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
本章复习重点:
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社会发展的动力体系(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阶级斗争、科技革命、社会革命、社会改革);
三、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二者的统一构成生产方式。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内容,是主导的方面;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社会形式,受生产力所决定, 并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构成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任何生产关系都必须以一定生产力为基础。生产力的状况,即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和发展要求,决定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进而决定着人们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关系。人类社会初期的生产关系是建立在极不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的。原始社会十分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原始的公有制和平均分配制度的产生。以手工工具为基础的简单的社会分工和狭小的生产规模,必然导致奴隶制或封建制的生产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以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以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生产关系是否适合生产力的状况。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生产关系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是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的。例如,先进的生产关系可以通过调动和激励生产者的积极性,通过合理地配置资源或生产力要素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不变革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继续发展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生产的变化发展,是从生产力,特别是从生产工具的变化发展开始的。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的活跃的、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或保守的因素。二者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它们始终存在着矛盾。当新的生产关系建立起来时,它是基本适合生产力状况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来的生产关系会逐渐变得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进而会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要求新的生产关系取代旧的生产关系。于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便应运而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母体中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这一规律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普遍的规律。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娘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该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客观依据,是指导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由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决定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共同发展。这种所有制结构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社会犹如一座由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大厦。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构成社会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又一基本矛盾。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物质根源,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派生物。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无论哪一部分都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建立在一定生产力水平基础上的生产关系,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来保护,需要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来为自己进行宣传和辩护。上层建筑的性质是由经济基础的性质所规定的。政治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私有制必然会产生私有制观念,必然会产生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律条文。经济基础的变化和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和发展。经济基础的变革,会导致上层建筑或迟或早发生变革。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集中表现为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要维护、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经济基础,排斥和反对自己及其经济基础的对立物。上层建筑主要是通过政治的、思想的力量来影响和控制经济生活以至整个社会生活来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上层建筑对整个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如果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如果上层建筑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就会阻碍生产力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上层建筑对整个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上层建筑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换言之,如果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如果上层建筑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进而阻碍整个社会的发展。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社会形态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贯穿这一矛盾运动过程的规律,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的发展,要经历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过程。
要反对把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辩证关系割裂开来的错误。“上层建筑决定论”夸大了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否认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而机械决定论则夸大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忽视或抹煞政治力量和思想力量的对经济生活和整个社会生活的能动的反作用。
4、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就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物质根源。上层建筑的性质是由经济基础的性质所规定的。政治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经济基础的变化和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和发展。经济基础的变革,会导致上层建筑或迟或早发生变革。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集中表现为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要维护、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经济基础,排斥和反对自己及其经济基础的对立物。上层建筑主要是通过政治的、思想的力量来影响和控制经济生活和整个社会生活。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是否符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这一原理对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政治体制属于上层建筑。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引起政治体制的改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对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革除政治体制中存在的束缚或影响经济基础发展的弊端,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改革对于保护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和整个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典型试题分析
一、多项选择题:
1、在下列社会现象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政治法律制度
C.国家政权 D.社会意识形态
E.社会风俗习惯
二、社会发展的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们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过程的基本性质;它们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这两对矛盾相互制约,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
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能任意选择的物质力量和历史活动的前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它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根本尺度。
生产力标准的思想是上述原理的体现。是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判断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是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判断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进步的根本标准。坚持生产力标准,对于我们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促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客观依据,是指导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
