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研究生院2005年在职申请MBA招生说明会



文件信息
文件来源  
文件作者  
更新时间 2005-7-16 19:27:19 
添加编辑 viewsnake 

辅助信息
打印功能 打印本文
背景颜色 杏黄 秋褐 胭红 芥绿 天蓝 雪青 炭灰 奶白
字体大小 特大号字 大号字 中号字 小号字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文章均来自网络,仅提供预览形式,不提供纸张形式,若涉及到版权的文章,请购买正版,毕竟在电脑上看也不舒服啊,呵呵,这是viewsnake个人网站,纯粹交流学习资料的地方。无商业行为。
选择更多免费考研资料:
阅读正文内容
时间:2005年7月10日

  地点:中科院管理学院教学楼S101教室

  主题:中科院研究生院2005年在职申请MBA学位招生说明会

  主持人: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亲爱的来宾大家晚上好!现在我宣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MBA招生说明会正式开始。

  首先请允许我荣幸地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到会的各位领导、来宾及老师,他们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副院长汪寿阳教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副院长高鹏教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副院长赵红教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副院长吕本富教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佟仁城教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MBA中心副主任董纪昌副教授,办公室主任孙常波老师,招生办主任邓志君老师,以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MBA2004级学生代表韩超同学,2005级新生顾心艺同学。让我们向各位领导、来宾及老师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我们还请到多家媒体,如新浪网及各大培训机构。同时,中国教育电视台会对我们的大会做后续的报道,我们也向各位媒体朋友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感谢。

  中国科学院管理学院MBA项目在成思危院长的指导下,在我们孜孜以求辛勤探索耕耘下已经走过闪亮的一年。今天2006年全国春季MBA招生已经展开,我们在座的各位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这里,齐聚一堂。

  下面我们有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高鹏副院长为我们介绍一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MBA办学情况。

  高鹏: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我想讲两个内容,第一就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以及我们管理学院的大致情况;第二是向大家介绍一下MBA项目。从中国科学院的管理教育来讲,我们的办学目标是“顶尖国际知名,培育国际人才”。科学院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科学院研究生院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生源来自于五湖四海,它的开放和包容使每个加入科学院的学生都可以感受到高度的认同感。目前科学院研究生院在读研究生总体数量超过三万人,我们每年招生数量超过一万人。这里面博士和硕士大致是1:1。第二个特点科学院的研究生院是国内成立最早的,成立于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开展管理教育的历史有20余年,在管理科学领域,科学院与国际领先的研究力量取得一大批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研究成果。在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面前,在科技领域科学院责无旁贷,在管理科学领域科学院应当有所作为。有科学与教育并举的实力,并依托全院雄厚便利的研究基础,我们有能力也有信心在管理人才培养方面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一支重要力量,这不仅是顺应时代的潮流也是我们必须承担的使命和责任。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MBA项目的情况。说到科学院大家并不陌生,谈到科学院的MBA教育大家可能并不熟悉。我作为管理学院的副院长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MBA招什么样的学生或者说我们希望MBA学生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这个问题可以简单概括为“四识”,常识意味着我们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有责任感、使命感,要有崇高的理想和追求。那些仅仅把MBA作为敲门砖,只想通过MBA学历谋求位高权重的学生是不会大展宏图的。见识就是要有必需的管理经验和比较广泛的社会阅历。胆识就是既要有知识、有智慧还要有勇气,敢于迎接挑战,承担责任。学识就是要有最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理论知识作为支撑。

  我们的培养课程有什么特点呢?我们都从哪些方面塑造我们的学生呢?第一,人生目标要有高度,要有远大的职业和人生追求,同时要有高远的眼光和战略思维;第二,我们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和覆盖面;第三专业知识要有深度。我们希望培养的MBA学生在某一专业领域有一技之长;第四为人做事要有厚度。

  这个培养目标明确地说,就是我们的MBA教育是培养一批民族栋梁。我们MBA是一扇门,我们的MBA是一扇窗,透过这门窗你就看到了理想的光芒,只要你想飞,你就可以乘风破浪。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高鹏副院长!下面我们有请吕本富副院长讲话。

  吕本富:大家晚上好,我想说明会是不是应该增加一些学术内容,所以我讲这样一个题目——“中国管理教育的本土化”,这里是我的一点体会。

  (图)这是我总结的西方教育基本结构图,最上层的是战略管理,每个企业都需要战略。支持这个战略的有三个方面:一个是研发管理,研发管理事实上对管理层面来说两个最重要,一个是确定产品周期,第二是确定这个产业有什么革新性技术,这对企业研发管理来说是最重要的方面。研发完了以后,当然要生产。所以我们学的最多是生产管理和运作管理。生产管理和运作管理是一个企业的内核。接下来就是营销管理。我们MBA课程的核心之一是营销。作为支撑这三个管理的基础,处于中间的是信息管理和知识管理。现在讲信息管理、知识管理也成为企业的核心。接下来还要有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这个图,是西方现代管理的一个基本结构,也是我们MBA的核心课程体系。我们说西方基本的教育结构图和我们中国的管理思想不太一样。现代教育发源于美国,中国也有一两千年的管理思想历史,但是停留在管理思想层面。

