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本章复习重点:
一、认识的基础和本质,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三、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四、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一、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认识论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与旧认识论(主要指唯心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本质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反映论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它主张,认识本质上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自觉地把反映论原则作为自己认识论的前提。先验论否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主张认识先于客观事物而存在,先于实践经验而存在。认识论上存在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一条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另一条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
(2)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的可知论,反对一切不可知论,并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可知性问题上的局限性。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实践。
(3)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区别。辩证唯物主义坚持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的观点,主张认识本质上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旧唯物主义离开实践来考察反映过程,主张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简单的摹写和机械的反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机械性、直观性,把反映论发展为能动的反映论。
典型试题分析
一、多项选择题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哲学认识论的区别在于
A.是否坚持反映论
B.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发展过程
C.是否主张能动的反映论
D.是否坚持科学的实践观
E.是否承认唯物辩证法
2、认识发生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在认识中起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源”和“流”的关系。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经验材料、物质条件、工具手段,实践锻炼和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
(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认识的本质。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
(1)认识本质上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反映是认识的基本特性。认识必须如实地反映客观实际。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能动的过程。反映不是一种对客观对象照镜子式的直接映照或机械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摹写,也不是一次性就完成的认识,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感知,是在观念上对客体的改造和能动再现,是由现象到本质、由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为深刻的本质的不断深化的过程。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要识别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在认识本质问题上的错误(前者夸大主体的能动性,后者抹煞主体的能动性)。
(2)认识主体在反映中的创造性。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
创造性是人类认识的又一基本特性。认识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认识或反映中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主体创造性地再现客体。如人们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运用抽象的概念、符号、公式、图形来反映客观对象。第二,人们不仅能反映客观对象的当前状况,而且还可以突破一定的时空界限来追溯历史、预测未来。第三、人们不仅能反映客观事物的实然状态,而且能反映客观事物的应然状态。如人们根据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结合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在观念中构想出客观事物应当具有的性质、状态和功能,构筑理想世界。
反映的创造性与信息、选择、重构是联系在一起的。反映的过程就是主体以特定的方式对客体的信息进行能动的选择、重构的过程。信息是同世界的物质过程、能量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普遍现象,它是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通过相互联系而实现或保留的某一事物形态、结构、属性和含义的表征。(也有人把信息定义为物质世界相互联系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一事物的状态或特性在另一事物中引起一种同构的对应。)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主要表现在:首先,主体以感觉器官为门户的神经生理系统所决定的选择。人的感觉器官是一个信息过滤器。人的感官在选择能力上虽然受一定的限制,但人可以利用认识工具来扩大自己的选择能力和范围。其次,在通过感觉选择信息的基础上,人的思维活动还要对信息进行自觉的能动的选择。如对丰富的但又是表面的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即筛选、择取自己需要的信息,等等。
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离不开重构。主体不仅要对来自客体的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变换,而且要按照正确反映客体的要求把这些信息在大脑中重新组合成为观念的体系。
主体对客体的选择、建构都是能动反映过程的内在环节。不能把反映与选择、重构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
4、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即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但这并不否认认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会使实践活动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效果。当错误的认识和理论指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的作用,使实践失败。
5、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
知与行的关系就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观包含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提出行先于知,由行而致知,行是知的基础,行高于知等见解,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同时他们还认为“知行相资以为用”,肯定了知对行起指导作用。唯心主义观点认为“离行以为知”、“尊知而贱行”,颠倒了知与行的关系。中国传统哲学在知行观上的共同的局限性是未能正确揭示实践的本质特征,即使是旧唯物主义也未科学地说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中的合理因素对于我们思考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具有积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二、认识的发展过程