4、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科学技术是一个总体性概念。科学技术体现了认识和实践的结果与手段的统一,体现了知识形态与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的统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杠杆。它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对人的精神与素质等都产生重要的影响。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5、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伟大杠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微电子学和电子计算机为主要标志,包括生物工程、激光通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以及新材料、新能源在内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1)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形式,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
(2)科技革命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3)科技革命带来了思维方式的变革。引起思维变化的最切近的基础是实践,包括科学实验。科技革命首先通过改变社会环境来促使思维方式变革。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影响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引起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2、 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
(1)科学技术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像一把双刃剑,既为造福于人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危及地球生命和社会的全球问题。必须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和全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全球问题”的出现,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由于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发的。科学技术发展既有同人的需要和发展相和谐的一面,也有同人的需要和发展相冲突的一面。科学技术能否造福于人类,关键取决于掌握科学技术的人,取决于人类对科学技术应用的合理控制。
在全球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态度和解决方案。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以罗马俱乐部的部分成员为代表的西方未来学者对科学技术与未来社会的发展持悲观态度。他们认为,由于全球问题的存在和继续发展,未来一百年世界的发展就会达到极限,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全球性的巨大灾难,甚至于人类文明遭到毁灭;克服即将来临的灾难的基本途径就是把社会生产维持在简单再生产的基础上,即实行经济上的零增长,减缓甚至停止科学技术的进步。与这种“技术悲观论”相反,“技术乐观论”则认为,科学技术本身就能解决全球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就能创造出解决诸如人口、能源、环境等问题的手段。这两种观点都从不同的方面夸大了科学技术的作用,忽视了社会制度、社会关系对科学技术的制约作用。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它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不能以阻止科学技术的发展来谋求全球问题的解决。而且,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会为人类控制自己不合理的行为、减少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作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手段。
同时还必须看到,单纯依靠科学技术手段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全球问题不仅是一个自然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不仅是一个科学技术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各种社会认识和整体社会实践的复杂问题。
解决全球问题有赖于多方面的努力和条件。首先,要变革和完善社会制度或社会体制,创造合理利用科学技术的社会环境,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对话。其次,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社会观指导人们和谐地与自然相处。再次,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强化人们的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能力,增强人们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能力和手段。
典型试题分析
分析题: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带来了经济增长,却使全球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危机。
三、历史的创造者
1、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的关系
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离不开人的活动。
(1)历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社会活动的规律。在社会历史中,人既是“剧作者”,又是“剧中人”。一定的人们创造着历史,又受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
(2)社会发展规律的形成和作用离不开人的自觉活动,但是人的自觉活动不能否定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人们的目的或愿望能否实现,取决于人们的意识是否符合社会规律,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人们有意识的活动对历史发展发生影响作用,但不能决定或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历史发展往往是许多相互冲突的单个人意志构成的“合力”作用的结果,往往与一些人的目的相违背。
(3)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另一方面,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割裂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辩证关系,会导致唯意志论或机械论、宿命论。
历史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人人都参与了历史的形成。历史参与者不一定就是历史创造者。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包括确定历史创造者内涵时,遵循了以下原则:其一,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出来考察和说明历史的创造者及其活动;其二,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的创造者及其活动;其三,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揭示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人们,是居民中的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包括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劳动人民群众及其广大知识分子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劳动人民是物质资料生产的主体,是社会生产力的承担者,他们创造了物质财富,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其次,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他们不仅为创造精神财富的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生活源泉,而且还直接参与了精神财富的创造。再次,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主体。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制度的变革是通过社会革命来实现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要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即受一定的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精神条件的制约,受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
4、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依据上述原理,我们党提出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它包括四个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群众负责,虚心向群众学习。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正确领导的基础;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当前,在实践中自觉地贯彻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加强廉政建设,对于我们执政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尊重和满足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
5、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唯物史观在主张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同时,充分肯定了个人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历史人物的出现,体现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一方面,“时势造英雄”,任何英雄人物的产生都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英雄人物的出现也取决于个人所处的具体历史环境、主观条件、机遇等偶然因素。
历史人物往往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是历史任务的提出者和完成历史任务的组织者,他们对历史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历史人物的作用再大,也不能超过人民群众的作用,也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历史人物作用的性质和大小取决于他们是否正确反映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取决于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以及个人的才能和品质。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两条原则。一是坚持唯物史观的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即要依据历史人物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评价他们的功过;二是要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即要把阶级社会中的历史人物同他们所代表的阶级联系起来,根据他们所属的阶级的历史地位和特点进行评价。
典型试题分析
命题:在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思考题:
1、 试述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现实意义
2、 试述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现实意义。
3、 如何理解社会基本矛盾?
4、 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分析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状况。
5、 为什么说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6、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应该怎样认识和对待全球问题?