  我们先看一下中国的管理思想层面是怎么样的。儒家思想最基本的内涵是“礼”,后来逐渐演化以人们的血缘为基础、以等级为特征的伦理规范,成为人们严格控制道德化的潜在制约力量。商业活动中提倡的“和气生财”,是儒家的思想。而道家的基本思想,讲到管理讲究“无为而治,顺应规律”。墨家讲究“知行合一,率先垂范”,现在讲就是执行力、亲自实践。法家讲究“领导权威,规则约束”。兵家讲究“缜密思考,求上取中”。所以我们说《孙子兵法》、《论语》、《道德经》和《韩非子》是四部不得不读的经典。

  我们中国管理思想的结构与西方可以对应,总结如下:第一是“势”,只指权力、权威、优势、战略。第二是“法”,指法律、法制、规则、流程。第三是“术”,指办事、用人的方法和艺术。第四讲“和”,指中庸、和谐、双赢,现在指建立这样的企业文化。第五是“行”,指行动、执行。最近好像说中国企业执行力不足了,出了一系列这样的书。针对这些总结韩非也提出了“道”乃万之源,高于“法、术、礼”、“和”、“行”。法家的组织和领导理论最接近现代管理科学。

  由于儒家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法家思想并没有均衡发展,中国的管理实践只是家国天下,并没有在商业组织中的实践。在政治组织中,成为儒皮法骨,法家的“势”“术”的部分被放大,“法”和“道”的部分被舍弃,最后变成了所谓权术和谋略。但是我们对规则、对道德理解并不深刻。

  谋略也许会在个人的斗争中起到暂时影响胜负的效果,但是谋略不可能建立一个长治久安的王朝,不可能建立一个长治久安的组织,不可能创造一个长治久安的制度,更不会在历史或组织的发展中有长期的效应,这就是中国管理的缺憾。我们现在为什么要提出我们的管理思想呢?中国的管理就综合性和系统性来说和西方分析性、结构化思维不同。这好比中医和西医,西医讲究解剖,中医讲究系统性、整体论。我们为什么要学西方的方法呢?因为它更适合中国企业家的思维方式。

  举一个例子,比如我们现在做得钙中钙、脑黄金,你说它们有什么优势,有什么差异化,为什么能生存呢?这是麦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所不能解释的,但是中国的传统化可以解释,只要把人搞定就可以,就是要用术和谋略,所以很多西方理论不能解释的东西在中国是存在的,而且比比皆是的。但是中国理论只是在传承和体系方面需要加强,讲到中医或者中餐,中餐显然比西餐做的好吃,但是换一个大师傅就不一样了,所以有待于把这方面系统化。

  最后我们讲一下企业家的成长之路。企业家成长之路有三条,第一是读万卷书,第二是行万里路,第三是会万种人。读万卷数,就是要汲取中西方的智慧,培养自己的理性思考,使自己增加悟性。读书是为提高悟性的,不是为了学多少。行万里路,从实践起步、百炼成钢,有非常敏锐的商业直觉,好多白手创业的企业家都是这样行万里路的类型,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我和娃哈哈的总裁宗庆厚做过交流,他说我决策的时候从来不看市场分析报告,只要我在市场走半个月,我就知道市场价格应该定多少,他有非常多的感性知识,有非常强的商业直觉。有时候说企业家不是培养出来的也是这样。第三是会万种人,就是善于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善于从与不同类型的人交往中汲取知识,知人善用。如果在中国企业家中举一个典型例子,可能柳传志属于这种类型。所以我们说不管是哪一条路,最后是殊途同归,在一个高修养的层次上,三者可以相互转换。这三种途径哪一种效率最高呢?行万里路需要有非常强的知识背景,会万种人需要你有非常高的耐力,读万卷书是最好的办法,这也是为什么你要读MBA的原因。读MBA不是让你死读书,而是让你吸收比较多的知识和得到比较高的效率。

主持人:下面我们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副院长赵红讲话。

  赵红: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大家好!下面我向各位同学介绍一下中科院MBA的情况,更多的时间留给我们的学生,留给我们的博士生导师,同时也希望大家后面跟我们学校有一个互动。我简单从几个方面介绍一下我们的MBA情况,一个是中科院MBA的具体特点,一个是2006年春季MBA的特点。

