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200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
第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初级阶段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与发展
一、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⒈社会主义的来源与定义(制度与思潮)
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的经济条件(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等欧洲各国都先后进入以蒸气机为动力的工业革命阶段)、阶级条件(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的两次武装起义、英国的人民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理论基础(三大理论来源: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德国的古典哲学)以及自然科学条件(达尔文的进化论、来旺的细胞学、能量守恒定律)
⒊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
二、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
㈠一国胜利论(列宁在前苏联的革命与社会主义的实践以及前苏联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发展到解体的过程)
㈡新中国成立后艰难的探索即“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以优先发展工业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扭曲的宏观政策环境、高度集中的资源计划配置制度和缺乏自主权的微观经营机制)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及其特征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必然性
无产阶级革命与无产积极专政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的政治前提
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物质基础;对民族资本主义的限制和利用尔后改造;1953年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开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社会主义公有制生产关系在整个社会重占主导地位,完成了社会主义的改造。土地改革后符合农民组织起来、利用规模经济要求的生产组织形式是以家庭为基础的生产互助合作。当时采取的主要是互助组的形式。但由于经济发展战略扭曲的宏观政策环境,统购统销制度化,农业集体化速度加快,
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
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原因: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需要,保证经济发展和增长的需要);个人消费品的按劳分配;劳动者在生产过程重的地位和自由、平等、协作和民主的相互关系。生产的目的。
第三节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
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视察时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选》第三卷,P373.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提出的背景: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同时要解放思想,吸取前苏东、非洲的经验教训。
二、 社会主义特征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它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层次之上概括出来的;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适用于初级、中级和高级;对本质进行动态概括。
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概括
首先突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来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从社会主义的产生的基础与根源,恢复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本意。其次突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方面的根本目标来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最后,从动态过程来加以整体把握。
第四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
初级阶段的含义:指明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性质和历史地位(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结束,至少需要上百年的历史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而是特指。基本经济特征:物质生产力不发达(从总体、工业、农业“生产工具”;“二元结构”(地区、城乡、部门、行业、企业);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生产关系还不完善、不成熟(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程度,商品交换关系不发达,分配制度不完善,政治体制不完善,腐败横行。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 ㈠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是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需要;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是国际竞争的需要。㈡生产力标准是检验一切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三个有利于)和怎样看待这个标准。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含义不同前者是指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后者是指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不仅包括公有制,也包括非公有制。这是由于:非公有制的发展由其客观必然性;非公有制与公有制是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关系;这种基本经济制度是长期稳定的。
名词解释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是如何论述关于未来社会的基本经济特征的?
2.试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制度?
3.试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第二章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及其特征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㈠所有制结构的定义:是指一定社会中由不同的所有制及其不同的实现形式构成的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从微观上看它是一种所有制内部的构成即该所有制内部所采取的具体经营方式、实现形式,各种形式所占的比例、地位,各个所有制主体的权能与作用以及相互结成的所有制关系。从宏观上看,是指各种所有制形式在社会全部所有制中的地位,所占的比重。
㈡我国现阶段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原因: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特别在部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沿海---内地—边远地区,工业—农业。重工业—轻工业;城市—农村,大城市---中小城市);生产力的多层次性(自动化—机械化---半机械化—半手工业)
作用: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就业、资金、资源;财税;改善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保障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
二、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结构的特征:第一,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公有制的内涵是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是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保证;是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保证;坚持公有制为主导,将其他各种所有制的经济活动纳入社会主义轨道,共同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服务;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需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首先确保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占优势,不仅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表现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企业要拥有先进生产技术与雄厚的物质基础。其次保证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即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支撑、引导、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目标忠怀发挥重要作用。第二,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性。
第二节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及其实现形式
一、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特征
第一,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者,是生产资料的共同主人,从而在生产资料所有关系上形成一种完全平等的新型关系。第二,公有生产资料是为广大劳动者的利益服务的。第三,消灭了剥削关系。
二、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党的十五大的概括公有制的和主体地位的主要体现
三、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㈠定义:生产资料归社会主义全体劳动人民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形式。㈡建立途径:通过剥夺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起来的,并将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二不断壮大。㈢内涵:包括矿藏、河流、国有森林、荒地、草原和其他陆海资源,全民所有在工厂、农场、商店、铁路、邮电与银行。作用:①对整个国民经济沿着社会主义反向发展起着领导作用。②它的巩固和发展,既从基本物质条件方面保证了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又可以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和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签到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③它的生产性企业为城乡人民提供了大量的消费品,丰富了群众硼物质和文化生活。④它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大量的资金积累。第五,对国民经济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㈣全民所有制的不完善的表现:①全民不全②全民所有,企业经营③企业有不同的利益。
㈤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在现阶段采取国家所有制形式,即由社会主义国家代表全体劳动人民行使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并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主要在国民经济整个范围内)支配属于劳动人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原因:客观需要,宏观调控的需要,处理经济利益的需要。
㈥全民所有制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是可以而且必须适当分离:①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含义②社会主义实践证明二者可以分离:企业信息,劳动者,企业与劳动者③界定全民所有制经济的产权关系,对国有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督、企业自主经营,维护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建立企业法人财产制的现代企业制度,划分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的原则。④两权分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
三、 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㈠定义与全民所有制的不同。㈡作用、形式、来源
四、 其他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混合所有制,劳动者合作经济所有制,股份制与股份合作制
第三节社会主义生产资料非公有制形式
一、 劳动者个体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包括个体农民、个体手工业者和个体小商贩等)所有的一种所有制形式。以自身劳动和家庭成员的劳动为主,在城乡生产、流通领域。特点是分散。灵活、适应性强。作用
二、 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归私人所有、支配,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私人企业。积极作用:发展生产,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增加就业;促进竞争;资源的充分利用。消极作用:存在剥削等
三、 国家资本主义:中外合资企业是“股权式”的合营,即将合营双方的各种投资折算成股额,按各方的股份来分享收益;中外合作企业式“协议式”的合营,按协议来确定各方的投入、责权和收益的分配比例。外商独资企业式和港、澳、台地区的公司、企业上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经申请并获批准后,在我国境内单独投资兴办的企业。积极和消极作用及国家资本主义的定义。
名词解释:
所有制结构 国家所有制 全民所有制 集体所有制 股份合作制
复习思考题
1.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建立什么样的所有制结构?它有什么特征?
