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前,新华社曾报道一则《研究生遭遇就业“寒冬”》的消息,近几年来山西省的研究生就业率明显下降,甚至已低于本科生。曾经被世人看作是“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研究生开始为饭碗而忧虑。当年因为就业难而选择了考研的人,恐怕怎么也想不到三年后竟面临同样的难题。研究生就业难,一方面使得读博的人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在“校漂族”中开始出现已毕业的研究生。
显然这不只是山西才存在的问题,前两天《南京晨报》传来的消息,根据劳动部门统计的资料,到2004年第四季度,南京市已有158名硕士以上的高学历人员在劳动力市场登记失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这158人的平均年龄只有35岁,他们当中有6人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从他们的专业来看,其实不乏管理、软件开发、系统工程、机械电气之类的热门专业。
有关专家直言,研究生找不到工作很正常。从研究生就业难到研究生捧着学位的金字招牌靠失业保障金生活,这是大规模、盲目地扩招研究生带来的必然后果。从1999年以来,我国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就以平均每年26.9%的速度递增,1998年我国研究生招生的规模一共为7.2万人,到了2004年仅硕士研究生就要招收27万多人。以浙江大学为例,2004年招收的研究生人数甚至超过了本科生。据说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办成一所“研究型”的大学,研究生比例自然是越高越好。这也是一切衡量标准都被量化的一种弊端。数字里面出成绩,从经济领域延伸到高等教育几乎是顺理成章的。
由于不断的连续的扩招,有些大学生在毕业后找工作难,以读研为出路,也纷纷往这条路上去,结果导致每年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人数大幅度增长,早已超过甚至几倍于社会的需要。十几个人乃至几十个人竞聘一个岗位已不是什么稀罕事。山西有所高校2004年提供了50个研究生就业的岗位,竟有600人应聘。在北京、广州、南京等地研究生专场招聘会上都出现了类似的场面。据说2005年毕业的研究生将突破20万人,创下历史最高点。我们由此不难推知,研究生就业寒流也好、研究生失业也好,都决非是个别地方的偶然现象。
再说,而今这些流水线生产出来的研究生到底有多少含金量是值得质疑的。毋庸讳言,他们当中有真才实学的正越来越少,与此相反,混学历、蒙学位,名不副实,眼高手低的却越来越多。即便是“硕导”、“博导”当中混日子的也不少,受到舆论厚非的“导师老板”决不是什么个案,而是越来越普遍。把研究生当廉价劳动力,每月给几百元,给自己的所谓“项目”或者有关的公司打工,既不传道、授业、解惑,更不可能指导人生。不少学校片面要求研究生在“核心期刊”发表一篇以上的论文才能拿学位,研究生的应对之策常常是七拼八凑,然后花钱买版面。甚至连学位论文往往也不是艰苦劳动、独立思考的成果,给参与答辩的评委送礼更是时有耳闻。在这样的情形下,学位本身往往代表不了什么。当年章太炎痛骂满清皇帝“未辨菽麦”,这句话用来形容今天中国车载斗量的研究生倒是贴切的。诚然他们中也不乏名副其实、有才干、有能力的,但就整个群体而言确实质量日下,与扩招前的水准不可同日而语,和国外同类的研究生更不是在一个水平线上。
多年来我们社会有一个错误的导向,从“唯学历”到“唯学位”,比如现在不少高校对教师的要求是非“博士”不可,至于此人的真学问到底如何,有多少教学研究的能力则一概不闻不问。弄到最后拼命追求高学历、高学位成了时尚,“硕士”、“博士”满天飞,被曝光的贪官污吏中也多有研究生学历乃至学位。胡适先生之所以一再强调、看重“同等学力”,就带有纠正“唯学历”之偏,他本人是博士,葡萄并不酸。长期以来,我们可以说在受过高等教育(包括研究生教育)的群体中产生了许多第一流的科学家、学者,同样有许多在各个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人并没有什么学历、学位。“唯学历”、“唯学位”的最大弊病就是重形式、轻实质,最后导致名实不符,金玉其外的滥竽充数者遍地都是。扭转时代的风气需要社会舆论的力量,需要世人多一点平常的心态,更需要制度性的建设,用人单位、尤其是政府机构在衡量一个人时如何能更重视实际才能,少设置一些学历、学位的门槛,我们的社会才有可能逐渐转变“唯学历”、“唯学位”的观念。
研究生就业的“寒冬”将持续一个较长的过程,不断膨胀的研究生招生刹车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无论如何都应该正视研究生失业这个新的社会问题,媒体披露南京158名研究生登记失业将这一问题的严峻性呈现在我们面前,如果不从观念的转变着手(首先就是要打破“唯学历”、“唯学位”的观念),不对中国的研究生制度(从招考、培养方式、论文把关到学位授予等)进行改革,研究生的失业现象将是一个愈来愈严重的问题,这当中社会和家庭、个人的资源浪费、损失都是难以估量的
