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新闻

dsaw1111 免费考研论坛/2006-08-31

原文内容来自免费考研论坛,请点击查看全文
http://bbs.freekaoyan.com/viewthread.php?tid=59993
各地政策法规

南京:
义务教育免杂费进程提前四年半
新学期即将开学。19日,南京市政府召开相关工作会议宣布,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全部免收杂费(含信息技术费)。
据了解,享受免收杂费(含信息技术费)政策的对象包括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学生,以及符合规定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据悉,实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杂费工作由县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负责。
(据《南京日报》8月20日报道)

上海:今秋起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免杂费

上海市教委18日下发的下半年区县教育工作补充意见提出,从2006年秋季开学起,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免除杂费,并要求各中小学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两免一补”工作。
(据《文汇报》8月19日报道)

上海:
中小学教材尝试“代代相传”
上海中小学教材循环使用已进入政府议事日程。17日,上海市教委发布2006年下半年上海教育工作意见提出:新学期,沪上部分初中学生拿到的音乐课本不再被学生永久拥有,而是实现高低年级学生间的循环使用。
意见透露,自今年秋季起,此前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等沪上个别学校开展的美术、音乐课本循环使用将推广到全市部分学校,首批试点涉及的科目定为初中音乐。上海市教委有关人士解释,今后教材循环使用的试行科目,将不搞一刀切,而是从语、数、外等科目之外的部分学科开始逐步推进。(据《东方早报》8月18日报道)

天津:
高中修144学分方可毕业
经教育部批准,天津市普通高中从今年秋季起将全面进入新课程实验。高中课改将实行学分制,学生总学分达到144学分方可毕业。
为保证今秋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有序实施,天津市教委出台了《天津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学分管理有关规定(试行)》。今后,学生每年在每个学习领域必须获得一定学分,3年内必须获得必修学分116学分(包括综合实践活动23学分),选修学分在28学分以上。考核未通过的必修课程可以补考(只可申请一次),选修课程未通过可以另选其他课程。(据“新华网”8月19日报道)

河北:
禁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举办重点班
河北省教育厅日前下发紧急通知,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各类学校(包括公办、民办和公办中小学举办的按民办机制运行的改制学校),严禁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严禁举行入学和新生分班考试。凡在8月17日前已组织过文化课考试或新生分班考试的学校,要向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写出整改报告,认真整改,并向社会宣布原考试成绩作废,不得作为分班依据;凡学校有分班考试安排、但尚未举行考试的,要立即停止考试。
(据“新华网”8月19日报道)

江西:
大学生公寓日用品不得强行配备
江西省发改委、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日前联合下发通知,对高校收费中的问题进行规范。通知规定,学生公寓的床上用品和日用品不得强制统一采购,并对学费收取等问题进行了规范。
三部门联合规定:代收费不得与学费合并收取;代收代付相关费用,必须是为了方便学生学习和生活,并以学生自愿为前提。高校学生公寓床上用品和日用品,由学生自主采购,不得强行统一配备。各校必须加强代收费项目的管理,项目实施完后,要将实施情况向学生公示。
(据“新华网”8月19日报道)

◆校园内外

首届两岸四地“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精英邀请赛在香港举行
本报讯 近日,“华杯赛”组委会办公室在香港举办了首届两岸四地“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精英邀请赛。来自两岸四地16个城市、27支代表队的106位数学精英参加了比赛。据华杯赛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唐保玲女士介绍,比赛设团体奖项和个人奖项两种,其中个人奖项又分为小学组和中学组并产生冠军、亚军、季军和一二三等奖。比赛的形式分为笔试和动手能力测试两种,体现了“华杯赛”活动以培养青少年对数学科学兴趣的宗旨,并迈出了“华杯赛”与国际少年科技竞赛接轨的第一步。这次比赛得到了华罗庚教授子女、学生和有关人士的大力支持。

长春一小学将实行一年四学期制
从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始,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将在新一年级实行一年四个学期制,在放寒暑假的基础上增加春假和秋假。而考试仍为每年两次,与现在基本一致。
校方表示,这样的时间安排,学生的学习总量不变,但少量多次,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据“新华网”8月19日报道)

“华德福教育丛书”
在中国大陆出版
本报讯 中国大陆第一套系统介绍华德福教育的译丛——“华德福教育丛书”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并于8月19日在北京举行了首发式。
旅美华德福教育专家郁宁远做了题为“华德福教育与中国文化的融合之道”的讲座,“华德福教育丛书”的译者吴蓓,北京四海经典教育中心主任冯哲,以及来自澳大利亚和瑞典的两位华德福教育专家做了主题发言,约80位关注教育的家长和读者自发参加了这次活动。
华德福教育(Waldorf Education) 是一个有着80多年历史的人本主义教育体系,强调从头、心、手的整体出发,培养和谐、完整的人,在全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在中国大陆,德国人卢安克最先在广西农村推行华德福教育,曾赴英美学习华德福教育的黄晓星、吴蓓、李泽武和张俐等人,正在成都和北京开展华德福教育的实践。(李 茂)