2.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主题地位与主导作用?
3. 现阶段全民所有制为什么采取国家所有制的形式?
4. 社会主义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与作用是什么?
第三章 中国渐进式改革
第一节中国选择渐进式改革的社会经济背景
一、 改革初期并没有形成明确的目标模式
㈠改革的初始目标:是如何调整严重失衡的经济结构和改革低效率的管理体制。
㈡改革的初始方法是:摸着石头过河
㈢改革的始发地是在农村,即1979年4月,中共中央批准了国家农委党组报送的《关于农村工作问题座谈会纪要》,明确指出:“不准包产到户”。国97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除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河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也不要包产到户”。1980年9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河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指出:“在那些边远山区河贫困落后的地区,长期’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生产队,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并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 1982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即《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明确指出家庭承包制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有时间讲一讲,文化大革命的起源即在农业中刘少奇与毛泽东的争论导致文革的起源]
二、 须在改革成本与改革收益的权衡中艰难地推进
改革的实质是利益的再调整,要达到“帕累托改进”是几乎不可能的,改革的力量支持是在大多数成员的利益增进河境况的改善。改革的路径是诱致性和强制性制度变迁。改革是自下而上河自上而下的结合。
三、 改革启动阶段必须依靠传统的制度组织体系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力量与抵制改革力量的多次博弈中,表现出渐进改革的特点
我国传统体制的社会福利函数是通货膨胀率、失业率、收入分配平等和经济高速增长。社会的问题关键是经济问题(经济速度和经济效率的问题)和社会稳定的问题。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是渐进的源于:中国在一段时间内是短缺经济,和国有企业的目标的多元化即兼顾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多项功能。
四、 改革是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一种试错过程
第二节中国渐进式改革成功推进的主要原因
一、 中国的计划化程度较低:它形成于生产力水平低、科学文化落后、社会不发达的条件,其计划化程度和计划化效率都远远低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这有利于市场的发育和成长。
二、 中国的公有化程度低:激进式的改革的本质特征是在新体制成分未充分发展起来的时候,就对旧体制进行较为彻底的改造。渐进式改革的本质是在旧体制进行改革受阻的情况下,首先在旧体制的周围或缝隙中培育和发展新体制成分,随后整个经济体制结构的变化和各反面条件的变化,逐步深化对旧体制的改革。
三、 正确选择“双轨制”的价格改革形式:国有企业之间产品交换继续维护价格控制(但计划分配体制则开始瓦解),非国有部门则实行价格自由化,其结果是国有部门向非国有部门的转移上投入。培育市场竞争的微观主体。
四、 妥善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五、 拥有渐进式改革的物质基础: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中国的工业、农业上NI年均增长13.3%、4.5%、7.3%。
第三节渐进式改革的具体体现
一、 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尔后向城市逐步推进:改革的成本低;农村是传统体制最薄弱的环节;改革前农村传统体制的弊端。
二、 从体制增量改革入手,尔后深入到体制内存量改革源于:原有既得利益者得到保护,又可以享受增量改革的好处。价格、就业、外贸、社会保障、所有制的双轨制使产生两个并行的机制(计划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三、 由政策性调整入手,尔后逐步转入制度创新:国有企业的改革为例
四、 由局部性制度创新带动全局性制度创新:农业、国有企业、价格体制、对外开放的力度和广度。
五、 市场体系发育的顺序性、渐进性:市场体系的构成和特征从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顺序
第四节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局限性
一、 渐进式改革的成功需要付出相当代价 收益是:基本上形成产品价格由市场形成;形成一个相对强大的非国有经济。代价:国有企业承担国家财政逐年增加的任务;为非国有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富而低价的能源和原材料;为乡镇企业发展所积累必须的原始资金。
二、 增量改革不能替代存量改革
三、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
名词解释
渐进式改革
复习思考题
1. 中国为什么选择渐进式改革道路?
2.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实质和特征是什么?
