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试行“研究生导师资助制”



文件信息
文件来源 网络资源
文件作者
更新时间 2005-8-27 19:39:11
添加编辑 viewsnake

辅助信息
打印功能 打印本文
背景颜色 杏黄 秋褐 胭红 芥绿 天蓝 雪青 炭灰 奶白
字体大小 特大号字 大号字 中号字 小号字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文章均来自网络,仅提供预览形式,不提供纸张形式,若涉及到版权的文章,请购买正版,毕竟在电脑上看也不舒服啊,呵呵,这是viewsnake个人网站,纯粹交流学习资料的地方。无商业行为。
选择更多免费考研资料:
阅读正文内容
从8月26日召开的上海高校党政负责干部会议上获悉:上海交大将在全市高校中率先打破“多带研究生多得益”局面,在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试点建立导师资助制,规定每位导师至少提供所指导博士生每人每月500元经费。

  目前,一个研究生导师带30多名学生的现象在各高校比比皆是,有人形容为“一个茶壶倒30个杯子”。通常多带研究生,导师能得实惠:多带一名学生,学校就多给一份工作量津贴;研究生完成论文、做出科研成果,导师名字署在上面,又能折算成工作量,与经济利益挂钩。有的导师因知识老化、科研能力不强,难以争取到科研项目和经费,就靠多招研究生来“自给自足”,这对高层次人才培养十分不利。

  交大负责人指出,学校试点导师资助制,就是想给导师一定压力,提高他们招收博士生的经济成本,让他们在挑选博士生时“睁大眼”,促使他们去争取更多科研项目和经费,也让那些能力差的导师自动淘汰出局。交大一青年教师透露,给予每位博士生每月500元经费,对有的导师来说,压力不小;但对那些科研课题富裕的导师来说,这不成问题。学生参与课题研究,导师们通常能给予每人每月两三千元的经费资助。

  导师资助制也可以帮助博士生减轻生活压力,让他们潜心学习研究。目前,国家对博士生的补贴是每人每月280元,对一部分拖家带口的博士生来说,这点补贴显得捉襟见肘,导师每月固定的资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其“减压”。



<<<返回上一页 <<<返回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考研咨讯>院校信息>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