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再来看看2005年的研究生考试,感觉场面可以和2004年的中超赛场有一拼。
2005年1月23日,研究生考试结束后的第一个《焦点访谈》节目报道了记者暗防的北京某考研作弊现场。尽管考试枪手已经不是一个新名词,尽管枪手的广告已经贴遍了大学校园,尽管研究生已经走下了象牙塔塔尖沦为谋生的廉价工具,尽管我本人从大学时代起就看遍了各种考试的丑恶现象,尽管想找出一切想说服自己的理由,还是感到这种有组织作弊的触目惊心。肇俊哲可以在足球场上喊出“这么玩下去,大家都要玩完”。中国的研究生考试这么玩下去能出现什么结果?近两年研究生扩招,缩短学制,导师增加带学生的数量,一切看上去都好象当年温州的假冒伪劣产品,偷工减料不说,现在干脆把一切遮羞布都拿掉,原料就是假的了。我们的道德底线在哪里?我们判断对错的价值是什么?到连无奈的呐喊也听不到的时候,那才真是民族的悲哀。
市场化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最流行的词汇,市场化的含义是有需求就会有提供这种需求的供给。枪手也应该是这种象垃圾堆中蛆虫一样的市场化的产物吧!但这里我不想过多的谈枪手的如何如何,枪手不过是腐朽考试生物链条中最低级的一个环节。我们看一下国内的大型考试,高考、成人高考、研究生考试、自学成材考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职称考试、公务员考试。那一个考试没有作弊现象?为什么屡禁不止?可能有很多人可以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但是上过学的人,考过试的人都应该清楚,如果没有监考老师的所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作弊谈何容易,这一点监考人员应该比参加考试的人更清楚吧?难道每个监考人员都有亲戚朋友参加考试?与人方便的同时,他们这些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监督者都有怎样的心理?还是市场化给这样一个链条提供了怎样的利益?确实应该让我们深思。
国内的考试最严格的就应该是高中进入大学的入学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考试,连这样的教育部组织的顶级考试都没有公平可言,充满了欺诈和虚伪,我们还能期望什么成人高考,公务员考试这一类规则不透明,考场监督充斥着各种虚伪、做作、自欺欺人行为的考试能给大众公平吗?
谈到这里感觉应该提一下国家公务员考试,近两年随着国内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只是个人感觉,这样说也许某些统计就业指数的人士会提出不同看法),公务员考试的热度不断升高,无论是国务院还是各个省市举行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参加人数不断跨越式增加,而政府的岗位似乎没有能力容纳这样庞大的就业队伍,当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象民工潮一样涌向公务员考场寻找就业机会的同时,就出现了几十人,上百人争抢一个岗位的现象,当然这种考试在创造神话的过程当中也催生了所谓的“市场化”。当“公务员考试”成为考试家族新宠的同时,象征新世纪文明的互联网上“公务员考试”已经成为点击率最高的名词之一。各种学习班,教材已经充斥了这个市场,考试的组织者不厌其烦的告诉人们,这种考试是非常公平的,体现了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但是我们在这个高度“市场化”的环境中,除了口耳相传的黑暗,是否也能看到枪手的身影?是否能看到公平背后还隐藏着什么?公务员是政府行政行为的执行者,公务员的素质决定着政府的行政执行能力。在足球场上,如果裁判员的选拔没有公平可言,教练员的素质低下,而去强制要求球员自律会成为球迷的笑柄,会造就一个混乱的赛场。那么,选拔行政执行者的程序是不是更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更慎重的去做一些应该和必须做的事情那?
电影<天下无贼>中,黎叔告诉大家“二十一世纪什么东西最贵?----是人才”.我们如果用默认的黑暗代替选拔人才的规则,谈什么”抵制日货”,谈什么“在经济追赶美国”,岂不是自欺欺人.希望中国的考场上也有人站起来呐喊“这么玩下去,大家都要玩完”,无奈的呐喊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我们只能继续看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