显然这不只是山西才存在的问题,前两天《南京晨报》传来的消息,根据劳动部门统计的资料,到2004年第四季度,南京市已有158名硕士以上的高学历人员在劳动力市场登记失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这158人的平均年龄只有35岁,他们当中有6人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从他们的专业来看,其实不乏管理、软件开发、系统工程、机械电气之类的热门专业。
有关专家直言,研究生找不到工作很正常。从研究生就业难到研究生捧着学位的金字招牌靠失业保障金生活,这是大规模、盲目地扩招研究生带来的必然后果。从1999年以来,我国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就以平均每年26.9%的速度递增,1998年我国研究生招生的规模一共为7.2万人,到了2004年仅硕士研究生就要招收27万多人。以浙江大学为例,2004年招收的研究生人数甚至超过了本科生。据说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办成一所“研究型”的大学,研究生比例自然是越高越好。这也是一切衡量标准都被量化的一种弊端。数字里面出成绩,从经济领域延伸到高等教育几乎是顺理成章的。
由于不断的连续的扩招,有些大学生在毕业后找工作难,以读研为出路,也纷纷往这条路上去,结果导致每年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人数大幅度增长,早已超过甚至几倍于社会的需要。十几个人乃至几十个人竞聘一个岗位已不是什么稀罕事。山西有所高校2004年提供了50个研究生就业的岗位,竟有600人应聘。在北京、广州、南京等地研究生专场招聘会上都出现了类似的场面。据说2005年毕业的研究生将突破20万人,创下历史最高点。我们由此不难推知,研究生就业寒流也好、研究生失业也好,都决非是个别地方的偶然现象。
再说,而今这些流水线生产出来的研究生到底有多少含金量是值得质疑的。毋庸讳言,他们当中有真才实学的正越来越少,与此相反,混学历、蒙学位,名不副实,眼高手低的却越来越多。即便是“硕导”、“博导”当中混日子的也不少,受到舆论厚非的“导师老板”决不是什么个案,而是越来越普遍。把研究生当廉价劳动力,每月给几百元,给自己的所谓“项目”或者有关的公司打工,既不传道、授业、解惑,更不可能指导人生。不少学校片面要求研究生在“核心期刊”发表一篇以上的论文才能拿学位,研究生的应对之策常常是七拼八凑,然后花钱买版面。甚至连学位论文往往也不是艰苦劳动、独立思考的成果,给参与答辩的评委送礼更是时有耳闻。在这样的情形下,学位本身往往代表不了什么。当年章太炎痛骂满清皇帝“未辨菽麦”,这句话用来形容今天中国车载斗量的研究生倒是贴切的。诚然他们中也不乏名副其实、有才干、有能力的,但就整个群体而言确实质量日下,与扩招前的水准不可同日而语,和国外同类的研究生更不是在一个水平线上。
多年来我们社会有一个错误的导向,从“唯学历”到“唯学位”,比如现在不少高校对教师的要求是非“博士”不可,至于此人的真学问到底如何,有多少教学研究的能力则一概不闻不问。弄到最后拼命追求高学历、高学位成了时尚,“硕士”、“博士”满天飞,被曝光的贪官污吏中也多有研究生学历乃至学位。胡适先生之所以一再强调、看重“同等学力”,就带有纠正“唯学历”之偏,他本人是博士,葡萄并不酸。长期以来,我们可以说在受过高等教育(包括研究生教育)的群体中产生了许多第一流的科学家、学者,同样有许多在各个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人并没有什么学历、学位。“唯学历”、“唯学位”的最大弊病就是重形式、轻实质,最后导致名实不符,金玉其外的滥竽充数者遍地都是。扭转时代的风气需要社会舆论的力量,需要世人多一点平常的心态,更需要制度性的建设,用人单位、尤其是政府机构在衡量一个人时如何能更重视实际才能,少设置一些学历、学位的门槛,我们的社会才有可能逐渐转变“唯学历”、“唯学位”的观念。
研究生就业的“寒冬”将持续一个较长的过程,不断膨胀的研究生招生刹车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无论如何都应该正视研究生失业这个新的社会问题,媒体披露南京158名研究生登记失业将这一问题的严峻性呈现在我们面前,如果不从观念的转变着手(首先就是要打破“唯学历”、“唯学位”的观念),不对中国的研究生制度(从招考、培养方式、论文把关到学位授予等)进行改革,研究生的失业现象将是一个愈来愈严重的问题,这当中社会和家庭、个人的资源浪费、损失都是难以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