  有些人可能不知道在中科院研究生院这样一个以自然科学为主的学术殿堂怎么会有管理学院。我上周接受新浪教育频道采访的时候,记者也在问我:“中科院研究生院到底什么时候成立的管理学院?你们的院长是谁?你们的特色是什么?” 因为采访我的那个记者是刚刚毕业不到一年的大学生,他说对我们中科院研究生院非常有兴趣。我首先向他介绍说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是非常年轻的管理学院,但是我们有很多特色,我们管理学院是一个以年轻老师为主的平台。我们虽然成立的时间较短,但是中科院研究生院的历史非常悠久,中科院研究生院是我们国家成立最早也是研究生规模最大的学院。管理学院在2001年5月份成立以前其实是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部北京管理学部。我们的历史虽然不是很长,但是我们管理学院有几个显著的特点。首先,我们管理学院是院所结合的办学模式,有能力整合中科院所有的研究和教学资源,甚至可以整合全世界的优势。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科院这个品牌是一个无形的资产。很多国外教授来访的时候,都为能站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讲台上而感到非常荣幸。我们管理学院可以集聚很多国内外优秀的教师。我们自己本部的专职教师中大都拥有博士学位,或是有相当长时间在企业做过实际工作或者实际项目的教师队伍。院所结合的办学模式还使得我们有充分的决策权,聘请一些研究非常好、教学非常好的研究人员做我们的兼职教师。现在在2层206教室有我们一位所里的教授,正在讲授人力资源课,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在会后上去看看。在比如像我们的汪院长,他每个星期都过来指导他在管理学院带的博士和硕士。还有我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的院长是成思危先生。成思危先生在我们学院做院长是实职,他每个月都有半天的时间来学院商讨学院发展战略和主要工作,同时还拿出一部分时间指导他的学生。我曾经和成院长做过交流,他说他在很多学校都带学生,中科院的学生表现得非常好。

  成院长除了定期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指导外,每个学期至少还有一次给我们MBA学生做讲座。中科院还有很多的院士,在我们管理学院做院士的还有我们国家质量管理之父----刘源张教授,还有我们国家专门研究环境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权威专家牛文元教授,冯宗炜教授。可以说,我们有一支非常优秀的高水平队伍。一会儿可以把时间留给我们的学生,大家可以听听我们的MBA学生,他们对MBA老师教学等方面的评价。另一方面我们的老师非常敬业,非常优秀,在这样一个平台上,我们的老师深爱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学生也非常喜欢我们的校园文化,也珍惜在我们研究院的读书机会。

  管理学院还设了很多中心,一般大学的管理学院都有很多系,我们为了很好地支撑MBA教学,在管理学院下面没有设教研室或者系,而是建立了一些实验室和中心,比如我们有金融风险联合实验室,这个实验室是我们和“路透”集团共同建立的,这个实验室建立以后除了给我们硬件和数据库的投资外还专门培养从事关于金融风险和金融分析的有实战经验的教员,我们这些教员在这个暑假将给我们的MBA学生免费进行培训。除此之外,虚拟经济和金融研究中心也是我们中科院非常重要的研究中心,我们还有科技创新管理中心,企业战略研究中心,这些中心都是从管理角度来支撑MBA教育的,从研究和做科研课题等等方面开展很多活动。

  MBA学生有很多机会接触到我们导师的课题。作为学生,第一是学习知识,第二是通过接触一些实战课题来提高自己。由于中科院有非常强大的研究实力,我们觉得我们的学生第一是做知识更新,实践也是他们成长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的MBA学生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切身体会,他们分别参加了华夏银行等项目,这也是在中科院读MBA的学生能够得到的很独特的锻炼机会。

  我们中科院MBA的另一特点是,我们非常注重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管理方法与技能的提升,希望能够使我们的学生建立有关管理方面最新的理念,所以在中科院读书很多学生觉得他们挺辛苦的。其实我们从教学的角度,非常希望我们能够让学生在技能和方法两方面提高自己,而不仅仅是从定性的角度知道什么叫管理。比如说数据模型与决策这门课,这是我们MBA教学里规定的必修基础课,从事这个课程教学的教师是我们非常年轻的副教授,但是他在讲这个课的时候,他能拿出12个具体案例给学生分析,把数据结构模型这门非常定量的有一定难度的课程讲得很精彩。此外,我们还有一些课程是英文教学。同时,我们的学生会有机会经常和国外商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交流互动。

  成思危院长给我们管理学院的定位是,希望我们尽快成长为一个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同时既注重实战又注重理论研究的研究型的商学院。目前管理学院很多老师都有过在国外留学的背景,也有过在企业做实战的经验,比如一会儿给大家做介绍的佟仁城教授,他就有很多年在企业工作的实战经验。这也是我们MBA教育所必需的。

  关于2006年春季入学的MBA有一个特点,就是单证MBA。同样是参加全国考试,但是春季的MBA分数线是可以由各个学校自己来决定的。自己学校决定分数线是不是可以把分数线降低?请大家记住,这并不意味着春季入学分数线一定是难度系数下降很多。其实我们在招收春季MBA学员的时候仍然侧重于考查学生们的工作背景、管理的经验以及培养的潜力。我们希望招收一些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具有培养潜力的学生。根据目前我们MBA招生工作的经验,如果是第一志愿报考我们的MBA,只要过了我们的分数线,就可以进入复试,如果在复试的时候表现不错,能够让我们看出培养潜力,就有很大的希望被录取。现在很多考生不知道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所以报考的时候可能没有把管理学院作为第一志愿,当第二志愿报考我们的时候,无论是春季入学的单证MBA,还是秋季入学的双证MBA,都面临着在很多考生当中的比较和挑选,这种情况的录取率相对比较低。2006年春季招生的名额是80名,秋季入学的招生名额是120名。目前我们春季MBA的培养工作已经在和一些大的机构和企业商谈合作事宜,我们对春季入学的学生将重点考查工作经验、工作和教育背景、表达能力、英文水平和培养潜力等项内容。国家对各学校MBA录取工作的指导性要求是希望加大复试的力度,把更多的自主权留给各个学校。当笔试成绩达标了,然后主要看复试表现。我们希望通过复试环节能够录取到有培养潜力,适合从事管理工作的考生,这是我们春季MBA的特点。春季报名是7月31号以前截止,我们希望利用今天这个会充分展示我们MBA的特点,让考生自己决定,希望大家对我们多了解,以更理智的比较来做出你的选择。下面把时间留给我们的MBA学生,留给我们的老师,同时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大家互动。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赵院长这么详尽得介绍。在与学生代表交流之前,我们隆重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佟仁城教授为我们介绍一下中科院MBA项目的课程设置情况。

