的概念、来源及其在不同沉积环境中的分布特征;干酪根的概
念、类型和演化特征。
三、生物标志物
生物标志物的概念、主要类型、常见生物标志物(如姥鲛烷、甾烷和萜烷
等)的地球化学意义。
第二部分 现代油气成因理论
一、油气生成的地质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
影响油气生成的地质环境;油气生成的化学动力学条件;原始有机质性质
对油气形成的影响。
二、油气形成模式
成岩作用阶段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和演变;深成和变质阶段干酪根的热演
化。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主要阶段,各阶段的地质条件、主要产物及特征。
第三部分 油气组成及次生变化
一、石油的化学组成和分类
二、天然气的主要成因类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
三、石油的地球化学变化
油气运移过程中的地球化学变化;油藏(储层)中石油的地球化学变化。
第四部分 生油岩研究和油源对比
一、生油岩研究
生油岩的概念,生油岩中有机质的丰度(数量)、类型、成数度的评价。
二、油源对比
油源对比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依据,油源对比的主要地球化学参数及其应用。
主要参考书:
1.王启军、陈建渝编著,1988,《油气地球化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曾国寿、徐梦虹主编,1990,《石油地球化学》,石油工业出版社。
 

相关阅读内容

<<<返回上一页 <<<返回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考研经验>专业课经验>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