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问题既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在汇率决定的基础和变动的因素问题上,由于经济学家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信仰的理论不同、分析问题的角度与论证方法不同,因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汇率理论。
一、国际借贷说
国际借贷说是由英国经济学家葛逊在1861年的《外汇理论》一书中系统提出的。
葛逊认为,一国汇率变动是由外汇供给和需求引起的,而外汇供求又源于国际借贷,国际借贷分为固定借贷和流动借贷两种,前者指借贷关系已形成、但未进人实际支付阶段的借贷,后者指已进人支付阶段的借贷。只有流动借贷的变化才会对外汇的供求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外汇汇率。当一国的流动借贷相等时,外汇供需也相等,因而汇率不发生变动;当一国的流动债权大于流动债务时,外汇的供给大于对外汇的需求,因而外汇汇率下跌;当一国的流动债务大于流动债权时,对外汇的需求大于外汇的供给,因而外汇汇率上涨。
葛逊所说的国际借贷关系实际上是指由于国际间的各种经济往来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例如,商品的输出人、股票与公债的买卖、利润和捐赠的收付、国际旅行的收支、资本的交易等等。从葛逊对国际借贷关系的解释可以看出,他所讲的国际借贷实际上是除单方面转移外的狭义国际收支的全部内容。因此,葛逊的国际借贷说又被称为国际收支说。
国际借贷说评析:
国际借贷说以金本位为背景,在当时货币币值稳定的情况下,认为汇率主要是由外汇供求关系决定,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该理论颇为流行,该学说解释国际收支影响汇率的变动,对当前分析汇率变动的原因,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国际借贷说对决定汇率的价值基础未能提及,没有全面论述汇率决定的原因。
二、购买力平价说
购买力平价说早在16世纪已有萌芽,正式提出这一学说的是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他在1922年出版的《1919年以后的货币与外汇》一书中对这一汇率理论作了系统的论述。其基本观点是:人们之所以愿意对一种外币支付一定的价格,就是因为它对发行该货币的国家的商品、劳务有一定的购买力。同样,本国向外国供给本国货币,实际上是向外国提供了对自己国家的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力。但货币的购买力与商品价格成反比。因此,两国货币的汇率就是两国货币的内在购买力之比,也就是两国物价水平之反比。
卡塞尔之后的经济学家把这种由两国物价水平之比所计算出来的汇率称为绝对购买力平价。但要注意的是,绝对购买力平价所用的物价不是两种商品的绝对价格,而是多种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即物价指数。
如果两国之一发生了通货膨胀,或两国同时发生了程度不同的通货膨胀,则其货币购买力就会发生变化,从而汇率也会发生变化。新汇率等于旧汇率乘以两国通货膨胀程度之商。
购买力平价学说评析:
购买力平价学说把汇率与物价水平的变化联系起来,使汇率的计算较为简单,而且用这一学说计算出来的汇率也为一些经验数据所证实。因此,这一学说自确立以来就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然而,这一学说在计算的前提条件的选取上存在一定的技术性困难,例如,相关物价指数的选择和基期年的选择。而且,这一学说忽视了其他经济因素,例如国民收人、贸易条件、生产成本、资本移动等对汇率的影响。
三、汇兑心理说
汇兑心理说早在法国经济学家杜尔的《1914一1918的法国法郎》一书中提出过。后来由其他一些经济学家研究和扩展,为首的是法国学者阿夫达里昂。他在1927年出版的《货币、物价、外汇》一书中以主观价值论的边际效用论,说明汇率的决定问题,其基本观点是:汇率固然是由外汇供求决定的,但人们之所以需要外币,是为了满足某种欲望,如满足购买、支付、投资。外汇投机、资本逃避等需求,这种欲望是使外国货币具有价值的基础。因此认为外币的价值决定于外汇供求双方对外币所作的主观评价,外币价值的变化,是以人们主观评价中边际效用的大小为转移的。外币对不同的个人有不同的边际效用(新增加单位外币所增加的效用)。这种不同的主观评价形成对外币的供求曲线,而外币供求曲线的交点,即供求均衡点,就是实际汇率。阿夫达里昂还认为汇率理论史上的国际收支说是以量的因素,购买力平价说是以质的因素来说明汇率现象,而他的汇兑心理说,既包括了质也包括了量,是前两者的综合。他根据当时法国的经济情况分析法郎的贬值,认为既不能用国际借贷说解释,也不能用购买力评价说解释,而是由于国家预算赤字的增加引起人们的心理预期,从而导致投机性的外汇交易和资本流动所致。
汇兑心理说评析:
该理论认为人的心理评价决定汇率的变化,显而易见是主观唯心论,因为人们对经济的主观认识是客观经济过程在人脑中的反映,因而是第二性的。然而这种来自于实践的人的认识会对有关变量的未来变化作出预测,这种预测必然会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过程。所以认为主观心理因素对汇率变动过程起作用是有其合理性的。这对目前浮动汇率制下汇率的预测也有现实意义。在因果关系不颠倒的情况下,把心理因素导人汇率的变动分析中,开拓了一个有意义的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