7、 如何理解和评价历史人物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8、 简述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及其哲学依据
本章复习重点:
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二、社会发展的动力体系(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阶级斗争、科技革命、社会革命、社会改革);
三、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二者的统一构成生产方式。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内容,是主导的方面;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社会形式,受生产力所决定, 并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构成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任何生产关系都必须以一定生产力为基础。生产力的状况,即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和发展要求,决定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进而决定着人们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的分配关系。人类社会初期的生产关系是建立在极不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的。原始社会十分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原始的公有制和平均分配制度的产生。以手工工具为基础的简单的社会分工和狭小的生产规模,必然导致奴隶制或封建制的生产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以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以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生产关系是否适合生产力的状况。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生产关系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是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的。例如,先进的生产关系可以通过调动和激励生产者的积极性,通过合理地配置资源或生产力要素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不变革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继续发展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生产的变化发展,是从生产力,特别是从生产工具的变化发展开始的。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的活跃的、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或保守的因素。二者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它们始终存在着矛盾。当新的生产关系建立起来时,它是基本适合生产力状况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来的生产关系会逐渐变得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进而会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要求新的生产关系取代旧的生产关系。于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便应运而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母体中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这一规律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普遍的规律。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娘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该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客观依据,是指导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由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决定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共同发展。这种所有制结构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社会犹如一座由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大厦。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构成社会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又一基本矛盾。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物质根源,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派生物。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无论哪一部分都是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建立在一定生产力水平基础上的生产关系,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来保护,需要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来为自己进行宣传和辩护。上层建筑的性质是由经济基础的性质所规定的。政治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私有制必然会产生私有制观念,必然会产生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律条文。经济基础的变化和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和发展。经济基础的变革,会导致上层建筑或迟或早发生变革。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集中表现为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要维护、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经济基础,排斥和反对自己及其经济基础的对立物。上层建筑主要是通过政治的、思想的力量来影响和控制经济生活以至整个社会生活来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上层建筑对整个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如果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如果上层建筑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就会阻碍生产力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上层建筑对整个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上层建筑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换言之,如果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如果上层建筑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进而阻碍整个社会的发展。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社会形态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贯穿这一矛盾运动过程的规律,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的发展,要经历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过程。
要反对把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辩证关系割裂开来的错误。“上层建筑决定论”夸大了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否认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而机械决定论则夸大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忽视或抹煞政治力量和思想力量的对经济生活和整个社会生活的能动的反作用。
4、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的内容和意义
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就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物质根源。上层建筑的性质是由经济基础的性质所规定的。政治是经济的集中的表现。经济基础的变化和发展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和发展。经济基础的变革,会导致上层建筑或迟或早发生变革。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集中表现为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上层建筑要维护、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经济基础,排斥和反对自己及其经济基础的对立物。上层建筑主要是通过政治的、思想的力量来影响和控制经济生活和整个社会生活。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是否符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这一原理对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政治体制属于上层建筑。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引起政治体制的改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对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革除政治体制中存在的束缚或影响经济基础发展的弊端,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改革对于保护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和整个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典型试题分析
一、多项选择题:
1、在下列社会现象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政治法律制度
C.国家政权 D.社会意识形态
E.社会风俗习惯
二、社会发展的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它们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过程的基本性质;它们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这两对矛盾相互制约,其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
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能任意选择的物质力量和历史活动的前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它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根本尺度。
生产力标准的思想是上述原理的体现。是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判断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是判断我们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是判断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进步的根本标准。坚持生产力标准,对于我们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促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基本客观依据,是指导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