云南:高校要开东南亚南亚课程
    记者从云南省教育厅获悉:从今年秋季开始,云南省将在所有省属高校中新增开设有关东南亚、南亚方面的课程。
云南省教育厅要求,省属重点院校从今年起要开设国际关系、区域经济合作等课程,作为公共基础课。其它一般高校,要增设有关东南亚、南亚国家的语言及文化背景课程,为高校与东南亚、南亚地区的高校开展师生互派、人才交流与合作奠定基础。云南省今后还将在东南亚、南亚设立10个左右的孔子学院和一批中国语言文化中心。力争到“十一五”末,来滇外国留学生由现在的5000人增加到12000人以上。(据《人民日报》8月21日报道)

重庆市将投巨资建市级特教中心
本报讯 记者近日从重庆市教委获悉,该市将建立一个市级特教中心。按照规划,该中心占地110亩,能容纳1200人,整体投资1.2亿元。该中心功能设施条件完善,建成以后,将极大缓解重庆市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落后的局面。
重庆市市教委有关人士表示,该中心有可能会在整合重庆市渝中区聋哑学校和市盲人学校的基础上建立,这样既可以整合原有特殊教育资源,使其不至于重复建设,还为新的特殊教育中心的筹措节约了一部分资金。这个方案还有待专家进一步验证。(汪再兴)

北外全国教师高级研修中心
积极参与“歆语工程”
本报讯 7月,北外全国教师高级研修中心与由北京市教委、北京外国语大学共同开办了“歆语工程”——北京市重点校英语骨干教师研修班。研修班旨在对北京市重点建设学校的英语教师进行支援、培训,以北京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以提高北京市英语教育教学水平为最终目标。
为实现全国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资源共享,为全国教师搭建一座提升教育理论,提高教学技能互动、共享的平台。北外全国教师高级研修中心已经在浙江、山东、内蒙等地开展了类似的项目,其它省市也即将启动。

---------------------------------
发改委:上半年教育乱收费集中在5个方面

据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 (记者刘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3日发布的价格举报情况显示,上半年中国教育乱收费主要集中在专升本、择校、校中校和校中班、一费制外自立项目、中小学有偿补课5个方面。

  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教育乱收费一直是群众举报的热点问题。上半年,全国价格主管部门共查处教育乱收费举报案件5231件,占查处价格举报案件总数的19.6%。

  价格主管部门在查处教育乱收费举报案件时发现,部分高校未按国家政策要求对专升本学生与普通本科学生实行同等待遇,收取高额专升本费。有的高校甚至拒不执行政府主管部门要求落实的国家政策,引起强烈反应。

  国家对招收择校生有“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的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有的学校并没有执行。

  校中校、校中班问题也比较突出。如群众举报某公办中学以民办名义收取高额学费。经价格主管部门查明,该中学与当地政府合作办学,没有做到独立法人,没有独立校园,不符合民办学校“四独立”标准,实际上是该中学的校中校。据此计算,该中学2005年秋季学期多收费268万元。

  此外,一费制外自立项目乱收费问题在一些学校比较严重。中小学有偿补课问题也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
新义务教育法9月实施部分中小学生免杂费

8月2日,在湖北宜昌新华书店,读者在翻阅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据悉,该法将于2006年9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呈现六大亮点:首次明确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乱收费主管人员将受罚、实施素质教育、保障校园安全。

1986年,我国颁布实施了《义务教育法》,到今年已经整整走过了20年。今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将于9月1日实施。

23日记者从市教委了解到,9月1日,本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地区和低保家庭的学生将率先享受“两免一补”政策。

不仅免杂费还免书本费

据北京娱乐信报报道,率先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的这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9月1日开学时,均可免交杂费和书本费等一切行政性收费,其中包括在校学生学习生活所必需的部分公共性杂项费用,并提供一定数额的补助。
按照我国1986年7月1日起施行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对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之后,国务院出台的《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中允许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收取杂费,即在校学生学习生活所必需的部分公共性杂项费用,主要用于学生饮水、照明、取暖以及课桌维修等项费用支出。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免费后,现阶段学生所交的这项公共性杂项费用将相应取消。

学校不得开除中小学生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只能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但是不得开除。如果违反规定开除学生,将依法处分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另外,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还规定,如果学校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谋取利益,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通报批评;除没收违法所得外,还将依法处分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市教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线联平表示,北京市将严格贯彻实施国务院制定的有关规定,具体的实施政策正在研究制定过程中。

【追访】

所有中小学生免费是谣传

之前,曾有媒体报道,今年9月1日起,北京所有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生均可免交杂费和书本费等一切行政性收费,对此,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线联平表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均可免交杂费和书本费的政策正在研究制定过程中,所以,除了农村地区和低保家庭的学生享受此政策外,其他学生继续执行旧政策。

