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入学要求、培养方式、学位授予等环节的规范化,确保培养质量,根据《关于批准部分高等学校培养工程硕士和做好1999年工程硕士生招收工作的通知》(学位办[1998]71号)和《关于转发〈关于制定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学位办[1999]7号)的文件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是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培养要求:
1、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所从事工程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语。
二﹑入学要求
1、招收对象主要为:取得学士学位后,从事3年或3年以上工程实践工作、年龄一般不超过45岁、经所在单位推荐的优秀在职人员。
2、报考人员必须参加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入学考试。考试科目为全国联考GCT(外语、数学、语言、逻辑)和专业及专业综合考试。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但要求在校学习的时间不少于6个月。
2、学位论文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内经单位推荐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联合指导。来自企业的导师由学校按程序办理聘任手续。
3、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
课程名称 |
开课学期 |
学时 |
学分 |
课型 |
基础外语 |
1-2 |
60 |
3 |
学
位
课 |
专业外语 |
2 |
40 |
2 | |
自然辩证法 |
1 |
54 |
2 | |
现代建筑引论 |
2 |
40 |
2 | |
城市规划及理论 |
2 |
30 |
1.5 | |
建筑设计及理论 |
2 |
30 |
1.5 | |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创作课) |
|
120 |
4 | |
建筑技术科学 |
3 |
40 |
2 | |
环境生态学 |
1 |
40 |
2 | |
传统建筑设计理论 |
2 |
30 |
1.5 |
选
修
课 |
城市经济学 |
3 |
30 |
1.5 | |
旅游规划 |
3 |
20 |
1 | |
城市地理 |
|
30 |
1.5 | |
现代高层建筑设计理论 |
1 |
20 |
1 | |
计算机辅助设计 |
2 |
40 |
2 | |
交通工程学 |
|
40 |
2 | |
科技论文写作 |
3 |
20 |
1 | |
建筑环境与绿色建筑技术 |
1 |
40 |
2 | |
场地设计 |
1 |
20 |
1 | |
地理信息系统(GIS) |
2 |
30 |
1.5 | |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 |
1 |
30 |
1.5 | |
社会实践 |
|
40 |
2 |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1、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获得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
2、课程设置
(1)必修课程(至少17学分)
1) 政治理论课 2学分
2) 外国语(含基础部分和专业部分) 5学分
3) 基础理论课程 4学分
4) 专业基础和专业类课程(不少于四门) 10学分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科课程设置
序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课程类型 |
备注 |
1 |
基础外语 |
60 |
3 |
1-2 |
学
位
课 |
|
2 |
专业外语 |
40 |
2 |
2 | ||
3 |
自然辩证法 |
54 |
2 |
1 | ||
4 |
概率统计 |
60 |
3 |
1 | ||
5 |
高等流体力学 |
60 |
3 |
2 | ||
6 |
高等传热学 |
60 |
3 |
2 | ||
7 |
通风除尘技术 |
60 |
3 |
3 | ||
8 |
空气调节 |
60 |
3 |
3 | ||
9 |
小 计 |
454 |
22 |
| ||
10 |
制冷技术理论 |
60 |
3 |
3 |
选
修
课
程
(必选) |
|
11 |
建筑给排水理论与技术 |
40 |
2 |
2 | ||
12 |
供热技术 |
40 |
2 |
2 | ||
13 |
计算机语言 |
50 |
2.5 |
1 | ||
14 |
文献阅读 |
|
2 |
3 | ||
15 |
小 计 |
190 |
11.5 |
|||
合 计 |
644 |
33.5(学分) |
市政工程学科课程设置
序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课程类型 |
备注 |
1 |
基础外语 |
60 |
3 |
1-2 |
学
位
课
|
|
2 |
专业外语 |
40 |
2 |
2 | ||
3 |
自然辩证法 |
54 |
2 |
1 | ||
4 |
概率统计 |
60 |
3 |
1 | ||
5 |
高等流体力学 |
60 |
3 |
2 | ||
6 |
物理化学 |
60 |
3 |
2 | ||
7 |
水质控制工程 |
60 |
3 |
2 | ||
8 |
水环境污染控制 |
60 |
3 |
2 | ||
|
小 计 |
454 |
22 |
| ||
9 |
水处理实验方法与技术 |
40 |
2 |
3 |
选
修
课
程
(必选) |
|
10 |
计算机语言 |
50 |
2.5 |
1 | ||
11 |
建筑给排水理论与技术 |
40 |
2 |
3 | ||
12 |
供热技术 |
40 |
2 |
2 | ||
13 |
文献阅读 |
|
2 |
3 | ||
|
小 计 |
170 |
10.5 |
| ||
合 计 |
624 |
必须大于32.5学分 |
(2)选修课程(至少三门) 11学分
1) 计算机应用类课程
2) 行业发展概论课程
3) 相关学科课程
3、必修环节
1) 开题报告(第三学期开始)。
2) 论文工作中期报告。
五﹑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践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策划﹑工程设计项目或技术改造项目,可以是技术攻关研究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选题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利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论文形式
(1)工程设计
(2)研究论文
3、评审与答辩
(1)学位论文的评审着重审核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核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审核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审核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审核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3)学位论文由2位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由3~5位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2位专家不是学位论文作者的导师);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均有来自工矿或工程部门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
六﹑学位授予
通过课程考试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由我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