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医学肿瘤科研究生的经历(附部分肿瘤专家资料)



文件信息
文件来源 医学考研网 
文件作者 医学考研网 
更新时间 2006-2-22 23:53:33 
添加编辑  

辅助信息
打印功能 打印本文
背景颜色 杏黄 秋褐 胭红 芥绿 天蓝 雪青 炭灰 奶白
字体大小 特大号字 大号字 中号字 小号字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文章均来自网络,仅提供预览形式,不提供纸张形式,若涉及到版权的文章,请购买正版,毕竟在电脑上看也不舒服啊,呵呵,这是viewsnake个人网站,纯粹交流学习资料的地方。无商业行为。
阅读正文内容

本文为转载内容,如果原作者想申明版权,请与我们联络webmaster@medkaoyan.net

我们学医的人中,读研的人大致有三类:一是直接从本科考上的;一是像我这样做了几年老师,没有直接接触手术刀的;再是做了几年医生后再考的。

  对本科直考生而言,考研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避开不容乐观的就业,并且为了日后有更好的发展。而这样选择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公共课的内容,特别是英语还没忘记,考时相对容易;毕业后年龄也相对于其他两类研究生较小,好找工作。而劣势则是:对自己在临床医疗中所欠缺的知识和技能缺乏足够的认识。

  我考研的目的简单明了:不喜欢教书,借着考/读研换行业(由教师转为医生)。而我这样的人考研也占了便宜的,毕竟我所在的学校虽然收入不高,但工作悠闲。故不用辞职考研,考研所费成本很小。我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这使我在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及考试答题中占到优势。

  我有一本科的同学毕业后做了医生,虽然收入和社会地位都高于我,但最后还是辞职和我一起考研。因为他是辞职考,所以目标十分明确,属于破釜沉舟一类,也考上了。在考研时,我同学因工作后一直从事临床工作(肿瘤科),故他在内外科及专业课复试中占了优势。

  对于考研,我个人觉得应届考生可能对自己的人生目标看得不太清楚,可以考虑在工作2~3年后再考。这样的做法可以在研究生学习中更有针对性。

  填报技巧和公共课复习

  报考学校和专业也是一门小学问。当时时间紧迫,我选择了专业基础课当中的“病理学”的专业。认真研究了重庆医科大学和华西医科大学2000~2002年的病理学考题后,我因华西的试题稳定且重点突出,故最后报考了华西肿瘤学专业。

  在复习备考中我发现最令自己头痛的是英语。以我的个人经验来看,“星火式”和“王长喜”英语词汇太过于繁杂琐碎,尤其不适合时间较紧的考生,我推荐“新东方”考研英语词汇。如果你基础较差,建议至少提前半年开始复习,每天至少背两小时单词,尤其是要反复记忆,直至考前一天。

  至于阅读理解,我觉得求精不求多,只需要做100篇左右和真题难度差不多的阅读理解即可,但要反复地做,每篇文章至少做5遍,每次都做在草稿纸上练习,以免再做时有提示。在做阅读理解时,最好全文翻译,这样翻译的复习也一并完成了。在复习词汇和阅读理解时,背单词和做阅读理解要结合起来,在保证准确率的基础上提高速度。在这个过程中,你的自信心会无数次地遭到打击,所以要咬牙坚持住。

  西医综合复习

  我由两次参考经历比较得出,如果西医综合一科你想考到125分以上,且又有充足复习时间的话,那么你一定要仔细看书、反复做模考题。如果你仅把目标分数锁定在100~120分之间,就可先不看书,而是以模考题和往届真题为中心开始复习。其中于吉人的预测题命中率很高,且和真题较为接近,明显优于肖毅的预测题。

  考前两个月就该开始做题了,每天一套。第一轮先把所有题做一遍,并且把每套题的生理、生化、病理、内科、外科部分划出来并单独统计分数,记录自己各部分的正确率,并在每套题做完后,把错的题通过查书,并结合于吉人的答案(但有少许错误,以教科书为准)弄懂。第一轮复习完后,第二轮就根据自己的薄弱点,按已划出的各部分重点突破之。

  初考上线后,紧接着将面临复试的问题,我觉得可以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和所报专业的情况来复习。我报考的方向是“肿瘤基因治疗的基础和临床”,故买了本《肿瘤学》(研究生用),就其中基因治疗部分详细阅读,另外把内外科、妇产科、耳鼻喉科中中国人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挑出来详读,同时重视病理学改变。另外还准备了英语的自我介绍。

  本期点击:临床医学肿瘤科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

  魏于全:男,中国科学院院士,肿瘤学教授,博士导师,留日博士。其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基因治疗的基础和临床”。

  周清华:男,肿瘤学教授,博士导师,其主要研究方向为“肺癌的手术和应用基础研究”。

  复旦大学附属医院:

  汤钊猷:男,外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是国内外著名肝癌研究学者,主要贡献为“小肝癌的研究”。

  沈镇宙: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外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对乳腺癌的临床和基础有深入的研究。

  天津医科大学:

  郝希山:男,肿瘤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在肿瘤外科诊治技术、肿瘤免疫及生物治疗和癌症除痛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国内外肿瘤学界有较高的声望。

  李瑞英:女,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赴日本、意大利、法国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和学习,从事肿瘤专业41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较好的教学科研能力。对乳腺癌、鼻咽癌及肿瘤热疗有深入研究。

  协和医科大学:

  孙燕:男,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曾在美国休斯敦MD,Anderson肿瘤中心任客座主任医师,为博士研究生导师,我国肿瘤内科治疗专业的奠基人。 

  周际昌:男,是我国肿瘤内科和肿瘤化疗事业的开拓者。从事肿瘤内科工作40余年,对乳腺癌、淋巴瘤、骨髓瘤、肺癌、胃癌、肠癌等的化疗及综合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着重对乳腺癌的联合化疗和早期癌的辅助化疗,大剂量顺铂疗法,以及新抗癌药、升血药和止吐药进行研究,对多种肿瘤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并达到国际水平。

  北京大学医学部:

  任军: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1.胃癌的血清学诊断及循环核酸诊断恶性肿瘤的研究;2.遗传性胃癌分子发病机制的综合研究;3.造血干细胞移植及肿瘤特异性免疫治疗(树突状细胞、dexosomeexosome等)。

  季加孚:男,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外科主任医师、教授。主要从事肿瘤外科临床一线工作,基础研究方向主要以胃癌等消化道肿瘤的临床治疗和分子机理为重点研究方向。


相关阅读内容

<<<返回上一页 <<<返回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其他课程>医学硕士>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