---------------------------------
◆一周·教育大事

六省“寄宿制工程”进展缓慢被问责
本报讯 8月9日,国家“两基”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京召开专门会议,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以下简称“寄宿制工程”)工作相对滞后的甘肃、云南、青海、山西、安徽、河南六省实施问责。此次会上,国家“两基”攻坚办有关负责同志与六省“两基”攻坚办负责同志一起深入分析了各省“寄宿制工程”进展较慢的原因。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主观原因,部分省份对项目县指导不力;一是客观原因,一些西部省份由于自然条件限制,交通不便,运输困难,施工期短,导致前期招标等工作方面存在困难。与会人员还就下一步如何整改提出了明确意见。据悉,此项问责制度是国家“两基”攻坚办为督促各地工作进度,于2005年开始建立并实行的。

教育部:警惕五种高招非法中介
本报讯 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今天向媒体通报了教育部、公安部联合打击网上涉嫌非法招生诈骗及江西省公安机关近期破获的若干非法中介招生诈骗案件情况,并对非法招生中介诈骗活动形式作了介绍,再次重申目前正值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后期阶段,广大考生和家长要严加提防非法中介诈骗活动。据这位负责人介绍,从近几年公安机关侦破的招生诈骗案件来看,其实不法分子实施招生诈骗的手段并不高明,大概可以归为五类。
第一类是以军校招地方生名义进行招生诈骗。
第二类是混淆各种不同招生类型来蒙骗考生和家长。
第三类是打着自主招生的幌子来骗取考生和家长的钱财。
第四类是假借定向招生等名义进行诈骗。
第五类是吹嘘自己神通广大,可以拿到内部指标,甚至冒充高校招生人员,说计划外指标可以降分录取索取费用,甚至要求考生家长事先预付一部分定金,这些骗子拿到钱以后,就不管了。

研究生招生:扩大特殊人才保送比例
今年,教育部将改革研究生推荐免试制度,对特殊人才的免试招生,将扩大比例。
11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教育部将改革研究生推荐免试制度,在测评体系中更加强调创新能力,特殊人才经过严格程序可不排大队,扩大比例并公开监督。具体改革政策将在今年9月份正式公布。
除此之外,初试科目及内容将重新科学设定。研究生考试将使业务课考试范围适度拓宽,同时初试不再侧重考查专业素质,而是重在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考查。“改革的特点之一就是加大复试权重。”考研专家表示。据专家预测,在2007年的复试过程中,一些学科会增加个性化考核,所以考生备考状态要持续到复试才能结束。(据《北京晨报》8月13日报道)

首届“少年中国”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本报讯 7月18日,首届“少年中国”高峰论坛暨2006中英教育峰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式,“少年中国”963工程正式启动。
“少年中国”963工程计划在9年时间里,每年选拔60名正在接受中等教育的中国优秀青少年到英国留学,使他们在30岁的时候,成为一批热爱祖国、通晓国际政治经济常识、经过正规的英伦教育、出身名校的少年中国精英。
冯恩洪先生被聘为“少年中国”963工程的总顾问,上海建平(集团)学校为“少年中国”963工程中国内地第一培养基地。(李 茂)

◆一周·各地政策法规

广州:择校费、赞助费要缴3%营业税
记者10日获悉,广州市地方税务局近日出台了关于贯彻《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加强教育劳务营业税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补充意见,对教育劳务征收营业税的有关政策再作细化,明确“择校费”、“赞助费”也要征收营业税。
对收取学生的各种择校费、赞助费等不属于免税范围的收入,将规定申报纳税,并按“文化体育业”税目征收3%营业税。但对教育机构取得来自单位或个人与营业税劳务行为无关的“赞助费”收入不征收营业税,例如:社会热心人士或企事业单位向教育机构公益性的无偿捐赠、赞助,旨在扶持教育事业发展的收入,不征营业税。
广州市地税局强调,各类学校和各学前教育机构的各项收入是征税还是免税,不是看机构的性质(公办或民办),而是看该收入的性质和形式是否符合有关政策规定的条件。(据《广州日报》8月11日报道)

浙江:10%的中职学校学生将免费读书
读书不仅不用交学费,而且连生活费政府也给“包”了,这种大实惠即将在浙江省的中等职业学校部分学生身上成为现实。
浙江省政府在7日发出的《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中规定,全省将建立职业教育助学奖学制度,将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含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中专)学生免费范围由原来的低保家庭子女、福利机构监护的未成年人、革命烈士子女、五保供养的未成年人、残疾学生等五类学生,扩大到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000元以下的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全部免交学费。对品学兼优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提供奖学金,奖学金标准为每人每年1000元。
据浙江省政府办公厅介绍,扩展后的免收学费资助面比原来扩大1倍,达到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总数的10%左右。(据“新华网”8月8日报道)

