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版权归金融联考命题研究组(张华策划)与金融联考-考研网(www.jrlk.net)
转载请指明,谢谢合作!
2003年金融联考试题 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41
五、论述题
1.答: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对菲利普斯曲线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运用有不同的政策主张。各个学派虽然都承认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存在,认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并不存在长期的替代关系,但在二者之间的短期交替问题上出现了分歧,从而导致了各个学派的政策主张有所不同。
(1)凯恩斯主义认为,失业和通胀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交替关系,这就为总需求管理提供了一份菜单。
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在长期是无效的,但他们非常强调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中的运用。凯恩斯主义者认为菲利普斯曲线的移动非常慢,原因是工人存在货币幻觉,货币工资具有刚性。所以,即使工人意识到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但由于劳动合同中的货币工资已经确定,通货膨胀率的预期根本无法影响货币工资率和通货膨胀率。由此看来,政府在运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来降低通货膨胀率时,所引起的产出和就业成本会很大。因此,凯恩斯主义者主张采用收入政策来对付通货膨胀问题。当政府在运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失业率降低到自然失业率以下时,会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政府可以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解决失业问题。
(2)货币主义认为,失业和通胀在短期内存在一定的交替关系,但长期内不存在这种关系,长期菲利浦斯曲线是一条垂直线。
货币主义者也承认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中的有效性,但是他们认为菲利普斯曲线移动的速度比凯恩斯主义者所认为的移动的速度要快得多。所以,货币主义者不主张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降低失业率,也不主张用收入政策来对付通货膨胀问题。货币主义者强调中央银行在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增长率从而保持物价稳定方面的重要性。
(3)理性预期学派认为,失业和通胀即使在短期也不存在交替关系,因为人们会根据理性预期行事,因此,调节总需求的政策是无效的。
理性预期学派不仅否认宏观经济政策在长期中的有效性,而且也不承认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在短期中的交替关系的存在。他们认为,当货币供给量发生变化时,公众会很快预期到这种变化并反映到自己的经济决策行为当中,所以价格水平和货币工资率的变化对就业量和产出不会有任何影响。因为人们的预期是合乎理性的预期,通货膨胀的预期值始终与通货膨胀的实际值相一致,即使在短期内预期的通货膨胀率也不可能低于实际的通货膨胀率,所以政府无法以提高通货膨胀率为代价来降低失业率。另外,当政策发生意外变化或出现某种意想不到的冲击时,宏观经济中的经济变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人们会很快了解到这种变化,并做出相应的反应。理性预期学派也主张中央银行应保持货币供给量的稳定增长率,以保持物价的稳定。
2.答:(1)弹性论认为本币贬值通过相对价格效应影响国际收支,在产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本币贬值能否改善贸易收支取决于进出口需求弹性。
弹性论着重考虑货币贬值取得成功的条件及其对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影响。该理论在严格的假设条件的前提下,应用微观分析方法推导出货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取决于马歇尔——勒纳条件的成立及时滞效应即所谓J曲线效应的大小。此外,贬值带来相对价格的变化,将导致贸易条件或改善或恶化,这取决于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弹性分析法纠正了以往认为的只要货币贬值就能改善贸易收支的片面看法,正确地指出:只有在一定的进出口供求弹性条件下,货币贬值才有改善贸易收支的作用与效果。但该理论有很大的局限性:①这个理论把国际收支仅局限于贸易收支,未考虑劳务和国际间资本移动;②假设前提过于严格,很难适应于实际分析;③未考虑贬值后继发的通货膨胀效应;④采用的是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忽视了汇率变化对社会总支出和总收入的影响;⑤未明确区分使用不同货币来计量可能带来的不同结果。
(2)吸收论同时考虑贬值的相对价格效应和收入效应,认为本币贬值能否改善国际收支,取决于贬值能否降低吸收、提高国民收入,即取决于贬值影响收入的效应、收入变化影响吸收的效应和贬值直接影响吸收的效应。
吸收论从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方程式出发,着重考察总收入与总支出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国际收支调节的相应政策主张,即用支出增减政策与支出转换政策并加以适当的搭配和协调,从而使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同时达到实现。其与弹性论比较,吸收论不是从相对价格关系出发,而是从总收入与总吸收的相对关系中来考察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并提出调节政策,这是它与弹性论的重大差别。其次,就贬值的效应来讲,吸收论是从贬值对国民收入和国内吸收的相对影响中即从宏观经济的整体角度来考察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采用的是一般均衡分析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而弹性论则是从价格和需求的相对关系中来考察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采用的是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吸收论的主要缺点是假定贬值是出口增加的惟一原因,并以贸易收支代替国际收支。