1、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认识过程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列宁把它概括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的过程。(参见《列宁全集》第55卷,142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感官与客观事物的接触而获得的对事物表面现象或外部联系的认识。理性认识则是人们在感性经验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加工而获得的对事物本质或内在联系的认识。它们二者在性质、内容、形式和特点等方面都不同,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渗透。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如果割裂了二者的联系,就会导致经验论和唯理论、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理性认识并不是认识过程的完结,它还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和指导实践。
2、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认识过程存在两次飞跃。首先,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实现这一飞跃必须掌握系统而又真实的感性材料,必须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思维加工。其次,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它坚持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两次飞跃并不是认识的结束。这种飞跃需要不断反复。这样才能使认识不断发展、不断深化、不断升华。实践,认识,再实践,在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是认识运动的全过程和总规律。
3、 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理性因素是认识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并在认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理性因素主要是指认知性的意识,包括人的理智、思维和逻辑等因素。理性因素是人的认识能力的主要构成因素。人们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狭义的非理性因素是指非理智、非认知的精神因素,包括情感、意志、欲望和需要等因素,它们不属于认识能力,而是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渗透到主体的认识活动中。广义的非理性因素还包括不能被逻辑思维的概念所包含的主体心理形式,如幻想、想象、猜测、顿悟、直觉、灵感等意识因素,这些因素则属于人的认识能力。情感、意志等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启动与停止、对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在认识过程中,非理性因素和理性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对认识的发展和飞跃起重要作用。非理性因素既可以起积极作用,也可以起消极作用。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不能脱离人的理性因素。人就其主导方面来说是理性的,而人的非理性因素能够并且应该受到理性因素的支配或制约。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应当在正确的理性认识的指导下发挥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反对非理性主义片面夸大非理性因素的作用、贬低甚至否认理性的作用的错误倾向。
4、 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矛盾贯穿于整个认识过程中。认识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克服它们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一方面,我们的主观认识要和认识对象的具体情况相一致;另一方面,主观认识要和不断变化发展的客观实际相适应,使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在每一认识阶段上都能达到统一。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认识上犯“左”和右的错误。
5、 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创新是对旧事物、旧观念的突破。理论创新包括理论的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的创新。理论创新是认识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它必须以实践的发展为动力,以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为依据。实践创新包括实践理念、实践内容、实践方式或手段等方面的创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典型试题分析
一、多项选择题:
1、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
A.人的感觉受理性支配
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E.意识建构认识对象
命题分析: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
三、真理与价值
1、真理及其客观性
任何真理都是客观真理。真理的客观性表现在:真理的内容和检验真理的标准都是客观的。注意识别和批判唯心主义主观真理论的错误。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1)任何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绝对真理的含义: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就人类认识本性而言,人们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相对真理的含义: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的近似正确的反映。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与人的认识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相联系的。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二者是真理的两种不同的方面或属性;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相对真理不断向绝对真理转化。
(3)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及其错误。
(4)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既要坚持真理,又要发展真理。
3、真理是具体的
真理具有条件性、历史性和全面性。
4、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性质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能够把主观认识与客观世界联系起来并加以对照比较的只能是实践。实践是联系和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和纽带,它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实践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在检验真理过程中的作用。逻辑证明是一种探索真理、论证真理的手段,它能给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但是,逻辑证明不能代替实践标准。逻辑证明不能离开实践的基础,逻辑思维本身就是实践的产物。逻辑证明所使用的前提、概念、原理、规则等等都必须经过实践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逻辑证明得到的结论还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
5、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或绝对性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舍此再没有别的客观标准。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或相对性是指,任何实践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实践本身也是在不断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实践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当时的一切认识。如果否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就会导致怀疑论和唯心主义的主观真理论;如果否认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则会导致思想僵化或教条主义。
这一原理是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要理论基础。
6、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1)价值及其客观性和主体性
