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波任汝芬:2006考研政治试题及答案与解读



文件信息
文件来源 恩波 
文件作者  
更新时间 2006-2-17 13:16:33 
添加编辑 viewsnake 

辅助信息
打印功能 打印本文
背景颜色 杏黄 秋褐 胭红 芥绿 天蓝 雪青 炭灰 奶白
字体大小 特大号字 大号字 中号字 小号字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文章均来自网络,仅提供预览形式,不提供纸张形式,若涉及到版权的文章,请购买正版,毕竟在电脑上看也不舒服啊,呵呵,这是viewsnake个人网站,纯粹交流学习资料的地方。无商业行为。
阅读正文内容
二 多项选择题: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7.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在实践的运行过程中实现的,其基本环节有 
A、 区分实践活动的主体与客体 
B、 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C、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借助手段作用于客体 
D、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进行反馈调节 (B、C、D) 
解读:本题是2006年大纲的新增考点,考查哲学第二章唯物论部分的实践观,属直接性试题,考记忆。选项B、C、D正确,A选项与试题的要求无关。 
18.马克思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 
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这表明 
A、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B、 社会发展过程与自然界演变过程一样都是自觉的 
C、 人的自觉选择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D、 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是不可超越的 (A、C、D) 
解读:本题考查哲学第六章唯物史观中社会规律及其特点的理解,属间接性试题。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序言中指出:“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马克思所说的社会运动的“自然规律”,是指社会也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即也是合规律的,因而,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是客观的、不可超越。但人们可以探索到社会规律,并利用它来“缩短和减轻”新的社会形态产生的痛苦,这又说明人的自觉选择、社会发展的合目的性。所以,A、C、D项正确。B项错误,因为选项中包含的自然界演变过程是自觉的观点是错误的,正确的观点应是自发的。 
19.据报载,北京市XX区开展以文化育文明的活动,通过文化资源孕育文明、群众文化哺 
育文明,文化兴区培育文明等三种途径,营造文明城区,这是因为 
A、 文化和文明是没有区别的 B、 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构成文明 
C、 文化和文明都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D、文化进步程度与文明发展水平是同步的 
(B、C、D) 
解读:本题是2006年新增考点,考查哲学第五章唯物史观中有关文明与文化的关系问题。文明专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文化则包括人类活动的一切成果,两者是有区别的,故A项错误。B、C、D项分别讲到了两者的区别与联系,都是正确选项。此题虽然也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但主要还是考记忆能力,属直接性试题。 
20、深圳青年歌手丛飞在8年时间内,捐资上百万元资助了很多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而 
自己却身患癌症,负债17万元。有人这样评价他:“丛飞能够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 
到快乐。”丛飞的行为表明 
A、 人的价值不包含个人的价值选择和目标设计等主观方面 
B、 人的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对社会的贡献 
C、 人的价值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更表现在精神方面 
D、 社会价值的实现总是以个人价值的牺牲为代价 (B、C) 
解读:本题考查哲学第七章唯物史观中人的价值、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观点的应用。A、D项是错误观点,不选。B、C项观点正确,并符合题意,是正确选项。 
21.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实现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是 
A、 资本循环 B、资本积聚 C、资本周转 D、资本集中 (B、D) 
解读:本题考查的是第3章“资本的积聚和集中”这一知识点的内容,属于基本概念考查。是政治经济学重要的常考点,这是因为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这两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在我们社会主义企业中都存在,因而具有现实性。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速度,一般要以单个资本的增大为前提,而实现单个(个别)资本增大的形式有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因此,答案是B、D。 
22.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包括 
A、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 B、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 
C、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 D、垄断使竞争趋于缓和 (A、B、C) 
解读:本题考查的是第3章“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这一知识点的内容。属于基本知识考查。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把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概括为五个方面。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点,也是考研复习的一个相对比较重要的知识点,但是把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作为多选题这一考查方式在近10年来的考研当中并不多见,考的相对比较多的是垄断资本主义基本经济特征二战后的新发展和变化,仅从这一角度讲,本题相对比较偏和冷。D选项是错误观点,不选;其他三项A、B、C是正确观点,正确选项。本题考查记忆。 
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有 
A、 按劳分配中的“劳”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 
B、 按劳分配中的劳动量按照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量来计量 
C、 按劳分配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 
D、 按劳分配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 (A、D) 
解读: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这一知识点的内容。属于基本知识考查。按劳分配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是政治经济学重要的常考点,也是政治经济学这一学科近几年来的考查热点。近几年来不断考查按劳分配方面的问题,其现实原因是: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有不断拉大的趋势,而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就是加大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继续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这一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A、D选项是特点,B、C不是特点,故选A、D项。 
