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中国的MBA,自然令人想起“高学费”一词。这本不值得大惊小怪,学费与“学成”后的收益往往成正比,国外商学院MBA收费同样数目不菲。但是,我们的MBA教育总会闹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儿来。比如说前年,当复旦大学EMBA27万元的“天价学费”引发各界争议时,其副院长陆雄文先生声称“通过提高价格来提升质量”。
陆先生的说法是真心告白还是掩耳盗铃,我们不再去追究。抑或正如北大光华管理学院EMBA中心主任武常歧教授所言,大伙儿将MBA关注的焦点集中于学费问题上的作法是不理智的。可是当我们理智地把视线转向MBA其他方面时,遗憾却有增无减——“填鸭式”的教育方法依然大行其道,对国外教材与案例“复制粘贴”式的机械性重复,和适合本土的工具性知识供应之严重不足造成了学员们“毕业即缺氧”的尴尬。
笔者不由怀疑:带着这样的尴尬上路,企业高管的管理思维会不会出现逻辑性混乱?近几年中国企业界甚不安宁,频频的银行业大案,迅驰险殇、格兰仕受谤、巨能钙风波、德隆事件、科龙危机等等,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零点集团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如今我国半数企业处于危机状态。遗憾的是,这些危机企业中的许多高管都是读了MBA镀金回来的,但对企业走出窘境却丝毫于事无补。众生期盼的“起死回生”运筹大戏更是凤毛麟角。
其实,马云的一句“变傻”击中了我国MBA教育的软肋,那便是“学用分离”。早些时候有人对笔者说“在中国做生意学MBA根本不管用”,我当时觉得这话实在偏激。可是到了现在,我却越来越愿意将MBA诠释为另一种形式的“文凭”看待。多数学员看重的是不可多得的同学资源,以及镀金后头上的光环,而非真正的知识拓展与管理创新。
抛开MBA内涵与精神实质已凌乱或邋遢不堪不说,单从每年MBA校方依据“市场供求”热衷于招生,穿梭于收费场时,众学员们也是乐此不疲、配合有加来看,我们的MBA仿佛是“双赢”的。然而如果从MBA教育的宏观宗旨来看,则是一场“负和博弈”——企业界的成本与收益不对称、危机潜滋暗长,而应付策略乏力,于是“MBA学成者”相形见绌,这无疑又将降低人们对MBA的尊崇。
这样看来,马云先生对中国MBA教育的无情讥讽并非空穴来风。我们的初衷往往是美好的,但由于急功近利的劣根性,与培育模式的粗鄙化,往往使事情变得不伦不类。当然痛斥总不是办法,我们的MBA教育仍然得继续。在笔者看来,一个短平快的救援良方是,通力与国外的商学院合作,如今恰逢欧美商学院在寻找全球化的通路,这对中国商学院来说,不失为一种机缘。当然,由于文化背景与商业风格的不同,所谓的通力合作,并非模式的照搬照抄,而是一种对比式的营养汲取与品格重塑。
或许若干年后,全球MBA排行榜上有更多中国商学院的身影。但这要取决于中国本土MBA教育“学费核心论”的遁形,取决于“富人俱乐部”之世人印象的改观,取决于花拳秀腿式教学理念的消逝,取决于培养体制的大换血。否则,形式主义的走秀将为中国企业界带来灾难,并且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为这灾难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