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重压下的考研冲动是悲剧



文件信息
文件来源 红网 
文件作者  
更新时间 2005-11-29 16:49:03 
添加编辑 viewsnake 

辅助信息
打印功能 打印本文
背景颜色 杏黄 秋褐 胭红 芥绿 天蓝 雪青 炭灰 奶白
字体大小 特大号字 大号字 中号字 小号字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文章均来自网络,仅提供预览形式,不提供纸张形式,若涉及到版权的文章,请购买正版,毕竟在电脑上看也不舒服啊,呵呵,这是viewsnake个人网站,纯粹交流学习资料的地方。无商业行为。
搜索更多免费考研资料:
阅读正文内容
为什么考研?这对于大三的学生来说是个问题,尤其是一些地方院校的大三学生。昨天给我们学院做关于新闻传播学考研的报告,发现有70%以上的学生要考研。作为一个地方院校的老师,我没有诧异。这个数据仅仅比我当年考研的情况有所增加而已。想当年我考研时(1997)年,全班大约有1/3人考研。在媒体整日喧嚣的“考研大军”、“考研基地”、“考研辅导”、“考研分析”等媒介符号的轰炸下,不考研似乎成了另类。

  有一个学生曾告诉我,她宿舍内有7个女生都考研,她不考研感觉有压力,索性就和他们一道奔上了考研的大道:早起晚归的去复习。这是一种小群体内的压力。在一个宿舍内是如此,当一个学院、学校都笼罩在考研的舆论氛围内。要坚持主见,是有难度的。这种潜伏的舆论走向是考研大军持久不衰的一个动力。

  不考研,有没有出路呢?在理论上是有的。但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此种出路是微小的,特别是再向上爬的出路是微小的。失业、低工资、“飘”在城市等“媒介事实”以及左邻右舍的“所见事实”让家长和学子们似乎看到了他们未来的生活蓝图。此种预期,让一些家长放弃了让孩子攻读大学的幻想;让一些学子放弃了大学转向了技校;让一些学子滋生了混文凭,忙挣钱的梦想;也让一些学子奔上了考研的羊肠小道,也滋生了“心理扭曲”、“自杀”、“校园暴力”、“包二奶”等社会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当代大学生们,怎么啦?”的道德质问。

  考研,有出路吗?在理论上是有的。至少有了一个较高的学历,有了一块敲门砖。正是不少学子看中了这一点,才纷纷涌入考研的大军中。前几年,媒体曾有“全民考研”、“全民考博”之戏称。就业市场却对这股考研大潮并没有打满分。由此,“苦恼”、“怨恨”、“自杀”、“犯罪”等不好的现象亦在研究生群体中蔓延。那些抱有美好幻想的研究生们不得不再次“转变”观念,降低标准去就业,去与本科生、专科生竞争谋生的岗位。“教育浪费”、“学历贬值”亦称为媒体报道的一个选题。

  上述迹象表明,当前社会犯有较重的“考研冲动”的心理疾病。此疾病有“学历就业”的旧观念和当前“能力择业”观念相冲突而滋生,以及高校教育不能到位所致。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此疾病有所恶化罢了。那些抱着老观念不放的人,即使再怎么努力,也不得不成为社会转型中的牺牲品



<<<返回上一页 <<<返回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考研咨讯>考研新闻>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