北京:建民办学校预警机制
今年上半年,由北京市教委领导,北京民办教育协会具体组织实施,对北京民办学校中换发了办学许可证的全日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机构,进行了首次以建立北京民办学校预警机制为目的的评估。此次评估,集中围绕学院各项机构及运行、民办学校诚信问题、资产和财务状况、办学条件、教职工管理问题、校园安全和卫生等方面开展检查。
为凸显建立预警机制的特点,此次评估不设定合格学校的档次,只设定合格、黄牌、红牌3个级别。北京市教委将根据评估结论,对民办学校实行分级预警,对存在问题较大的学校给予黄牌或红牌警示。
(据《中国教育报》8月11日报道)

无锡市:今秋起小学初中学杂费全免
记者8月11日获悉,无锡市政府决定从今年秋季新学期起,在无锡市农村和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同时实施免收学杂费。
此次免收学杂费的实施对象包括两大类,一是具有本市常住户籍,并在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的学生;二是具有本市常住户籍,并在经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民办学校就读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对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常住户籍以外人员子女免收学杂费问题,因为情况复杂,无锡市政府已成立专题政策小组开展专题研究。
(据《江南晚报》8月12日报道)

---------------------------------
中央财政40亿元资助中职贫困生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帮助贫困家庭学生顺利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财政部、教育部决定加快建立和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为此,中央财政“十一五”期间将安排40亿元,从2006年起每年安排8亿元资金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确定为“十一五”期间教育发展的三大任务之一。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不断发展,规模显著扩大,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能力明显增强。2005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已达到656万人,在校生突破1600万人。但是,当前一部分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贫困家庭学生因得不到有效资助,不能顺利完成学业;还有一部分初中毕业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不能顺利入学接受中等职业教育。这些问题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因此,要进一步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吸引更多的初中毕业生报考中等职业学校,资助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日前,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的若干意见》和《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对建立和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评审程序、助学金的管理与监督等内容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文件指出,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中等职业学校、金融机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公民个人的作用,努力构建覆盖面广、形式多样、功能完善、机制健全的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六个方面:

  一是建立助学金制度。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安排专项资金,设立助学金,对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贫困家庭学生提供资助。从2006年起,中央财政安排专款,设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资助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包括公办和民办的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等)全日制在校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学年1000元,每年资助80万人,约占中等职业学校一、二年级在校生的6%。

  二是建立奖学金制度。要在中等职业学校设立政府奖学金、专业奖学金和定向奖学金,主要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其中,政府奖学金主要由省、市(地)政府安排专项资金设立。专业奖学金和定向奖学金由有关行业企业或地方政府设立。

  三是建立以学生参加生产实习为核心的助学制度。中等职业学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力争做到学生在最后一学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让学生通过顶岗实习,获取一定的报酬,用于支付学习和生活开支。

  四是建立学费减免制度。中等职业学校都要建立学费减收和免收制度,每年安排不低于事业收入5%的经费,专项用于贫困家庭学生的学费减免。

  五是建立助学贷款或延期支付学费制度。国家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为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小额助学贷款,并由地方政府予以贴息。考虑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一般年龄偏小,有些入学时尚不具备承担完全民事责任的能力,助学贷款可采取贷给学生家庭,或由具备实力的职业学校集中贷款后,与学生家长协商签订延期支付学习费用合同。

  六是建立社会资助制度。各地要对从事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的金融机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公民个人,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通过政府部门或非营利组织为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给予的捐赠,比照有关公益性捐赠, 准予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社会助学基金,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捐资额度大的法人或自然人允许在基金前冠名。

  建立和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是一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和贫困学生的民心工程,是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必将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
北大回应研究生培养热点:推行分级奖学金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端人才的主要手段,自然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近来,“研究生质量下滑了”,“研究生上学要交费了”等,又一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针对这些问题,记者日前走访北京大学,独家采访了北大常务副校长林建华、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仰麟。

  推行分级奖学金以激励研究生投身学业

  导师要提供“助研”岗位并支付费用

  针对前段时间有媒体报道北大研究生全面收费,北大常务副校长林建华说,不能叫收费,只是培养机制改革。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具体做法就是打破平均“大锅饭”,取消原来的硕士生每人每月补助290元、博士生每人每月补助330元,改为奖学金的办法。从全校整体看,绝大多数硕士研究生和几乎100%的博士研究生均可以获得奖学金,奖学金分为3个等级,获得3个等级奖学金的博士研究生都免交学费,差别在生活费,3个等级的生活费每月分别为800元、400元、没有;获得3个等级奖学金的硕士研究生也都免交学费,差别在生活费,3个等级的生活费每月分别为600元、300元、没有。很明显,为避免滑落为得不到奖学金的极少数学生,或者成为3等奖学金(没有生活费)的学生,研究生都需更加投入学业。

  培养机制改革还包括助学金,就是学校为研究生提供“助教”、“助管”岗位,津贴一般为每人每月800元;导师为研究生提供“助研”岗位并支付费用,学校规定每月最低标准为450元,除文、史、哲、外语、考古5个院系等基础人文学科外,没有科研项目、不能提供“助研”岗位并支付费用的导师将被逐步缩减招生指标。

