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与全职孰轻孰重
师资偏重企业还是学校
“商学院排名不是排名本身的问题,而是整个排名机制的问题……”
“对媒体排名不必看得那么重,但是也应该抱着积极参与的态度,关键还是看市场评价。”
12月16日,在题为“商学院与中国”的第二届商学院院长论坛上,来自各地的几十位著名内地商学院院长就越来越为业界所关注的商学院排名问题展开激烈讨论。此外论坛上“在职与全职哪一种MBA更适合中国实际”、“从学校到企业,再到学校,MBA教育能否走这样一条路?”等一系列问题也都成为讨论的焦点。
“科学指标说”
进入2005年以来,关于商学院排名的讨论一直未休。时近年底,伴随着各种排名的相继出炉,整个学界质疑声再起。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MBA中心副主任李常青首先对排名问题发表观点,他表示厦门大学一般不参与这种排名,原因是目前很多排名的商业味道太浓,不够科学,过程也不是很透明、公开。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刚刚参与了英国《金融时报》的排名,其副院长张维炯在论坛上就商学院排名问题提出“指标说”,他的观点直指目前不少内地商学院排名的“软肋”———目前商学院排名中,考核的指标变量过少,路子越走越偏。“现在商学院排名的状况是,一家做的排名跟另外一家做的完全不一样,这肯定存在一个排名的科学问题。”张维炯认为,科学而又量化的指标在排名中至为重要。
很显然,“科学指标说”成为论坛上的一个主流意见。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朱善利认为商学院应该参与排名,但是排名标准不应该由媒体来定,而是与商学院合作商定;而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李光金则表示目前的那些排名指标值得推敲,事实上商学院树立品牌要靠两个方面———一个是口碑,一个是媒体。
在职全职,哪个更好
在职与全职攻读MBA哪个更好?这本是一个听起来应该没有什么争论的问题。但是在中国现实的环境中,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并不简单。
对于这个问题,朱善利认为中国和美国的MBA教育环境很不一样,在美国全职脱产攻读MBA比较多,但是在中国情况就不一样了,因为一旦脱了产辞掉很好的职位去读书,虽然你读完书拿到学位,但或许很难再找到比较好的机会。他举了一个真实的例子,他的一个学生原来在深圳有一个非常好的工作,可是后来他到哈佛大学读了两年的MBA,回来一看别人把他的位子占了,他反倒只好做比原来低的职位。
朱善利的观点引起不少院长的共鸣。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单汩源表示,全日制、在职制MBA哪个更有优势,判断这个问题,最重要的还是要适应中国的实际。李光金提供的数字也证实了他们的判断,即目前MBA市场上选择攻读在职MBA的数量一般占全部的三分之二左右,处于优势地位。
就在不少院长对在职MBA教育唱起高调的时候,中欧的张维炯却与他们意见相左,“在职MBA学生寻找高职位的机会多,同时MBA院校付出的管理成本也较低,但是既然是有这么多好处,那为什么世界上还有那么多的全职MBA?尤其是哈佛、MIT等名校就没有在职MBA?”,对这一问题,张维炯自问自答道,根本原因是从学校的教学理念来看,质量最高的还是全日制MBA教育,从美国高端的商学院的情况看,5年、10年,20年以后,主流还是全日制脱产MBA教育。
MBA教师应从哪里来
商学院师资力量的来源成为论坛上的另一个讨论热点,在这个问题上,在座的各位院长间的分歧之大超乎想象。
“现在我们的老师还是从学校跳槽到学校,这很难满足MBA学生在实战教学方面的要求,我们需要重新构造我们的教学体系,要改变教师队伍的结构,要由原来的学校到学校的方式,改成学校、企业、学校相结合的模式。”单汩源最先提出这样的观点。与之观点遥相呼应的是,中科院主管招生的邓志君认为迫切需要MBA老师要走从学校到企业,然后再回到学校这条注重实践之路。
很显然,师资问题已经成为中国MBA教育的一个亟待改革所在。不过在这个问题上,几家知名商学院的院长们表达出了不同的意见,其中张维炯的观点最有代表性,他认为,好的教授一定是从学校到学校,企业家看到的是一个企业,教授看到的是几百个、上千个企业,这就可以概括,可以综合那么多的企业最有价值的东西,“迫于研究上的压力,从国外情况看,研究型大学的MBA课程全部是学校老师讲,而且从学校到企业是单行线,教授跳槽到了企业不可能再回到学校。”论坛轮值主席、清华经管学院第一副院长钱颖一表示说。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经济学院副院长吴祁宗则认为,MBA主体学校教师必然以学术型为主,另外,对于教授和副教授来说,他们在学术上研究的压力比较大,因此在实践方面,时间肯定是非常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