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求职时比较容易获得外企认同之外,这项考试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的组成部分之一--口试。
当初决定考BEC完全出于偶然。大二下,早早考完四六级的我终于摆脱了纠缠十几年的英语考试恶梦,按照自己的设计自由自在地过起了"享受英语"的生活。开始时还能每天坚持朗读和背诵,在英语的海洋里漫游得有滋有味,可是日子久了,没了考试在后头赶着追着,惰性慢慢爬上来。加上大二下的专业课内容多而紧张,难免顾此失彼,学英语的时间不知不觉被专业课挤占掉了一大半。
心理学上有一条著名的"21法则",是指一种行为只要坚持21天,就能养成习惯。可是反过来,好不容易养成的好习惯如果连续荒废21天,从此也就不复存在了。一段日子没碰英语之后,我终于开始纵容自己,习惯了有上顿没下顿的"混日子英语"。直到大二下学期的一天,在QQ上碰到一个上海财大的初中同学,她告诉我最近正在准备BEC2级考试,托我帮她在北京收集一些备考资料。那是我第一次听说Cambridge Business English Certificate(剑桥商务英语证书)。
我们聊了没几句她就匆匆下线了,BEC却引起了我的兴趣。我继续在网络上游荡,一边搜索和BEC相关的信息,一边帮她留意合适的辅导材料。不过当时BEC的普及程度似乎远远不如现在,市场上的培训班和辅导材料更是少得可怜,加上时间紧迫,直到考前都没能帮上她什么大忙,未免有些遗憾。
在搜索的过程中,我对BEC考试的证书效力、考试形式和大致难度有了一定的知晓。BEC考试由剑桥大学主办,共分三个级别,由低到高分别标为1、2、3级(现在已经更名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中级和高级的难度和分别和国家四级、六级相当,主要侧重于评价考生在商务活动和环境中应用英语的能力,但题型是英国传统式的,充满变化,非常注重对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考察。一旦通过,其证书终身有效。根据考试成绩高低,证书分为A、B、C三类,不通过者不颁发证书。
除了在求职时比较容易获得外企认同之外,这项考试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的组成部分之一--口试。口语是我从心里到嘴上都一直嚷嚷着要练好,却不知道怎样才算彻底过关的一块硬骨头。我的想法很简单,如果报了BEC的考试,迫于口试的压力,向来好胜不服输的我必定会逼自己在短时间内痛下苦功练好口语。而一口流利标准的英语可是一朝辛劳终身受益的财富。所以,为这个考试花费的投资,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精力上都是绝对值得的。
因为当时我已经在国家六级考试中获得了不错的成绩,所以毫不犹豫地把最高级别(3级)作为自己的努力目标。
二、培训:感受英语系的授课方式
很幸运地在学校三角地看到了北大英语系主办的BEC培训班广告,这是我当时寻觅到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BEC3级强化班。
有了目标,就要给自己制定执行的计划和方略,一步一步地接近它、实现它。在决定参加当年11月的考试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寻找BEC的参考书籍和培训资源。进入大学以来,我对应试性质的英语培训班一直没什么好感。对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人来说,只要有选择地读懂读透一两本参考书,对付掉这些考试是绰绰有余了。
可是这次不同,最直接原因在于BEC的英式题型和以往我所熟悉的美式题型大不相同,而且,BEC考的不仅仅是英语,还有商务环境下的许多常见情景和问题,这在作文和口语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加上市面上高质量的参考书几乎没有,这下可真是"自学无门"。身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我想也许这次该发挥一下"比较优势","借助外脑"为我所用了吧。
很幸运地在学校的三角地看到北大英语系主办的BEC培训班广告,这是我当时寻觅到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BEC3级强化班,专门为准备参加11月份考试的考生开办,由北大英语系老师主讲。广告上对于复习资料来源和师资力量的承诺和介绍让我觉得非常信赖,于是就到西门附近的化学北楼英语系报了名,领取到剑桥颁发的BEC3级考试大纲。
学期结束前,在宿舍楼道里碰到一个上海同乡,不知怎地说起BEC3级,听说有这么一个近水楼台的培训班,她也立刻动身去报了名。在9月份开始的两个多月时间里,我们每周有四个晚上坐在大教室中,听英语、读英语、写英语,从初秋坐到寒冬,望着窗外的绿荫葱葱慢慢变成草木凋零。靠着相互的鼓励和支持,我们最终都成功攻下了BEC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