价值是指事物具有的能满足主体的一定需要的效用性,是对人与社会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价值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体性。
价值的客观性是指,价值虽然离不开人,但价值是在人的客观需要同客体的属性之间发生的一种客观现实关系。一方面,价值的基础是客观的。另一方面,人的需要及其满足的程度也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受到社会实践的发展和历史条件所制约的。
价值的主体性是指,价值关系,价值的发现、创造、利用、实现都离不开主体的需要和主体的创造性活动。
(2)价值评价及其尺度
价值评价就是人们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事物的价值或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价值评价不同于对事物客观属性的认识。它的基本特点是把主体及其需要的尺度引进认识当中,立足于主体的利益、主体的需求来评判客体。一个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必须建立在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上。如果不能正确反映客体的状况,或者不能正确认识主体的需要,那么所作出的价值评价也就不会正确。整个人类主体的根本利益是确定主体实际需要的最高尺度,因而也是价值评价的最高尺度。
(3)价值选择及其实现
价值是主体在实践中选择的结果。价值选择方式具有多样性。影响价值选择的因素有主观因素(情感、道德、审美、功利等)和客观因素(社会条件等)。
价值实现经历价值观的确立到价值实践完成的过程。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实现价值的首要前提,为实现特定价值目标而进行的价值实践是实现价值的唯一途径。
(4)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遵循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真理原则是指人们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价值原则是指人们必须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这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真理原则侧重于客观性、外在尺度或物的尺度,而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内在尺度或人的尺度。
(5)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
首先,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真理和价值都形成于人的活动中,都是人们追求的目标,是人们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容。价值原则脱离了真理原则便会偏离正确的方向,真理原则脱离了价值原则就会失去意义。没有真理原则的指导,价值原则就不能成功地贯彻下去;没有价值原则的推动,真理原则也得不到坚持和发展的动力。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都是以实践为基础,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同时,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的相互作用又推动着实践的发展。
7、认识论与思想路线
(1)认识论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2)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进取
四、辩证思维方法
1、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是理论思维的工具。辩证思维的本质就是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原则,在联系和发展中把握对象,在对立统一中认识事物。辩证思维的基本原则就是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即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辩证特性。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1)归纳和演绎。这是最初也是最基本的思维方法。归纳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演绎则是由一般性的原则到个别性结论的思维方法。这两种方法相互依赖,相互补充。
(2)分析和综合。它们是更深刻地把握事物本质的方法。分析是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和要素,然后逐个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综合则是在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的基础上,再把它们组合成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二者的统一构成了完整的科学的认识。
(3)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这一方法就是从抽象的规定达到思维中的具体。具体地说,这是一个以抽象为逻辑起点,通过各种形式的逻辑中介,达到以思维具体为逻辑终点的思维运动过程。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主要思维方法是综合,即把反映了事物各方面本质的规定综合起来,形成关于事物的整体认识,使具体在思维中再现出来。思维中的具体已经不是感性的具体,而是反映了事物内在联系和本质属性的理性的具体。
(4)逻辑与历史相一致。这一方法是建构科学知识体系或理论结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逻辑与历史相一致或相统一,是指理论体系的逻辑顺序是客观历史发展顺序和认识发展顺序的反映,历史从哪里开始,思维进程也应该从哪里开始。
2、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方法、思想方法
(1)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研究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科学研究方法是一个适应现代实践活动和现代科学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方法群。它主要包括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结构方法、模型化方法和理想方法等。同时,还有一些适应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生学方法、解释学方法、符号学方法、传播学方法等等。
(2)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属于不同层次的方法系列,二者具有不同的功能和角度。辩证思维方法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角度来揭示事物的联系,侧重于从整体上把握世界及其与人的关系,而不是停留在某些方面、过程和要素上。现代科学研究方法一般并不探讨整体的、普遍的相互关系,而是在确认客观世界的存在及其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前提下,从某些方面研究世界的关系。
(3)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又是统一的。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方法论前提,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贯穿于现代科学思维之中。现代科学研究所运用的一系列新概念体现了概念的辩证运动。现代科学思维渗透着辩证思维。例如,系统方法与辩证联系的观点、控制论方法与内因外因的观点、突变论方法与量变质变的观点、信息论方法与相互作用的观点之间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另一方面,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又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及其方法,从各个方面丰富了世界的辩证图景。现代科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例如,现代科学研究成果表明,以前所谓的各种联系实际上只是宏观常速系统中的联系,只是普遍联系在特殊情况下的一种形式。一旦进入宇观高速系统或微观系统,联系就具有更加丰富的多样化形式。耗散结构理论揭示出发展的新的特征,即在远离平衡态的情况下,世界发展是多方向的,既有向无序方向的发展,也有向有序方向的发展。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还进一步促进辩证思维方法具体化、深入化,使辩证思维方法能更精确地确定事物相互关系的范围、层次、性质和存在方式,从而能更深刻、更具体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4)把哲学观点运用到思考中,就转化为思想方法,它们是辩证思维方法的具体化。把辩证思维方法、现代科学方法与思想方法结合起来,就能更科学地掌握科学的方法论系统,更有效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思考题:
1、 试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哲学认识论的区别。
2、 为什么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3、 如何理解认识的本质?
