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生教授从美国回来不久,他比较了中国经济学研究包括金融学研究和美国有什么不同。他认为,中国的经济学家通常都更富有想象力,更有概括性,做研究描述性的东西比较多,比如像国内比较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可以谈任何事情,宏观的,微观的,货币政策,利率政策,证券市场,基金管理,他们有比较宽的知识面。国外的经济学家都集中在某一个方向上,做研究更具体更严谨一点。
比方说我们做一大堆数学模型,如果主要做的是资产定价方面的东西,就很少去搞宏观的东西。西方的金融学家通常都做一些更具体的事情,比较强调数学化,而且强调对观点的论证。
周春生教授还强调,在国内做研究应该很好借鉴国外的东西。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是利用国外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国内的问题,因为中国市场刚起步,有很多美国人需要回过头去找数据。而且中国有自己的特色,抓住这些,采用先进的研究方法和工具会出一些有份量的成果。当然,不可能每个人写研究中国的文章都可以拿到国际一流刊物上发表。对于从事具体工作的人来说,也可以借鉴国外比较成熟的市场经验,看看为什么国外的市场发展得这样成功。在国外,很多理论研究对实际工作是有很多指导意义的,比如衍生工具,国外衍生工具的发展,要远远超过股票市场的规模。对于衍生工具,理论上可以得出大致的价格,实际工作也采用了这一点。现在衍生工具变得比较成熟,所以现在国外公司用期权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已经很普遍,特别是高科技公司。事实上,这也是有很多人先去做理论研究,然后把研究的成果推广到实际的应用中去的原因。这种研究途径我们也可以借鉴。
(四)从大量的经济现象中抽象出最本质的东西
樊纲教授以宏观经济学中的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为例说明经济学的抽象法问题。在复杂的经济学体系当中,如何用抽象思维把不同的问题放到不同的位置,分别加以分析,然后统一加以思考,这是做好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包括做模型。做模型首先你得把这个模型想清楚,什么是条件,什么是变量,什么是解释变量。这涉及到我们的思路是不是清楚,你给出的东西是不是可靠,是不是真正和问题相关,以及是否能够去解决问题等。经济学永远是问题导向的。研究中国经济学之所以有意思,就是因为这么多问题在导向,在引导我们去解决这些问题,而且确实有些是前所未有的问题,比如我们遇到的转型期的许多特殊问题。有了抽象的思维方式之后,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来建立模型,发展理论,来更好地解决问题。
(五)经济学和金融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必须要国际化。
张维迎教授认为,作为经济学工作者没有使命感是不可能的。作为经济研究工作者的使命感,就是希望中国人在国际学术市场上有一席之地。如果没有,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感到心寒。以色列、印度都能有一席之地,为什么我们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没有?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现在整个国际经济一体化,所有方面的竞争都不可避免,包括学问方面也是如此。为此,张维迎教授提出了三个"C"的概念:一个是"Internationally Compatible",第二是"InterneqCOmparabfe",第三是"Internationally Competitive"。
张维迎教授还谈到了做任何研究工作的重要环节--选题问题。他认为,大体上有两类题目来源:一类是从已有的文献、论文当中来选,这些文章中都有些假设,你可以改变它的一些假设,然后做出自己的成就。这一类可以说在经济学中占了相当一部分比例;另一类是从现实当中来选择题目,这个现实不是指政府给你出个题目或某个企业领导人给你出个题目,而是你在观察现实当中可能发现一些有趣的问题,现有的理论还没有人很好地去解释它,这时候如果你选择这个题目,再去看文献,做出你的研究来,这就是你的成果。张教授自己的很多论文就是从观察现实中获得的。
(六)广泛吸收已经有的科研成果
吴敬琏教授指出,科学的发展是个接力赛。牛顿临终之前有一段话,说他自己是一个知识岸边的拾贝者,认为他自己的工作并不怎么样,只是在许多的宝贝中捡了几个。他之所以能够这样,并不是因为他本人特别聪明,而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西方的科学发展是一种接力赛,一个开题报告,一个论文的计划,如果你对原有的文献没有研究透,对前人重要的东西都没有掌握,那么对不起,等研究清楚了再来。而在国内往往没有做到这一点。
此外,大家还谈到如何在国外经济学和金融刊物发表文章的问题。陈志武教授认为,各种刊物有自己的风格,投稿~定要选择好方向。有的喜欢数学味道少一些的,如在 5-6年前加。Journal Of Finane的主编,很不喜欢纯数学的论文。现在金融方面有三、四个主要的学报,一个是 JOUrnal of Finance,第二个是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再一个是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这三个比较起来,可能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是最喜欢数理模型的,当然既有理论,又有数据支持的最好。另外,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发表的公司财务方面的文章很多,Review of Finacial Studies比较倾向于所谓的市场微观结构、资产定价和期权定价这些方面,而Journal Of Finance可能是这三个里面最综合的,当然现在他的主编比较倾向于资本市场理论方面的文章,他也更喜欢数学模型一些。
