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成果
第一节 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在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发展道路,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的理论,指引党和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新中国开始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大门的时候,在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刚刚开始的时候,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直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初步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以苏联经验为鉴戒、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思想。
(一)中国共产党人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背景
1、“苏联模式”弊端的暴露。在新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在当时国内外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别无选择地选择了苏联模式,采取了计划经济体制。这种模式在当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苏联模式毕竟不是至善至美的,更不是为新中国度身订做的。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国内和党内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揭示出苏联模式的一些弊端,如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等。毛泽东在学习苏联经验的过程中也开始发现了苏联模式暴露出的一些弊端。1955年底,他在中国共产党内首先提出了如何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毛泽东指出,对待外国经验必须采取辩证的态度,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
2、苏共二十大的思想冲击。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夫作了关于斯大林问题的秘密报告。在面对如何对待斯大林、如何对待苏联经验的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时,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发表了《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两篇文章,系统地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在讨论这两篇文章期间,毛泽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他阐释了国际共产主运动中的共同道路和民族特点的关系问题,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反对全盘否定斯大林,反对否定十月革命的基本原则,同时要以苏联经验为鉴戒,走自己的路;强调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的同时,必须要注意本国的具体情况,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各自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
正是在对“苏联模式”的利弊进行反省和对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进行初步总结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伟大工程,创造性地提出了以苏联经验为鉴戒、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思想。
(二)中国共产党在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在指导思想上出现的两个发展趋向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两个发展趋向。
1.一个发展趋向是正确的或比较正确的趋向,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积累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实践经验。这些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集中体现在毛泽东1956年4月的《论十大关系》、1957年2月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1962年1月《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以及1956年9月中共八大文献和其他中共领导集体成员的文章与讲话中;包括当毛泽东本人在某个时候或某个问题上偏离马克思主义、脱离中国实际时,其他中共领导集体成员根据毛泽东一贯倡导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提出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
2.另一个发展趋向是错误的趋向,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形成的一些错误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和实践经验,特别是1957年后,“左”的思想开始抬头,逐渐占了上风。这些错误的东西,违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脱离了中国实际,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3.这种正确与错误交织并存的现象不仅出现在全党的集体探索过程中,也存在于毛泽东本人的认识发展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正确的比较正确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有所积累,但是,由于它本身还不很成熟、还不很完善,正确的发展趋向终于没有能够阻挡错误趋向的进一步发展,“左”的错误发展趋向终于暂时压倒了正确的发展趋向,导致了1966年开始的为时10年的“文化大革命”。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在领导全党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过、确立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的同时,继续探索中国自己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一方面,纠正毛泽东晚年的失误,把他反对错了的事情改正过来;另一方面,把毛泽东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并且提出了一系列毛泽东没有提出的新任务、新方针、新政策,终于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历史任务,是开始于毛泽东,成功于邓小平。
二、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工作
1956年的中共八大,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苏联经验为鉴戒,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探索的第一个里程碑。所取得的初步成果主要表现在对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工作的科学认识上。中共八大的政治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这就表明,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现在,“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也就是说,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虽然还有阶级斗争,还要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但其根本任务已经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中共八大对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工作的分析是正确的,它把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综合实力起点非常低、社会生产力发展十分落后的这一基本国情突出出来,强调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国家的主要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全党和全国人民要集中力量去发展生产力。历史证明,这个科学认识是正确的。这是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最重要的贡献。
三、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是新中国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他指出:“什么是国内外的积极因素?在国内,工人和农民是基本力量。中间势力是可以争取的力量。反动势力虽是一种消极因素,但是我们仍然要做好工作,尽量争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国际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要团结,不中立的可以争取为中立,反动的也可以分化和利用。总之,我们要调动一切直接的和间接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作为新中国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是建立在对中国国情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对新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工作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的。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
毛泽东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系统地阐释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从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不存在矛盾,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直接明了的回答。列宁曾经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抗将会消失,矛盾仍将存在;但是,列宁由于经历的社会主义实践时间太短,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没有来得及展开论述,没有能够进一步阐述这些矛盾将是什么样的矛盾,矛盾的性质和表现形式又是怎样,以及怎样解决这些矛盾等一系列问题。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中,在1936年苏联宣布建成社会主义以后,否认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矛盾,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完全和谐的统一体,政治上、道义上的一致才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直到1952年斯大林才勉强承认,如果搞得不好,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也会发生冲突。
毛泽东在考察苏联的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这一命题出发,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宝库贡献的又一创造性的理论成果。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动力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构成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矛盾,例如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是根本不同的,它是非对抗性的矛盾,而不是对抗性矛盾。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加以解决。即通过调整和改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地得到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社会正是通过不断地解决这些矛盾而向前发展的。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存在状态、性质、解决途径等的论述,丰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学说,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改革奠定了哲学基础,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1.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大量的、普遍存在的是人民内部矛盾。
2.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是根本利益的对立与冲突。人民内部矛盾,在劳动人民之间说来,是非对抗性的矛盾,是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我国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除了对抗性的一面外,还有非对抗性的一面,是作为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的。