4、 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5、 简述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
6、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7、 如何理解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8、 简述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关系。
9、 试述党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致性。
10、简述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研究方法的关系。
本章复习重点:
一、认识的基础和本质,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二、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三、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
四、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一、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认识论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与旧认识论(主要指唯心主义认识论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有本质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反映论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它主张,认识本质上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自觉地把反映论原则作为自己认识论的前提。先验论否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主张认识先于客观事物而存在,先于实践经验而存在。认识论上存在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一条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另一条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
(2)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的可知论,反对一切不可知论,并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可知性问题上的局限性。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实践。
(3)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区别。辩证唯物主义坚持实践的观点和辩证法的观点,主张认识本质上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旧唯物主义离开实践来考察反映过程,主张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简单的摹写和机械的反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机械性、直观性,把反映论发展为能动的反映论。
典型试题分析
一、多项选择题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哲学认识论的区别在于
A.是否坚持反映论
B.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发展过程
C.是否主张能动的反映论
D.是否坚持科学的实践观
E.是否承认唯物辩证法
2、认识发生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在认识中起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源”和“流”的关系。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经验材料、物质条件、工具手段,实践锻炼和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
(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认识的本质。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
(1)认识本质上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反映是认识的基本特性。认识必须如实地反映客观实际。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能动的过程。反映不是一种对客观对象照镜子式的直接映照或机械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摹写,也不是一次性就完成的认识,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感知,是在观念上对客体的改造和能动再现,是由现象到本质、由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为深刻的本质的不断深化的过程。第三,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要识别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在认识本质问题上的错误(前者夸大主体的能动性,后者抹煞主体的能动性)。
(2)认识主体在反映中的创造性。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
创造性是人类认识的又一基本特性。认识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认识或反映中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主体创造性地再现客体。如人们运用创造性的思维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运用抽象的概念、符号、公式、图形来反映客观对象。第二,人们不仅能反映客观对象的当前状况,而且还可以突破一定的时空界限来追溯历史、预测未来。第三、人们不仅能反映客观事物的实然状态,而且能反映客观事物的应然状态。如人们根据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结合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在观念中构想出客观事物应当具有的性质、状态和功能,构筑理想世界。
反映的创造性与信息、选择、重构是联系在一起的。反映的过程就是主体以特定的方式对客体的信息进行能动的选择、重构的过程。信息是同世界的物质过程、能量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普遍现象,它是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通过相互联系而实现或保留的某一事物形态、结构、属性和含义的表征。(也有人把信息定义为物质世界相互联系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一事物的状态或特性在另一事物中引起一种同构的对应。)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主要表现在:首先,主体以感觉器官为门户的神经生理系统所决定的选择。人的感觉器官是一个信息过滤器。人的感官在选择能力上虽然受一定的限制,但人可以利用认识工具来扩大自己的选择能力和范围。其次,在通过感觉选择信息的基础上,人的思维活动还要对信息进行自觉的能动的选择。如对丰富的但又是表面的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即筛选、择取自己需要的信息,等等。
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离不开重构。主体不仅要对来自客体的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变换,而且要按照正确反映客体的要求把这些信息在大脑中重新组合成为观念的体系。
主体对客体的选择、建构都是能动反映过程的内在环节。不能把反映与选择、重构对立起来或割裂开来。
4、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即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但这并不否认认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会使实践活动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效果。当错误的认识和理论指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乃至破坏的作用,使实践失败。
5、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
知与行的关系就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中国传统哲学的知行观包含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家提出行先于知,由行而致知,行是知的基础,行高于知等见解,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同时他们还认为“知行相资以为用”,肯定了知对行起指导作用。唯心主义观点认为“离行以为知”、“尊知而贱行”,颠倒了知与行的关系。中国传统哲学在知行观上的共同的局限性是未能正确揭示实践的本质特征,即使是旧唯物主义也未科学地说明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中的合理因素对于我们思考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具有积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二、认识的发展过程
