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想来特别怀念考研的那段日子,每天很充实而都有一点点进步,尽管累,也是快乐着的。等分数拿到了,便不断地有要跨校跨专业考的学弟学妹来找我取经,其实都是些很个人的东西,说起经验,也不过是几个月的复习中自己摸索出的一些方法,如果对大家有用,就权当借鉴一下吧。
学习上
我的复习时间相对是比较短的。尽管名义上是从三月份就考试准备考研,但据很多图书馆的人说(我们学校很多考研的都是在图书馆偌大的自习室复习),我九月之前纯属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静下来过。但就是这样九月到一月不太长的日子,对跨校跨专业考的我来说,压力也不是太重。
首先,数学。这是我最为头疼的一科,却也是尤其重要的一科。先说说我的数学基础吧:从高二学解析几何开始,我的数学大考小考就从没及过格,高三的最后冲刺,好歹高考得了一百有点余的分,在我们那个尖子班中,这样的分数和严重偏科的情况简直不好意思外传。大学所学专业却鬼使神差的要和计算机打交道,所以还把数学的三门课全给学了。不过学微积分时,自认为积分学得很好,结果一做题就不知所措了,考试的分数自然见不得人。线性代数和概率都是在考试前一个星期突击的,分数上还过得去,不过就凭一个星期的基础,在考研复习是彷佛是根本没学过,一片空白。
有这样的历史和基础,我给自己定位,一定要先把基础打好,每个定义都要理解深刻,而最后事实证明我的路线是完全正确的。虽然考数四,不过微积分我是看的同济出的那本高等代数,把里面的定理公式自己推了一遍,课后题挨个做了,然后看陈文灯的书。不懂,很简单的题都觉得很难,而且完全没有一点解题的思路。有很多人问我有没有必要报班,据我自己来讲,在这种情况下,还是有老师指引一下比较好,所以我暑假里报了个陈文灯的辅导班。个人认为,要报数学班首先得先有点东西垫底,也就是无论如何要知道最基础的概念,否则上课就是听天书,不可能有提高。在上课之前我做了李永乐的660基础过关题,进度很慢,每天只能做最多15题,到上课的时候也就做了有60道左右。其实后来看起来那些题都很简单,但在我当时没有一点解题基础和思路的情况下,我完全先按自己的方法做,尽力搜索和这道题相关的概念、定理,然后再看答案,想为什么有这种解法。这个过程对我解题思维有很大的提高。
线性代数和概率也是,先看书,做基础题,再看陈文灯的书。在看的过程中遇到定理概念不清的,又返回去看书。陈文灯的书大概翻了有三遍,每次做的时候都先不看答案,自己做,做完一章再统一对答案。我认为一遍遍做一遍遍看书有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你不能每次拿着书都当新书看,事无巨细。我准备了一个小本,遇到解不出的题就写在上面,每天都把前面的给过一遍,那些自己很快就能解出来的,就划个叉,在以后一段时间内就不看这些题了。准备不同的符号,表示自己对这道题的掌握程度,这样看书做题都更有针对性。同样,看陈文灯的书我也是这样,用不同的符号标识不同的题,在这三遍中,书是越看越薄的。
十一月中旬以前我都在做这些基础工作,连真题的影子都没看到过。十一月中旬以后就开始有意识地做套题,测算自己的做题速度了。我觉得2001年前的真题都是比较简单的,很多都是陈文灯书里面做过的,所以做起来很快,分数上也很好看。在做模拟题的时候,我觉得分数不重要,这个阶段的分数唯一能说明的问题就是你还没有掌握到该掌握的程度。我会在每做一次套题后,分析自己出错的知识点,然后写在试卷开头。这是没有掌握的东西,不能用什么粗心来解释(复习的时候对自己要求严点是没坏处的)。那么就返回去看这个知识点,做相关的题。第二次的套题再写出来,如果一个知识点连续两三次都出错,那么证明是彻底没掌握了,一定要把这个知识点反复看,看书,看辅导题,多想,分析出错的原因。这个过程我坚持到十二月底,刚开始是一星期一套题,其余的时间用来分析题,再回顾下辅导书,后来增加到一星期两套,三套,关键看自己的进度和复习安排。