3. 中国渐进式改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第四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节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一、 社会主义社会商品经济存在的必然性
1、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它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存在的前提:一是社会分工,它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一般基础。一是生产资料的不同所有者,这是商品经济存在的根本原因。
2、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经济的客观原因:①一般前提是社会主义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各地区、各企业、各部门之间存在广泛的分工协作;②根本原因是多种所有制并存,有不同的利益主体;公有制内部的不同的产权利益主体和不同的公有制形式;③各种非公有制形式的存在。④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鸿沟。
二、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的前提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市场经济则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必然结果。商品经济有简单与发达之分;市场经济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高度市场化的商品经济;二者有共同的经济规律和经济机制。
2、区别:商品经济相对于自然经济而言,市场经济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共性:1、市场关系的平等性。参与市场活动的主体在市场上的地位是平等的;市场的交换关系是平等的;市场主体的活动具有平等的宏观环境,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
2、市场主体的自主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3、市场活动的竞争性。4、市场运行的有序和开放性。开放性是市场经济的内在属性。
特性:在所有制结构上;在分配制度上;在宏观调控上。
第二节资源配置方式与市场机制
一、 社会化生产与社会资源的按比例分配
1、按比例分配社会资源,是一切以分工为基础的社会生产,特别是社会化生产的客观要求。社会化生产是指生产力发展引起的在社会规模上的一系列生产部门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以及各经济单位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依赖进行的社会生产。2、社会化生产,客观上要求把社会总劳动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个生产部门中去,才能保证社会生产和再生产顺利进行。社会分工越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彼此联系和相互依赖的程度越大,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要求也越迫切。3、社会化生产要求再社会规模上分配社会总劳动(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资源配置的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4、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社会生产要素资源总是有限的,这绝顶了社会必须根据社会分工以及社会对产品的需要量,按比例分配社会资源。
二、 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方式
1、资源配置是指经济中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在各个经济部门之间,在各种不同的使用方向之间的分配。
2、目标:通过各种资源配置形成的社会供给能适应社会需求的比例,从而可以避免由于供给于需求之间不相适应而造成的浪费和损失;使资源从效率低的生产单位向效率高的生产单位流动,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
3、市场的优点:推动科技和经营管理进步,促进劳动效率提高;发挥竞争和优胜劣汰机制的作用,增进商品生产经营能力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缺陷:分散性、自发性、盲目性;事后性;不能解决分配不公的问题;不能解决经济行为的外在性问题;(spillover effect);不能解决重大比例结构或宏观经济均衡问题(马克思的阶级分析法,凯恩斯的三大心理规律,得出市场机制导致总需求不足。
4、计划机制的长处:主要表现在宏观经济层次上;而在微观上则显不足:
5、市场经济: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这种经济运行形式通常叫市场经济。
以计划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这种经济运行形式通常叫计划经济。
传统体制—资源利用度高---资源配置紧运行—资源效率低;而市场体制---资源利用度低—资源配置高效。计划经济需要的条件:一是完全信息假定;二是单一利益主体。
三、 市场经济种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1、市场机制为市场经济的内在调节机制,是价值的基本实现形式。是市场有机体内包括供求、竞争等各种要素之间互为因果、互相制约,推动市场有机体运行的作用机理。包括: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
2、供求机制通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市场商品的供给:一定时期内提供给市场的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资源总量。需求:同一时期内优货币支付能力的对于不同商品的需要量。
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部门内和部门之间的竞争)
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1、经济制度:是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构成这个社会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是体现社会生产关系性的基本制度。规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特征经济运动的总体方向。经济体制:是一定经济制度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的总和,以及社会经济运行方式的体系,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它规范着具体 经济活动的各个参与者。经济制度决定着经济体制的基本属性和主要特点,决定着经济体制的发展方向。一种经济制度可有多种经济体制,经济制度相同,也可以不同的经济体制。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适应与否的关系。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制度。主要包括: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的基础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和经济运行方式的体系。
二、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性
1、我国原有体制的缺陷和长处:高度集中的决策机制;单一的计划调节;经济管理的行政化;分配中的平均主义;闭关自守,盲目排外。
2、中国经济体制的渐进式改革。
三、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
建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许多领域,需要由一系列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相配合。主要抓好以下环节:
第一,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微观体制的改革从农村开始较为成功,难点在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就:目标明确,指导思路清晰,经营机制多样。困难:独立的市场法人地位,经营机制难以适应市场变化,经济和社会负担重,效益低。改革国有企业使之适应国际和国内市场的竞争,核心是经营机制和企业制度的创新。
第二,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理论突破表现在:生产资料、生产要素都是商品,都有价格;要建立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提出了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要求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
要培育完善市场体系必须推进价格改革,建立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必须改革现有的商品流通体系,进一步发展商品市场;重点培育要素市场;必须发展市场中介组织。
第三,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原则:一是从原来的以直接管理为主转向以简接管理为主;二是从原来的管微观转向管宏观;三是从原来的搞审批经济,批项目、分钱分物,转向利用经济杠杆,搞规划、搞协调、搞监督、搞服务的轨道来。
第四,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第五,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名词解释
市场经济 商品经济 计划经济 经济制度 经济体制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不可逾越的鸿沟?
2.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联系与区别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
4.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如何矫正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6.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资源配置的方式与各自的优缺点?
第五章国有企业改革与国有经济调整
第一节企业与社会主义企业
一、 企业的一般属性
1企业是社会生产在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是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和向社会提供其他服务的盈利性独立经济单位,是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到阶段的产物。
2企业的不同分类:社会制度;按生产资料所有制;从事经济活动在不同;生产要素的构成比例。
3企业的一般属性:以协作劳动为基础;是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是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因此,企业是为了追求一定的社会经济目标,而直接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性经营活动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