  林建华说,改革只涉及学术型的研究生,职业训练型的研究生(如软件、法律、教育、工商管理硕士等)还沿用老办法。改革的结果是学校增加投入,导师也增加支出,而学生整体上得到的实惠更多了;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激励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学习、研究中,同时增强导师的责任感。

  研究生学制应该几年

  要根据学科专业特点确定

  上世纪80年代初研究生培养制度恢复以来,我国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学制基本上都是3年;近几年,许多高校将硕士研究生学制缩短为2年,而博士研究生学制延长为4年。最近又有网民和公众认为硕士2年太短,到底研究生学制几年合适?

  北京大学的做法是,博士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确定为4年;硕士研究生根据学科专业特点确定基本学习年限,社科类学科学习年限以2年为主,其他学科仍为3年。此外,还有硕士、博士连读的研究生,本科毕业就被确定为可以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这两类学生的基本学习年限为5―6年。

  林建华说,学制只是现象,本质是如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我们应该给研究生完整、严格、科学的专业训练。博士研究生学制延长后,对其学位论文的要求也提高了,他们的论文质量确实在提高。理工科类的博士生一般4年能够完成学业,而人文社科类博士生需要的时间也许更长。

  据北大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仰麟介绍,硕士研究生学制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一般平均也就是一到两年,我国规范的学位制度确立只有20多年的历史,在这段时期内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定得较高。

  每名导师每年招收博士生不能超2人

  研究生发表论文数因学科而定

  部分高校一些导师同时在读的研究生多达几十人,无法对学生认真指导。王仰麟说,北大有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300名,每年招收博士生1400人,学校建议每名导师每年招收1名博士生,原则上不允许超过2名。除职业训练型的研究生外,近年来北大每年招收硕士生约3000人,学术型研究生规模基本稳定,扩招的主要是职业训练型的研究生,平均每个导师指导4到5名硕士生。林建华和王仰麟都表示,就北大总体而言,随着“211”和“985”工程的实施,学校的软硬件条件不断改善,师资队伍水平明显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包括学位论文水平一直在稳步提高。

  博士生必须发表若干文章才能进行学位论文答辩,社会对这种评价方法多有批评。自90年代初,北大原则上要求博士生论文答辩前应在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论文,其中硕士阶段发表的论文也算。具体操作中对不同学科要求不一样,也有要求发表3篇或者1篇的,个别专业甚至不要求学生必须发表论文。

  林建华说,研究生教育理应追求卓越,答辩委员会如果都能认真、负责地审查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那么要求学生发表论文就没有必要了。这些只是保证和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手段。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但面对新的形势,由于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全党、全社会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出发,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
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
1.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2.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方面应当有不同的内容和重点,相互配合,全面推进。在不同地区还应体现地区特点,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3.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确定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方面,要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要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加强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职业学校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加强民族团结教育,规范国防教育,提高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继续搞好军训工作并使之制度化。加强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严禁一切封建迷信和其他有害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及物品传入校园。加强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工作,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社会各方面要为青少年提供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和德育活动基地,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德育工作的新格局。
4.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已成为推行素质教育中刻不容缓的问题,要切实认真加以解决。各级政府都要建立健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监督检查机制。要重视婴幼儿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开发,普及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方法。
5.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准挤占体育活动时间和场所。举办多种多样的群体性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统筹规划,为学校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必要条件。培养学生的良好卫生习惯,了解科学营养知识。根据农村的实际条件和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村学校的体育和卫生工作。
6.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中小学要加强音乐、美术课堂教学,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开展丰富多采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为学校美育工作创造条件,继续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各类文化场所(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纪念馆等)要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鼓励文化艺术团体到学校演出高雅健康的节目。农村中小学也要充分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美育活动。
7.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和改进对学生的生产劳动和实践教育,使其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热爱劳动的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建立青少年参与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的制度。中小学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动手能力;职业学校要实行产教结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高等学校要加强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活动以及社会服务活动。利用假期组织志愿者到城乡支工、支农、支医和支教。社会各方面要为学校开展生产劳动、科技活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同时要加强学生校外劳动和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

