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的本性是追求尽可能大的资本收益,国际资本总是流向获利机会比较大的地方。如果某国的经济政策与制度具有优势与活力,局势稳定,市场前景看好,整体或某些行业处于发展阶段,机会较多,投资收益水平比较高,肯定会对外国投资资本产生比较大的吸引力。对高速发展的国家来讲,这部分外汇流入的比重是很大的,而且对本国货币供求关系及本国经济的影响力也是巨大的。因为这种外汇流入,是国际资本的单向流动,从交易的角度来讲即是抛出外汇购入本币,这对本币造成升值压力,巨大的国际投机资本跟风,更会火上浇油、推波助澜(中国目前正处在这种历史时期)。同样,外汇的单向流出必然造成对本币的贬值压力。
外国资本流入某国进行投资经营,其大部分外汇资本需要兑换成该国货币。对流入国来讲,外汇的流入增加了外汇供给,但要维持本币汇率稳定,同时必须增加本币投放,相当于扩大本币供给;对净流出国来讲,减少了外汇供给,要维持本币汇率稳定,同时必须等量回笼本币。显然,无节制的吸引外资、让外资占领国内市场的政策是危险的,外国资本尤其是纯逐利资本,在国内赚取大量利润(本币)以后大量流出,如果没有足够的外汇进行兑付,势必造成本币的大幅贬值,进而冲击整个国内金融市场,甚至造成更大的国内危机。
对快速发展中国家来讲,要保持本币汇率稳定,必须将流入的外国资本纳入本国的产业发展科学规划与市场调控的范围之内。一个国家不可能一直保持外汇净流入态势,潮起有潮落,一定时期内外汇的动态净流出是不可避免的,这对本币汇率造成贬值压力。外资大量流出并不可怕,无非是原来流入外汇的反向流动,只要对流入外汇资源进行合理保管与使用,不断提升国内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让流进来的国际资本,为国内赚取更多的外汇,即使出现汇率波动,也不会动摇国内金融与经济形势稳定的基础。事实上发达国家几十年来汇率波动幅度在30%—60%以上,而其不断经受汇率波动洗礼的金融与经济基础,越发健康、稳定并富有竞争力。上一世纪90年代中期东南亚国家的金融危机,正是因为过度地依赖外资并将流入的大量外汇挥霍掉了,到头来国内金融体系无足够外汇头寸应付投机打压而崩溃了。
由以上分析可以明显得出这样的结论,资本项目下的外汇收支状况,对汇率影响是长期的、而且是双向的。资本收支顺差,短期可能引起本币的升值,但因为顺差是顺差国的负债、逆差国的权益,这种负债的积累必然又会导致本币的贬值;这与经常项目不同。资本是不断逐利流动的,这正是汇率周期波动的根本原因,也是难以管理与存在较大风险的原因所在。
2、国际贸易价值盈余状况及资本输出与汇率的关系
本节专门讨论国际收支结构差异,对汇率的影响。因为国际分工差异或者说社会发展状态与生产力水平不同,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投资往来内容差异很大。这种差异,比较明显地出现在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交流合作之中。
(1) 国际分工不同造成的国际贸易价值盈余差异
不同国家不同的发展状态与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令经济领域国际分工日益细密具体。低端、低附加值或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集中在不发达国家,而高端、高附加值、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业基本为发达国家垄断。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看,当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于工业化初期或工业化发展阶段,而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后工业社会。由于技术进步与社会效率的提高,当前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产业,基本上处在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竞争十分激烈的状态,行业利润微薄;而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已经很低,以高科技、大金融、大资本、大商贸等为主体的产业占据主导地位,输出的是技术、资本、管理、品牌与服务,拥有明显的产品定价权优势,利润丰厚。这样的国际分工,令美国等发达国家攫取了全球国际产品80%以上的利润,竞争力最强、赚钱最多的公司几乎被发达国家垄断;这样的国际分工,令不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贸易收支总体上必然出现顺差,因为经常项目贸易下,农业与制造业产品尤其是消费品占据了比较大的比重,更何况不发达国家因为自身货币没有国际支付特权而不得不用自有商品与资源换取更多的发达国家的货币来应付国际支付。
外国资本流入某国进行投资经营,其大部分外汇资本需要兑换成该国货币。对流入国来讲,外汇的流入增加了外汇供给,但要维持本币汇率稳定,同时必须增加本币投放,相当于扩大本币供给;对净流出国来讲,减少了外汇供给,要维持本币汇率稳定,同时必须等量回笼本币。显然,无节制的吸引外资、让外资占领国内市场的政策是危险的,外国资本尤其是纯逐利资本,在国内赚取大量利润(本币)以后大量流出,如果没有足够的外汇进行兑付,势必造成本币的大幅贬值,进而冲击整个国内金融市场,甚至造成更大的国内危机。
对快速发展中国家来讲,要保持本币汇率稳定,必须将流入的外国资本纳入本国的产业发展科学规划与市场调控的范围之内。一个国家不可能一直保持外汇净流入态势,潮起有潮落,一定时期内外汇的动态净流出是不可避免的,这对本币汇率造成贬值压力。外资大量流出并不可怕,无非是原来流入外汇的反向流动,只要对流入外汇资源进行合理保管与使用,不断提升国内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让流进来的国际资本,为国内赚取更多的外汇,即使出现汇率波动,也不会动摇国内金融与经济形势稳定的基础。事实上发达国家几十年来汇率波动幅度在30%—60%以上,而其不断经受汇率波动洗礼的金融与经济基础,越发健康、稳定并富有竞争力。上一世纪90年代中期东南亚国家的金融危机,正是因为过度地依赖外资并将流入的大量外汇挥霍掉了,到头来国内金融体系无足够外汇头寸应付投机打压而崩溃了。
由以上分析可以明显得出这样的结论,资本项目下的外汇收支状况,对汇率影响是长期的、而且是双向的。资本收支顺差,短期可能引起本币的升值,但因为顺差是顺差国的负债、逆差国的权益,这种负债的积累必然又会导致本币的贬值;这与经常项目不同。资本是不断逐利流动的,这正是汇率周期波动的根本原因,也是难以管理与存在较大风险的原因所在。
2、国际贸易价值盈余状况及资本输出与汇率的关系
本节专门讨论国际收支结构差异,对汇率的影响。因为国际分工差异或者说社会发展状态与生产力水平不同,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投资往来内容差异很大。这种差异,比较明显地出现在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交流合作之中。
(1) 国际分工不同造成的国际贸易价值盈余差异
不同国家不同的发展状态与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令经济领域国际分工日益细密具体。低端、低附加值或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集中在不发达国家,而高端、高附加值、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业基本为发达国家垄断。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看,当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于工业化初期或工业化发展阶段,而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后工业社会。由于技术进步与社会效率的提高,当前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产业,基本上处在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竞争十分激烈的状态,行业利润微薄;而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已经很低,以高科技、大金融、大资本、大商贸等为主体的产业占据主导地位,输出的是技术、资本、管理、品牌与服务,拥有明显的产品定价权优势,利润丰厚。这样的国际分工,令美国等发达国家攫取了全球国际产品80%以上的利润,竞争力最强、赚钱最多的公司几乎被发达国家垄断;这样的国际分工,令不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贸易收支总体上必然出现顺差,因为经常项目贸易下,农业与制造业产品尤其是消费品占据了比较大的比重,更何况不发达国家因为自身货币没有国际支付特权而不得不用自有商品与资源换取更多的发达国家的货币来应付国际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