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从四楼窗口消失
12月7日上午11时许,当记者赶到事发现场时,远远看到该校北院新校舍学生公寓J栋宿舍楼西头地面上留有两大摊血迹,法医技术人员正对死者尸体进行死亡鉴定。
据了解,死者刘志辉,1982年6月17日出生,双峰县甘棠镇塘底村人;是湖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系人力资源专业大四学生。事发当天上午他独自一人没去教室上课。10时30分许,有人发现他奄奄一息地躺在J栋宿舍楼西头地面。同学们立即拨打电话报警,并叫来救护车,但经现场抢救无效死亡。经公安人员勘察,刘志辉当时是从J栋4楼走廊窗口坠楼的。
考研压力大有轻生念头
事发当日下午,学校就将该学生的父母接到了学校。在了解事情的始末之后,其家人对于学校的善后处理工作比较满意。
昨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学校采访,与刘志辉同寝室的罗正荣同学介绍,刘志辉平时为人很老实,性格略微内向,与同学关系比较融洽;学习比较刻苦,每天晚上看书都要看到11时左右,在班上学习成绩中上等;身高1.8米,平时比较喜欢踢足球。他们同寝室的4个人中,有两个人打算考研,刘志辉报考的是宁波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对于刘志辉同学的突然死去,他们都感到很意外,也很惋惜。
但这名死亡学生的两位姐姐反映,其弟刘志辉事发前曾向她们发过短信,表明考研压力大、没有信心,有轻生的念头。
大学生普遍缺乏与老师沟通
在湖南工程学院采访时,英语系一位连续当了6年班主任的女老师告诉记者,就在这两天,她所带的班又有一个大三的男同学因基础较差、对学习没有兴趣,申请退学了。目前,在校大学生普遍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得失心很重,想要做什么事情,一旦落空,就感到很失望、行为很偏激;少部分学生还表现为厌学。大学生普遍缺乏与老师的沟通,思想上、感情上、学习上有什么问题和想法,不愿意与老师说。
专家观点:价值取向上的偏差
就刘志辉同学之死,记者采访了中南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院从事20年心理学研究的冯周卓教授。冯教授认为,刘志辉同学之死,许多人将原因归咎为当今社会大学生就业困难,对前途感到渺茫等。其实,这些还只是个体的原因。其深层次的原因还是社会环境大背景所致。
当今社会有一个趋同现象:家长总认为孩子丢了前途,就是输在读书获得学位的高低上,这就导致价值取向上的偏差。其实,社会需要各个层次的不同人才,才能促进社会上人才的有序流动。而社会意识的单一化结果,就导致刘志辉这一类同学的悲剧,觉得考研没有希望,就失去了生存的希望。社会在重视大学生知识的灌输的同时,切忌不能忽视孩子适应社会的心理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