二、 社会主义企业及其特征
1、 具有企业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础;生产目的具有社会性;生产决策的国家调控。
2、 企业的作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经济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它提供的剩余产品,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企业是社会生产的基本单位,合理配置资源,提供商品和劳务,满足社会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第二节国有企业经营机制
一、 企业经营机制的构成
定义:是指企业生产经营系统的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内在机理、运行方式及其所产生的特定功能。
㈠企业动力机制①基本功能:激发企业内部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动机,并将这种动机转化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推动力。②经营者、出资者、和生产者,③实质:通过一定的经济利益机制,充分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④处理的原则:处理好三者的利益,使之成为合力;选择合理的利益分配分配方式。
㈡企业决策机制:是企业经济运行中决策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内在机能。核心是各级管理层之间决策权的分配。和由保证决策主体行为合理化的一整套科学的决策思想、决策原则、决策程序和决策方法。
㈢企业约束机制:是指企业在各种内外约束条件的制约下,对自身经营活动加以控制以及约束各利益主体不合理行为的力量、方式和效能。主要由内在约束:预算和财产约束和外在约束:市场、法律、行政、舆论约束。
二、 传统国企的经营机制:企业动力机制行政化;企业决策机制的行政化;约束机制行政化。
三、 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复杂性与艰巨性:第一阶段:扩权让利。第二阶段:利改税。第三阶段:承包制。原则:“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收多留、欠收自补”。承包制的优缺点。
第三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一、 产权与企业制度
1、产权(property rights):指财产所有权以及财产所有权有关的权利,包括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产权与所有权的区别。
2、产权的经济功能:保障产权主体的合法权益;有利于资源的配置;为规范市场交易行为提供制度基础;解决外部性。
3、企业制度是产权制度、企业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制度的总和。产权制度是核心,组织经营管理制度以产权制度为基础。
4、企业制度目前有:个人业主制(独资企业);合伙制;公司制(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二、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不是指当代各国存在的企业制度,而是指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一种企业制度。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
㈠企业法人制度: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 法人财产权的关系。明确法人财产权应该:确保所有者权益;确保企业独立运转;确保出资者和企业各自承担的有限责任。
㈡有限责任制度:企业以其法人财产为限,对其债务负有限责任;企业破产清盘时,出资者以其出资额为限,对企业负有限责任。优点等
㈢建立法人治理机构
㈣形成股权多元化
三、 国有企业改制的主要环节
1. 确立企业法人地位和有限责任制度
2. 理顺企业产权关系:产权明晰化,产权人格化,产权多元化,产权商品化。
3. 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处理好新老三会的关系。
4. 完善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
四、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所必须的配套改革
第一, 加强宏观调控,改善宏观经济环境;
第二, 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第三, 制止不合理的重复建设,加快行业重组和结构调整。
第四, 发展市场体系,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培育市场体系,维护市场秩序。
第五, 培育和发展中介组织,完善中介服务体系。
第六, 建立健全经济法律制度,形成规范的法治环境。
第四节完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制度
国有企业的负债形成的历史原因
一、 实施债转股
国家把一部分“拨改贷”资金转为国家资本金,通过实行“贷改投”补充国企资金;同时,逐年增加银行核销呆坏账准备金。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对一部分产品有市场、发展有前景,由于负债过重而陷入困境的重点国有企业实行债转股。
二、 提高直接融资的比重(拓宽国企融资渠道,增强企业融资能力;推动国企股权结构核法人治理机构的建设)
三、 切实减轻企业利息负担
第五节调整国有经济布局
一、 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的重要性:国有经济布局不合理,集中表现在该进入的领域进入不足,不该进入的领域进入过多;缘于传统理论核传统体制。
二、 国有经济的功能定位:市场失败核政府失灵的西方理论的解释。
三、 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的原则: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使之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核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结合起来。
退出有四种方式:原有国企转变为非国有性质的各类独资企业;原有国企转变为各类股份制企业;原有国企转变为各类股份合作制企业;原有国企转变为各种合伙企业。
“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核领域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
名词解释
企业 国有企业 企业经营机制 现代企业制度 产权
复习思考题
1.怎样正确理解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2.试论述法人资产制度的基本特征?
3.试论述转轨中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
4.试论述竞争性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
5.试论述产权明晰化对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
6.如何理解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第六章农村微观经济运行主体
第一节农村微观经济体制的建立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集中型、封闭型、政社合一型
市场经济----分散型、开放型、政社分开型。
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制度
1、赶超战略---排斥市场机制---微观基础:政社合一的农村人民公社;国家垄断的统购统销;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体制。
2、赶超战略对农业的要求:使用价值—必需的农产品;价值—启动资金
3、资金的流向有市场机制的自发流动;和政府的税收转移;中国选择的是工农业产品的剪刀差。----统购统销的特殊的国民收入分配。
4、在生产领域—降低农品机会成本;在产业政策---压低农业劳动力的机会成本;在流通领域---国家的统购统销的国家垄断—取消集市贸易;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上的限制;在分配领域对农村和城市的不同政策。
5、微观机制—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解决:保证农产品的低价收购政策;保证农业在缺乏价格刺激的情况下,维持并发展。具体表现:从个体农户转为公社、生产大队、生产小队。导致:低效率。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农村微观经济组织制度
生产经营自主权。包产到户:“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交够和留足是国家、集体的存量利益---计划实现;剩下是农户的增量利益----市场实现。
第二节农村微观经济体制的完善
我国农村微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继续以家庭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不断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积极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势实力,引导农民走来共同富裕的道路。
第三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科学含义
1、农业经营规模:一是以投入的土地、劳力、资金等生产要素,作为衡量农业经营规模的指标;二是以使用上述生产要素所形成的生产成果。
2、农业经营规模的经济效益是指农业经营单位采用一定的经营规模所能获得的经济上的收益。农业经营规模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经营规模递增;经营规模递减;经营规模不变。
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家庭承包制
邓小平认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中国社会主义农业改革发展的“第二次飞跃”。农田的社会保障功能,“人人分田,户户种地,家家小而全”的小农经营方式。
三、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及其制约条件
首先,发展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就制度安排的经济目标而言,经济当事人与政府决策者是不完全一致的。其次,还取决内部和外部规模经济。再次,必须以大量剩余农业劳动力稳定地转入非农业为前提。
第四节新型农业经营形式-----农业产业化
一、农业产业化与贸工农一体化:“农工商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农业产业化即把一个农产品升格为一个 系列,使农业成为包括生产、加工、流通在内的完整的产业系列。选择好龙头产业和主导产业。
二、农业产业化与缓解农业市场风险:传统农户的缺陷:规模小;信息不对称。
三、农业产业化与提高农业比较利益
四、农业产业化与城乡一体化
名词解释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农业产业化 家庭承包制
复习思考
1.试述两种经济体制下农村微观经济组织的差别性?
2.试述长期家庭承包制的理论依据?
3.试述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必要性与艰巨性?