一月初开始我又回到基础,把错题本上的题全部重新做了一遍,还有就是套题中出错的地方。剩下的时间不多,主要是查漏补缺的工作。
总的说来,数学复习涉及面广,内容多而繁杂。我们要做的是一点一点的积累,不能焦躁。看过的书里面我认为比较好的几本有:同济大学编的高等代数,陈文灯和李永乐的辅导书建议都看一下,当然着重只看一本,另外一本可以翻一下,感觉两本书有些思路方法还是不一样的,然后就是基础过关660,这本书强烈推荐,不仅仅是基础题,里面的思路方法涉及到了解大题的方法,在做模拟题阶段觉得经典400题是很有必要做一下的。总结起来,基础相当重要,千万要把书看扎实,底子打牢。然后就是多练,所谓熟能生巧,做多了相关题型的方法当然就更熟悉。
专业课
我是跨专业考的,虽然以前学过西方经济学,但对微观里的那些讨厌的图实在记不得代表什么了。还是那句话,书是最重要的。高鸿业的那本书来回被我翻烂了,第一遍我认认真真做了笔记,图形和推导都自己做了一遍。但是毕竟是以前没学过,等过段时间再看时,发现又忘得差不多了。我用的参考书是尹伯成编的,俗称绿皮书,老实说,那本书题太多,很多重复的,不过那个时候也只能去粗取精了。第二遍看我就结合绿皮书看的,这次的重点是基本概念,每看完一章就做一章的选择和判断题,如果错了或在做题过程中觉得对概念理解不清,再结合书看,个人认为这对强化知识点是个很好的方法。微观不说了,重点就是那几个图,自己多画几遍就可以了。而宏观比较麻烦,光是IS-LM怎样变动就搞得我很晕,不过这是很必要的一个过程,最好向学经济的同学请教请教,把关系搞清楚,而宏观后面的几章互相之间都有点联系,前后结合复习就更容易些,思路也更清楚。在数学复习中我已经提过了,书是越看越薄的,我都采用了做记号的方法,有侧重点地复习。
当然光看书光推导是不行的,专业课涉及到很多大题,答题方法也很重要。最后的一个月我分析了历年试卷,找出出题的重点。中财的专业课初试题前几年都是出的书上的,答案自然也就是书上分析的东西。当时我的感觉是虽然反复看了那么多遍,真要自己完整写出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那么就写吧,先照着抄,然后再自己写,多写一两个题自然也就象那么回事了。
英语和政治
英语我没有刻意去复习,我觉得英语能力是在点滴积累中提高的。我一直觉得广泛的阅读对英语的帮助很大,在阅读中会遇到生词,遇到好的句子,我都会记在小本子上,有时间就拿出来记。单词也记住了,不仅知道意思,还知道具体的用法,比抱着本厚的考研单词枯燥地背效果要好很多。而且平时积累的句子,在写作中改一改就能用上,很漂亮,就像我们写语文作文一样,要先读,读到优美的句子,记住了,以后写作的时候就会很自然地用上,文章就会增色很多。这样每天的积累,到最后东西就变成自己的了。有同学很早就开始练习写作,我认为没有太大的必要,因为写作就是那么一点思路,分数的高低还在于写作水平。先多读多看,就象修房子,把砖等材料准备好,修起来自然省力。我是十二月中旬开始练习的,每天一篇,自己写了后多修改,多看看人家怎么写的,人家的句子是怎么用的。