1、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认识过程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列宁把它概括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的过程。(参见《列宁全集》第55卷,142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感官与客观事物的接触而获得的对事物表面现象或外部联系的认识。理性认识则是人们在感性经验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加工而获得的对事物本质或内在联系的认识。它们二者在性质、内容、形式和特点等方面都不同,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相互渗透。理性认识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如果割裂了二者的联系,就会导致经验论和唯理论、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理性认识并不是认识过程的完结,它还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和指导实践。
2、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认识过程存在两次飞跃。首先,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实现这一飞跃必须掌握系统而又真实的感性材料,必须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的思维加工。其次,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它坚持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两次飞跃并不是认识的结束。这种飞跃需要不断反复。这样才能使认识不断发展、不断深化、不断升华。实践,认识,再实践,在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是认识运动的全过程和总规律。
3、 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理性因素是认识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并在认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理性因素主要是指认知性的意识,包括人的理智、思维和逻辑等因素。理性因素是人的认识能力的主要构成因素。人们只有通过理性思维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狭义的非理性因素是指非理智、非认知的精神因素,包括情感、意志、欲望和需要等因素,它们不属于认识能力,而是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渗透到主体的认识活动中。广义的非理性因素还包括不能被逻辑思维的概念所包含的主体心理形式,如幻想、想象、猜测、顿悟、直觉、灵感等意识因素,这些因素则属于人的认识能力。情感、意志等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启动与停止、对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在认识过程中,非理性因素和理性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对认识的发展和飞跃起重要作用。非理性因素既可以起积极作用,也可以起消极作用。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不能脱离人的理性因素。人就其主导方面来说是理性的,而人的非理性因素能够并且应该受到理性因素的支配或制约。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应当在正确的理性认识的指导下发挥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反对非理性主义片面夸大非理性因素的作用、贬低甚至否认理性的作用的错误倾向。
4、 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矛盾贯穿于整个认识过程中。认识的任务就是要不断克服它们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一方面,我们的主观认识要和认识对象的具体情况相一致;另一方面,主观认识要和不断变化发展的客观实际相适应,使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在每一认识阶段上都能达到统一。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在认识上犯“左”和右的错误。
5、 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创新是对旧事物、旧观念的突破。理论创新包括理论的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的创新。理论创新是认识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它必须以实践的发展为动力,以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为依据。实践创新包括实践理念、实践内容、实践方式或手段等方面的创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典型试题分析
一、多项选择题:
1、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
A.人的感觉受理性支配
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
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
E.意识建构认识对象
命题分析: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
三、真理与价值
1、真理及其客观性
任何真理都是客观真理。真理的客观性表现在:真理的内容和检验真理的标准都是客观的。注意识别和批判唯心主义主观真理论的错误。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1)任何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绝对真理的含义: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就人类认识本性而言,人们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相对真理的含义: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的近似正确的反映。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与人的认识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相联系的。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二者是真理的两种不同的方面或属性;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相对真理不断向绝对真理转化。
(3)真理问题上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及其错误。
(4)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既要坚持真理,又要发展真理。
3、真理是具体的
真理具有条件性、历史性和全面性。
4、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性质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能够把主观认识与客观世界联系起来并加以对照比较的只能是实践。实践是联系和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和纽带,它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实践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在检验真理过程中的作用。逻辑证明是一种探索真理、论证真理的手段,它能给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但是,逻辑证明不能代替实践标准。逻辑证明不能离开实践的基础,逻辑思维本身就是实践的产物。逻辑证明所使用的前提、概念、原理、规则等等都必须经过实践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逻辑证明得到的结论还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
5、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或绝对性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舍此再没有别的客观标准。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或相对性是指,任何实践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实践本身也是在不断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实践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当时的一切认识。如果否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就会导致怀疑论和唯心主义的主观真理论;如果否认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则会导致思想僵化或教条主义。
这一原理是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要理论基础。
6、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1)价值及其客观性和主体性
价值是指事物具有的能满足主体的一定需要的效用性,是对人与社会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价值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体性。
价值的客观性是指,价值虽然离不开人,但价值是在人的客观需要同客体的属性之间发生的一种客观现实关系。一方面,价值的基础是客观的。另一方面,人的需要及其满足的程度也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受到社会实践的发展和历史条件所制约的。