4.试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第七章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第一节市场体系的功能、结构与特征
一、 市场体系的功能
市场:狭义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渠道或领域,广义是指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第一,通过价格信号放映各类资源的相对稀缺程度,调节和实现社会资源在的合理分配。第二,通过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推动技术进步。
第三,市场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导向器。
第四,市场是连贯各个企业,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桥梁和纽带。
第五,市场国家实现间接宏观调控的对象和中介。
二、 市场体系的内部结构
㈠客体结构市场上所有被用来交换的东西都是市场客体。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2、按市场客体的形态可分有形品市场、无形市场、特殊商品市场
㈡主体结构:一切市场客体的占有者或市场交换活动的当事人。1、及其家庭、企业和国家(或政府)2、按在社会生产的作用不同:生产者、消费者、交换中介者和市场调节者。
㈢空间结构:市场主体和市场客体的活动区域或范围。地区性、全国性和国际性市场
㈣时间结构:现货交易市场、期货交易市场、信用交易市场
三、市场体系的特征:统一性、开放性、竞争性(有利于市场价值与价格的形成)、规范性(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规范性、保持供给和需求的有序性和平衡性、健全市场管理体系)
第二节 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从市场客体的角度分析。商品市场事市场体系的基础它和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构成市场体系的三大支柱。
一、消费品市场
1、定义:交换用于满足消费者的生活消费需要以及社会消费需要的消费品的商品市场。
2、包括:生活必需品市场、日用品市场、耐用消费品市场、艺术品市场、奢侈品及金银饰品市场
3、特点与作用:消费品市场处于生产与生活消费的中介地位,使保证劳动力在生产的重要条件和实现劳动者个人收入分配的重要渠道。
二、生产资料市场
1、十交换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需使用的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等商品的市场。
2、工业原材料、工业生产设备、建筑材料、农业机械、农业材料、种子市场
3、特点:交易集中,供求变动影响的范围广,产品的专业性强,技术服务要求高。
4、作用:是联结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可以自由流通,进行等价交换;完善的和发展生产资料市场,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需要。
三、金融市场的定义;特点;类型;作用。
四、劳动力市场
1、是交换劳动力的场所,是通过市场配置劳动力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2、特点:范围具有广泛性,劳动力供给者与需求者之间联系的直接性,劳动力市场供给主体与供给客体的不可分性。劳动力市场价格的刚性。
3、作用:
五、房地产市场
1、包括土地使用权的承租、转让,房屋的租赁、买卖和房地产的抵押。
2、特点:没有商品物体空间移动,价值大、使用周期长,具有租和售的主要形式
其价格一般具有上升的趋势,具有“多元性”的经济功能,具有区域性
3、为城市工业生产提供重要劳动资料;推动城市基础工业的发展;是解决城市建设资金的重要途径。
六、技术市场
1、是以科研成果、科技产品等为交换对象的交易市场。包括技术成果转让、技术承包、技术咨询服务等单项性交易市场和综合性市场
2、特点与作用
七、信息市场
1、是专门进行信息交换的场所。
2、服务,转移,加速流动和促进横向经济联系的功能。
第三节 培育和发展我国的市场体系
一、我国市场体系培育中存在的主要障碍
第一,各类市场间发育参差不齐,要素市场发育严重滞后。
第二,地方和部门对市场的分割和封锁较为严重。
第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格形成机制尚未建立。
第四,竞争机制不健全。
第五,市场法制建设滞后。
二、培育市场体系的主要途径
第一,培育要素市场。
第二,克服市场封锁,形成全国统一市场。
第三,建立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管理体制。
第四,塑造市场主体。
第五,发展市场中介组织。
第六,加强市场制度和法规建设。
名词解释
市场 市场体系 商品市场 要素市场
1.市场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2.市场体系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3.构成市场体系的各类市场具有哪些特点和作用?
4.如何理解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及它们的相互关系?
5.我国市场体系培育中存在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6.培育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第八章 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第一节社会主义社会的按劳分配
一、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首先,根本前提是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其次,物质条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再次,旧分工引起的劳动差别上劳动仅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是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总之,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是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
二、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第一,按劳分配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社会。
第二,按劳分配不可能直接以劳动时间作为分配尺度,而需借助价值形式。
第三,按劳分配的实现要采取商品、货币的形式。
三、按劳分配的实现与工资制度改革
㈠公有制企业 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工资、奖金和津贴;工资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奖金是对提供超额劳动的报酬;津贴是给予从事繁重、艰苦、复杂或有损身体健康的劳动的人员的补充报酬。经营者的激励机制。
㈡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从工分制到联产计酬制。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的其他分配方式
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
㈠由现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决定的。
㈡由多种经营方式并存决定的
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㈣评价标准是生产力标准。
二、公有制经济中的非按劳分配形式:㈠企业资产性分配㈡福利性分配
㈢职工资金性分配㈣按经营成果分配
三、个体劳动者的经济收入
四、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收入分配
五、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中的收入份分配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原则
一、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㈠效率是劳动耗费与劳动成果之间的比率。效率的提高意味者劳动时间的节约、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物质消耗的减少,意味着社会财富的增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公平:第一,公平的深层含义是与消灭剥削制度相联系的这是公有制社会中公平观念的共同点;第二,是机会的均等;第三,是结果的均等
㈡“效率是不成问题的,关键是公平分配”造成传统激励机制的弊端
㈢中国在改革实践中的激励机制的变迁。
㈣社会公平不是平均主义。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客观必然性
第一,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第二,是按劳分配的要求;
第三,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三、国家在个人收入分配中的调节作用
㈠必要性: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的实现需要国家制定和实施法律,健全制度,对个人收入分配进行规范和调节才能实现;
第二,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多元化,产生收入差距需要国家对此进行调节;
第三,按劳分配的主体是企业 ,由于主客观条件造成的行业、部门、企业的收入差距需要国家调节;
第四,为了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国家必须对个人收入进行调节。
㈡个人收入调节的原则:①个人收入增长的平均水平与社会经济增长的水平基本适应的原则;②多劳多得,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得原则;③调节收入过分悬殊得原则;④保障职工基本生活需要得原则;⑤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统一得原则。
㈢个人收入分配调节政策:共同富裕政策;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得政策;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得政策。
㈣个人收入分配得调节手段
①调控收入手段,是国家为有计划控制全社会个人收入总规模、增长速度以及收入差别幅度得重要手段;②税收手段;③法律手段;④社会保障。
名词解释
按劳分配 效率 公平 计时工资 计件工资 按要素分配
复习思考题
1.试述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有什么特点?