  佟老师:各位同学,非常欢迎各位今天来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刚才几位副院长,我们管理学院几位年轻的教授做了非常好的介绍。

  下面我的介绍非常简单。通过他们的介绍实际上大家已经了解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是什么样的学校,MBA项目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刚才赵红副院长讲到我们的管理学科比较年轻,这个地方我稍微补充一句,其实我们的管理学科是历史悠久。为什么这样讲?因为中国的管理学科建立在中科院应该说是领先的,应该追溯到钱学森院士归国,从那时候开始他就在中科院领导了一个组,一直到数学所,到后来的系统科学研究所,有一大批人才,这些人现在都是国内顶顶有名的教授。

在这个会上,我非常高兴地告诉大家,我们管理学院的MBA项目,我们2004届的MBA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与亲身体验之后,他们告诉我们老师说自己做了非常正确的选择,这是我们管理学院所有从事MBA教育的教师最欣慰的事儿。

  从钱学森时代开始,到现在为止,我们管理学科的发展有非常深厚的积淀,很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治学非常严谨。2004届的MBA学生在这一点感觉是非常突出的,他们在我们管理学院受到了非常好的训练,这方面的内容我就不更多的介绍了。下面我把我们教师的基本情况做一个简单说明。我们老、中、青三代都具有非常强的实力,从我们的教师队伍来看,我们具有其他院校所没有的资源。

  我们中科院是这样的特点:以科研项目带动我们的教学。我们的很多方向在国际上具有前沿优势。比如我个人做的“投入产出技术”,主要解决企业管理问题,这项研究实际领先国际若干年。前几天刚刚举行完国际投入产出年会,我有两个学生在这个年会上都发表了论文。正因为这样,我们自信能够办好我们的MBA项目。另外,我们有一批年轻的教授。有刚才介绍的几位教授,还有石勇教授、霍国庆教授。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批年轻教师,这些教师几乎每个人都在主持自然基金的项目,他们在研究上具有较深的功底,受到了很好的训练,所以在教学中受到了学生非常好地评价。我还要特别介绍汪寿阳教授,现在是国务院学科专家评议委员会评议委员,在金融管理、物流等方面都做出了非常好的成就,他带领的研究队伍非常强,培养出的学生,有的学生还没有毕业,就已经有一流学校订购要聘请做教授。也就是说我们在人才培养上具有非常强的实力。因此我们能够有非常强得底气认为管理学院能够培养出一流人才。在统招生培养上我们走在全国的前列,在MBA培养上我们同样也可以排在全国前列。

  管理学院以几个研究中心为基础,以若干项目带动,同时我们和企业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国内知名企业联想集团就是我们中科院的企业,那是我们进行MBA教育的基地。和企业的交流与联系能够使我们的MBA学生在实习阶段和企业建立非常好的关系,能够受到很好地锻炼和培养。

  刚才说到刘源张院士,不得不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自己的目标,我们要致力于建立中国自己的管理学派,我们不仅要学西方,更重要的是总结中国自己的精华。

  下面我简单讲一下我们的课题设计。我们的课程设置主要考虑这样几个特点,第一是MBA学科本身的特点。第二就是学生发展的需要。除了一部分核心课程是MBA教育指导委员会规定的,有相当一部分是学校自己设置的,所以我们要考虑MBA自身的特点和学生将来的需要,在这方面我们也有非常好的条件,因为我们所有的教师都在自己的方向上,在国内处于非常前列的位置,这样使我们的各种设计游刃有余。我们非常重视课程设置,实际上我们每半年都进行一次到两次课程设置的讨论,根据学生的要求,调整我们的课程。我们的前沿课程是很多的,比如说刘源张教授的质量管理。而且如果说金融管理是汪寿阳教授给我们讲授,用人单位会觉得我们的学生非常好。经过实践证明,管理学院的这些课程非常受学生欢迎。我想我们同学将来如果在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毕业的时候,一定会感到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最后,我代表管理学院的全体教师欢迎大家加盟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希望大家能够成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的一员,为管理学院的发展,为各位前途的提升共同奋斗。谢谢!