价值的主体性是指,价值关系,价值的发现、创造、利用、实现都离不开主体的需要和主体的创造性活动。
(2)价值评价及其尺度
价值评价就是人们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事物的价值或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价值评价不同于对事物客观属性的认识。它的基本特点是把主体及其需要的尺度引进认识当中,立足于主体的利益、主体的需求来评判客体。一个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必须建立在对客体状况和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上。如果不能正确反映客体的状况,或者不能正确认识主体的需要,那么所作出的价值评价也就不会正确。整个人类主体的根本利益是确定主体实际需要的最高尺度,因而也是价值评价的最高尺度。
(3)价值选择及其实现
价值是主体在实践中选择的结果。价值选择方式具有多样性。影响价值选择的因素有主观因素(情感、道德、审美、功利等)和客观因素(社会条件等)。
价值实现经历价值观的确立到价值实践完成的过程。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实现价值的首要前提,为实现特定价值目标而进行的价值实践是实现价值的唯一途径。
(4)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遵循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真理原则是指人们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价值原则是指人们必须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的生存和发展。这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真理原则侧重于客观性、外在尺度或物的尺度,而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内在尺度或人的尺度。
(5)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
首先,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真理和价值都形成于人的活动中,都是人们追求的目标,是人们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容。价值原则脱离了真理原则便会偏离正确的方向,真理原则脱离了价值原则就会失去意义。没有真理原则的指导,价值原则就不能成功地贯彻下去;没有价值原则的推动,真理原则也得不到坚持和发展的动力。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都是以实践为基础,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同时,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的相互作用又推动着实践的发展。
7、认识论与思想路线
(1)认识论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2)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进取
四、辩证思维方法
1、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是理论思维的工具。辩证思维的本质就是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原则,在联系和发展中把握对象,在对立统一中认识事物。辩证思维的基本原则就是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即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辩证特性。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1)归纳和演绎。这是最初也是最基本的思维方法。归纳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演绎则是由一般性的原则到个别性结论的思维方法。这两种方法相互依赖,相互补充。
(2)分析和综合。它们是更深刻地把握事物本质的方法。分析是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和要素,然后逐个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综合则是在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的基础上,再把它们组合成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二者的统一构成了完整的科学的认识。
(3)从抽象上升到具体。这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这一方法就是从抽象的规定达到思维中的具体。具体地说,这是一个以抽象为逻辑起点,通过各种形式的逻辑中介,达到以思维具体为逻辑终点的思维运动过程。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主要思维方法是综合,即把反映了事物各方面本质的规定综合起来,形成关于事物的整体认识,使具体在思维中再现出来。思维中的具体已经不是感性的具体,而是反映了事物内在联系和本质属性的理性的具体。
(4)逻辑与历史相一致。这一方法是建构科学知识体系或理论结构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逻辑与历史相一致或相统一,是指理论体系的逻辑顺序是客观历史发展顺序和认识发展顺序的反映,历史从哪里开始,思维进程也应该从哪里开始。
2、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方法、思想方法
(1)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研究方法有着密切的联系。现代科学研究方法是一个适应现代实践活动和现代科学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方法群。它主要包括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结构方法、模型化方法和理想方法等。同时,还有一些适应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发生学方法、解释学方法、符号学方法、传播学方法等等。
(2)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属于不同层次的方法系列,二者具有不同的功能和角度。辩证思维方法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角度来揭示事物的联系,侧重于从整体上把握世界及其与人的关系,而不是停留在某些方面、过程和要素上。现代科学研究方法一般并不探讨整体的、普遍的相互关系,而是在确认客观世界的存在及其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前提下,从某些方面研究世界的关系。
(3)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又是统一的。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方法论前提,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贯穿于现代科学思维之中。现代科学研究所运用的一系列新概念体现了概念的辩证运动。现代科学思维渗透着辩证思维。例如,系统方法与辩证联系的观点、控制论方法与内因外因的观点、突变论方法与量变质变的观点、信息论方法与相互作用的观点之间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另一方面,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又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及其方法,从各个方面丰富了世界的辩证图景。现代科学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例如,现代科学研究成果表明,以前所谓的各种联系实际上只是宏观常速系统中的联系,只是普遍联系在特殊情况下的一种形式。一旦进入宇观高速系统或微观系统,联系就具有更加丰富的多样化形式。耗散结构理论揭示出发展的新的特征,即在远离平衡态的情况下,世界发展是多方向的,既有向无序方向的发展,也有向有序方向的发展。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还进一步促进辩证思维方法具体化、深入化,使辩证思维方法能更精确地确定事物相互关系的范围、层次、性质和存在方式,从而能更深刻、更具体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4)把哲学观点运用到思考中,就转化为思想方法,它们是辩证思维方法的具体化。把辩证思维方法、现代科学方法与思想方法结合起来,就能更科学地掌握科学的方法论系统,更有效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思考题:
1、 试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哲学认识论的区别。
2、 为什么说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3、 如何理解认识的本质?
4、 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5、 简述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
6、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7、 如何理解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8、 简述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关系。
9、 试述党的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致性。
10、简述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研究方法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