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山大学现当代文学考研复试的经验感受

本站小编 考研教育网/2014-08-08

(一)了解相关信息动态
  知道自己的初试总分与排名以及已招的免试生人数后,根据中大研究生院官网往年的录取情况统计数据估计自己的录取可能。一般中大这个专业平均每年总共要10—11个学生。每年进入复试的人数及最终要的人数一般是不一样的,比如2012年据说是10个人进入复试,要了3个,而今年有七个人进入复试,要了5个。此外,尽量了解有没有本校生或者985以及211的本科生,还要了解有没有一些特殊政策或者外国留学生之类的,总之,了解得越详细越好。

  (二)搜集教研室导师的相关信息与论文
  如果是报考中山的现当代文学,这个工作适宜在初试复习中就应该进行,毕竟现当代文学占了200多分,中山大学的现当代文学考研题目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注重文学“史”的把握,题目风格偏综合偏开放,如果有扎实的文本阅读就更有优势。个人认为在初试复习时看论文可以逐渐培养你的宏观思维和问题意识,帮助你知道教材那些几句话的丰富的生发空间,而看老师的信息资料可以帮助你拉近与中大的距离,同时那些老师的研究兴趣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当然,复试时开始做这项工作也不晚,看个人意愿罢了。

  (三)复试准备不可松懈
  虽然2013年中山大学的考研初试成绩2月7号就出来了,抛开春节的十五天,也还有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准备复试,但是回想一下,自己真正用心踏实复习的时间并不多,首先是早早回学校,没暖气没热水,冷得不行,生活不方便,后又盼着出复试线(尽管我知道自己应该能进复试),又盼着出复试名单与时间,等时间确定后,更加难以宁静下来,而且坐火车去复试,几十个小时的硬座“旅程”让我缓了好一段时间。教训一:知道初试成绩之后,早点踏踏实实下来准备复试吧。(不要像我一样犯了低级错误,在复试面试时回答鲁迅的《故乡》出自《彷徨》。)

  (四)复试过程
  我的复试是3月19号去中文堂报到。20号上午八点到十点专业笔试,两道大题。笔试之后就去601室进行笔试,7个人进入复试,两个第六名并列,主考官告诉我们要5个人,3个奖助类,2个自费,还有两个第二天可以参加文化事业管理(MCA)的面试。我们是按初试成绩的高低进行面试的,第一名面试了半个多小时,在等候时我就有些紧张了,想方设法地转移注意力。终于轮到我了,有四位主考官,再向老师简单问好后,有一段自我介绍,即使是有所准备,还是有点卡壳,老师手里可能有我的报名信息简表和笔试卷子,问我是哪里人,问我的大学。
  然后是从一些信封里抽取两个的题目,选取其中一个,读出题目,几乎没有太多思考时间就需要回答,这个环节可以说很考验你的急中生智和积累能力,我选的是比较鲁迅和沈从文小说中的“乡土”书写的差异,我感觉自己答得不是很好,思路有点混乱,接着一位老师会根据你的回答再提问你,这次会问得比较细了,教训二:复试时如果你不知道就坦诚说自己对这方面现在还不是很了解,真的不要不懂装懂,毕竟老师们都是高手,他们不指望你什么都会,反而希望你有一个诚实谦虚的态度,这个原则我觉得贯彻得不是很好。
  还有一位老师问了我对国外汉学家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看法,加上一些零零碎碎的问题,事实上,真正进入面试的那种感觉和你在外面等候与平常想象的还是不一样的。最后会有一位老师进行口语考试,问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什么,这个问题比较简单,毕竟我比较喜欢英语,尤其是英语电影和英语口语,我的面试时间大概是半小时。
  面试结束出来后,自己觉得有些沮丧,发挥得比自己期望的糟糕,虽然最后还是第二名,获得了奖助资格。仔细想想:自己面试时还是紧张了点,没有把自己平时在台上的稳重与气场充分释放出来,教训三:面试的高境界是放松式地聊一场天,营造一种友好气氛使双方都愉悦自在,如果来点幽默就更好了


相关话题/中山大学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