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冬天,2006年的全国硕士生统一考试悄然落下了帷幕。当考研学子们走出考场的时候,心中况味,惟其自知。但一个无法摆脱的客观宿命是:在这场激烈的拼争当中,能够笑到最后的,注定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因为在参加本年度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全部127万人当中,只有34万人能够留在或者进入高校,真正开始自己向往已久的硕士研究生学业。等待大多数人的是毫无悬念和无法摆脱的“落败”。
成功固然值得祝贺和分享。但作为一位在高校里面担任研究生导师的教员,作为一位从事了5年考研培训的老师,给我留下更深刻体验的,是那些没有考上研究生的同学,他们的失落、痛苦甚至绝望,煎熬着我的心:有的同学离录取线只差1分;有的同学走出考场后发出的“为什么我没多学一点”的悔恨;还有的同学在临考前夕因为课业太重、压力过大而被迫放弃,……每当面对这些,我都沉重得喘不过气来。我知晓在中国当下的国情里,考研成败对一个青年人的意味——毕竟我也是这么走过来的。
往昔不可追,来日犹可为。在又一个春天降临的时候,参加2007年研究生考试的学子已然整装待发。总结过去,冀望未来。我送给同学们的千言万语,凝结为六个字:早动手、抓基础。
所谓“早动手”,就是现在就开始着手展开复习,千万不要等待、拖延,让宝贵的光阴白白流逝、蹉跎。
研究生考试不仅是考知识、考背功,而且是考能力、考状态。能力的提高,是日积月累的过程,临时抱佛脚于事无补;好的状态有一个生物钟周期的调整问题,仓促、急切之间只能适得其反。
即便是记忆,也需要搞清楚人脑和电脑的差异。立马记住、转眼刷新,是电脑的特点;人脑的记忆需要反复,而反复则需要时间。回顾既往的经验,考研同学的真实状况就是一个——内容太多、时间太少、根本背不住。所以,所谓提早背诵、到时又忘掉,只是一个幻觉而已。
就近年的情况看,每年6月正式颁布的考研政治大纲通常都是比较稳定的。所修改的内容不超过原先总内容的1%。所以,为了等1%的所谓新内容而把99%的内容视若无睹、置之不理,是不明智的。总之,一定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及早行动、从现在做起、抢占先机。
所谓“抓基础”,就是要正面、全面地复习,尽可能完整、深入地掌握知识。
为了做到这一点,一定要破除“押题神话”和“押题误区”。有考试必定有押题;押题可以锦上添花,但不能雪中送炭;对待押题应当战略上忽视,战术上重视。押题为什么靠不住?因为它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偶然性。能否押上,情形和买彩票刮奖一样。考研关系到我们的重大利益,对这个如此重大的利益采取赌博的态度,是不明智的。
第二,有限性。押题到底有多大用?建议同学们自己做个实验,把去年的押题版本和考试原题拿来对比一下。我对比的结果是两个30%:其一,没有任何一个押题版本(一套卷子的容量)所命中的考题超过了原题总分值的30分;其二,没有任何一个押题版本所提供的主观题的答案与标准答案的吻合度超过了30%——也就是说,一些人所吹嘘的所谓直接命中,按照它给出的答案去回答,最多只能得30%的分,和没押中区别不大。两个30%相乘,结果出来了,押题所能解决的极限分值无非就是9分。9分有没有用?当然有用;靠9分就能够上研究生吗?妄想!
第三,欺骗性。有的押题神话的鼓吹者吹嘘命中了多少多少,实际上他是用了瞒天过海术,即只讲押中了多少,而没有说他押了多少;也就是说只讲分子,不讲分母。其实有的人预测的题目是个天文数字,连写带说,超过300万字,整个一个“海押”。这种押题法叫做“卡拉OK”押题法,押题者自娱自乐,学生晕头转向、不知所云。
第四,有害性。押题神话是迎合、利用、激发了我们人性中的众多弱点与劣根,诸如投机、懒惰、愚蠢;这些东西与考研胜利所必需的扎实、勤奋、智慧等素质南辕北辙、水火不容。所以,成为押题神话的俘虏之日,就是考研成功的所有希望从基础上、根本上完全彻底地葬送之时。
刚刚过去的2005年,作为又一个“押题泡末”的破灭年而栽入考研史册。殷鉴不远,覆辙在前。这些惨痛的教训,应当成为我们回归理性、回归常识,好好学习的基础和契机。
“早动手”需要有切入点,“抓基础”需要有依据。于是我编写了这本书,希望并相信它能够给同学们的考研成功,提供绵薄但实实在在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