二、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8.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继续将"两基"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2000年"两基"目标的实现和达标后的巩固与提高。各地要从实际出发,改造薄弱学校,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整体办学水平。2000年后要继续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继续加强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切实解决农村初中辍学率偏高的问题,同时大力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
9.调整现有教育体系结构,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规模,拓宽人才成长的道路,减缓升学压力。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百分之九提高到百分之十五左右。要在确保"两基"的前提下,积极发展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为初中毕业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机会。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要有步骤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现有的职业大学、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和部分高等专科学校要通过改革、改组和改制,逐步调整为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支持本科高等学校举办或与企业合作举办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对当地教育资源的统筹下,可以举办综合性、社区性的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
10.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内在规律相适应、不同类型教育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为学校毕业生提供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可采取多种方式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毕业生经过一定选拔程序可以进入本科高等学校继续学习。
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要创造条件实行弹性的学习制度,放宽招生和入学的年龄限制,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和其他继续教育。完善自学考试制度,形成社会化、开放式的教育网络,为适应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需求开辟更为广阔的途径,逐渐完善终身学习体系。
11.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大省级人民政府发展和管理本地区教育的权力以及统筹力度,促进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今后3年,继续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式,基本完成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的调整,形成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新体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经国务院授权,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大部分高等专科教育的权力以及责任交给省级人民政府,省级人民政府依法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教育(包括高等专科学校)的招生计划改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其招生考试事宜由省级人民政府自行确定。
继续完善基础教育主要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根据各地实际,加大县级人民政府对教育经费、教师管理和校长任免等方面的统筹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统筹。学历教育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在高中及其以上教育的办学水平评估、人力资源预测和毕业生就业指导等方面,进一步发挥非政府的行业协会组织和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切实落实和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增强学校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加强对高等学校的监督和办学质量检查,逐步形成对学校办学行为和教育质量的社会监督机制以及评价体系,完善高等学校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机制。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招生、专业设置等自主权,高等学校可以到外地合作办学。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精简机构,减员增效。改革分配和奖励制度,实行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加大学校后勤改革力度,逐步剥离学校后勤系统,推动后勤工作社会化,鼓励社会力量为学校提供后勤服务,发展教育产业。
12.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凡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办学形式,均可大胆试验。在发展民办教育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鼓励社会力量以各种方式举办高中阶段和高等职业教育。经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举办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在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均能就近进入公办小学和初中的前提下,可允许设立少数民办小学和初中,在这个范围内提供择校机会,但不搞"一校两制"。积极发展以社区为依托的、公办与民办相结合的幼儿教育。要因地制宜地制定优惠政策(如土地优惠使用、免征配套费等),支持社会力量办学。
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管理、引导和监督,国家要加快民办教育的立法,促进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各级各类民办学校都要依法办学,不断提高办学水平。
13.加快改革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改变"一次考试定终身"的状况。改革高考制度是推进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和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积极推进高考制度改革。进行每年举办两次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试点。高考科目设置和内容的改革应进一步突出对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鼓励有条件的省级人民政府进行多种形式的高考制度改革试验,扩大学校的招生自主权和考生的选择机会。逐步建立具有多种选择的、更加科学和公正的高等学校招生选拔制度。
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学的办法。鼓励各地中小学自行组织毕业考试,采取多种形式改革高中阶段学校的招生办法,改革高中会考制度。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机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不得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工作的标准。鼓励社会各界、家长和学生以适当方式参与对学校工作的评价。
14.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抓紧建立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重视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要增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课程、教材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促进教材的多样化,进一步完善国家对基础教育教材的评审制度。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国家和地方要奖励并推广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优秀教学成果。
职业教育要增强专业的适用性,开发和编写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及教材。高等教育要加快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继续调整专业结构和设置,使学生尽早地参与科技研究开发和创新活动,鼓励跨学科选修课程,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15.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国家支持建设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系统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加强经济实用型终端平台系统和校园网络或局域网络的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各种音像手段,继续搞好多样化的电化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使教育科研网络进入全部高等学校和骨干中等职业学校,逐步进入中小学。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开发优秀的教育教学软件。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社会成员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为农村和边远地区提供适合当地需要的教育。
16.努力改变教育与经济、科技相脱节的状况,促进教育和经济、科技的密切结合。高等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加强产学研结合,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和产业界以及科研院所的合作,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建立科技企业,企业在高等学校建立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采用多种形式,使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进入企业,提高高等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加快实用科技成果向企业的转移,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在高等学校建设一批既出人才、又出成果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地,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继续推进城市教育综合改革。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通过多种方式,为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为转岗、分流、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教育和培训。
进一步推进农科教结合,全面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农村普通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统筹协调发展,使农村教育切实转变到主要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上来。要把文化知识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与实用生产技术培训结合起来,与农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培训形式,抓紧培养一大批农村急需的实用技术推广人才、乡镇企业管理人才和医疗卫生人才。
三、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17.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师要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18.把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师资培养、培训的重点。加强和改革师范教育,大力提高师资培养质量。调整师范学校的层次和布局,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2010年前后,具备条件的地区力争使小学和初中阶段教育的专任教师的学历分别提升到专科和本科层次,经济发达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专任教师和校长中获硕士学位者应达到一定比例。提高高等学校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
开展以培训全体教师为目标、骨干教师为重点的继续教育,使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中小学专任教师以及师范学校在校生都要接受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培训。注意吸收企业优秀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到职业学校任教,加快建设兼有教师资格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多渠道筹资设立骨干教师专项资金,在大中小学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有较大影响的教书育人专家,造就一支符合时代要求、能发挥示范作用的骨干教师队伍。
19.建立优化教师队伍的有效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开展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工作,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引入竞争机制,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中小学根据学校编制聘用教师,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经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批;高等学校依法自主聘任教师,吸引优秀人才从教。继续关心和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
加强编制管理,精简富余人员,富余人员原则上在教育系统内部进行培训和安排。各地要认真做好各级各类学校转岗教师的管理服务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人才流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搞好人才供求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工作,开展转岗前职业培训,协调和促进教师的合理流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部门要提供必要的政策指导和经费支持。
20.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各地要制定政策,鼓励大中城市骨干教师到基础薄弱学校任教或兼职,中小城市(镇)学校教师以各种方式到农村缺编学校任教,加强农村与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城镇中小学教师原则上要有一年以上在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任教经历,才可聘为高级教师职务。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教师到经济不发达地区、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任教。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也要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和农村提高教师队伍水平。
21.努力造就能够带领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积极实施素质教育的学校领导以及管理干部队伍。学校校长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具有特殊作用,要率先转变教育观念,把领导教职工创造性地实施素质教育作为重要职责。要继续巩固和完善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试行校长职级制,逐步完善校长选拔和任用制度,鼓励优秀校长到薄弱学校任职。对于富余的学校管理人员要转岗分流。

