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专业:法律硕士专业(非法律专业毕业考生)
考试科目:法学基础理论
一、 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0分)
1. 法的连续性指法律一经制定颁布,便不应变动。( )
2. 司法判例不是我国法的渊源。( )
3. 共产党的政策要上升为国家意志,就应当由国家机关经法定程序制定为法律。( )
4. 无行为能力人不能成为法律关系主体。( )
5. 民族自治地方制定的自治条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
6. 我国制定的某些法律可以适用于居住在我国领域以外的外国人。( )
7. 法律关系,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包括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
8. 人民法院在审判活动中对法律规范的解释是一种规范性法律解释。( )
9. 基本法律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修改。( )
10.凡具有社会性的技术规范都是法律规范。( )
二、 辩析(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任何相对法律关系中,主体双方的地位都是平等的。
2. 法是法律规范的集合,任何一个法律规范都具有法的全部属性和功能。
3. 任意性规范没有为主体规定任何行为模式,只是授权主体各方自行协商确定彼此的权利义务。
4. 法的体系即通常所说的体系。
5. 国家机关在职权范围内进行的一切活动都是法的适用活动。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5分)
1. 国务院所属部委有权制定( )。
A 行政法规 B 规章 C 单行条例 D 法令
2. 法律关系建立的前提是( )。
A 一定事实关系的存在 B 法律规范的规定
C 违法行为的发生 D 法的适用
3. 商标权关系的客体是( )。
A 物 B 作为 C 非物质财富 D 不作为
4. 社会主义法产生的前提是( )。
A 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 B 消灭剥削关系
C 消灭私有制经济 D 消灭剥削阶级
5. 国务院对行政法规的解释是一种( )。
A 立法解释 B 行政解释 C 司法解释 D 非规范性解释
四、多项选择(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 法典编纂区别于法律汇编的特点在于( )。
A. 它是一种规范性文件系统化的方式
B. 它是一种国家立法活动
C. 它可以变动原有规范的内容
D. 其内容须按年代顺序排列
2. 命令性规范的结构表现为( )。
A 假定和处理 B 假定和制裁
C 假定、处理和后果 D 假定、处理和奖励
3. 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本质的理论揭示了( )。
A. 法的性质和发展最终决定于社会经济关系
B. 法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C. 法是人类历史发展在一定阶段上的产物
D. 法与其他行为规则在外部特征上的区别
4. 在我国,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意味着( )。
A. 司法权只能由国家司法机关统一行使
B. 司法机关的审判活动必须依法进行
C. 司法审判活动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D. 受案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预
5. 法律规范的时间效力是指法律规范( )。
A 何时开始生效 B 何时终止生效
C 有无溯及力 D 何时通过颁布
五、名词解释(每词4分,共20分)
1 法律关系 2 法律思想体系 3 法的历史类型
4 法的继承性 5 法的部门
六、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 什么是法律事实?法律事实有哪些种类?
七、论述题(要求紧扣主题,观点明确,逻辑清晰,注意联系实际。本题20分)
试论我国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
考试科目:法学基础理论
一、 判断正误(每小题1分,共10分)
1. 法的连续性指法律一经制定颁布,便不应变动。( )
2. 司法判例不是我国法的渊源。( )
3. 共产党的政策要上升为国家意志,就应当由国家机关经法定程序制定为法律。( )
4. 无行为能力人不能成为法律关系主体。( )
5. 民族自治地方制定的自治条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
6. 我国制定的某些法律可以适用于居住在我国领域以外的外国人。( )
7. 法律关系,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包括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
8. 人民法院在审判活动中对法律规范的解释是一种规范性法律解释。( )
9. 基本法律只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修改。( )
10.凡具有社会性的技术规范都是法律规范。( )
二、 辩析(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任何相对法律关系中,主体双方的地位都是平等的。
2. 法是法律规范的集合,任何一个法律规范都具有法的全部属性和功能。
3. 任意性规范没有为主体规定任何行为模式,只是授权主体各方自行协商确定彼此的权利义务。
4. 法的体系即通常所说的体系。
5. 国家机关在职权范围内进行的一切活动都是法的适用活动。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5分)
1. 国务院所属部委有权制定( )。
A 行政法规 B 规章 C 单行条例 D 法令
2. 法律关系建立的前提是( )。
A 一定事实关系的存在 B 法律规范的规定
C 违法行为的发生 D 法的适用
3. 商标权关系的客体是( )。
A 物 B 作为 C 非物质财富 D 不作为
4. 社会主义法产生的前提是( )。
A 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 B 消灭剥削关系
C 消灭私有制经济 D 消灭剥削阶级
5. 国务院对行政法规的解释是一种( )。
A 立法解释 B 行政解释 C 司法解释 D 非规范性解释
四、多项选择(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 法典编纂区别于法律汇编的特点在于( )。
A. 它是一种规范性文件系统化的方式
B. 它是一种国家立法活动
C. 它可以变动原有规范的内容
D. 其内容须按年代顺序排列
2. 命令性规范的结构表现为( )。
A 假定和处理 B 假定和制裁
C 假定、处理和后果 D 假定、处理和奖励
3. 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本质的理论揭示了( )。
A. 法的性质和发展最终决定于社会经济关系
B. 法是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C. 法是人类历史发展在一定阶段上的产物
D. 法与其他行为规则在外部特征上的区别
4. 在我国,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原则意味着( )。
A. 司法权只能由国家司法机关统一行使
B. 司法机关的审判活动必须依法进行
C. 司法审判活动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D. 受案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预
5. 法律规范的时间效力是指法律规范( )。
A 何时开始生效 B 何时终止生效
C 有无溯及力 D 何时通过颁布
五、名词解释(每词4分,共20分)
1 法律关系 2 法律思想体系 3 法的历史类型
4 法的继承性 5 法的部门
六、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 什么是法律事实?法律事实有哪些种类?
七、论述题(要求紧扣主题,观点明确,逻辑清晰,注意联系实际。本题20分)
试论我国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