比方说我们做一大堆数学模型,如果主要做的是资产定价方面的东西,就很少去搞宏观的东西。西方的金融学家通常都做一些更具体的事情,比较强调数学化,而且强调对观点的论证。
周春生教授还强调,在国内做研究应该很好借鉴国外的东西。最重要的方面之一是利用国外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国内的问题,因为中国市场刚起步,有很多美国人需要回过头去找数据。而且中国有自己的特色,抓住这些,采用先进的研究方法和工具会出一些有份量的成果。当然,不可能每个人写研究中国的文章都可以拿到国际一流刊物上发表。对于从事具体工作的人来说,也可以借鉴国外比较成熟的市场经验,看看为什么国外的市场发展得这样成功。在国外,很多理论研究对实际工作是有很多指导意义的,比如衍生工具,国外衍生工具的发展,要远远超过股票市场的规模。对于衍生工具,理论上可以得出大致的价格,实际工作也采用了这一点。现在衍生工具变得比较成熟,所以现在国外公司用期权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已经很普遍,特别是高科技公司。事实上,这也是有很多人先去做理论研究,然后把研究的成果推广到实际的应用中去的原因。这种研究途径我们也可以借鉴。
(四)从大量的经济现象中抽象出最本质的东西
樊纲教授以宏观经济学中的长期问题和短期问题为例说明经济学的抽象法问题。在复杂的经济学体系当中,如何用抽象思维把不同的问题放到不同的位置,分别加以分析,然后统一加以思考,这是做好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本功,包括做模型。做模型首先你得把这个模型想清楚,什么是条件,什么是变量,什么是解释变量。这涉及到我们的思路是不是清楚,你给出的东西是不是可靠,是不是真正和问题相关,以及是否能够去解决问题等。经济学永远是问题导向的。研究中国经济学之所以有意思,就是因为这么多问题在导向,在引导我们去解决这些问题,而且确实有些是前所未有的问题,比如我们遇到的转型期的许多特殊问题。有了抽象的思维方式之后,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来建立模型,发展理论,来更好地解决问题。
(五)经济学和金融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必须要国际化。
张维迎教授认为,作为经济学工作者没有使命感是不可能的。作为经济研究工作者的使命感,就是希望中国人在国际学术市场上有一席之地。如果没有,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感到心寒。以色列、印度都能有一席之地,为什么我们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没有?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现在整个国际经济一体化,所有方面的竞争都不可避免,包括学问方面也是如此。为此,张维迎教授提出了三个"C"的概念:一个是"Internationally Compatible",第二是"InterneqCOmparabfe",第三是"Internationally Competitive"。
张维迎教授还谈到了做任何研究工作的重要环节--选题问题。他认为,大体上有两类题目来源:一类是从已有的文献、论文当中来选,这些文章中都有些假设,你可以改变它的一些假设,然后做出自己的成就。这一类可以说在经济学中占了相当一部分比例;另一类是从现实当中来选择题目,这个现实不是指政府给你出个题目或某个企业领导人给你出个题目,而是你在观察现实当中可能发现一些有趣的问题,现有的理论还没有人很好地去解释它,这时候如果你选择这个题目,再去看文献,做出你的研究来,这就是你的成果。张教授自己的很多论文就是从观察现实中获得的。
(六)广泛吸收已经有的科研成果
吴敬琏教授指出,科学的发展是个接力赛。牛顿临终之前有一段话,说他自己是一个知识岸边的拾贝者,认为他自己的工作并不怎么样,只是在许多的宝贝中捡了几个。他之所以能够这样,并不是因为他本人特别聪明,而是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西方的科学发展是一种接力赛,一个开题报告,一个论文的计划,如果你对原有的文献没有研究透,对前人重要的东西都没有掌握,那么对不起,等研究清楚了再来。而在国内往往没有做到这一点。
此外,大家还谈到如何在国外经济学和金融刊物发表文章的问题。陈志武教授认为,各种刊物有自己的风格,投稿~定要选择好方向。有的喜欢数学味道少一些的,如在 5-6年前加。Journal Of Finane的主编,很不喜欢纯数学的论文。现在金融方面有三、四个主要的学报,一个是 JOUrnal of Finance,第二个是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再一个是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这三个比较起来,可能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是最喜欢数理模型的,当然既有理论,又有数据支持的最好。另外,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发表的公司财务方面的文章很多,Review of Finacial Studies比较倾向于所谓的市场微观结构、资产定价和期权定价这些方面,而Journal Of Finance可能是这三个里面最综合的,当然现在他的主编比较倾向于资本市场理论方面的文章,他也更喜欢数学模型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