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2002年新闻传播考研试题及参考答案
清华大学2002年新闻理论试题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4分,共20分)
1. 事实的混沌
【参考答案】 事实的混沌是指事实最初的迷蒙状态,各要素处于面目模糊的初始阶段。它既是“这个”事实,又不是这个事实,但它是一定事实的孕育过程,表现出难以把握的无序状态。事实的混沌表现为社会矛盾的隐状,矛盾的各个侧面还没有明确的走向,在一定时空还没有出现新事件。
2. 新闻的具象化
【参考答案】 新闻的具象化是指新闻以具体可感的形式再现生活、思想和感情,表现为事态的可感性。新闻的具象化是新闻的实现形式,事像移入记者头脑,借助纪实化思维中介转化为具象,给受众提供了一个完整的事实形象。新闻的具象化特征是以事像为核心,以影像诉诸受众的感官,事像是新闻反映的内容,具象是反映形式,影像则是具象被记者感受的表象。
3. 分析性报道
【参考答案】 新闻多层次、全方位地解剖广阔社会背景下的事实叫做分析性报道。分析性报道打破客观报道纯粹报道事实的方式,加入记者的释析,回答公众所关注的“事件为什么是这样,它向何处发展?”等问题。从事实走向思辨,又依据思辨开掘事实是分析报道的基点。多向思维的框架把分析报道的容量扩充到最大极限,多种事实的短缺组合又开拓了事实的深度。
4. 经济资讯
【参考答案】 经济资讯主要是指传发各类经济信息,成为直接创造财富的信据。它给广大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在生产社会实践中转化为巨额资本,在全局或局部都引起生产力的变革,最终增加社会财富的总量。经济资讯包括广告、特殊经营性版面和节目,一般说来,它对经济活动的反映及时、快速,直接指导人们的经济行为。
5. 保护新闻来源权
【参考答案】 指新闻工作者有权不向外界透露提供消息者的姓名和身份,也有权不公开消息的来源渠道。作为一种职业道德和新闻自由权,它在19世纪得到新闻界的公认,并写进了新闻法。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消息来源的畅通,保护消息提供者的人身安全。
二、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请在括弧内,正确打√,错误打×(每题2分,共10分)
1.新闻是“信息的不确定性消除”。(√)
2.新闻的整体真实表现为全国媒介报道的真实。(×)
3. 新闻传播值体现为新闻对记者的有用性。(√)
4.受检查的报刊是“治人者和治于人者的第三个因素”。(√)
5.新闻工作的“二为方向”是指坚持改革方向和开放方向。(×)
三、简述下列原理的基本观点(每题10分,共30分,每题不少于200字)
1.新闻活动受社会形态的制约。
【参考答案】 新闻活动受社会形态的制约,它已被各个时代新闻报道的实践所证实。在不同生产方式下,新闻活动表现为不同的传播方式和新闻管理体制,成为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的直接产物。自古至今,社会形态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不断推动着新闻活动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原始新闻泛指原始社会的口头新闻、声光新闻和图画新闻,新闻传播手段的原始性使其停留在对自然物的选择上。氏族间运用自然物互告消息,是原始新闻的第一个特征;在任何一个原始人的头脑中,还没有出现通过新闻控制他人的动机,新闻传播不包括影响他人立场的影子,人人都可以成为报告新闻的信使,这是原始新闻的第二个特征;除非感观误差造成虚假,否则新闻的真实程度几乎可以达到完美的地步,表现了无阶级社会中人性的纯洁,这就是原始新闻的第三个特征。
奴隶制社会的生产方式有了根本改变,奴隶主所有制和国家的出现,使新闻的控制因素居于主导地位。于是,原始社会的共享变成了思想垄断,新闻的传播手段跃升到新的水平,出现了手抄新闻自上而下的纵向传播,但却变成了奴隶主维护统治的工具。
报纸一出现,就被封建王朝所控制,确切地说,是封建王朝首先创办了传达政令的原始报纸。报纸是政治统治的思想工具,新闻媒体的先进程度越高,越被用来支撑国家机器及其意识形态。用新闻传播从事政治活动,封建统治阶级有了初步的认识,纸张笔墨等物质媒介的出现,使这种认识付诸实现并不断深化。