而政治,除了毛概和邓论要记很多以外,马哲主要就是概念的理解,因为在平时的做题中要反复地看到对概念几点几点的阐述,自然地都记住了,不必花太多时间去死记硬背。而马政经考的更是理解了,要弄清楚各原理的含义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把框架理好,就容易了。
政治到最后我是看着提纲来复习的。当时我买的人大的辅导书在每一章前都有各章的提纲,我把它们订在一起,看着这些知识点回忆。
生活
之所以要专门列出来讲生活,我觉得考研不应该如苦行僧一般。这样的事只做一次就够,而且要做好。要保持好的心态好的精神。相对来说,考研复习是个漫长的过程,在其中难免有 累的时候。而我周围有好多同学,宁愿死撑着也不愿意休息。我觉得是完全没必要的。我认为效率最重要,而不是时间,如果觉得自己确实很累而不能保证看书效率时,还不如给自己放个假,好好睡一觉或者出去玩一天,放松放松,以更轻松的心态和更饱满的精神投入学习。
给我感受很深的还有研友之间的相互交流。在我们复习的图书馆,大家会经常讨论问题,交流学习进度和方法,还有研友之间的互助,我的数学和专业课也在这方面受了很多益。一个人复习毕竟是封闭而枯燥的,有一个或几个好的研友,多探讨,多交流,对复习的帮助是很大的。
还有就是要有一个大概的复习进度表,几个月的时间,每个月的重点是什么,要完成什么任务,有个大致的谱。而具体到每个星期,每天,都该完成什么任务,也要计划好。当时我专门准备了一个小本,每月底、每周末、每天早上都要定计划,如果几天的任务连续完不成,那么任务多了,就要做相应的修改。在复习中根据具体情况再做一些调整。大概每周末我都会把本周复习了的东西用一天的时间整理一遍,复习了些什么,列个表,大致再回忆一下,看看自己掌握没有,把错题本再翻翻。这样每周的巩固和回顾,我觉得是很有必要的。
考研重在坚持,在我复习的过程中,有因为复习太枯燥而放弃的,有因为找工作而放弃的,有因为目标不定而放弃的,我想说的是,既然我们已经做了决定,既然投入了沉没成本,我们要做的,就是坚持到最后而达到目标
学习上
我的复习时间相对是比较短的。尽管名义上是从三月份就考试准备考研,但据很多图书馆的人说(我们学校很多考研的都是在图书馆偌大的自习室复习),我九月之前纯属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静下来过。但就是这样九月到一月不太长的日子,对跨校跨专业考的我来说,压力也不是太重。
首先,数学。这是我最为头疼的一科,却也是尤其重要的一科。先说说我的数学基础吧:从高二学解析几何开始,我的数学大考小考就从没及过格,高三的最后冲刺,好歹高考得了一百有点余的分,在我们那个尖子班中,这样的分数和严重偏科的情况简直不好意思外传。大学所学专业却鬼使神差的要和计算机打交道,所以还把数学的三门课全给学了。不过学微积分时,自认为积分学得很好,结果一做题就不知所措了,考试的分数自然见不得人。线性代数和概率都是在考试前一个星期突击的,分数上还过得去,不过就凭一个星期的基础,在考研复习是彷佛是根本没学过,一片空白。
有这样的历史和基础,我给自己定位,一定要先把基础打好,每个定义都要理解深刻,而最后事实证明我的路线是完全正确的。虽然考数四,不过微积分我是看的同济出的那本高等代数,把里面的定理公式自己推了一遍,课后题挨个做了,然后看陈文灯的书。不懂,很简单的题都觉得很难,而且完全没有一点解题的思路。有很多人问我有没有必要报班,据我自己来讲,在这种情况下,还是有老师指引一下比较好,所以我暑假里报了个陈文灯的辅导班。个人认为,要报数学班首先得先有点东西垫底,也就是无论如何要知道最基础的概念,否则上课就是听天书,不可能有提高。在上课之前我做了李永乐的660基础过关题,进度很慢,每天只能做最多15题,到上课的时候也就做了有60道左右。其实后来看起来那些题都很简单,但在我当时没有一点解题基础和思路的情况下,我完全先按自己的方法做,尽力搜索和这道题相关的概念、定理,然后再看答案,想为什么有这种解法。这个过程对我解题思维有很大的提高。
