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ote_教育心理学·基点
智慧(思维):生物适应性的一种特殊表现,来自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皮亚杰)
发生认识论:研究人是如何发生或起源以及如何逐渐发展的一门学科。
图式:个体经过组织而形成的思维以及行为的方式。
适应:通过同化和顺应维持有机体生存的一种认知机能。
组织:通过对图式中有关信息的组织,促进对环境中心信息的同化和顺应,属于另一种认知机能。
同化:对环境中信息进行整合,吸收到图式中去的过程(一种量变)。
顺应:环境中刺激导致图式调整或重构的过程(一种质变)。
成熟:指有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分泌系统的成熟。物理经验:指个体作用于物体,获得物体的特性。逻辑-数理经验:是个体对动作与动作之间关系的理解的结果,这类经验来源于动作,而不是来源与物体。平衡化:指一种动态的认知过程,其目标指向更好的平衡状态。自我调节:是个体认知发展从不平衡到平衡状态的一种动力机制。
感知运动阶段:儿童仅靠感知动作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并建构动作图式的认知发展阶段。
前运算阶段:儿童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逐渐用表象符号代替外界事物,开始出现表象或形象图式的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儿童从表象性思维中摆脱出来,逐渐进行抽象思维的认知发展阶段。
守恒:指儿童已认识到无论客观的外形发生什么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
形式运算阶段:儿童逐渐从依赖于具体内容的抽象思维中摆脱出来,而逐渐进行脱离具体内容的抽象思维的发展认知阶段。
低级心理机能: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类主要受成熟因素所制约的机能。
高级心理机能:个体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类主要受社会文化因素所制约的机能。
文化-历史发展论:由维果斯基提出,是运用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从历史发展角度来考察人类高级心理机能的一种认知发展理论。
内化:指儿童在与成人交往过程中,将外部的人类经验不断转化为自我头脑中内部活动的过程。
语言与发展:语言作为发展的媒介与思维工具,作为社会交往与活动的工具,作为自我调控与反思的工具。
个人言语:引导思维与行为进行的自我谈话。
自我中心式言语:以自我为中心而忽略他人的一种言语,代表个人认知发展的不成熟。
最近发展区:认知发展的真实水平与认知发展的潜在水平这两者之间的距离。
教学支架:是指儿童试图解决超出它们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教师所给予的支持和指导。
支架式教学:一种帮助学生通过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模式。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阐述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由生物、心理和社会等三方面因素制约的人格和社会理论。危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其解决与否直接影响个体的人格发展。
自我意识:人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对自己和周围人的关系的认识。
自我认识: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认识与评价。
自我体验:个体对自己具有的一种情绪体验和态度。
自我控制:自己对自身行为和心理活动自觉而有目的的调整和控制。
自我概念:由个体自身的观念、情感和态度组成的混合物。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阐述儿童道德认知随年龄发展,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理论。包括前道德判断阶段-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3个阶段。
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以不同年龄儿童道德判断的思维结构来划分道德观念发展阶段的理论。道德两难:在两难推理中做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教养方式:父母将社会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态度体系及社会道德规范传递给儿童的方式。
权威型教养方式:父母树立权威,对孩子理解、尊重,与孩子经常交流及给予帮助的一种教养方式。专断型教养方式:父母要求子女绝对服从自己,对子女所有行为都加以保护监督的一种教养方式。
放纵型教养方式:父母对子女报以积极肯定的态度,但缺乏控制的一种教养方式。
忽视型教养方式:父母对子女缺乏爱的情感和积极反应,又缺少行为要求和控制的一种教养方式。
同伴关系:由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个群体。
经典智力理论:将智力视为人脑的内部特性和有待发现的心理结构的理论。
现代智力理论:认为治理是人脑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并对智力的内部活动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的理论。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人有7种智力,即言语能力、逻辑数理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身体动作智力、人际智力和自省智力;在此基础上,还有自然智力、精神之力和存在智力。
戴斯的PASS模型:智力有3个认知功能系统,即注意-唤醒系统、同时-继时编码加工系统和最好层次的计划系统。
斯皮尔伯格的三元智能理论:由3个亚理论组成。情境亚理论,即将智力与个体的外部世界相联系,回答“行为在何处才显示智慧”的问题;经验亚理论,即将智力与个体内外部世界均联系起来,回答“行为何时才是智慧”的问题;成分亚理论,即将智力与个体的内部世界相联系起来,回答“智力行为是如何产生的”问题。
