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联考报名的结束,2006年各家商学院的报考人数和计划录取人数近日浮出水面。尽管各家的报考人数尚未公开,但是总体人数与上年相比再度下滑。事实上,国内一些商学院已经出现了MBA学生招不满的情况。因此,在日前举办的“商学院与中国”——第二届商学院院长论坛上,“MBA培养不只是商学院的事”成为关注的一个话题。
作为市场化水平很高的培训项目,MBA首先以高昂的学费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各家商学院也纷纷提出“商业领袖”、“高级经理人”等各种各样的培养目标。可是,MBA并不都经得起市场的考验。神州数码副总裁、人力资源部总经理王平生告诉记者,神州数码招聘了不少MBA,效果不是太好。主要是对企业实际情况不太理解。同样,阿里巴巴辞退了95%的MBA。阿里巴巴CEO马云解释,被开除的MBA中大部分眼高手低、生搬硬套。每次讲得热血沸腾,做的时候却不知道从哪儿做起。因此,商学院院长论坛提出“MBA培养不仅是商学院的事”的观点,多少说明,国内商学院最初对MBA教育的定位并不准确。
MBA未必都是优秀企业家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单汩源表示,中国的MBA教育必须有一个转变,特别是对MBA的认识和定位的转变。以前总认为,商学院培养的MBA,一出来就要成为CEO或者成为高级经理人。但是,现在这个观点是需要讨论的,如果这个观点不调整,很难做到MBA真正符合当前市场的要求。事实上,获得商学院证书的MBA,只能证明MBA具备了成为经理人的资格。至于商学院培养出来的MBA是不是优秀的经理人,这需要企业逐步去认识。事实上,在一年、两年的时间里,商学院很难打造出非常优秀的经理人。所以,商学院应该教给学员什么,是一个定位的问题。国内商学院必须要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朱善利提供一个答案,商学院需要培养高质量、有竞争力的MBA。但是,MBA学生只有两年或者三年的学习时间。商学院首先应该教融会贯通的能力。进入商学院的学生已经具有实践经验以及大学或者大学以上的教育,他们会带着一些问题到学校来读书。作为商学院,教给这些学生的不应该是基础性的知识,而是解决融会贯通的问题。目前,企业谈用人的时候,表示人才培养有很多阶段,MBA之前有大学,MBA之后有企业,社会也有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商学院只是一个环节。因此,企业可以教给MBA毕业生与企业有关的东西,商学院所要教授的内容,是在实践中如何融会贯通,用管理的理念进行思考。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张维炯则认为,MBA毕业就当管理者,与实际需要确实差远了。但是,以后的企业家肯定是受过MBA训练的人。因为接受过正规MBA教育,才能使用管理的眼光思考、观察问题。可以说,MBA未必都是优秀的企业家,但是MBA能够为企业做得更好提供帮助。
MBA不能等同于硕士学位MBA低龄化,曾经是国内商学院面临的问题。尽管对于报考MBA设定了相关年限,但是MBA低龄化问题却相应发生了“变异”。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专职副主任曹大勇认为,MBA年轻化趋势比较明显。尽管对于MBA报考有一个工作年限的限制,但是从整个市场的情况来看,由于竞争和就业的压力,很多同学本科毕业以后,两三年的时间挂靠一个工作单位,专门埋头复习,准备拿一个更高的文凭。在拿文凭过程中,MBA的文凭是进入门槛相对比较低的。因此,在以实践为主的MBA招生中,招上来相当一批特别善于考试的考试一族。等到开学以后,才发现这些学员在工作能力欠缺的地方很多。去年,学院对新录取的MBA学生做过一次调查,其中涉及读MBA的目的是什么。结果,许多学生反映,读MBA就是觉得这是硕士学位,读MBA是来拿学位的。
北京邮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MBA中心主任徐慧娟也认为,目前,全脱产MBA年龄越来越趋向年轻化。这些人希望摆脱自己以前的工作岗位,或者觉得自己从事的工作不理想,转而想进入到IT行业,从而选择北邮MBA。事实上,这些学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工作背景不够。因此,尽管学院在招生面试的时候注重IT行业背景,但是又面临着其他行业的人都想涉足这个领域。因此,学院只好允许这些学员选修硕士研究生选定的课程。现在,考上的学员基本都是没有几年工作经验、非常年轻的群体。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经济学院副院长吴祁宗则表示,造成当前MBA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的原因,还在于没有脱离中国教育的传统理念。社会上总是提MBA的学位和普通硕士的学位是不是同等对待,包括国家有关部门及国有企业聘用MBA的时候,仍然以硕士学位来确定工资定位。因此,许多学生选择MBA竟然出于这个学位比较容易取得的目的,希望通过这个学位做桥梁,然后再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MBA教师不能从校门到校门
在国外,MBA属于偏向职业技能的学位教育,教学方法不同于研究生院的教育。但是,作为唯文凭论的中国传统教育,MBA教育也面临着重新定位。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单汩源认为,绝大多数学校的MBA教育基本上是知识型教育,就是授课的教师还是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这样的师资结构很难满足MBA学生对实战的要求。因此,在当前这种教学体系中,需要重新构造MBA的教学体系,从教学形式上讲,教学模式由传统的知识型的传授变成能力训练型,实现能力训练的转变。另外,教师队伍的结构由原来的学校到学校的方式,改成学校、企业、学校相结合的模式。
中科院研究生院MBA招生负责人邓志君也认为,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占了绝大多数。但是,MBA老师迫切需要从学校到企业,然后再回到学校。目前,很多学生明确提出这样的意见,说教师讲的案例基本上来自网络、来自学术刊物,而不是来自于企业,对企业真实的现状缺乏了解,缺乏对真实情况的掌握。事实上,商学院的教师在学术上没有任何问题,只有在实践上,尤其在经营过程中没有企业方面的经验。因此,讲课很难讲精彩。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经济学院副院长吴祁宗也认为,国内MBA教育确实面临教师的问题。作为MBA教育的主体,教师必然以学术型为主,因为对于这些教授和副教授在学术上研究的压力比较大,同时在实践方面,不可能通过半年或者一年的时间,就能够有充分的了解,或者真正地将理念沟通起来。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MBA中心主任钱小军建议,商学院的教师基本都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实践的经验。但是,实践的经验不是短期积累起来的。作为大学的教师还有很重的科研任务,学院应鼓励老师去参与企业的实践,另外希望他们能够对企业做一些咨询,编写企业案例。同时,应该鼓励教师聘请企业家参与课堂的教学。这样,才能受到同学们的欢迎,在一定程度上解决MBA教育与实践脱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