以机器工业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创造了空前的新闻传播手段,使新闻打破了封建社会的官府封锁,不断进入社会,走向世界。在18—19世纪,出现了一批近代政党报纸和廉价报纸。
社会主义国家把新闻变成政治教育和组织广大群众的工具,新闻传播在国内具有空间的广泛性。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传媒掌握在国家手里,把新闻的党性原则视为神圣的规范,新闻宣传大权掌握在执政党手里,新闻工作要服从于党的中心工作,新闻内容保持高度一致。
2.新闻价值的大小最终通过报道与传播过程体现出来。
【参考答案】 新闻价值是新闻满足受众和社会需要的若干因素的总和,表现为受众衡量新闻好坏的标准。新闻价值通过提供新闻事实而实现,是由受众满足感向社会需要转化,其主要标准,是新闻给人们提供的认识效益,基本包括:知识价值、教育价值、娱乐价值和服务价值。
新闻价值的实质就是推动新闻有效传播的内在因素。新闻价值着眼的不仅是作为新闻内容的事实,而主要的是指受众获益的客观效果。受众是新闻报道的直接对象,新闻价值必然以受众为评价主体。由此看来,新闻价值是一种关系范畴,而不是单一的实体范畴。也就是说,新闻价值不仅是某一事实的固有特性,而且是一种关系的产物,即新闻作用于接受者的产物。
新闻价值的最终认定要经过新闻报道与传播过程,否则新闻价值就体现不出来。从严格意义上讲,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与受众、社会之间的需求关系,表现为对受众和社会需求的满足。
3.新闻报道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参考答案】 新闻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新闻的精神价值是由一定社会形态决定的,并为该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以及人的精神追求服务,表现为提高人的认知能力的获益性。
新闻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是其社会效益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不以其物质载体的商品价值为衡量尺度的。实践证明,一些成功的新闻报道,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对社会以至整个人类有不可估量的现实与历史价值。
新闻是舆论机关,发布的言论和消息影响整个社会,影响千万人的情绪、思想和行动,可能使社会发生根本上的变化,使精神文明产生不可估量的增长。因此,新闻的社会效益远高于经济效益,而最终也会转化为经济效益。
四、综合论述题(共40分,不得少于1500字)
论题:新闻观与宣传观辨析
【参考答案】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的基本职能就是告知人们所需要的信息。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理念。
经过加工后的新闻,背后总是有一种观点或意见对受众施加影响,这种新闻就是一种宣传品。宣传是新闻和言论有机结合的活动,在报纸版面上经常以特大标题和花边新闻的格式出现,有时也在评论栏、社论栏等各个版面上提出明确的观点。
宣传的目的是制约新闻驾驭报道,是新闻与宣传之间充满辩证关系的表现。当社会上出现某种倾向的时候,新闻媒介为了引导这种倾向,及时报道各种事实暗示倾向的发展,是一种味道很浓的宣传。通常概念的新闻,不直接阐述任何观点,只是客观地“陈述事实”,往往被称为好新闻的典范。这类新闻的宣传意义和作用表面上是看不出来的,但新闻报道者的“欲扩性”是一种潜在的宣传动机。这种动机是隐晦无形的,在大量情况下不同于一般宣传,正在于它们用陈述事实表现出报道者的欲望扩张,报道持续的时间较长,在人们心中的思想和心理上可能唤起的强烈的反响,宣传效果也就越明显,越理想。报道者恰当地宣传事实,使观点隐蔽得非常得体,受众就很难觉察出新闻的宣传味。新闻用事实去影响受众既是一种报道艺术,又是一种宣传艺术。遵循新闻本身的特性,把握新闻转化为宣传效果的规律,才能发挥出新闻的宣传作用。新闻反映客观世界的变动,宣传提供分析和解释,二者有先后之别。宣传需要新闻提供思想材料,新闻是宣传的基础。