  主持人:感谢佟老师!相信在座各位通过各位领导、老师关于我们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学特色、优势所在或者师资方面、人资方面都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另外大家可能也关心学生对我们学校的看法,接下来请中科院04级MBA学生代表韩超给大家谈谈在读一年的学习心得。

  韩超: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晚上好!首先我代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2004级的所有学员对今晚大家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我叫韩超,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的MBA学生,今天站在这里我是高兴的,激动的。高兴的是在这种场合和大家见面,感受到大家对MBA事业的一种热情。激动的是将作为学生代表把我一年来的学习、生活、自身的一些感受与大家分享。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这个目标是什么?我认为是通过艰苦的备考,选择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商学院。在两年的学习中,学习知识、提升自己、整合资源、谋取一个更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中科院研究生院刚好搭了这个平台,今天到会的各位领导、老师足以说明对MBA项目的重视程度。

  MBA教育和其他教育不同,强调的是社会与就业导向、互动与实践,为了促进MBA事业的发展,北京的15所高校建立了MBA联盟,具体日期是去年10月22号,我本人去年9月份入学,非常荣幸成为了创始人之一,并且是主席团的成员之一。在与其他院校交流中,我逐渐发现中科院有很多优势是其他院校无法比拟的。赵院长刚刚介绍过,我们采用了院所结合的办学模式,我想从学生角度谈一下。我们现在拥有的虚拟中心实验室、路透实验室、战略中心实验室,学生在校期间也可以跟老师做项目,这也是一种实践,一种实习,这比暑期实习的时间还要长。我非常荣幸地和老师一起做了华夏银行总行的风险评估项目,在项目过程中我感觉到平时没有注意到一些环节得到了整合,自身的能力得到了全方面的提高。另外,我们具有最为广阔的国际合作空间,为了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我们院长成思危先生多次出访国外知名大学,比如哈佛大学、沃顿大学。我们的沟通方式是与他们的二十多个学生和教授,在案例教室进行案例讨论、项目沟通,比如说他们是怎么办的,我们的MBA有什么特色。

  国际上对我们中科院的MBA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关注。去年韩国有一个代表团,是由4位CEO组成。在中国做了两站访问,第一站是清华,第二站是中科院。

  中科院的另一个优势是我们采用了双导师制。

  下面我想从学生的角度和大家谈一下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中科院的学习,刚才佟老师已经介绍了,是很艰苦的,因为管理学院的老师对学生学业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比如我们第一学期开设了八门课,佟老师既是博士生导师,还是我们专业课的老师。按照每位老师的说法,课后我们要拿出三倍到七倍的时间复习,还有很多跟数字打交道的作业。数字是枯燥的,但是数字在某些程度的量化是最具说服力的。那些日子我们都感到很迷茫,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呢。不过后来也想通了,作为一个社会上的工作人员向学生身份的过渡和重新转换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是艰辛的。所以那段日子很苦,我们每天晚上做作业,做案例分析要到夜里一点多,现在回想起来是管理学院锻造了我,打造了我,整合了我,我们很多方面得到了提高。

  有句话说得好“没有风雨,怎见彩虹”,还有一句话“阳光总在风雨后”。我们上学期与中科院的工程学院共同参与了企业家俱乐部,把我们的学员推向社会,并且于今年3月18号与我们的EMBA西安班进行联欢和互动,他们基本上是公司的经理、董事长,前一天从西安飞过来,第二天飞回去,场面非常热烈,大家渡过了一个美妙的夜晚。今年3月份还与中科院研究生院学生会联合举办了中科院研究生首届创意大赛,这个活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最后的作品是南到西双版纳,北到长春。6月12号我们举行的开幕式,33件作品中选出6件,目前这些作品正在进一步完善之中,预计下学期10月份正式进入决赛。这里还有一些图片,这是我们学习之余出去参观交流的场景。(图)目前我们管理学院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在国内有非常好的前景,去年《世界经理人》的调研和评比中,我们管理学院非常荣幸地被评为中国最具有潜力的商学院,假以时日我们定会走在MBA教育的最前沿。

  由于时间关系,我以一段成思危院长的话结束今天的演讲,去年9月29号,我们与院长成思危第一次面对面沟通,成思危先生为我们提出三点期望:做人要正直,做事要认真,做学问要勤奋。同学们用务实的态度选择适合你发展的商学院吧,朋友们选择我们中科院吧,中科院的实力将为你的腾飞插上双翅,在将来的职场发展中你将飞得更高更远,谢谢大家!