4、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科学技术是一个总体性概念。科学技术体现了认识和实践的结果与手段的统一,体现了知识形态与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的统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杠杆。它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对人的精神与素质等都产生重要的影响。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5、科学技术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伟大杠杆,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微电子学和电子计算机为主要标志,包括生物工程、激光通讯、空间技术、海洋开发以及新材料、新能源在内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1)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形式,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
(2)科技革命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3)科技革命带来了思维方式的变革。引起思维变化的最切近的基础是实践,包括科学实验。科技革命首先通过改变社会环境来促使思维方式变革。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影响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引起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2、 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
(1)科学技术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像一把双刃剑,既为造福于人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危及地球生命和社会的全球问题。必须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和全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全球问题”的出现,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由于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自然而又失去控制所引发的。科学技术发展既有同人的需要和发展相和谐的一面,也有同人的需要和发展相冲突的一面。科学技术能否造福于人类,关键取决于掌握科学技术的人,取决于人类对科学技术应用的合理控制。
在全球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态度和解决方案。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以罗马俱乐部的部分成员为代表的西方未来学者对科学技术与未来社会的发展持悲观态度。他们认为,由于全球问题的存在和继续发展,未来一百年世界的发展就会达到极限,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全球性的巨大灾难,甚至于人类文明遭到毁灭;克服即将来临的灾难的基本途径就是把社会生产维持在简单再生产的基础上,即实行经济上的零增长,减缓甚至停止科学技术的进步。与这种“技术悲观论”相反,“技术乐观论”则认为,科学技术本身就能解决全球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就能创造出解决诸如人口、能源、环境等问题的手段。这两种观点都从不同的方面夸大了科学技术的作用,忽视了社会制度、社会关系对科学技术的制约作用。
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它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不能以阻止科学技术的发展来谋求全球问题的解决。而且,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会为人类控制自己不合理的行为、减少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作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手段。
同时还必须看到,单纯依靠科学技术手段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全球问题不仅是一个自然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不仅是一个科学技术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各种社会认识和整体社会实践的复杂问题。
解决全球问题有赖于多方面的努力和条件。首先,要变革和完善社会制度或社会体制,创造合理利用科学技术的社会环境,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对话。其次,要用科学的自然观和社会观指导人们和谐地与自然相处。再次,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强化人们的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能力,增强人们合理控制各种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能力和手段。
典型试题分析
分析题: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带来了经济增长,却使全球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危机。
三、历史的创造者
1、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的关系
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历史是由人们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发展规律的实现离不开人的活动。
(1)历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社会活动的规律。在社会历史中,人既是“剧作者”,又是“剧中人”。一定的人们创造着历史,又受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
(2)社会发展规律的形成和作用离不开人的自觉活动,但是人的自觉活动不能否定社会规律的客观性。人们的目的或愿望能否实现,取决于人们的意识是否符合社会规律,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人们有意识的活动对历史发展发生影响作用,但不能决定或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历史发展往往是许多相互冲突的单个人意志构成的“合力”作用的结果,往往与一些人的目的相违背。
(3)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另一方面,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割裂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辩证关系,会导致唯意志论或机械论、宿命论。
历史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人人都参与了历史的形成。历史参与者不一定就是历史创造者。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包括确定历史创造者内涵时,遵循了以下原则:其一,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出来考察和说明历史的创造者及其活动;其二,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的创造者及其活动;其三,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揭示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人们,是居民中的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包括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劳动人民群众及其广大知识分子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劳动人民是物质资料生产的主体,是社会生产力的承担者,他们创造了物质财富,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其次,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他们不仅为创造精神财富的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生活源泉,而且还直接参与了精神财富的创造。再次,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主体。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制度的变革是通过社会革命来实现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要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即受一定的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精神条件的制约,受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
4、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依据上述原理,我们党提出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观点。它包括四个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群众负责,虚心向群众学习。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正确领导的基础;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当前,在实践中自觉地贯彻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加强廉政建设,对于我们执政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尊重和满足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
5、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唯物史观在主张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同时,充分肯定了个人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历史人物的出现,体现了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一方面,“时势造英雄”,任何英雄人物的产生都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英雄人物的出现也取决于个人所处的具体历史环境、主观条件、机遇等偶然因素。
历史人物往往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是历史任务的提出者和完成历史任务的组织者,他们对历史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历史人物的作用再大,也不能超过人民群众的作用,也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历史人物作用的性质和大小取决于他们是否正确反映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取决于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以及个人的才能和品质。
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两条原则。一是坚持唯物史观的历史主义的科学态度,即要依据历史人物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评价他们的功过;二是要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即要把阶级社会中的历史人物同他们所代表的阶级联系起来,根据他们所属的阶级的历史地位和特点进行评价。
典型试题分析
命题:在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思考题:
1、 试述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现实意义
2、 试述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现实意义。
3、 如何理解社会基本矛盾?
4、 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分析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状况。
5、 为什么说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6、 如何理解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应该怎样认识和对待全球问题?
7、 如何理解和评价历史人物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8、 简述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及其哲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