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觉得考研成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学习之余能给未来的学弟学妹答答疑,提供自己的绵薄之力。之前的经验贴意外火了一下,也有很多考生私聊我问了很多问题,无奈供不应求,有时不能及时回复学弟学妹们,知乎的提醒功能又不够贴心,有的消息可能隔了好几个小时我才发现有人私聊我,于是想着开始抽时间慢慢更新一下大家提问的答案,可能是个漫长的过程。如果中途有小伙伴想问一些别人还没问的问题,也欢迎私聊我或者加我扣(个人简介里有)
1.我想考华中的教育学非全,学姐你有什么建议吗?
华中的教育学学硕是没有非全专业的,主要集中在专硕,但是给专硕非全的名额特别少,而且有一定的报考要求。这里给大家稍微汇总一下:20年华中教育硕士招非全的就四个专业,教育管理,学科教学(数学),学科教学(物理),学科教学(化学),其中后三个专业都是需要单独考试才能报考,单独考试的考生需要满足
“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 4 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 2 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这样的条件。
而教育管理专业报考需要满足
“大学本科毕业后有 3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 5 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或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 2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这样的条件。
不仅报考条件有要求,录取的名额也比较少,除了教育管理,其他三个专业今年都是只有一个名额,因此如果想考教育相关的非全日制,不建议考虑华中,名额少,风险大。
2.学姐我看到你说你是3月才报班的,我能不能学你一样先自己摸索学,然后等到3月份再报班?
我先补充一下我的经历,我的确刚开始自己摸索后再报班,最后也成功录取了,但是我在报班之后有进一个学员群,在群里都是之前报过班且都考教育学的研友,我主动和他们进行了很多复习的交流,结果发现,我和他们的差距不是一丁点的问题,比如教学这个章节,我还停留在对某个知识点是否有印象的地步,他们其中的一些人已经可以用一些真题中出现的案例去给我解释了这个知识点了,我当时很惊讶,说你们现在已经都了解真题了呀,他们倒是比较奇怪我的反应“这些在课程里都提到了呀”,原来真题的确应该是放在最后复习,但是一些真题中的例子可以在前期学习知识点的时候帮助我们理解巩固,而我们在复习的时候要掌握好一个度,这一年的真题在这个阶段的复习中只需要看这一题的题干就行,其他的千万不要提前看,诸如此类的,在刚开始上课的时候都会穿插着进行。
这里只是举一个例子,其他的糗事我就不多说了,告诉大家这个事情是希望大家明白,我在复习过程中有一个摸索阶段这个并不是值得大家学习的正面例子,相反是应该避免的,为什么?因为考研是一场竞争,竞争的成败不在于自己复习得如何如何,而在于跟对手比,我复习的是否比他好,是否比他高效,如果只是一个人低头看自己,不能抬起头看看周围的现状,那么可能会感动自己,但不足以感动学校,感动上天。试想一下,我在摸索阶段,我的对手在辅导班的帮助下已经正式进入状态,每天同样的时间,我比他少复习3个知识点,这是一个非常小的差距,但是5个月下来,我就比他少复习450个知识点,这个差距足以让我在这场竞争中惨败而归了。因为大家的时间都是一样的,同等效率同等努力的情况下,这450个知识点的差距我就一直超越不了,之所以我最后能够幸运的考上,弥补了这些差距,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我加班加点地学习了好几个晚上,看上去挺励志,但事实上对我身体伤害很大,不到万不得已不应该采取这个方法。但是话又说回来,我看到很多人在后期都是用这个方法,为什么呢,不就是因为前期该行动的时候纠结,该高效的时候低效,该付出的时候取巧嘛。第二个原因,个人认为真的是运气原因,因为前面我说的那几个大神,最后相约考华东去了。
所以学姐我最真诚的建议,千万不要纠结,不要拖延,你想考研就立马买书看,你想报班就立马花钱学,你想学习就立马推脱同学的游玩邀请。诚然那些纠结的理由,在解释当下的时候全都站得住脚,比如我想考研,但是我现在在准备教资(期末、四六级、竞赛······);我想报班,但是我想先自己看看再决定(万一我自己能够学的很好,最后不用花这个钱不就省了嘛······)。但是,如果未来的那一刻,你没有被自己想要去的学校录取,回过头再看这些理由,它们同样能成为你没有成功的原因。(第二个问题的回答仅针对想报班的人,有能力自学考上的小伙伴可以不看~)
这次先总结两个问题的答案,下次会继续更新在这个专栏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