创造力:相对于个体或社会,产生前所未有事物的能力,它存在于任何个体中。
灵感:个体在创造过程中,突然产生某种新颖的形象、概念或思想的心理状态。
情绪和行为障碍:又称行为障碍,有不明原因所导致的人际关系障碍,或者不适宜的行为和情绪,或者不愉快或压抑感,或者各种生理不良症状或恐惧反应。
学习困难:指智力正常,但学习效率低下,达不到国家教学大纲要求(在我国)。
条件反应:对先前的中性刺激学会做出的反应。
经典条件作用:由巴甫洛夫首创,关注无意识情绪或生理反应的学习过程。
泛化:对相似的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辨别:对相似但不同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消退:学会的反应渐渐消失。
操作条件作用:通过后果和前因来加强或减弱有意行为的学习。
效果律:获得满意结果会增强联结,得到烦恼结果就会削弱联结。
强化:行为得以加强的过程。惩罚:减少或抑制行为的过程。
强化物:跟随行为之后使行为再次发生的概率得以增加的事件。
正强化:在某一行为后通过呈现令人满意的刺激来加强行为的过程。
负强化:在某一行为后通过呈现令人厌恶的刺激来加强行为的过程。
呈现性惩罚:是指在某一行为后出现的刺激会抑制或减少该行为的发生。
移去性惩罚:移除某一刺激,以减少不当行为的发生。
强化程序:根据个体的学习特征,适时合理地安排各种形式的强化。
普雷马克原理:一种用来帮助教师选择有效强化物的方法,即喜欢的行为可能是不喜欢的行为的有效强化物。
掌握学习:在学习下一单元前学生必须通过前一单元的一定水平的考试的教学方法。
程序化教学:与塑造过程紧密相关,开始让学生用已习得的反应来回答问题,然后以非常小的步骤引入新的信息,并随即提出一些学生能正确回答的问题。
认知行为矫正:以行为和认知学习原理为基础,通过自我谈话和自我教学来改变自己行为的程序。自我教学:通过一系列的任务步骤来自我谈话。
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建立在人对计算机类比基础上的,把人和计算机都看作是一套符号操作系统,并用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术语来描述人的学习和记忆过程。
记忆的类型 感觉记忆:对来自环境的刺激保持一个极短的时间,直到它们受到关注和进一步加工为止。工作记忆:把信息保持住,使人能够运用信息有意识地工作。长时记忆:信息在人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组块:信息贮存的基本单元。
陈述性知识:指有关事实、定义、程序以及规则是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知识:知道如何行动的知识。
命题:大致相当于一个观念,它有两部分组成:关系和主题。命题网络:有着共同主题的多个命题所形成的网络结构。表象:对事物知觉特性进行保存的一种表征形式。线性排序:对一些元素的顺序所做的编码。图式:陈述性知识表征的一个整合单位,包括命题、表象和线性表这三种基本表征形式。
产生式: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以“如果-那么”的形式表征。
产生式系统:表征大的程序性知识的一系列产生式。
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知觉:个体获得刺激意义的过程。复述:在学习者的有意控制下,主动地以语言方式,出声或不出声地重复先前学过的材料,以帮助记忆。
编码:个体对复杂信息进行心理表征,并将之贮存到长时记忆之中。
组织化策略:是指按照信息之间的层次关系或者其他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一定归类、组合,以便于学习、理解的一种基本学习策略。
精致化策略: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或刚学的新知识形成额外的联系,从而赋予复杂的知识以意义的过程。
活动策略:促进积极主动加工,有助于有意义编码的一种学习策略。
元认知:对认知的认知。元认知知识:关于什么因素和变量以什么方式影响认知行为的过程和结果的知识或信念,这些因素或变量主要包括人,任务和策略。元认知策略:包括各种执行能力,如计划、资源分配、监测、检查、错误检测和纠正等,分为检测过程和控制过程。元认知体验:在原任职调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意识的体验,是个体意识到的一种认知和情感状态。
交互决定论:对行为的一种解释,强调行为、个体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信念、自我知觉和期望等认知因素的社会学理论。
自我效能感:个体对“能够有效处理特定任务”的主观评价。
角色扮演学习:在动手做和体验行动结果的过程中学习
替代性学习:通过观察他人而学习。观察学习:通过观察和模仿而学习。
直接强化:当观察者正确重复了行为就直接给予强化。
间接强化:观察者因看到他人的行为得到强化,而受到鼓励并模仿其行为。
自我强化:由于重复行为而使观察者自我价值和兴趣得到提升。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积极主动地构建知识并理解信息意义的观点(激进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社会文化认知观、信息加工建构主义、社会建构论、控制论系统观)。
研究性学习:教师提供问题情境,学生通过搜集资料、验证假设来解决问题。
基于问题的学习:为学生提供没有唯一“正确”答案的真实问题,要求学生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共同解决。
合作学习:由几个能力不同的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学习,并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
教学对话:学生通过与教师和其他学生的互动而学习。认知师徒法:新手在专家的将指导下获得知识和技能。互惠教学:在示范的基础上,传授阅读理解策略的一种方法。
概念:用以会聚相似事件、观念、客体或人的某一类别。原型:某一概念类别的典型的样例代表。
编码系统:相关概念的层级结构,在编码系统的顶端为最一般的概念,较具体的概念则处于一般概念的下端。
发现学习:布鲁纳倡导的一种学习形式,指通过学生自行发现某基本原理来进行学习。给学生提供一系列事例,让学生运用归纳推理方式得到隐含于其中的原理。
归纳推理:依据样例和细节方面的信息阐述一般规则。
样例-规则法:从特殊样例到一般原理的学习或教学。
演绎推理:通过运用规则或原理得出结论;从某一一般规则或原理到具体的解决方式。
规则-样例法:从一般原理到具体样例的学习或教学。
先行组织者:对上位概念或背景材料的陈述,有助于介绍或总结随后的信息。
