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文件信息
文件来源 免费考研网 
文件作者 免费考研网 
更新时间 2005-9-9 9:32:34 
添加编辑  

辅助信息
打印功能 打印本文
背景颜色 杏黄 秋褐 胭红 芥绿 天蓝 雪青 炭灰 奶白
字体大小 特大号字 大号字 中号字 小号字
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有文章均来自网络,仅提供预览形式,不提供纸张形式,若涉及到版权的文章,请购买正版,毕竟在电脑上看也不舒服啊,呵呵,这是viewsnake个人网站,纯粹交流学习资料的地方。无商业行为。
选择更多免费考研资料:
阅读正文内容
一、领域概况
机械工程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各类机械装备和生产制造技术以创造财富和提高社会文明水准的重要工程领域,是与人类社会活动关系十分密切,应用非常广泛的工程领域。它是一个传统的工程领域,自人类有史以来,就为生产活动所关注,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乃至当前的信息革命,无不直接或间接地同机械工程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它也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工程领域,随着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及软件、材料科学的发展和渗透,充实和丰富了本领域的基础,拓宽和发展了本领域的研究范围,并促进了机械产品和生产过程向精密化、自动化、智能化、连续化、高效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培养目标本领域涉及机械设计、制造、实验、使用、维修等基础理论、技术和方法。并与材料工程、动力工程、电气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工业设计工程等工程领域以及力学学科密切相关。
二、     
培养从事机械设备设计、生产制造、检测及控制、使用及维修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要求掌握现代机械设计基础理论和方法、现代制造技术(包括工艺过程、制造加工设备及系统)、现代控制理论和方法及机电液一体化技术、实验技术与机械性能分析技术、使用维修理论及技术。具有从事新产品开发设计能力、生产工艺设计及实施能力、生产设备管理及使用维修能力。
三、    培养方式和学习年限
1、在职攻读工程硕士生采取进校不离岗,以业余学习为主的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但要求在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
2、学位论文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内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联合指导。
4、对于取得攻读工程硕士学位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在校修完主要课程后,到接受单位工作2至3年,并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回校申请答辩。
5、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最长不超过5年。经学院和研究生院批准学习年限可为2.5年。
四、    机械工程领域范围
1、本工程领域适应的行业范围:
机械制造设备及生产系统;
工程施工机械及生产系统;
材料、化工等专用生产设备及生产系统;
起重、运输车辆及生产系统;
农业生产机械等。
2、本工程领域覆盖的工作性质范围:
从事机械设备的设计开发;
从事机械设备的制造及管理;
从事机械设备的质量、性能检测和特性分析;
从事制造企业管理;
从事其他生产设备管理、使用、保养和维修。
3、本工程领域包含的专业和研究方向:
专业:
 (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2)机械电子工程
 (3)机械设计及理论
研究方向:
(1)制造工程系统及网络化制造
(2)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3)先进制造基础技术研究
(4)制造系统质量管理与控制
(5)可重构制造系统及设备
(6)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7)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及应用
(8)智能测试及虚拟电子仪器
(9)机电一体化技术
(10)智能控制与计算机协同监控
(11)流体传动及智能控制
(12)计算机辅助测试理论与技术
(13)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工程
(14)新型与精密机械传动及控制
(15)自适应智能机械理论及应用
(16)机械设计自动化网络化
(17)机电传动及其信息化智能化研究
(18)射流理论及应用
(19)计算机辅助测试诊断、监控与仪器
(20)摩擦润滑理论及工程应用
(21)振动和噪声的分析与识别控制
(22)环保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
(23)机械装备现代设计与分析
(24)机电产品技术经济分析
(25)质量工程
(26)现代企业管理技术
(27)精密制造工艺及特种加工工艺
(28)制造自动化技术
(29)自动化装置与复合传动技术
(30)先进机械传动理论及技术
(31)金属成型过程计算机模拟分析
(32)车辆传动系统
(33)新产品开发工程
(34)制冷压缩机械研究
(35)特殊传动及传动摩擦学
(36)机构及机械系统及设计与应用
(37)汽车动力学
(38)汽车摩托车振动与噪声控制
(39)汽车摩托车设计与制造
(40)人机工程学
(41)生产计划与管理
五、    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1、工程硕士学位的课程主要针对工程特点和企业需求按工程领域设置。教学内容具有宽广性和综合性,反映当代工程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的最新水平。其中外语课程的要求是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领域外文科技资料及文献;数学课程的要求是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数学方法;专业课程强调本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的学习和实践。
2、工程硕士应获得的总学分不少于33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22学分。
3、课程设置及必修环节如下:
(1)学位课程(至少22学分)
 ①马克思主义理论(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     3学分
②外国语(含基础部分和专业部分)                 5学分
③基础理论类课程(至少选2门)                   4学分
  应用数理统计
  矩阵论
  数理方程
  数值分析
  工程数学
  最优化技术基础
  微分几何
④专业基础类课程(至少3门)                     6学分
⑤专业类课程(至少2门)                         4学分
(2)选修课程(任选4门)                            8学分
(3)必修环节
①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2学分
②听取学术报告(至少5次)                       1学分
4、本领域课程设置如下:
 