3.两类不同社会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分清敌我的问题,人民内部矛盾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因此,前者要采用专政的、强制的方法加以解决;后者则要采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
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我国社会大量表现出来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因此,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总目的,或者说是其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为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发展我们的经济和文化,巩固社会主义新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国家。
正确处理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方针、政策。其中主要有:对于政治思想领域内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坚持讨论和说服教育的方法;对于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对于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的矛盾,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努力克服官僚主义,同时也要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对科学文化领域内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通过自由讨论和科学实践、艺术实践去解决;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下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对于民族之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等等。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和
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
一、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
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也曾经有过比较正确的认识。
(一)1954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时指出:“我们的总目标,是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大概要经过五十年,即十个五年计划。同年9月,在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毛泽东又指出,我们“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程度的伟大的国家。”1955年10月,他在中共七届六中全会上说,将来的趋势就是:大约在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内,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约在五十到七十五年的时间内,就是十个五年计划到十五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内,可能建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在经历了“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实现不是遥远的将来”的“大跃进”的失败后,毛泽东在1959年底至1960年初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的思想,认为前一阶段时间比后一阶段要长,中国当时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的阶段。1961年毛泽东在会见英国客人蒙哥马利时又指出:“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快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这些见解虽然没有展开,而且以后又有反复,但是毕竟是当时历史条件下难能可贵的思想火花。
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两步走”战略
实现工业化或现代化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目标追求之一,搞革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革命胜利后实现工业化或现代化更成为直接的目标。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是在1954年开始逐步以“社会主义现代化”替代了原来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新中国的发展目标。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周恩来在1954 年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公布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四个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即建设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这是“四个现代化”的最初表述,它主要体现了物质文明的要求。1959年底至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1964年12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分两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他说:“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总的说来,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同时,周恩来在报告中指出,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历史任务,“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设想:第一步,用15年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这就比较完整地阐释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两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节 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在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发展道路,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的理论,指引党和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新中国开始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大门的时候,在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刚刚开始的时候,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直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初步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以苏联经验为鉴戒、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思想。
(一)中国共产党人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背景
1、“苏联模式”弊端的暴露。在新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在当时国内外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别无选择地选择了苏联模式,采取了计划经济体制。这种模式在当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苏联模式毕竟不是至善至美的,更不是为新中国度身订做的。1953年3月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国内和党内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揭示出苏联模式的一些弊端,如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管理体制高度集中等。毛泽东在学习苏联经验的过程中也开始发现了苏联模式暴露出的一些弊端。1955年底,他在中国共产党内首先提出了如何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毛泽东指出,对待外国经验必须采取辩证的态度,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
2、苏共二十大的思想冲击。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夫作了关于斯大林问题的秘密报告。在面对如何对待斯大林、如何对待苏联经验的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时,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发表了《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两篇文章,系统地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在讨论这两篇文章期间,毛泽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他阐释了国际共产主运动中的共同道路和民族特点的关系问题,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反对全盘否定斯大林,反对否定十月革命的基本原则,同时要以苏联经验为鉴戒,走自己的路;强调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的同时,必须要注意本国的具体情况,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各自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
正是在对“苏联模式”的利弊进行反省和对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进行初步总结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伟大工程,创造性地提出了以苏联经验为鉴戒、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思想。
(二)中国共产党在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在指导思想上出现的两个发展趋向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两个发展趋向。
1.一个发展趋向是正确的或比较正确的趋向,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积累的一些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实践经验。这些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集中体现在毛泽东1956年4月的《论十大关系》、1957年2月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1962年1月《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以及1956年9月中共八大文献和其他中共领导集体成员的文章与讲话中;包括当毛泽东本人在某个时候或某个问题上偏离马克思主义、脱离中国实际时,其他中共领导集体成员根据毛泽东一贯倡导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提出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和比较正确的思想观点
2.另一个发展趋向是错误的趋向,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形成的一些错误理论观点、政策思想和实践经验,特别是1957年后,“左”的思想开始抬头,逐渐占了上风。这些错误的东西,违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脱离了中国实际,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3.这种正确与错误交织并存的现象不仅出现在全党的集体探索过程中,也存在于毛泽东本人的认识发展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正确的比较正确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有所积累,但是,由于它本身还不很成熟、还不很完善,正确的发展趋向终于没有能够阻挡错误趋向的进一步发展,“左”的错误发展趋向终于暂时压倒了正确的发展趋向,导致了1966年开始的为时10年的“文化大革命”。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在领导全党正确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过、确立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的同时,继续探索中国自己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一方面,纠正毛泽东晚年的失误,把他反对错了的事情改正过来;另一方面,把毛泽东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并且提出了一系列毛泽东没有提出的新任务、新方针、新政策,终于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伟大历史任务,是开始于毛泽东,成功于邓小平。