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要素分配?
4.国家为什么要对个人收入分配进行调节?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收入分配中为什么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第九章 社会主义社会国民收入分配
第一节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
一、社会产品
社会总产品:指一个国家得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得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得物质产品得总和。从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看(C、V、M、)
二、 国民收入及其增长
1、国民收入:是从社会总产品中,扣除补偿生产过程中消耗掉得生产资料以后,所剩余得那部分社会总产品。有实物和价值形式来看(价值部分V+M)
2、国民收入是由生产领域得劳动者创造的。
3、国民收入是反映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上经济实力的一项重要的总和指标。人均国民收入基本放映该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的富裕程度。国民收入增长是社会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要标志。
4、国民收入的增长取决与经济、政治、上技术的多种因素从国民收入的构成及其与社会总产品的关系看,影响国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投入生产领域中的活劳动量的增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物质消耗的节约。
三、 国民收入的核算体系与核算方法
MPS---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只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才创造价值
SNA---萨伊的“生产三要素理论”
1.从生产的角度对所生产的国民收入进行核算的方法--=生产法
2.从分配的角度对所分配的国民收入进行核算的方法---分配法
3.从使用的角度对国民收入进行核算的方法—支出法
四、 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
1.西方国家把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军队、警察等人员的收入也计入GNP,中国一般没有。 本国居民来自 外国居民在本国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外的资本收—取得的资本收入
入和劳务收入 和劳务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
2.采用GNP和GDP有利于全面反映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便于国际间的比较。不利:不能反映个人福利水平,贫富差距;环境,及
第二节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分配
一、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是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分配。
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分配分四部分:税、资本收益、工资、税后分配
农村家庭的分配,个体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最后形成国家集中的纯收入、企业收入和生产劳动者个人收入。
二、国民收入再分配
1.原因:①满足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需要;②加强重点建设、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的需要;③举办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事业的需要;④建立社会后备基金的需要;
⑤调节各方面利益关系、兼顾效率与公平的需要。
2.途径:①国家预算;②银行信贷;③价格;④劳务收费。
3.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按最终用途可归结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
积累基金:扩大再生产基金、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社会后备基金
国民收入社会消费基金:国家行政管理基金、国防建设基金、文教卫生基金、社会保证基金
消费基金 个人消费基金: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与非物质劳动者报酬基金
三、国民收入的“超份额配”
1.国民收入的“超分配”指货币形态的国民收入分配超过实物形态的国民收入的生产额。即有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总需求超过了国民收入总供给。
2.原因:①主导思想上的偏差。②经济体制方面的问题。③金融体制改革滞后。
④宏观调控体系的不健全。
3.国民收入超分配的后果。
第三节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
一、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的比例关系
1.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2.“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原则:第一,兼顾积累与消费;第二,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的比例。
第三,确定合理的积累率,讲求积累效果。积累率=积累基金/国民收入*100%。
首先,要科学地确定积累率的可行区间。积累的最低限:保证新增就业人口的技术装备水平不低于基期的平均水平;积累的最高限:积累的经济界限使国民收入减去最低消费额之后的余额。(以及受技术界限:积累受到国民收入中可用于追加的生产资料数量的限制。社会界限的限制:一定时期内社会对积累的吸收能力。)
其次,要在积累与国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内在联系中选择适度的积累率。
国民收入增长率=积累率*积累效果或积累效果=国民收入增长额/积累额
二、积累基金内部的比例关系:生产行积累基金、非生产行积累基金上社会后备基金
首先要处理生产性积累与非生产性积累之间的比例。其次,生产性积累要处理好农轻重的投资比例,原材料工业和加工工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再次,非生产性积累应处理好社会公用事业、国家行政机关、国防部门等方面的支出比例。最后,社会后备基金应保持一定的比例。
三、消费基金内部的比例关系:个人消费基金和社会消费基金。首先要处理好个人消费基金与社会消费基金的比例关系;其次,减收国家行政管理的费用支出,逐步增加科教文卫的支出。最后处理好个人消费基金内部的比例。
名词解释
国民收入 国民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 积累基金 消费基金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复习思考题
1.迅速增加国民收入的途径有哪些?
2.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是如何进行的?
3.为什么要进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它是通过哪些途径进行的?
4.正确处理国民收入中积累基金与消费基金的比例关系应遵循哪些原则?