  主持人:接下来请2005年新生顾心艺同学谈谈他的备考经验。

  顾心艺:各位老师、各位来宾大家好。很荣幸我能成为中科院MBA的一员,并且在这里代表05级新生和大家交流我的备考心得。

  我觉得大家在备考以前首先应该做好三步准备,第一步制定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我所说的计划一定是自己的,我当时是数学和英语非常差,所以把主要精力就放在这两门上。另外在复习的时候,如果参加辅导班或者有朋友一起复习,大家可能有一些备考经验的交流或者借鉴,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别人的计划都是别人的,还是要花一些时间给自己制定一份适合于自己的计划。我去年有一个经验就是有的同学经常在交流,今天在跟一个同学交流的时候,他就把自己的计划变了,按照别人的方式学习,学了几天以后又和另外一个人交流,又换了一种方法学习,这样反反复复,最后复习效果并不显著,最后还是要花时间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

  第二是身体素质的准备。劳逸结合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保证良好复习的前提。我本身复习时间比较短,基础又比较差,所以当时特别着急。希望大家保持一个放松的心情,在刻苦学习之余注意锻炼身体。

  第三是心态的准备,在任何学习和复习过程中大家都会遇到困难,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心灰意冷,只要坚持,保持良好的心态肯定会成功。

  我当时的复习过程大概是这样:第一个月我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背英语单词和看数学教材,复习英语我用了星火计划丛书当中的《30天考研单词》,这本书非常厚,500多页,我看了第一篇文章就把它扔了,因为我看不懂,后来一想已经买了就接着看,过了一个星期又拿起来看,第一篇文章看了大概四五天,但是一个月以后我发现我的单词量提高了。看书的方法不是简单地看,一定是要精读,每一个单词,每一句话都要自己翻译,自己翻译后和译文对照,然后再看看不同点在哪儿,这时候不用懂什么语法,我自己现在想想真是非常简单,只要下功夫做这个事情是没有问题的。我还没有读完这本书的时候,做翻译题每次都是10分以上。在第一个月复习数学的时候,我就是把整本书翻了一遍,后来觉得还是什么都不会。第二个月就几乎什么都没看了。最后只剩一个月的时间,我想要重新制定一下计划。于是,我把时间全部押在数学上。当时还是看那套教材,书后的习题一道一道做,如果不会反复做,同时配合一本清华的一套难点解析,一道一道题全部做一遍,一个月以后数学模拟考试就可以达到60分了。临考两周时间已经开始兴奋,没有心思再学习了,这时候就是要做模拟试题,要调整好自己的作息时间,要和考试时间吻合,做模拟试题的时候也是早上做综合,下午开始做英语,晚上看看题,不必要每天做一套,两三天做一套就可以。这个时间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找一套英语模板。我当时是在网上找了一些考托福的英语模板。这些模板只有七八个句子,你就把这些句子背下来,然后写作文就套用。

在数学做题方面有一个方法,就是最后那几天的时候要反复看当时做错的题目,因为每个卷子考的题序的知识点是差不多的。

  以上都是我的心得,逻辑和作文我没有下很大的功夫,17号我们有一个大型备考会,到时候MBA中心招生办的主任,备考专家,还有我们05级新生都会和大家交流,希望那时候大家也会来听听,最后预祝大家能取得一个好的联考成绩,明年我们能够在中科院相会。

  主持人:非常感谢两位同学的经验。就像刚才顾同学说到的,17号我们还有一个备考招生说明会,到时候我们MBA招生办主任邓志君会给大家答疑解惑,所以欢迎大家来参加。现在我们把时间留给各位,希望给各位直接和我们领导、老师互动交流的机会。

  提问:我想问一下关于双导师的情况?

  赵红:按照全国MBA教指委的规定,MBA学生需要完成论文报告。按照管理学院双导师的规定,由我们学院聘请一个学生所选择专业当中的专职教授做学术方面的导师,再加一个企业界的高层管理人员做企业导师。如果学生对某一个方向感兴趣,我们会在管理学院范围内选一位专门研究这个方向的导师做学术上的把关,同时我们管理学院会从企业界请一个专门做这个领域工作的企业主管从实战方面和可操作性上把关。这样,我们每个学生做论文的时候就有两个导师,一个是学校派的老师负责理论把关,还有来自企业界的导师从实战上把关,学生做论文期间也可以到他的公司实习,他会从职业方向上给学生做指导。目前我们在双导师方面,在企业导师方面已经有一个数据库,学术方面的导师就是我们学院自己的教师。

  提问:我原来一直是自己创业,如果读了MBA以后我想继续创业,我这样的经历适合不适合报考我们学校?

  赵红:很适合。在创业管理方面我们有专门研究创业管理的导师,目前我们04级MBA的学生有一部分就是自己创业,这是我们MBA很重要的一个方向,而且我们这方面的师资队伍还是很强的。

  提问:秋季入学双证MBA我听说也分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在学习、考试和毕业方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赵红:秋季入学MBA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全脱产,这些学生是可以住到我们的学生宿舍。还有一种是在职。区别是脱产的学生从星期一到星期五上课,如果是外地户口可以迁到北京。如果是在职,周末来读书。绝大部分在职学生都是在北京,也有部分在天津或者河北工作的。在职和脱产的第一个不同是学习时间,第二个不同是学制不同,如果读全日制是两年完成学业,如果是在职一般是三年。学费是一样的,进来我们这边不管是在职还是全脱产,所享受的学生的待遇也是一样,比如说学生联合会组织所有的活动都可以分享,还有我们的拓展训练,还有所有的讲座。如果你报考春季单证的MBA学分是49学分,与秋季的在职学分要求是一样的。

  提问:听说中科院秋季面试的时候可能淘汰率比较高?中科院对面试有什么要求?

