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MBA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文件信息
文件来源 金时网 
文件作者  
更新时间 2006-2-20 14:17:52 
添加编辑  

辅助信息
打印功能 打印本文
背景颜色 杏黄 秋褐 胭红 芥绿 天蓝 雪青 炭灰 奶白
字体大小 特大号字 大号字 中号字 小号字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文章均来自网络,仅提供预览形式,不提供纸张形式,若涉及到版权的文章,请购买正版,毕竟在电脑上看也不舒服啊,呵呵,这是viewsnake个人网站,纯粹交流学习资料的地方。无商业行为。
阅读正文内容
    近两年来,对于中国的许多MBA学生来说,毕业时就普遍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对此,企业说:MBA太浮躁、眼高手低、理论与实践脱节;MBA说:我们起点高,且付出了很大成本,用人单位聘任时不能不考虑。
  
  中国的MBA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MBA?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教学环节差距明显

  “MBA=高薪”,这是许多人对MBA的基本印象,但这个现象近一两年有了改变。据今年MBA的信息显示,MBA报考人数开始下降,有部分院校只招到两三个人。毫无疑问,昔日拿下MBA学位就等于稳端“金领”饭碗的保证已打折扣。
  
  据悉,十多年来,MBA的数量保持了高速增长,1991年全国MBA仅招生百余人,而去年入校的MBA规模达到12173人。目前全国共有12041人获得MBA学位,在校学员为32300多人。
  
  但与国外成熟的MBA教育制度相比,国内的MBA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师资问题。MBA的师资在国际上是有条件的:必须有PH.D(博士)学位;有研究成果,有综合实际能力,就是要求你既是大学教授,同时又是咨询公司里的专家,或在金融机构、公司里任职等。国外著名商学院的教师几乎100%拥有博士学位;而国内,即使在北大、清华、人大也很难接近这一比例。同时,很多老师自身就没有系统地学过管理,实践经验也难与国外的老师抗衡。
  
  其次是教材和案例建设问题。MBA的教学方法是启发式、讨论式。案例教学是MBA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据说哈佛的MBA在两年内要分析800至1000个案例,也就是说平均每天要处理2至3个。而中国MBA们都抱怨案例太少。清华大学1991年就建立了经理管理案例,几年下来,案例只有300多个左右,而且大部分是国外“进口”,中国公司、企业的案例只占极少的比例。
  
  最后是选拔机制问题。国外MBA考试比较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面试是选拔MBA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面试来发现真正具备企业家素质的人。在总成绩中,面试成绩通常占到四成的比例,决定你是否会被录取。而国内虽有面试一项,但基本上是笔试分数够了就可以上。

  用人市场缘何低迷

  尽管中国的MBA存在“硬伤”,而更让办学单位头疼的还是MBA用人市场的低迷。
  
  与前几年“火爆招聘”相比,企业对MBA的兴趣也在减弱。“MBA们对企业的忠诚度不高、但对自身的期望值却很高,动辄要求高薪、高职位,而且不愿意从基层干起,因此我们近几年来一直都没有再招聘过MBA。”一位企业人力资源副总裁对MBA学生的如此评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同国内企业用人观念的“理性”相比,跨国公司更注重工作经验。安利、BENQ等企业,要么通过和一些重点高校的商学院、管理学院进行联合办学来培养MBA,要么通过建立内部的培训体系来培养中高级管理人员,或为愿意报读MBA的员工提供资助,从来没有或不再前往高校招聘MBA全日制毕业生。这种变化的结果,直接造成了企业对MBA毕业生的需求量越来越少。
  
  事实上,外资企业在招聘高级员工时,几乎都更加注重工作经验而并不关心是否具有MBA背景。即使对于拥有MBA教育背景的人才,读MBA前的教育背景、英语水平和是否具有在跨国公司工作过的工作经验,也始终是最重要的招聘标准之一。例如,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在本土招聘员工的过程中,已经将MBA的比例由1993年的61%降至现在的43%,主要原因是由于该公司发现往年来自法律、医药和其他专业的大学生,也同样能拿出优异的成绩。

  泛MBA将走向终结

  多年以来,以崇洋为最大特色的泛MBA教育,培养出了一些“眼高手低”、“水土不服”的泛MBA。这些MBA在理念、专业背景和实践能力上的缺陷,使他们难以担当诸如涉农企业、民营企业的管理重任。而我国的涉农行业却面临着数十年被忽视而造成的巨大人才缺口。市场在呼唤有实战能力的MBA,呼唤专业化、实用化、本土化的人才。
  
  在这种泛化的MBA培养模式下走出来的未来的职业经理人,相当一部分MBA其实仍悬浮在事业的中空阶段,就像万金油,好像在哪个岗位都能独当一面,但在哪个岗位又都不能得心应手,既不愿降低身价,再提升又遭遇来自各方面的瓶颈。
  
  事实上,今年MBA报考的回落和一些MBA毕业生就业不理想的现状,正是市场对中国MBA教育的一次优胜劣汰的调整。而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清华经济管理学院、中欧工商管理学院等几所办学较早、起点较高的院校,已经在MBA教育梯队牢牢地站稳了脚跟,形成了权威的综合MBA教育。剩下的院校或机构举办的MBA教育,在没有自己独有特色的情况下,无论自身的发展壮大还是培养的MBA的市场前景,都将面临发展瓶颈。一方面,商学院如果沿袭泛MBA教育的模式,已经很难从业已形成的格局中脱颖而出了;另一方面,中国的行业MBA教育的空白,专业MBA教育的市场却仍未开掘。
  
  随着MBA的培养越分越细,走专业化、能力化发展的路子,以后将会是主要的趋势,泛MBA教育模式最终将走向终结。

相关阅读内容

<<<返回上一页 <<<返回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其他课程>MBA硕士>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