二、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工作
1956年的中共八大,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苏联经验为鉴戒,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探索的第一个里程碑。所取得的初步成果主要表现在对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工作的科学认识上。中共八大的政治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这就表明,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现在,“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也就是说,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虽然还有阶级斗争,还要加强人民民主专政,但其根本任务已经是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中共八大对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工作的分析是正确的,它把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综合实力起点非常低、社会生产力发展十分落后的这一基本国情突出出来,强调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国家的主要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全党和全国人民要集中力量去发展生产力。历史证明,这个科学认识是正确的。这是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最重要的贡献。
三、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是新中国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1956年4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他指出:“什么是国内外的积极因素?在国内,工人和农民是基本力量。中间势力是可以争取的力量。反动势力虽是一种消极因素,但是我们仍然要做好工作,尽量争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国际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要团结,不中立的可以争取为中立,反动的也可以分化和利用。总之,我们要调动一切直接的和间接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作为新中国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是建立在对中国国情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对新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工作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的。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学说
毛泽东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系统地阐释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从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不存在矛盾,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直接明了的回答。列宁曾经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抗将会消失,矛盾仍将存在;但是,列宁由于经历的社会主义实践时间太短,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没有来得及展开论述,没有能够进一步阐述这些矛盾将是什么样的矛盾,矛盾的性质和表现形式又是怎样,以及怎样解决这些矛盾等一系列问题。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中,在1936年苏联宣布建成社会主义以后,否认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矛盾,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完全和谐的统一体,政治上、道义上的一致才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直到1952年斯大林才勉强承认,如果搞得不好,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也会发生冲突。
毛泽东在考察苏联的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这一命题出发,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宝库贡献的又一创造性的理论成果。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动力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构成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矛盾,例如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是根本不同的,它是非对抗性的矛盾,而不是对抗性矛盾。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加以解决。即通过调整和改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地得到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社会正是通过不断地解决这些矛盾而向前发展的。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存在状态、性质、解决途径等的论述,丰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学说,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改革奠定了哲学基础,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1.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大量的、普遍存在的是人民内部矛盾。
2.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是根本利益的对立与冲突。人民内部矛盾,在劳动人民之间说来,是非对抗性的矛盾,是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我国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除了对抗性的一面外,还有非对抗性的一面,是作为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的。
3.两类不同社会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分清敌我的问题,人民内部矛盾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因此,前者要采用专政的、强制的方法加以解决;后者则要采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
三、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我国社会大量表现出来的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因此,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总目的,或者说是其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为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发展我们的经济和文化,巩固社会主义新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国家。
正确处理和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方针、政策。其中主要有:对于政治思想领域内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坚持讨论和说服教育的方法;对于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利益;对于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的矛盾,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努力克服官僚主义,同时也要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对科学文化领域内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通过自由讨论和科学实践、艺术实践去解决;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下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对于民族之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等等。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和
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
一、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
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也曾经有过比较正确的认识。
(一)1954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时指出:“我们的总目标,是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化、机械化,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大概要经过五十年,即十个五年计划。同年9月,在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毛泽东又指出,我们“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程度的伟大的国家。”1955年10月,他在中共七届六中全会上说,将来的趋势就是:大约在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内,基本上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约在五十到七十五年的时间内,就是十个五年计划到十五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内,可能建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在经历了“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实现不是遥远的将来”的“大跃进”的失败后,毛泽东在1959年底至1960年初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的思想,认为前一阶段时间比后一阶段要长,中国当时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的阶段。1961年毛泽东在会见英国客人蒙哥马利时又指出:“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快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这些见解虽然没有展开,而且以后又有反复,但是毕竟是当时历史条件下难能可贵的思想火花。
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两步走”战略
实现工业化或现代化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目标追求之一,搞革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革命胜利后实现工业化或现代化更成为直接的目标。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是在1954年开始逐步以“社会主义现代化”替代了原来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新中国的发展目标。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周恩来在1954 年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公布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四个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即建设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这是“四个现代化”的最初表述,它主要体现了物质文明的要求。1959年底至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文化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1964年12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分两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他说:“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总的说来,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同时,周恩来在报告中指出,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历史任务,“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设想:第一步,用15年时间,即在1980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这就比较完整地阐释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两步走”的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