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导师们的“最欣赏”与“最反感”。导师们最欣赏的考生就是,问他一个问题,他自己会一一展开然后进行透彻分析,从中可以看出他的知识体系、思想脉络。比如一个数学系的学生在回答“函数可导是不是一定连续,连续的函数是不是一定可导”这个问题时,他会就两部分进行全面透彻的解答,举出例子来说明自己的答案,反映出高超的分析能力。这个问题讲清楚之后,导师会接着引出下一个问题,“把范围限定在复变函数中,这个命题又有什么变化”,该学生会接着给出自己的解答。这样的过程对于提问的老师是愉悦的,因为考生的触类旁通伸到了老师最舒服的穴位,这种通透的回答无疑完成了一次完美的互动。
导师们最反感的就是上来吹嘘自己多么厉害,结果提了一个问题就马上失色的考生,或者是所答非所问的考生。自信是必须的,但自信往往不是表现出来的,而是透过面试的过程自然流露出来的。
丁文军:复试就像Interview
奇装异服不好,过于随便也不要,因为研究生复试就像一个Interview一样,要尊重别人。语言表达最好简洁、有条理,做到叙述到位、到点、准确、清晰,表现自己宽广的知识面很好,但不要过于絮叨。我十分反感夸夸其谈的行为,对于问题不会千万别假装会,否则会给出风马牛不相及的答案,从而失掉印象分。
姜洪义:态度要端正,陈述要流畅
面试过程中主要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考生本科期间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计算机操作能力、外语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并不要求十分精确的答案,只要流畅清楚地陈述就可以了。
复试中首先要端正态度,不要表现出一副无所谓或者满不在乎的样子,同时要控制好回答问题的时间。
第八问:导师们喜欢什么性格的考生?
高随祥:内向的性格不是致命弱点
内向、胆小、腼腆但是有能力的考生,会丢一定的分数,但不会对录取结果产生本质的影响。有一类学生可能考试能力很强,但分析问题能力差,创新上更是乏善可陈,自己不会做也没有想法,这是很可怕的。比起踏实认真但思维一般的学生,导师更喜欢脑筋灵活的学生。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人才的最理想状态是既肯用功又踏实,同时思维清晰能解决问题的学生。
丁文军:稳重而开朗,这样的学生很好
性格方面,过于张扬的学生不好管理,过于内向的学生不好交流,所以最好是一张一弛中性为好,这样的学生更适于做科研。我希望学生能有灵活的思维,同时又能静下心来从事研究,经过几年的系统训练后能自信地走向社会。
一些普通院校的学生,他们的优点是稳重听话,但因为学校学术环境的限制,可能即使进入研究生阶段也有很多路要走,会出现心力不足的状况,但他们通过多学多问也许能赶上来。所以不是说考上就结束了的问题,到后面才真正见分晓。
在面试中,我们会对考生进行心理测试,考查考生的团队精神,这通过他的业余爱好、参加的活动可以看出。现在很多学生都以自我为中心,习惯单打独斗,没有公益责任心,这样的学生是不适于我们这种专业的研究生学业的。
冯教授:合格的研究生要有自制力
性格特征可能会对评价有影响,但是这个影响不会是决定性的。个性很张扬的考生不容易获得老师的好感,比如说一些考生自以为所学很广,在导师面前卖弄自己的知识,一点都不谦虚,实际上在导师看来那仅是些皮毛,这样的学生大多不会被导师录取。
我觉得一个合格的研究生一定要有很好的自制力,毕竟研究生阶段基本是以自学为主,较强的自制力才能保证踏实做学问、搞研究,才会出成绩,自制力不强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往往容易走偏路。
曹勇:踏实肯干是一个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