 
 
 
 
 
机械工程领域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限选
要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自然辨证法
 科学社会主义)
90
3
第一外国语(基础外语 
 专业外语)
180
20
4
1
应用数理统计
40
2
矩阵论
50
2.5
数理方程
40
2
数值分析
50
2.5
工程数学
60
3
最优化技术基础
40
2
微分几何
60
3
 
 
 
 
 
 
 
 
 
 
 
 
 
 
 
 
 
 
 
 
 
 
 
 
 
 
 
 
 
 
 
 
 
 
 
 
 
 
 
 
工程信号处理
40
2
现代控制工程
40
2
复合传动系统及控制
40
2
机电伺服比例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
40
2
液压系统CAD/CAT
40
2
系统工程
40
2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40
2
先进制造技术
40
2
机器和机构的现代设计方法
40
2
机械现代设计方法
40
2
机械系统动力学
40
2
机械振动理论
40
2
车辆结构与强度分析
40
2
车辆控制理论
40
2
计算机图形学
40
2
技术经济学
40
2
宏微观经济学
40
2
管理工程
40
2
 
 
 
 
 
 
 
 
 
 
 
 
 
现代集成制造系统
40
2
制造自动化
40
2
现代质量工程
40
2
机械电子学原理与技术
40
2
微机接口技术
40
2
机电系统设计与分析
40
2
流体控制工程
40
2
企业资源计划
40
2
网络化协同设计与制造
40
2
可重构制造系统
40
2
虚拟产品开发技术
40
2
绿色设计与制造
40
2
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
40
2
空间齿轮传动理论及应用
40
2
机构及机械系统分析与综合
40
2
齿轮啮合原理
40
2
摩擦学
40
2
瞬变流理论
40
2
润滑力学
40
2
动力学分析有限元法
40
2
齿轮与齿轮机床近代测量技术与仪器
40
2
精密传动及系统
40
2
车辆操纵系统动力学
40
2
车辆悬架系统动力学
40
2
 
 
 
 
 
 
 
 
 
 
 
 
 
 
 
 
 
 
 
 
 
 
 
 
 
 
 
 
 
 
 
 
 
 
网络与数据库
40
2
弹性有限元方法及应用
40
2
新产品开发策划管理
40
2
射流理论及应用
40
2
机械可靠性设计
40
2
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40
2
项目管理
40
2
现代企业发展研究
40
2
齿轮强度及实验
40
2
弹性力学与结构分析
40
2
传感与测控技术
40
2
数据采集及处理
40
2
流控动力系统仿真与建模
40
2
物流控制系统的自动化设计
40
2
机电系统仿真与测试
40
2
机器视觉技术
40
2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40
2
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
40
2
数字仿真技术
40
2
大规模门阵与数字信号技术
40
2
创新思维与科学研究方法
40
2
软件工程
40
2
机械创新设计
40
2
科技文献检索
20
1
 
 
 
六、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设计项目或技术改造项目,可以是技术攻关研究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选题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论文形式
论文的形式可以是工程设计或研究论文。
工程设计类论文可以是新产品设计与开发技术的成果,应具有设计方案的比较和评估、设计计算书、技术经济性分析、效果分析评价等主要内容。
研究类论文应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内容,结合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证明所采用方法或手段的正确性、有效性及对工程研究的实用性。研究类论文撰写格式应符合《重庆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规范标准(试行)》。
3、评审与答辩
(1)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评审应着重审核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审核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注重考查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审核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审核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工程硕士生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3)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应有2位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有3~5位专家组成;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均应有来自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工程硕士生的导师、副导师均不能作为自己学生的论文评阅人,不能同时作为自己学生的答辩委员会成员。
七、    学位授予
通过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者,由重庆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工程硕士学位,颁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制发的学位证书。

相关阅读内容

<<<返回上一页 <<<返回网站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考研咨讯>工程硕士>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