第十章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制度
第一节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一、社会保障制度及内容
㈠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为保证生活有困难的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而提供的各种资助。
㈡社会保障作为一种分配关系,其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从历史上看,自然灾害和各种意外事故难以避免,导致一部分社会成员没有生活保障;社会化生产和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一部分社会成员没有保障。因此,为了实现社会生活的安定,保证社会生产的顺利进行,社会和国家 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解决一部分社会成员收入没有保障而生活困难的问题。
㈢社会保障的目的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㈣社会保障是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关系来实现的。
㈤国家是社会保障的主体:社会保障是一项社会化事业,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相应的权威;社会保障事业是国家管理社会经济生活的有效的社会政策手段。
㈥社会保障制度是指以国家为主体,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给予物质保障的各项法令、规章、措施的总称。
包括1.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指国家、社会或有关部门对交纳社会保险费的社会成员在暂时或永久性丧失劳动能力以及遇到其他生活困难时给予的物质帮助。按保险对象和具体要求的不同:①退休保险,定义。②失业保险,定义。
③医疗保险;④伤残保险;⑤剩余保险。
2.社会福利。从广义是指社会主义国家上为提高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所举办的一切福利设施和采取的一切措施。
3.社会救济是指国家和社会对遭受自然灾害、不幸事故和生活贫困者提供物质援助。
4.社会保障制度是以社会保险为主,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为埔的有机整体。
5.社会保险具有全民性、牵制性、以及工伤、疾病失业保险等具有互济性
6.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的区别:权利与义务方面;资金来源方面;保障方面。
二、社会的功能与作用
㈠社会保障分配的基本职能是调节和保障。
㈡1.稳定社会生活。社会保障的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和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来达到的公平目标。2.促进经济增长: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为经济增长筹措资金。3.缓和经济增长过程重所产生的社会矛盾。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贫困、失业和收入不均等。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创立阶段(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德国1883-1889年首创社会保障制度。1883年、1884年通过的《疾病保险法》、《工伤保险法》和养老、残废、死亡保险法》
第二阶段:完善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美国、英国1944年国际劳工组织采用贝弗里奇的报告“社会保障”概念。
第三阶段: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社会保障国家大增,福利国家出现和发展。
第四阶段:调整改革阶段。从70年代至今。
第二节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与原则
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标志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开始建立在城市,国家以职业保障为基础,使所有城市就业公民享有社会保障。在农村以集体经济为依托,形成以队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第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改革原有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社会化程度低企业是城市社会保障的主体,导致企业大量剩余人员;社会保障面窄,城乡之间、不同所有制之间劳保待遇差别过大;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包揽过多。
第二,为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和贯彻、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必须建立新的社会保障体制。中国的老龄化人口问题。农村的养儿防老的习俗和客观生产力现实。
第三。、为改善劳动者个人消费结构和调节收入分配,必须改革原有的社会保障体系。恩格尔系数和中国的消费结构。一是原有的消费结构不合理产生不合理的社会分配。
总之,改革不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社会保障体制,免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解决好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利益。
三、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模式
㈠目标:建立适应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形式,待遇结构多层次,管理体制法制化、社会化和规范化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制。
㈡1.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2.扩大社会保障对象,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
3.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4.建立和实行社会化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5加强社会保障立法,使社会保障法制化。
四、 建立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社会化、法制化的原则;公平与效率的原则;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计划化与适度发展的原则;配套原则;城乡有别、区域有别的原则。
第三节建立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建立我国城镇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一,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
第二,建立社会统筹医疗基金与个人医疗帐户相结合的医疗保险制度;
第三,建立与完善覆盖城镇全部职工的失业救济与再就业相结合的失业保险制度;
第四,设立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五,发展社区福利事业和社区服务。
二、建立我国农村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
发展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险;发展农村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
名词解释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险
复习思考题
1.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它本质上是一种分配关系?
2.社会保障的功能与作用是什么?
3.我国传统的什么保障制度为什么必须改革?
4.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是什么?
5.建立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应遵循哪些原则?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的宏观调控
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一、组织和管理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职能
㈠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行使队国有资产管理和营运的职能;行使队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职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
㈡主要目标:利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完善社会主义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关系,合理地组织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活动,合理地利用一切资源,以最小的劳动耗费,取得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生活的需要。
㈢预测和计划;组织与引导;协调和监督。
二、市场缺陷与国家的宏观调控
市场缺陷:反映眼前的、局部的利益,有一定的自发性、盲目性和其他许多局限性。
1.市场机制运行不一定能完全纳入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引导的轨道。
2.市场机制的自发运行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和调节的滞后性。
3.纯粹的自发行为不能形成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充分条件。
第二节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模式与原则
一、宏观间接调控模式
㈠、国家根据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根据社会生产结构和社会文化背景的状况以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等因素,选择宏观调控模式。
㈡、有直接与间接两种模式。直接模式是通过指令性计划,运用行政手段对生产要素和劳动成果实行直接调拨份分配。间接模式是国家对经济调控的对象是市场而不是企业,国家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通过市场来连接的,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导向是通过市场贯彻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是通过市场来实现。
㈢、特征:以市场为基础和中介的调控;是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调控;是以总量与环境为重点的调控。
二、计划指导的原则
㈠、内容:宏观经济的导向、平衡和调控上,重点做好经济发展的预测、经济总量的平衡、重大结构的调整和重点项目的安排,并综合配套地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来引导和调节微观经济运行。
㈡、不具有行政的强制性和直接的约束力;计划指导应强化政策性和导向性;计划指导应具备可操作性。
第三节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
一、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保持协调在经济比例和合理的经济结构;保持物价的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和外贸的平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三、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计划、法律、行政要、经济政策包括:㈠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包括预算政策与税收政策,它通过调整预算收支和增减税收,来实现其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目标。
2.预算收支影响宏观经济的原因:预算收支总量分别构成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一部分;预算收支结构的变化必然会调节着总需求结构;预算投资结构的变化将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补助性的预算支出,还可以起到多种调节作用。
3.税收通过税种税率等的变化影响宏观经济。
4.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政策二者要合理配合使用。
5.财政支出政策:根据财政收入的实际可能和国民经济总量的需要,调节财政支出的总量;根据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合理的需要,确定财政支出的方向和数量比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需要,确定财政支出的重点。
㈡货币政策:是国家通过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而制定的管理和调控货币供应量及其结构的各项准则和措施。
1.货币政策的环节: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资本市场
2.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存款总额中向中央银行上交存款准备金的比例。
3.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在商业银行以有价证券或其他财产作抵押时向商业银行放款的利率。包括各种票据;自己拥有的政府债券或其他财产为担保向中央银行再贴现。
4.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和最佳票据等有价证券来调节货币供应量。
㈢汇率政策:取决于市场发育程度和开放程度。
㈣产业政策:产业政策是有关产业发展的一切政策和法令的总和,是以实现经济和发展目标为出发点,以国外发展经验为借鉴,以本国具体条件为依据制度的。
1.特点:指导性、动态性、序列性和体系协调性的特征。
2.产业政策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区别:调节的对象不同;发生作用的环节不同;着重点和实效不同。
名词解释
宏观调控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存款准备金率 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说组织和管理经济是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经济职能?