  赵红:其实不仅中科院重视面试环节,所有院校都重视复试。很多学生备考MBA分是非常高,但是其实可能是不工作,整天就是备考。我们发现他/她虽然可以考很高的分数,但是我们觉得不适合将来从事管理岗位的工作,这样的考生我们都要通过面试环节筛选掉。面试环节非常注重你的培养潜质和工作经验。至于淘汰率,第一志愿报考就好很多。

  高鹏:我一般不主张在我们管理学院讲淘汰这个话,参加MBA考试都是人才,只是说适合不适合或者相对比较的问题。

  第二,从目前情况来看,我们科学院的招生基本上是,如果第一志愿报考我们中科院,只要过了分数线都有面试的机会。目前MBA考试不是选拔考试,只是一个及格考试,过了及格线以后,每个同学都会得到面试的机会,当然这个面试被不被录取就是面试环节的表现问题。相对来讲,我们第一志愿参加面试的录取率还是非常高的。

  汪寿阳:第一我不太清楚在座有没有本科学数学、学物理、学化学、学生物的,有没有?有大家请举手,看来是没有。如果是有的话,我想中科院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是最好的。科学院研究生院实际上是一个大学,它下面有12个学院。研究生院这个大学最早的定位是培养科学的帅才,刚才佟教授的话也做了很好的补充,管理学科是我们学校最强的,有几个数据可以说明,文化大革命前中科院培养出了自己的研究生,刚才佟教授提到的许教授、刘教授,这些人都是新中国管理科学的开创者之一。

  最近我带两位MBA学员做国家十一五规划,我们这两个同学很受启发,我们给欧美45个最好的商学院发函让他们指出中国大陆中国最好的商学院,他们说中科院是比较好的或者说在管理学科有一定影响。我们管理学院的教授和学生的论文在欧美知名杂志发表150篇。如果大家再看看加拿大的UBC和加拿大多伦多联合搞的世界商学院的研究,我们的管理学院也是遥遥领先的。所以管理学科的研究我们是第一的。当然这里可能需要做一点补充,我们这个管理学院是两个体系,是由本部的专职教师和十个相关研究所的兼任教师构成。十个相关的研究所,从事管理研究的教授、副教授有120人,目前我们聘用了教学非常好的40人,这40人加上我们本院30多个老师是70人的规模,虽然人数不是很多,但是具有研究实力。

  第二研究好并不等于MBA好。我想举几个例子,刚才有同学讲创业,像瑞星的老总,就是在我的实验室,在读书期间发明了一项技术,后来他的运气比较好。实际上中国商界有很多知名人士都是从我们这里走出去的。我们有一个很好的教育理念,一个全球就业的观念。今年暑假我有四个学生毕业,一个到美国就业,一个到新加坡就业,一个是普华永道,一个是到大学工作。我们同学看看普华永道北京事务所录取几十人,可能是三十几人,中科院的学生可能占了一半,这表示我们的学生有很强的竞争力。路透社为什么捐给我们专业实验室,为什么给我们北亚唯一的股份?是因为我们在很多产品创新方面是非常有特色的。很多基金公司的产品设计或者是委托我们直接做设计,或者是我们作为部门参与他们的设计,我相信在这方面中国大陆有像我们这样实力的学校并不是很多。可能大家也看了有些国内重点学校也有一套数据库,但是那个只占金融交易数据库不到六分之一。我们在四楼有一个数据库系统,这个数据库系统如果购买,一年的年费是一千万人民币,我们的学生在读书期间是完全有条件和权利使用这些设备的。这样的平台我们管理学院有很多,我们和雅戈尔合作,在宁波有一个研究中心。上个星期,我们有一个研究报告温总理批示了,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期货交易所主动来找我,希望把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期货交易所作为我们学院老师研究的平台和学生实习的基地,我相信这样的平台在国内不是很多。虽然我们学院只成立了短短四年,我相信很快我们学院就能成为中国大陆最好的管理学院之一。现在我们的论文发表数量在中国大陆遥遥领先,我相信我们的MBA教育也会很快成为国内最好的品牌。

另外,我们是从98年开始招收MBA学员的,只不过当时是中国科技大学和管理学院共同申请了MBA的授权资格,当时我们是合作,用中国科技大学的MBA授权。所以我们在MBA培养方面也是有一定的实践和经验的。

  提问:听了你们刚才的介绍,感觉中科院MBA的学术性好像比较强一些?至于复试的时候会比较注重潜质,这个标准是什么样的呢?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你们认为什么样的MBA教育是最好的教育。

  吕本富:第一,凡是过关的,达到国家及格线的都有面试的机会。调剂过来的学生当中我们淘汰率比较高,为什么鼓励第一志愿报考呢?因为还是第一志愿报考比较好。

  面试的时候有没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是靠流程决定的。比如面试有一个专家组,有我们的老师,有企业界的代表,这个专家组在面试过程中有一个基本分数线,大家按照一个平均得到一个标准。面试我们重点看什么呢?你的背景很重要。除了背景以外,你现场回答问题的能力也很重要。我们要培养一些国际化视野的人才,你可能要有一些的英语口语能力。不是要求你一定得说得很流利,至少你能听懂。然后看一下你自己的职业发展设计。这差不多就是我们的标准。