线性代数和概率也是,先看书,做基础题,再看陈文灯的书。在看的过程中遇到定理概念不清的,又返回去看书。陈文灯的书大概翻了有三遍,每次做的时候都先不看答案,自己做,做完一章再统一对答案。我认为一遍遍做一遍遍看书有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你不能每次拿着书都当新书看,事无巨细。我准备了一个小本,遇到解不出的题就写在上面,每天都把前面的给过一遍,那些自己很快就能解出来的,就划个叉,在以后一段时间内就不看这些题了。准备不同的符号,表示自己对这道题的掌握程度,这样看书做题都更有针对性。同样,看陈文灯的书我也是这样,用不同的符号标识不同的题,在这三遍中,书是越看越薄的。
十一月中旬以前我都在做这些基础工作,连真题的影子都没看到过。十一月中旬以后就开始有意识地做套题,测算自己的做题速度了。我觉得2001年前的真题都是比较简单的,很多都是陈文灯书里面做过的,所以做起来很快,分数上也很好看。在做模拟题的时候,我觉得分数不重要,这个阶段的分数唯一能说明的问题就是你还没有掌握到该掌握的程度。我会在每做一次套题后,分析自己出错的知识点,然后写在试卷开头。这是没有掌握的东西,不能用什么粗心来解释(复习的时候对自己要求严点是没坏处的)。那么就返回去看这个知识点,做相关的题。第二次的套题再写出来,如果一个知识点连续两三次都出错,那么证明是彻底没掌握了,一定要把这个知识点反复看,看书,看辅导题,多想,分析出错的原因。这个过程我坚持到十二月底,刚开始是一星期一套题,其余的时间用来分析题,再回顾下辅导书,后来增加到一星期两套,三套,关键看自己的进度和复习安排。
一月初开始我又回到基础,把错题本上的题全部重新做了一遍,还有就是套题中出错的地方。剩下的时间不多,主要是查漏补缺的工作。
总的说来,数学复习涉及面广,内容多而繁杂。我们要做的是一点一点的积累,不能焦躁。看过的书里面我认为比较好的几本有:同济大学编的高等代数,陈文灯和李永乐的辅导书建议都看一下,当然着重只看一本,另外一本可以翻一下,感觉两本书有些思路方法还是不一样的,然后就是基础过关660,这本书强烈推荐,不仅仅是基础题,里面的思路方法涉及到了解大题的方法,在做模拟题阶段觉得经典400题是很有必要做一下的。总结起来,基础相当重要,千万要把书看扎实,底子打牢。然后就是多练,所谓熟能生巧,做多了相关题型的方法当然就更熟悉。
专业课
我是跨专业考的,虽然以前学过西方经济学,但对微观里的那些讨厌的图实在记不得代表什么了。还是那句话,书是最重要的。高鸿业的那本书来回被我翻烂了,第一遍我认认真真做了笔记,图形和推导都自己做了一遍。但是毕竟是以前没学过,等过段时间再看时,发现又忘得差不多了。我用的参考书是尹伯成编的,俗称绿皮书,老实说,那本书题太多,很多重复的,不过那个时候也只能去粗取精了。第二遍看我就结合绿皮书看的,这次的重点是基本概念,每看完一章就做一章的选择和判断题,如果错了或在做题过程中觉得对概念理解不清,再结合书看,个人认为这对强化知识点是个很好的方法。微观不说了,重点就是那几个图,自己多画几遍就可以了。而宏观比较麻烦,光是IS-LM怎样变动就搞得我很晕,不过这是很必要的一个过程,最好向学经济的同学请教请教,把关系搞清楚,而宏观后面的几章互相之间都有点联系,前后结合复习就更容易些,思路也更清楚。在数学复习中我已经提过了,书是越看越薄的,我都采用了做记号的方法,有侧重点地复习。