2.如何从市场缺陷看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3.什么是宏观间接调控模式?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计划指导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5.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目标和手段、如何搭配)
第十二章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经济发展及其模式选择
一、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的内容。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实际的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它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是经济发展的手段上。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整体演进。包含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和由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法律、生活、观念等社会各个层次的变化即社会机能上结构的优化以及产出能力的提高。
二、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1、产业结构;2市场需求;3.城市化。滞后压抑了一部分农村消费需求;以及对城市公共设施建设产生不利的影响。4、消费倾向。
三、 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由GNP和NI及其人均指标;以及弊端
物质生活质量指数(PQLI)=1岁时的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识字率÷3;
美国的ASHA=就业率×识字率×平均寿命×人均GNP增长率÷出生率婴儿死亡率
四、科技进步时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1、科技不仅物化在生产的物质条件上,还体现在高度熟练的劳动力以及生产的科学组织和科学管理上,使科技参与了生产体系中所有组成部分的发展。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实践大为缩短。
2.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而科技进步已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决定因素;产业结构和整个经济结构的变革和完善,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必然结果,而立即进步必然促进产业结构的变革和完善。
五、经济发展模式及其选择与转换
1.经济发展模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 国家或地区所确立的发展战略及其生产力要素增长机制、运行原理的特殊类型,它一般包括经济发展目标、重点、方式、步骤等一系列要素。
2.我国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是一种以高速增长为主要目标的赶超型、粗放型发展模式;是一种借助政府的行政力量实施的发展模式;是一种重心倾斜的不平衡发展模式;是一种封闭式、内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
3.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效益型、集约型、外向型的平衡发展模式。主要特征是:增进人民的福利为根本目标,解决中国的主要矛盾为出发点;以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第二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调整
一、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㈠产业结构是指产业总体中各产业的比重以及各产业间所形成的生产技术联系和经济利益关系。生产联系是指各产业间的投入与产出联系。经济利益关系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社会分工的不同层次的商品生产经营者通过产品和劳务等的市场交换而实现其物质利益的关系。
㈡产业的结构效应:①主导产业的变动为经济发展注入新额动力。主导产业是指那些具有广阔的市场、技术比较先进、产值在GNP中占较大比重,能带动其他产业共同增长的产业部门。②产业结构的调整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推动经济发展。
二、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趋势
㈠三次产业演进过程的一般趋势:“克拉克定理”: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看,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然后再向第三产业转移。总的结构变化趋势是,劳动力在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减少,在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增加。①人均GNP在100-300美元之间,经济发展主要来至农业的贡献。主要目标是实现初步工业化,使国民收入中工业所占比重超过农业,并逐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称为“进入现代经济增长的准备阶段”。
②人均GNP在300-2000美元之间,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来至于工业的持续高速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结构矛盾成为不发展中的主要矛盾。“高速增长阶段”。
③人均GNP达到2000美元以上,经济发展的主要贡献来至第三产业。进入高额消费阶段。结构矛盾仍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进入“稳定增长阶段”
㈡工业内部结构的演进趋势:①从以轻工业为中心的结构向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结构推进,即“重工业化”。德国的霍夫曼提出的“霍夫曼比例”=消费品工业的净产值/资本品工业的净产值
被称为霍夫曼定理。揭示了工业化过程从轻工业起步,进而重工业占主导的工业结构演进过程。
②在重工业化的过程中,无论是在轻工业部门还是在重工业部门,都会由以原材料工业为中心的结构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中心的结构演进,即“产业结构高度化”。
③工业结构的资源密集度即工业的资源结构(主要是劳动力、技术各资金和资本的结合关系)的重心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再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三、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㈠产业结构的问题:生产供给不适应市场变化,农业基础脆弱,基础设施尚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中,服务业落后。
㈡①坚持把加强农业放在首位,稳定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农民收入。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政权巩固的基础。
②继续加强水利、能源、交通、通信和重要原材料等基础设施、基础工业的建设,这是发展重大国推进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③加大调整、改造加工工业的力度,提高其素质。这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环节。
④努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第三节经济发展中的几个关系
一、经济发展与周期波动:经济波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运动形态,是经济活动受到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而形成的扩张和收缩的交替过程,表现为经济总量增长速度在不同年度的起落。优古典型波动和增长型波动。中国的经济发展的政治周期。
一、经济发展与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定义,和三种观点(促进论、促退论、中性论)对中国是利小于弊
二、经济发展与通货紧缩:温和型通缩和危害型通缩及其通货紧缩的定义。
三、经济发展与经济效益
名词解释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 霍夫曼比例
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2.什么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3.经济发展主要有哪些模式?
4.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趋势如何?
5.产业的结构效应?
第十三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
一、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对外经济关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各种经济联系的总称。包括外贸、对外技术交流、资金合作、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国际租赁、国际和对外经济旅游和对外经济援助。
原因:一国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各国必须对外经济关系;各国科技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是影响对外经济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各国追求国际分工中的比较利益,推动着经济生活国际化。
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首先,是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其次,是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效益的需要。
第三是加速现代化化建设的需要。第四,是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需要。
三、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
独立自主:指自主地决定和处理与本国有关的各项经济技术往来,不受外国的控制和干涉。自立更生是立足于本国,从本国的具体情况出发,主要依靠自己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建设社会主义。首先,独立自主,自立更生建设社会主义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前提和基础。其次,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有利于增强自立更生建设的能力。
第二节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形式
一、对外贸易
二、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
三、引进技术和技术输出
四、劳务输出
第三节 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和发展趋势
一、 我国的经济特区: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和投资促进区。五大特区和上海浦东开发区。作用:利用外资、技术,国际市场的行情和技术信息,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摸索经验,有利于稳定和维护港澳的繁荣,增强对一国两制的信心。
经济特区的特点;
二、我国的对外开放区15各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四各=个。
三、进一步对外开放,面对WTO。
名词解释
经济特区 对外经济关系 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 对外贸易 经济生活国际化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2.为什么说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3.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独立自主和实行对外开放的关系?
4.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主要有哪些形式?
5.经济全球化的成因及其影响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