  什么是最好的MBA教育。我们的历史,我们的学术研究肯定是一流的。不仅我们在这儿说一流,而且社会上也说我们是一流。MBA是在我们学术背景下的,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要发挥它,同时我们严格按照MBA教育规律办学,培养企业家、培养企业经营人才,在学术背景下培养这样的人才,我们希望有它的独特性,这是我们想区别于其他院校的不同地方。比如我们的金融管理,我们的信息与知识管理,我们的技术创新与创业,这些方向可能与其他学校有不太一样的地方。我们有一个最大的理念,就是希望进入我们学校的同学感觉到自己是升值最快的。换句话说,你将来到社会上,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但感觉到中科院的MBA教育是效益最大化的投资,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主持人:谢谢各位学生的提问。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的招生说明会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专访:

  提问:能否介绍一下该院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

  汪寿阳:非常感谢中国教育电视台采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是2001年正式成立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教授担任我们的院长。在成思危院长的领导下,管理学院这几年发展非常迅速。我们的定位是为中国的企业界和政府培养高层次的管理人才。我们办学的远景,一方面是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为企业和政府培养优秀人才,另外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活动,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像目前全国政协、全国人大两会期间,人手三本书是我们管理学院的教授编的,分别是《中国科学发展研究报告》、《中国技术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

  另外,管理学院还有一批重要的研究报告,对行业、产业的影响也非常大。打个比方说,在金融界有两本书的影响非常大,一本是我们管理学院主编的《中国金融产品创新研究报告》,另一本是《中国金融制度创新研究报告》,这两本书不仅对中国金融界影响非常大,对中国经济界影响也非常大。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在成思危院长领导下发展非常蓬勃,非常迅速。尤其是MBA项目。我们的MBA项目实际上是从98年开始的,我们历届的毕业生在社会上反响也是很好的,尤其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03年正式授予我们MBA授予权之后。我们现在集中管理学院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办好MBA教育。我们也希望中国教育电视台对我们管理学院的发展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问:

  高鹏:科学院作为我们国家最高的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在国内的品牌影响是非常广泛的,每年我们的招生数量非常大,在校学生规模也是国内最多的学校之一,目前以培养博士和硕士为主。我们希望通过像这样的活动能够宣传我们的MBA,推广我们的MBA,使我们科学院在工商管理硕士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能够为社会所了解,能够使更多有志于成为我们国家在管理界有所作为的青年学生能够认可、认同的教育项目,能够报考我们学校。我们现在每年春秋两季都招收MBA学员,春季招收在职学员80名,秋季招生120名,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招生活动使更多的人了解我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

  问:

  吕本富:中国的MBA教育发展时间不是很长,最长也就是十几年的历史。我们国家的市场经济也就做了20年,MBA教育和市场经济联系在一起,我们觉得MBA教育和普通的教育不一样,它最重要的是培养企业家和经理人。MBA学什么?就是要学系统化知识!MBA是系统化、全面化的管理知识的综合训练,但是它并不代表企业家经营才能,我们认为企业家道路有三条,一个是读万卷书、一个是行万里路,一个是会万种人。交流能力强也是企业家比较好的素质,这样的人也是特别的,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经过批量的、系统的知识教育,加上自己的悟性再加上管理实践可能是企业家最好成才之路,这个路径可能是比较快也是比较有效果的。

  对于每个年轻人来说,要有自己的选择,就是我读MBA或者我接受其他的管理教育,应该寻找最合适自己的方式。中科院的管理教育可能能提供我们刚才说的三点,如果在金融管理方面是我们的特长,做金融管理、风险投资、做商业银行这都是我们的强项。第二如果你想做一个企业的高级经理人,这可能也是我们的强项,这个东西是可以教育出来的,但必须要读万卷书才行。

  第三我们科学院以技术见长,所以技术创新的技术管理人员也是全国领先的。在这方面如果有意愿想到企业做一个类似于总工程师这种角色,可能我们这儿也是最好的路径。总之,MBA本身要体会到“知行合一”,要“求上得中”,要有这样一个路径,可能是最好的发展方向吧。

  问:本次招生说明会的目的?

  赵红:我们这次搞MBA招生说明会主要是想让社会各界知道我们的MBA,了解我们的学校,特别是对明年春季MBA的一次招生咨询,我们将在下周星期日再搞一场,那场除了介绍我们MBA项目特色之外,还希望在MBA考生备考方面给学生做一些指导性的咨询。按照我们招生指标算春季MBA一共招收80人,我们希望从社会上招到一些有潜质学生。春季MBA的特点是要求有五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而且都是周末上课。秋季MBA有些是脱产学习的。所以对于考生的工作年限,春季要求的是五年以上,更强调实践环节,这是春季和秋季的主要不同点。我们也是想通过MBA招生说明会,使对MBA感兴趣的学生关注中科院,相信他们会通过MBA的学习受益



<<<返回上一页 <<<返回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其他课程>MBA硕士>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