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B 4.B 5.D 6.C 7.A 8.D 9.A 10.B
11.C 12.A 13.A 14.A 15.C 16.B 17.A 18.D 19.A
20.B 21.B 22.C
二。、简述题
1.答:(1)很少受到市场所在国金融和外汇法规的约束。它摆脱了任何国家和地区政府法令的管理约束,它在货币发行国外,货币发行国无权施以管制;突破了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业务的汇集地的限制,只要某个地方管制较松、税收优惠或地理位置优越,即使没有巨量资金积累也能成为离岸金融中心。
(2)借贷业务中使用的货币种类较多。欧洲货币市场上交易的币种除美元、日元、德国马克等传统币种外,还包括瑞士法郎、英镑、加拿大元等,以发展中国家货币为交易币种的也并不少见,甚至出现了以特别提款权和欧洲货币为标价币种的交易。
(3)具有独特的利率结构,成本低,效率高。欧洲货币市场建立了独特的利率体系,表现在存款利率略高于国内金融市场,而放款利率略低于国内金融市场。
(4)调拨方便、选择自由。市场所在地的政府为了吸引更多的货币资金,扩大信贷业务,官方往往设定自由经营的条件并采取种种优惠措施,尽量提供方便;各金融中心设有良好的通讯和金融基础枋惺炝返慕鹑诰瞬拧?SPAN style="COLOR: black">
2.答:(1)两者的联系在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可以看作套利定价模型(APT)的一个特例,APT是对CAPM的拓展。
(2)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CAPM理论的推演是在马科维茨的有效组合理论基础上进行的,是基于均值一方差范式推出的,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而APT模型则是建立在一价定律的基础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2)APT认为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取决于多种因素,而CAPM则认为只取决于市场组合因素。(3)APT并不特别强调市场组合的作用,而CAPM则强调市场组合必须是一个有效组合。
3.
4.答:从狭义上说,国际间政策协调是指各国在制定国内政策的过程中,通过各国间的磋商等方式来对某些宏观政策进行共同的设置。从广义上看,凡是在国际范围内能够对各国国内宏观政策产生一定程度制约的行为均可视为国际间政策协调。各国政策当局之间在执行政策方面的协调与合作可以有许多层次,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内容:
(1)信息交换。政策当局之间相互交换有关今后宏观经济政策的信息是最低层次的政策协调,交换的内容主要涉及近期宏观政策的主要目标取向、对主要货币之间汇率合理水平的判断,以及有关外汇市场干预的主要行动意向等。交换信息是进一步深入合作的基础。
(2)政策目标和行动的一致性协调。各国政策当局在充分交换政策目标和行动意向信息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协调宏观政策目标和所选择的政策工具,并在政策的执行力度及采取政策的时间等方面进行合作。政策一致性协调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政策效果之间的相互冲突。
(3)联合行动。相互交换信息和协调政策目标的下一步合作是两国或多国之间的联合行动。比如在恰当的时机采取共同的行动,执行协调一致的货币与财政政策,实现共同理想的宏观经济状态或者联合干预外汇市场,实现共同的理想汇率目标。
三、计算题
1.
2.解:首先,通过交叉汇率法比较汇率差异。通过伦敦和苏黎世两地的汇率,可以套算出美元与瑞士法郎的汇率,即USD1=CHF1.3124~1.3136,它显然高于纽约市场的汇率。也就是说,美元在伦敦和苏黎世两地要高于纽约市场的汇率,所以交易商套汇能获得利润。
其次,进行套汇。
第一步,在伦敦市场将美元卖出,换得100万元÷1.6887=592171.5英镑;
第二步,在苏黎世市场将英镑卖出,换得592171.5×2.2164=1312488.9瑞士法郎;
第三步,在纽约市场将瑞士法郎卖出,收入1312488.9÷1.2561=1044892美元。
显然,交易商获得毛利润为1044892-1000000=44892美元。
四、论述题
1.
2.答:(1)为了消除金本位制崩溃后国际货币的混乱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英美两国即着手设计新的国际货币秩序。1944年召开的有44国参加的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以美国“怀特方案”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从而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建立了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美元—黄金本位制;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国际收支逆差国提供短期资金融通。
(2)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国际货币合作的产物,它消除了战前各个货币集团相互对立、进行外汇倾销、货币战、汇率战的局面,稳定了战后国际金融混乱的动荡局势,有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
然而,布雷顿森林体系也存在一些基本缺陷:第一,清偿力和信心之间的矛盾。信心和清偿力同时实现是有矛盾的。美元供给太多就会有不能兑换黄金的危险,发生信心问题;美元供给太少则不能满足国际经济发展对清偿力的需求,发生清偿力不足的问题,即“特里芬难题”。这是任何以一种货币为国际储备货币的货币制度的弱点。第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可调整汇率制难以按照实际情况经常调整。对国际收支根本失衡未作明确定义,难以判断;美元是基准货币,即使美元汇率偏高或偏低,也不便作出调整;而其他国家也往往是盈余国不愿升值、赤字国不愿贬值。国际收支大面积失衡问题并未得到真正解决。第三,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国为了维持对外收支平衡和稳定汇率,也不能不丧失国内经济目标。如赤字国的货币趋于贬值,为了维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中央银行必须在外汇市场卖出美元购进本国货币,从而缩减了国内货币供给,往往导致衰退和失业。
(3)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内在原因是“特里芬难题”。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建立在黄金—美元基础之上的,美元既是一国的货币,又是世界的货币。作为一国的货币,美元的发行必须受制于美国的货币政策和黄金储备;作为世界的货币,美元的供应又必须适应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增长的需要。由于规定了双挂钩制度,由于黄金的产量和美国黄金储备的增长跟不上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于是,美元便出现了一种进退两难的状况:为满足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美元的供应必须不断地增长;美元供应的不断增长,使美元同黄金的兑换性日益难以维持。美元的这种两难,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于20世纪50年代首先预见到的,故又被称为“特里芬难题”。
特里芬难题指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在不稳定性及危机发生的必然性和性质。这个危机的性质就是美元的可兑换性危机,即美元无法按固定比价维持同黄金的兑换性。随着流出美国的美元日益增加,美元同黄金的可兑换性(按固定价格)必将日益受到人们的怀疑,美元的可兑换性信誉必将受到日益严重的削弱。换言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根本缺陷是美元的双重身份和双挂钩制度,由此导致的体系危机是美元的可兑换性危机,或可称为人们对美元可兑换性的信心危机。美元危机的程度,同流出美国的美元数额有关。流出的美元超过美国黄金储备的余额,被称为“悬突额”。悬突额是预测美元危机的一个很好的指标,也是以后许多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建议所力图解决的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