当然光看书光推导是不行的,专业课涉及到很多大题,答题方法也很重要。最后的一个月我分析了历年试卷,找出出题的重点。中财的专业课初试题前几年都是出的书上的,答案自然也就是书上分析的东西。当时我的感觉是虽然反复看了那么多遍,真要自己完整写出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那么就写吧,先照着抄,然后再自己写,多写一两个题自然也就象那么回事了。
英语和政治
英语我没有刻意去复习,我觉得英语能力是在点滴积累中提高的。我一直觉得广泛的阅读对英语的帮助很大,在阅读中会遇到生词,遇到好的句子,我都会记在小本子上,有时间就拿出来记。单词也记住了,不仅知道意思,还知道具体的用法,比抱着本厚的考研单词枯燥地背效果要好很多。而且平时积累的句子,在写作中改一改就能用上,很漂亮,就像我们写语文作文一样,要先读,读到优美的句子,记住了,以后写作的时候就会很自然地用上,文章就会增色很多。这样每天的积累,到最后东西就变成自己的了。有同学很早就开始练习写作,我认为没有太大的必要,因为写作就是那么一点思路,分数的高低还在于写作水平。先多读多看,就象修房子,把砖等材料准备好,修起来自然省力。我是十二月中旬开始练习的,每天一篇,自己写了后多修改,多看看人家怎么写的,人家的句子是怎么用的。
而政治,除了毛概和邓论要记很多以外,马哲主要就是概念的理解,因为在平时的做题中要反复地看到对概念几点几点的阐述,自然地都记住了,不必花太多时间去死记硬背。而马政经考的更是理解了,要弄清楚各原理的含义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把框架理好,就容易了。
政治到最后我是看着提纲来复习的。当时我买的人大的辅导书在每一章前都有各章的提纲,我把它们订在一起,看着这些知识点回忆。
生活
之所以要专门列出来讲生活,我觉得考研不应该如苦行僧一般。这样的事只做一次就够,而且要做好。要保持好的心态好的精神。相对来说,考研复习是个漫长的过程,在其中难免有 累的时候。而我周围有好多同学,宁愿死撑着也不愿意休息。我觉得是完全没必要的。我认为效率最重要,而不是时间,如果觉得自己确实很累而不能保证看书效率时,还不如给自己放个假,好好睡一觉或者出去玩一天,放松放松,以更轻松的心态和更饱满的精神投入学习。
给我感受很深的还有研友之间的相互交流。在我们复习的图书馆,大家会经常讨论问题,交流学习进度和方法,还有研友之间的互助,我的数学和专业课也在这方面受了很多益。一个人复习毕竟是封闭而枯燥的,有一个或几个好的研友,多探讨,多交流,对复习的帮助是很大的。
还有就是要有一个大概的复习进度表,几个月的时间,每个月的重点是什么,要完成什么任务,有个大致的谱。而具体到每个星期,每天,都该完成什么任务,也要计划好。当时我专门准备了一个小本,每月底、每周末、每天早上都要定计划,如果几天的任务连续完不成,那么任务多了,就要做相应的修改。在复习中根据具体情况再做一些调整。大概每周末我都会把本周复习了的东西用一天的时间整理一遍,复习了些什么,列个表,大致再回忆一下,看看自己掌握没有,把错题本再翻翻。这样每周的巩固和回顾,我觉得是很有必要的。
考研重在坚持,在我复习的过程中,有因为复习太枯燥而放弃的,有因为找工作而放弃的,有因为目标不定而放弃的,我想说的是,既然我们已经做了决定,既然投入了沉没成本,我们要做的,就是坚持到最后而达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