(3)货币论将国际资本流动也考虑在内,在充分就业情况下,本币贬值国的国内价格上涨,实际现金余额减少,为使现金余额恢复到希望持有的水平,人们变卖国外证券,减少对国外商品需求来寻求额外货币,从而造成国际收支盈余。
货币论是建立在货币主义学说基础上的。它从货币的角度而不是从商品的角度来考察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主张。货币论认为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国际收支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实际货币余额(货币存量)对名义货币供应量的调整过程。其重要贡献是从开放经济的角度把货币供应的来源区分为国内部分和国外部分,认为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可以由国内货币政策主要是货币供给政策来解决,而贬值只有当其能提高货币需求,尤其是提高国内价格水平时,才能改善国际收支。因此货币论政策主张的核心是在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注重国内信贷的紧缩。
3.答:(1)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影响中介目标进而实现最终目习标的途径和过程的机能。至于采用哪些政策手段更有利于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其过程和机制的有效性如何,在西方有不同的理论和立场,主要有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
凯恩斯学派主张传导过程中的主要机制或主要环节是利率。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或调整必须首先影响利率的升降,然后才能使投资及总支出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总收入的变化。即M→r→I→E→Y,式中:E表示总支出,Y表示总收入。其中,特别强调利率的变化通过资本边际效率的影响使投资I以乘数方式增减,最后影响社会总收支的变化。
货币学派则认为利率在货币传导机制中并不起重要作用,而强调货币供应量在整个传导机制上具有真效果。这种主张认为,增加货币供应量在开始时会降低利率,但不久会因货币收入增加和物价上涨而使名义利率上升,而实际利率则有可能回到并稳定在原先的水平上。他们认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不是通过利率间接地影响投资和收入,而是通过货币实际余额的变动直接影响支出和收入,即:M→E→Y。
(2)货币政策的效应是指货币政策的实施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的影响,是货币政策经过传导于经济过程之后的必然结果。但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效应是一种综合结果。影响货币政策的因素主要有:货币政策时滞、货币流通速度、微观主体预期、社会政治团体的利益。衡量货币政策效应,一是看效应发挥的快慢,二是看发挥效力的大小。
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将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开始公布MO(流通中的现金)、M1(狭义货币)和M2(广义货币)三个层次的货币量指标。1996~1998年期间,中央银行采取的是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对货币供应量进行了有效控制,基本上实现了稳定物价和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1998年开始,普遍认为中国经济步入通货紧缩状态,中央银行又转而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提出保持高于GDP增长率的10个百分点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在实践中也大致达到了这一预期目标。这说明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的控制是合理的、适度的,也验证了货币供应量的可测性和可控性。但是,这期间并没有导致社会投资和居民消费需求的合理增长,一些需要发展的部门、行业和企业仍旧筹资困难,微观经济起色不够理想,从而引起了关于对其相关性的怀疑。在货币供应量充足的情况下仍旧难以解决这些问题,表明我国目前的货币传导机制不够健全。
(3)我国的货币传导机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利率市场化程度低;票据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再贴现政策的传导机制难以发挥作用;货币市场不能满足以公开市场为主要操作手段实行间接调控的需要;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相关性受到质疑。这些问题制约了货币政策效应,需要通过改革完善我国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可供选择的改革措施包括:①积极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建立以再贴现率为基准利率、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②加快货币市场的基础建设,逐步建立发达的同业拆借市场和票据市场。③利率市场化提高到一定程度后,放弃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目标,改为以利率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