新闻和宣传虽有联系,但同时也表现为本质上的分离。它们的社会功能不同,而这种不同正是二者最主要的区别,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起源和目的性来看,新闻是同人类的生活一起产生的。从原始社会到近现代社会,尽管社会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从未间断过新闻活动,仅仅是新闻传播工具有所变化而已。至于宣传,则是为了操纵他人思想的需要产生的,是在阶级社会中产生的,几乎成了思想控制的主要手段。
第二,从内容上看,宣传传播一定的观念,新闻报道各种各样的事实;宣传是政党或集团向群众传达思想观点或政治主张,具有强烈的主观性,而新闻具有鲜明的客观性。
第三,从认识论上看,运用客观报道方法的新闻只是再现事实,报道本身无所谓是非对错。如果记者或编辑在新闻事实中含蓄地表达一种理念,或明确地对新闻附加宣传色彩,报道的倾向性就可能有正确、全面或片面之分,可能受到受众的欢迎或批评,记者必须承受由此产生的舆论评价。
把新闻视为宣传,把新闻报道视作宣传活动,是相当普遍的新闻观念。在历史上,资产阶级党报一诞生,就运用新闻报道从事广泛的宣传运动,发动和组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现代西方新闻宣传模式中巧妙的是,没有将新闻媒介的报道内容强加给公众,也不排除公众关心的问题对媒介有决定性的作用,让新闻报道间接对公众施加影响。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把新闻的宣传观念放在首位,并形成系统的新闻宣传思想。新闻与宣传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几乎成为一个习惯性的概念,被党报工作者视为天经地义的新闻意识。
清华大学2002年新闻史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40分)
1.时务体
2.黄远生
3.哈瓦斯
4.黄色新闻
5.VOA
6.
7.
8.
二、简答(每个15分)
1.1956年《人民日报》的改版
2.第三世界国家争取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斗争一共经历了几个阶段?其斗争的实质是什么?
三、论述(30分)
根据范长江的新闻工作实践论述作为一个记者的基本素质
清华大学2002年传播学
一、名词解释(40分,共8题)
1.信息
2.意见领袖
3.随机抽样法
4.精神交往论
5.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
6.创新扩散的决定过程
7.
8.
二、简答题
1.简单评价韦斯特利麦克莱恩传播模式
2.举例说明你对知识沟理论的理解
1.奥斯楚尔在《权利代言人》提出的报业模式是怎么样的,试进行评价
2.网络传播与传统的传播有何不同?请指出一种新的网络传播模式
清华大学2002年新闻学传播学考题
传播学综合知识
一、名词解释(50分)
1.所指与能指
2.符号学
3.福柯
4.马基雅维利
5.新青年杂志
6.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7.文化工业
8.马尔克斯
9.卢米埃尔
10.莫尔斯电码
二、写作(50分)
材料是关于俄克拉荷马大爆炸事件
清华大学2002年写作与编辑试题
一、事件描写(20分,描写你曾经经历过的一件事,或者是一段对话或其他的事情,从中揭示出你为什么想做记者或者是想考新闻学的研究生,不得多于300字
二、场景描写(15分,描写下面场景中间的一个,不得多于200字)
茶馆、饭店、报摊、酒馆等等(大概有一二十个,我记不全了)
三、人物描写(10分,描写下面给出的人物中间的一个不得多于50字)
警察、小偷、江泽民、售货员等等
四、选择导语(5分,从下面给出的四个导语中间选出一个你认为比较好的)
内容记不太清楚了,可能是有关于发现一种稀有的恐龙化石的
五、写消息(30分,把下面给出的材料改写成一条消息,不得超过600字)
内容是有关于中国艾滋病以及打击卖血窝点的,大概有将近2000字左右
六、写导语(20分,不得多于50字)
内容也不少,具体好像是有关于国务院的一个声明,说打击犯罪是一项很艰巨的政治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