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EMBA教育一亮相,便穿上了一件“贵族”的外衣。看看各校开出的价码,着实让普通老百姓咂舌:复旦23万,交大21.8万,同济和财大,定在20万左右;海运学院还没有出价。再看看北京的:清华25万,北大26万!
20万元的EMBA有多少人来读?EMBA在沪上推出仅两周,便出现“热销”:到交大报名的已超过200人。复旦大学不仅吸引了众多本市企业界人士,苏浙一带的企业老总也纷至沓来 。
“热销”背后也该有冷思考,由“高价”学费引发了几个问题———
学费是如何定价的?
采访中,一些高校透露了EMBA的“定价策略”——是成本核算。教育部规定,EMBA师资中必须有30%以上的境外师资。据目前行情,请国外一流大学的一流教授上一天课,一般报酬是两三千美元,有的甚至高达四五千美元,还不包括差旅费、食宿费等。要办EMBA,就必需要有优秀的境外师资作支撑,这是一笔昂贵的开支,由此抬高了EMBA的学费。
二是消费群体。复旦大学EMBA项目负责人陆雄文认为,EMBA的市场不大,复旦认准的就是具有潜力的优秀企业家和高级经理人员,学校聘请的境外师资将是国际一流大学的教授。EMBA,实际上就是用稀缺的教育资源支撑起一个稀缺的教育产品。
三是竞争态势。一些学校认为,全国招EMBA有30家,大家都想把本校的EMBA塑造成一个高端品牌,而支撑高端品牌的除了高质量外,还必需有高价位。
如何杜绝“花钱买文凭”
办EMBA教育,高校第一次被赋予如此大的自主权,可以自主考试、自主招生;对企业老总来说,也是第一次可以不走应试的“门”,凭能力和业绩赢得高层次教育的“入场券”。虽说价格很高,但出得起这个费用的大有人在。社会的担心也随之而来:会不会出现“花钱买文凭”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几所高校在EMBA招生时不约而同地“缩水”了:复旦大学原本可招300人,现在只招120—140人;同济和财大分别可招100人,现定为50人和80人左右。凭实力,招满生源并不费力,但各校的态度很坚决:不搞“跑马圈地”,而看重办出“精品”来。
要保证质量,首先要把好“入口关”。除硬指标外,对报考者的工作业绩等,各校都表示要严格考察和审核程序。如交大将组成包括校方、企业界、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的人士的E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监督招生和考核,体现其公正性。其他高校也将在考勤、学分、项目、论文等方面严格把关,重要的考核内容还会交校外专家“盲审”,不合格的坚决淘汰。
如何做到“物有所值”?
学生出了高价,就得靠优质的教育服务来支撑。为此,复旦的EMBA,将开设与国际著名商学院同步的课程;交大的EMBA,聘请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和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全部师资的90%,其中来自国际著名商学院的教授约占三分之二,几项指标都远远超出教育部规定的标准。同济、财大、海运学院EMBA,想方设法打“特色牌”:同济力争创出项目管理、先进制造行业管理、博览会管理方面的特色;财大则以财务会计、管理博弈等特色与竞争者抗衡;海运学院也开辟了现代物流管理方向等。
EMBA教育要杜绝价格“泡沫”,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的自律。有关人士指出,EMBA教育的成败,关系到这个学位的含金量,关系到高校的形象,也关系到高等教育进一步扩大办学自主权的进程。EMBA,一定要办出精品来!(本报记者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