24.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有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产业政策 D、收入政策 (A、B、C、D) 
解读:本题考查的是第6章“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宏观调控水平”这一知识点的内容,属于基本知识考查,是政治经济学的常考点。本题具体考查的是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相对而言,本题比较直白和简单。这道题的现实着眼点在于:近几年来我国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按照“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原则推动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通过产业政策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生产力布局合理化,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通过收入政策,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本题属直接性试题,考查记忆。 
25.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 
成熟。下列毛泽东的科学著作中,写于这个时期的有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反对本本主义》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联合政府》 (C、D) 
解读: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一章关于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关于毛泽东思想成熟时期的重要著作。毛泽东思想是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1935年—1945年)得到多方面展开和系统总结而得到成熟。《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于1940年,《论联合政府》是毛泽东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召开的中共七大上所作的报告,故可选C、D两项。至于A、B两项是毛泽东思想形成时期(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撰写的文献,故可排除。本课程考试中经常会涉及毛泽东的重要著作的内容,考生要加以重视。 
26.1948年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下列选项中对这一总路线所含内容理解 
正确的有 
A、按照平分土地的原则,满足贫雇农的要求 
B、团结中农,允许中农保有比他人略多的土地 
C、没收地主土地,不再对地主分配土地 
D、实行耕者有其田,将土地的所有权分配给农民 (A、B、D) 
解读: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概论》第三章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中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的内容。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一文中明确提出了土地改革的总路线,即“依靠贫民、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其中土地改革的主要的和直接的任务,是满足贫雇农群众的要求,赞成平分土地的要求,是为了便于发动广大农民群众迅速消灭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并非提倡绝对平均主义。土地改革的另一个任务,是满足某些中农的要求,必须容许一部分中农保有比一般贫农所得土地的平均水平为高的土地量。民主革命时期,实行耕者有其田,即指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私有,而非归国家所有,故A、B、D为正确选项。C是错误的选项,因为土地改革的目的是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即消灭封建地主之为阶级,而不是地主个人,因此,对地主必须分给和农民同样的土地财产,把它们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本题有一定难度,专业性很强。 
2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B、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C、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A、B、D) 
解读: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概论》中第四章关于新中国成立的标志问题。中华人同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取得了基本胜利,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中国从此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故A、B、D均是正确答案。C则完全可以排除,因为1956年三大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才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表现在 
A、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明确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D、确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A、C) 
解读:本题属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二章的内容,考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试题来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故选项A、C属正确选项,而B、D属于邓小平理论的内容,不选。 
29.“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也有市场,”邓小平这一论断的内涵是 
A、计划和市场都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B、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 
C、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D、计划和市场是不能兼容的 (B、C) 
解读:本题属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七章的内容,考查邓小平关于市场经济理论的观点,出自1992年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故B、C是正确选项,A、D是错误观点、错误选项。 
此题是对2000年、2001年相关考题的近似重复。 
3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 
作的主要方式有 
A、 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参加人大、政协参与管理国家和参政议政 
B、 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互派成员到对方担任领导职务 
C、 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

本新闻共4页,当前在第2页  1  2  3  4  



<<<返回上一页 <<<返回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考研政治>政治试题>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