概念图:概念在头脑中的层级组织。不同的概念按照内在关系组成层级结构,每个概念都处于相应的位置。
问题和问题解决 问题:首次遇到且无现成可回忆的经验来解决的一种情境。问题解决:实现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顺利过渡。算子:实现问题解决各种状态间转换的方法。问题表征:把问题的任务要求转换为内部的心理结构。算法:一种逐步达到目标的方法,它通常与特殊领域的知识相关联。
启发式法:当问题比较模糊并且没有明显的算法,只能借助经验时的一种解题方法。
手段-目的的分析:首先明确问题解决中的各种困难与障碍所在,然后再设立各种子目标去克服这些困难与障碍。
后推法:先对问题解决的目标进行界定,然后依次目标为起点逐步向后推,求出要达到该目标需要什么条件,最后把达到目标所需的条件与问题提供的已知条件进行对比。
简化法:要求问题解决者着重关注问题的重要信息而忽略一些次要信息。
类比法:将当前的问题同一些与之结构相似、内容不同的问题进行类比,或者在两者之间进行某种形式的比喻,揭示这两种问题的相同之处。
认知策略:对内组织的机能。
有效使用策略者:具有广阔的背景知识,大量的认知策略以及高度发展的元认知能力的策略使用者。
条件性知识:关于何时、何处运用何种策略的知识。
总结:对某一段口头或书面信息的中心思想做简单明了的阐述。
精致性提问:一种获得推论、明确关系、引用样例或确定所学材料隐意的加工过程。
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顺向迁移:先前学习对后续学习的影响。逆向迁移,类比之。
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影响。负迁移,类比之。
横向迁移:知识或技能在相同水平上的迁移。纵向迁移:低水平的机能向高水平技能的迁移。低路迁移:高度练习的技能的自动迁移,无需意识地参与。高路迁移:抽象知识有意识地运用到新的情境。
认知结构:学生头脑中陈述性知识结构,是学生头脑中全部观念的内容和组织。
认知结构变量:当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其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在内容和组织方面的特征,主要包括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固性。
行为控制:排除干扰并采取积极心里行动的能力。
教学计划:教师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的细致的规划和安排。
目的-手段计划模式:形成目标,然后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整合性目的-手段计划模式:先选择适合学生的行为,由此形成教学目标。基于内容的计划模式:先考虑教学材料和教学资源,而非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务分析:在教学活动之前,预先对教学目标规定的、需要学生习得的能力或倾向的构成成分及其层次关系所进行的分析。
使能目标:从原有知识基础到教学目标所需要的次级目标。
动机:激发、维持并使行为指向特定目的的一种力量。诱因:诱发个体动机的刺激或情境。诱因不同,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自我实现:是自己更完备、更完美,能够更充分发挥自己具有的能力和技能。
预期-价值理论:人的行为取决于他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中预期将会发生什么,以及它对将要发生事件结果的价值或重要性的认识。
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教师对学生的信念影响其对学生的期望,而对学生的期望又往往会变成学生的现实表现的一种现象。
固定期望效应:即使学生的能力已经变化,教师的期望仍停留在最初水平的一种现象。
习得性自弃:个体将失败归因于不可控因素,认为自己在任务面前无能为力。
德西效应:过分运用奖赏来增强外部动机,反而会消弱内部动机。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的地位则比较被动。
教学互动:教学互动主要有两种,即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直接教学:一种旨在帮助学生学习程序性技能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一种旨在帮助学生学习组织化的知识体系的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法:将少量讲授与师生提问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学生处在教学活动中心,以平等身份与教师互动的教学形式。
发现学习:给学生提供一系列事例,让学生运用归纳推理的方式得到隐含于其中的原理。
讨论法:旨在激发思考、挑战态度与信念并发展人际交往技能的一类教学方法。
个别化教学:为了满足每个学生特定的学习需要而采用的一中教学形式。
运用技术的教学:运用不同形式的技术手段,包括计算机、多媒体、因特网和智能辅导系等来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类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同时综合使用几种不同类型的技术来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
网络教学:运用因特网的搜索和传递功能以及它拥有的充分资源来为学生提供教学的技术。
智能辅导系统:在某一学科中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个别辅导的系统。
测验:运用一系列问题来鉴别能力、性格、学习成就等个体特质的工具。
测量:按照法则给事物指派数字。
评价: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并加以分析处理,再根据预定教学目标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
效度:测验所测量的东西与该测验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相符程度。
信度:测量属性或特征前后一致的程度。
难度:项目的难易程度。
鉴别力(区分度):测验项目对所测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
教师自编测验 & 学业成就测验
客观题 & 论问题
相对评分制 & 绝对评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