四、加强领导,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2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切实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要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领导干部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定上来,认真贯彻落实。建立自上而下的素质教育评估检查体系,逐级考核省、市、县、乡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主要领导干部抓素质教育工作的情况。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注意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鼓励大胆实践,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重视和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提高政府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
23.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靠法治、靠制度保障。各级人民政府和各部门要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保证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执行。各级党政领导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深入进行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活动,提高法律意识,严格履行保护少年儿童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法律职责,坚决制止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抵制妨碍学生健康成长的各种社会不良影响。各地要依法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不得拖欠教师工资。要整治校园内部和周边环境,维护学校正常秩序。
继续完善国家教育立法,加大教育执法力度,加强教育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完善教育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制定有关素质教育的制度和法规,逐步实现素质教育制度化、法制化。
进一步健全教育督导机构,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在继续进行"两基"督导检查的同时,把保障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督导工作的重要任务。
24.努力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大教育投入,逐步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百分之四的目标。各级人民政府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确保教育经费有较大增长。中央决定,自1998年起至2002年的5年中,提高中央本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也要根据本地实际,增加本级财政中教育经费的支出。要进一步依法加强城乡教育费附加的征收和管理,农村教育费附加实行乡征、县管、乡用,确保完全用于教育。
进一步完善教育经费拨款办法,充分发挥教育拨款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不断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政府的教育拨款主要用于保证普及义务教育和承担普通高等教育的大部分经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确保义务教育的资金投入并做到专款专用。在非义务教育阶段,要适当增加学费在培养成本中的比例,逐步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政府公共财政体制的财政教育拨款政策和成本分担机制。加强教育经费的管理,严格禁止乱收费。认真组织实施教育储蓄、教育保险和助学贷款制度,完善奖学金制度。积极运用财政、金融和税收政策,继续鼓励社会、个人和企业投资办学和捐(集)资助学,不断完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
25.社会用人制度对于实施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改革用人制度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要依法抓紧制定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明确对各类劳动者的岗位要求,积极推行劳动预备制度,坚持实行
"先培训、后上岗"的就业制度,继续改革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制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地方政府教育部门要与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共同协调,在全社会实行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转变传统的人才观念,形成使用人才重素质、重实际能力的良好风气。
26.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党的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模范带头作用。要通过新闻媒体的正确舆论导向,深入动员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投身素质教育。学校、家庭和社会要互相沟通、积极配合,共同开创素质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要继续认真落实国务院批转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为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军队系统学校如何落实本文件精神,由中央军委作出决定。

---------------------------------
近些年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讨论

