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uder商学院,地处加拿大西部高科技区的中心城市温哥华,迄今已有60年的历史。“那里是历史与未来汇聚的地方,可以很好地将科技创新与商业联系在一起”,Muzyka教授说。
6年过去了,在Muzyka的带领下,Sauder商学院稳步前进,其MBA项目在FT全球商学院的排名已上升到第55位,学校从联邦政府获得的经费也居加拿大各商学院之首。
回顾过去的工作,Muzyka教授颇为两件事骄傲:一是延揽名师,解决了学院师资“青黄不接”的潜在危机;二是推动了学院的全球化发展,其中包括推进与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的合作———共同推出IMBA(国际工商管理硕士)项目。
如今,访问中国、与交大安泰管理学院沟通、与中国学员会面已成为Muzyka教授每年的重要行程。“在地理上,温哥华是连接亚洲与北美两地的桥梁,Sauder商学院也应该成为连接两地商业教育的纽带。”在11月19日Sauder商学院与交大安泰管理学院联合举办的第五届IMBA项目推介会后,Muzyka教授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的专访。
报考海外商学院的中国人在增加
《每日经济新闻》:前几天,全球最大规模的MBA巡展又来到上海。我们发现,中国报考海外商学院的人数明显上升,对此你怎么看?
Muzyka教授:虽然手上没有具体数据,但我敢肯定,今年中国报考海外商学院的人数一定在上升。事实上,中国人报考海外商学院的热情只“冷”了3到5年,我认为主要是因为前几年中国的发展机会太多,很少人愿意放弃赚钱的大好时机去读书。
但由于越来越多的海外商学院开始提供在职MBA教育,而且中国的市场机会也不再像前两年那么多,很多人就开始考虑读书,利用业余时间来充实自我,所以MBA招生开始呈回暖趋势。
《每日经济新闻》:随着海外商学院在华招生力度的增大,自主办学的中国本地商学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对这样的商学院,你有何建议?
Muzyka教授:优秀商学院要有优秀的师资、一流的科研,还要积极了解学员的需求,并以此整合各方面资源。一所商学院的资源主要有四种:政府资助、学费收入、科研机构基金赞助以及各方捐款。一般情况下,政府的资金不可能满足学校的要求,即便加上学费收入也不够,所以需要在后两种上努力。
美国不少商学院都有上百年的办学历史,他们在后两种收入上下了很大功夫,在获取资源方面有很大优势。而在欧洲与亚洲,这种“自己想办法”的办学模式才刚起步,所以大量优秀的商学院都集中在了北美地区。
中国管理教育起步更晚,只有20多年的时间,碰到这些问题非常正常,亦无需过分担忧。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广泛积累社会关系,包括积极维持与各届校友之间的关系,保持定期交流、沟通。
此外,正如UBC始终坚持国际化的定位一样,中国的商学院也应该找到自己的特色定位,并整合大量资源来满足学员需求。
合作办学我们不是空降兵
《每日经济新闻》:除了自主办学外,很多本土商学院都选择了与海外商学院合作办学,但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很多人在担心,过度合作可能使中国商学院陷入海外商学院OEM企业的境地,“赔了夫人又折兵”。对此你怎么看?中国商学院如何才能抓住合作办学的机遇,提升自我?
Muzyka教授:我并不认为中外合作会有OEM的问题,至少我们与交大的合作不是这样。对UBC来说,国际化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在中国,我们并不是“空降兵”———从天而降就是为了钱。
在过去25年里,我们在加拿大已经帮助中国培训了超过500位的官员;我们与交大的合作也早在25年前就已开始;如今在我们的IMBA项目中,有来自23个国家的学员,每期学员都控制在40人以内,就是为了方便学生进行交流。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每年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需要与中国的商学院进行合作研究,互派教授进行学术交流,然后开展项目合作,培养国际化管理人才。将来,即使海外商学院可以在中国独立招生,我们也依然会与交大合作,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们国际化办学的初衷。
因此,我建议中国的商学院,在采取中外合作办学之前,先要考虑清楚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合作,对方提供的价值在哪里?也就是要搞清楚自己的目标,寻找那些与自己有相同核心目标、能力与理念的商学院合作,具体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如教授互访、学生交换、项目合作等,但大前提必须是有的放矢、双方志同道合。
Daniel F. Muzyka简介:
先后获得沃顿商学院MBA、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宇航局、通用电气、哈佛商学院、INSEAD商学院任职现为UBC Sauder商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