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论竞争与资本集中的关系。
答:资本集中是指个别资本结合形成更大的资本。资本集中是竞争的结果,又因为科技进步和信用制度的完善而不断得到强化。竞争与资本集中的关系是原因与结果的关系,这是因为:
(1)同一部门中的不同企业的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集中。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同一部门中的企业必然产生分化:那些技术先进、劳动者素质高、管理先进的企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强,必然不断壮大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市场份额;而那些生产条件和管理水平较差的企业则会缩小生产经营规模,或者停产直至退出市场。其结果是在客观上造成了生产和资本向优势企业的集中。
(2)不同部门企业间的竞争也会引起和扩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不同产业企业间的竞争,一是争夺有利的投资领域,表现为企业在不同部门的进入和退出;二是企业生产经营多角化引起的产业融合及产品替代程度的提高。由于现实中的进入和退出都是有障碍的,为了超越进入壁垒,弱化退出壁垒,减少沉没成本,不同部门企业争夺有利的投资领域的竞争越来越主要采取组建集团企业、实现跨行业多角化经营的方式来实现,从而导致规模巨大、经营多角化的巨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出现,直接推动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3)竞争引起的资本集中具有了越来越充分的技术基础。机器大工业体系确立后,生产率得到了成百上千倍的提高,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为生产、资本向技术先进企业的集中创造了基本条件。
(4)信用和股份公司是竞争引起的生产资本集中得以加速的杠杆。如果说技术进步及经济技术方面的合理性为竞争引起的资本集中既提供了必要条件,也提出了客观的要求的话,信用制度、股份公司则为生产,资本集中提供了最有效的手段。
7.为什么说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可以用资本家对超额剩余价值的追求来解释。
答: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可以用资本家对超额剩余价值的追求来解释,具体原因如下:
(1)由于工作日的界限和无产阶级为缩短工作日的斗争,使资本家延长工作日的行动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他们便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想方设法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就只有改变工作日两个组成部分的比例,即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这种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称为相对剩余价值。例如:原来工作日为12小时,必要劳动时间6小时,剩余劳动时间6小时,如果工作日长度12小时不变,把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为4小时,剩余劳动时间则增加为8小时,剩余价值率就会由100%提高为200%。
(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键在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而劳动力价值又是劳动者及其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因此,劳动者的生活资料价值变动就会使劳动力价值变动,从而必要劳动时间也会随之变动。在工人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中,还包含着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这类生产资料的价值变动,也会影响劳动力价值和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动。由于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相关,只要同劳动力再生产相关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劳动力价值就会降低,必要劳动时间便会相应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就会相对延长,从而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
(3)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单个资本家提高自己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一般不能降低劳动者生活资料的价值,使整个资本家阶级获得相对剩余价值。但是,单个资本家提高自己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可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