近些年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讨论
新中国成立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于教育是一种上层建筑似无疑问,不仅如此,还引出了“教育是阶级斗争工具”的论断,甚至把它作为生产斗争的工具视为水火不容。1978年随着党的工作重点的转移,开始了一场以经济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教育领域也开始反思其“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的职能,于是,一场规模宏大的教育本质讨论就开始了。
1978年,于光远在《学术研究》第3期上访表了《重视培育人的研究》一文,率先对于把教育归结为上层建筑的论断提出质疑。他认为,在教育这种社会现象中,虽然包含了上层建筑的东西,但整个说来,不能说教育就是上层建筑,两者不能划等号。这一论述,在今天看来,似乎平淡,但在当时不啻为振聋发聩之言,它是这场争论的先声。同年10月,在开封举行的五院校合编的《教育学》初稿讨论会上,对教育是不是上层建筑就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教育本质的讨论自1978年开始,一直持续至今,具体有多少观点尚难以统计。就总体看来,主要观点有:
1.“教育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一部分不属于上层建筑”说
其亚种有: ①教育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一不分不属于上层建筑,但整个说来,不能说教育就是上层建筑。②教育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一部分属于生产力,但主要属于生产力。③教育一部分属于上层建筑,一部分属于生产力,但主要属于上层建筑。④教育既属于上层建筑,又属于生产力。
2.“教育属于生产力”说
其轮点有:①教育劳动是生产劳动。②教育具有传递生产劳动经验的职能。③教育实现了劳动力的再生产,它把一个潜在的劳动力变成一个直接的劳动力。④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⑤教育与生产力有着直接的联系,为生产力所决定。
3.“教育属于上层建筑”说
其轮点有:
(1)教育是通过培养人为政治、经济服务的。它是一种专事培养思想品德、传递知识技能的工作,在整个社会结构中,是属于意识形态范畴的一种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提出的教育决定与社会关系的论断,指明了教育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列宁也多次批评过教育可以超阶级、超政治的谎言。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的“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有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这一论断也适应于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2)教育与生产关系的联系是直接的、无条件的。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是以生产关系为中介的。
(3)教育总是存在于一定社会的,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教育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教育的性质也发生变化。因此,历史性、阶级性史教育的根本社会属性。
(4)上层建筑也具有一定的继承成分。
4.“教育属于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说
该学说认为,无论把教育归为上层建筑,还是生产力,都只是教育的归属问题,它不是教育的本质。因此,该学说把教育当作一个特殊的范畴,试图从教育本身质的规定性,从教育的内部矛盾来揭示它的本质。人们依此思路,提出了许多观点。
(1)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说”一开始是作为“上层建筑说”中“教育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悖论出现的。有论者认为,不能把教育作为观念形态,唯物主义的观念形态是第二性的,而教育是由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所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与教育思想、教育观点是两码事。作为促使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主要属性,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受教育者给予影响和利用,促使其发展的专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对于长期处于“生产力说”或“上层建筑说”争论的人们来说,“社会实践活动说”似是一股清风,但“社会实践活动说”不久就遇到了“特殊范畴说”的挑战。
挑战:①培养人的活动,并非人类所有教育现象的本质。②“社会实践活动说”,不可能成为教育区别于其他一切社会现象的根本依据。把教育的本质定义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很难说明教育与文学、艺术、道德等其他也具有培养功能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根本差异。③“教育”与“培养”常为通用词语,故为同意反复。
(2)教育是使人社会化的过程。
既同意把教育看作是培养人的过程,但又对这一学说不太满意,它只是对教育现象的描述,是同义语的反复,而不是对教育内涵的揭示和阐明。有鉴于此,提出“社会化说”,这个过程的规定性就是:教育者以一定的外在的教育内容向受教育者主体的转化,实现人类文化的传递,促使和限定个体身心发展,促使个体社会化。这一学说成立的依据是:它揭示了教育的内部矛盾——社会要求和个体心理发展水平的对立统一;揭示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及其教育的作用。
(3)教育是引导和促进儿童个性化的过程。
“社会化学说”重视社会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而忽视了人的个性,于是又研究者对儿童的个性化持肯定态度,提出“引导、促进儿童的个性化是教育本质的规定”。这种观点并且强调儿童的个性化是建立在社会化基础上的,通过社会化来促进个性化。
(4)教育是人的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
该说同意把教育的属概念定义为实践活动,但同时又指出实践活动有两类:即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和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教育作为发展人的活动,当然属于后一种实践活动。
人是双重生命的存在,是实然和应然的矛盾对立与统一。教育的存在就是因为人的现实生存状况——他在自然、自发状态下发展的结果并不能满足人发展的自身要求,“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教育实践的产生,表明人决心要按照自己的目的——人的理想发展和存在,来改变人的现实存在,改变人在自然、自发状态下的发展结果。由此可见,教育是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
(5)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有的文化传递的形式、手段和工具。教育的本质是主体间的文化传承。
该学说认为,人类靠生育传递生命,靠教育传递文化、文明。教育的根本作用就在于此。教育的根本特性是传递性、工具性、手段性。
这一观点的理论一具有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两方面的原因。就社会方面看,社会文化必须传递,不传递,人类的文明不可能延续和发展。就个体方面看个体必须接受继承社会文化,不接受、不继承社会文化,个体便适应不了社会生活,也发展不了自己。因此,社会文化,从总体角度来看,是“传”;从个体角度来看,是“承”。教育便是个人主体和社会主体之间的一种文化传承形态和手段。
近来又有论者,在方法论层面上,对教育本质研究作出反思,指出这场教育本质讨论中存在着五种错位:①“本质”与“归属”的错位;②“本质”与“功能”的错位;③“本质”与“属性”的错位;④“本质”与“规律”的错位;⑤“本质”与“现象”的错位。
——摘自冯建军等著《现代教育原理》(48至52页),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
版主真是博学多闻,古道热肠。谢谢了。
---------------------------------
那么多资料 我看的好晕啊
先放着吧
不晕才看吧
谢谢了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