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诊断学》考点精要
表1 -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
朝代
|
医家与著作
|
特点
|
战国
|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
|
一是在诊断方法上涉及望神、察色、闻声、问病、切脉等内容;二是认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病者的内、外因素加以考虑;三是从理论上对辨证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是贯穿了诊病与辩证相结合的诊断思路。
|
《难经》
|
特别重视脉诊,提出了[独取寸口]诊脉法
|
|
西汉
|
淳于意(仓公)创诊籍
|
开始记录病人的姓名、居址、病状以及方药等
|
东汉
|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
是辨证论治的创始人
|
西晋
|
王叔和《脉经》
|
分述三部九侯,寸口,[二十四]脉象,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
晋代
|
葛洪《肘后备急方》
|
对天行发斑疮(天花)、麻风等传染病,基本上能从发病特点和临床症状上作出诊断。是对黄疸病人作实验观察的早期记载
|
南齐
|
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
|
|
隋
|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
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病候诊断的专著
|
唐
|
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翼方》
|
|
王超《水镜图诀》
|
[食指络脉诊法(小儿指纹诊法)的创始人],是由《灵枢·经脉》“诊鱼际络脉法”发展而来
|
|
宋
|
陈无择(陈言)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是病因辨证理论与方法比较完备的著作
|
南宋
|
崔紫虚《崔氏脉诀》
|
是以浮沉迟数为纲,分类论述24脉
|
施发《察病指南》
|
诊法的专著,并绘脉图33种,以图来示意脉象
|
|
元
|
敖氏《点点金》《金镜录》
|
分12图,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后经清·杜清碧增补为36图,即为现在所见的《敖氏伤寒金镜录》
|
金元之世
|
戴起宗《脉诀刊误集解》
|
对脉学颇有贡献
|
滑寿《诊家枢要》
|
为脉诊的专著,载脉29种
|
|
刘昉《幼幼新书》
|
论述指纹在儿科诊断中的重要意义
|
|
危亦林《世医得效方》
|
论述了危重疾病的[“十怪脉”]
|
|
明
|
张介宾(张景岳)
《景岳全书》
|
其中的“脉神章”、“十问歌”、“二纲六变”之论等,对后世的影响甚大
|
李时珍(李濒湖)
《濒湖脉学》
|
详述27种脉的脉体、主病和同类脉的鉴别
|
|
李中梓(李士材)
《诊家正眼》
|
把脉象分为28种
|
|
申斗垣《伤寒观舌心法》
|
|
|
清代
|
李延罡《脉诀汇辨》
|
|
周学霆《三指禅》
|
论脉诊的著作
|
|
徐灵胎《洄溪脉学》
|
||
周学海《重订诊家直诀》
|
||
张登《伤寒舌鉴》
|
载有120图
|
|
梁玉瑜《舌鉴辨正》
|
载有149图
|
|
吴谦《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
|
以四言歌诀简要介绍四诊的理论与方法,便于掌握要点
|
|
[林之翰《四诊抉微》]
|
所论内容全面,注意色脉并重、四诊互参
|
|
周学海《形色外诊简摩》
|
|
|
陈修园《医学实在易·四诊易知》
|
|
|
汪宏《望诊遵经》
|
收集历代有关望诊的资料,说明气色与疾病的关系,从全身各部位的形态色泽和汗、血、便、溺等各种变化中进行辩证,并预测其顺逆安危,为全面论述望诊的专著
|
|
喻嘉言《寓意草》
|
是当时中医学最完整的病历书写格式
|
|
近现代
|
曹炳章《彩图辨舌指南》
|
|
陈泽霖《舌诊研究》
|
||
赵金铎《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
|
||
朱文锋《中医诊断与鉴别诊断学》《常见症状中医鉴别诊疗学》《中医诊断学》
|
表2 -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温热病)
类别
|
朝代
|
医家与著作
|
成书特点
|
温热类
疾病
|
明
|
吴又可《瘟疫论》
|
对温病学说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
清
|
叶天士《外感温热篇》
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
|
记载了丰富的温热类疾病的诊疗经验,完善了温病学的理论体系,突出了望舌、验齿等在温病诊断中的作用
|
|
薛生白《湿热条辨》
|
|||
余师愚《疫疹一得》
|
|||
吴鞠通《温病条辨》创三焦辨证
|
|||
王孟英《温热经纬》
|
|||
传染病
诊疗
|
明
|
卢之颐《痎疟论疏》
|
专论疟疾之常症与变症的证治
|
清
|
《时疫白喉提要》
《白喉全生集》
《白喉条辨》
|
专论白喉的著作
|
|
《麻科活人全书》
《郁谢麻科合璧》
《麻证新书》
《麻症集成》
|
论述麻疹的专著
|
||
王孟英《霍乱论》
罗芝园《鼠疫约编》
|
对于霍乱、鼠疫的诊断与辩证,均有较详论述
|
表3 - 问诊(问诊的一般内容)
考点
|
主要内容
|
个人生活史
|
生活经历、精神情志、饮食起居、婚姻生育,小儿出生前后情况
|
家族史
|
辨别遗传性疾病与某些传染性疾病
|
既往史
|
平素健康状况,过去曾患过何病,是否有预防接种,药物过敏史,做过何种手术治疗
|
表4 - 问诊(问现在症状)
考点
|
类型
|
临床表现
|
意义
|
恶寒发热
|
恶寒重
发热轻
|
感觉明显怕冷,轻微发热
|
风寒表证
|
发热轻
而恶风
|
自觉轻微发热,遇风觉冷、避之可缓
|
伤风表证
|
|
发热重
恶寒轻
|
自觉发热较重,轻微怕冷
|
风热表证
|
|
但热不寒
|
壮热
|
高热(39℃以上)持续不退,不恶寒只恶热
|
里实热证—伤寒阳明经证和温病气分阶段
|
潮热
|
下午3-5时(申时)热势较高者,称为日哺潮热
|
阳明潮热—阳明腑实证
|
|
午后和夜间有低热,骨蒸发热(热自骨内向外透发的感觉)
|
午后或夜间潮热—阴虚火旺,瘀血积久,郁而化热
|
||
发热以夜间为甚者,称为身热夜甚
|
温病发热—热入营分,耗伤营阴(补注:初按皮肤热盛,久按之反不觉热者-热在卫分;暮热早凉-血分证)
|
||
身热不扬(即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即感灼手),午后热甚,兼见头身困重等症
|
湿温潮热—湿温病
|
||
微热
38℃以下
|
长期微热,劳累则甚,兼疲乏、少气、自汗
|
气虚发热
|
|
时有低热,兼面白、头晕、舌淡、脉细等
|
血虚发热
|
||
长期低热,兼颧红、五心烦热等
|
阴虚发热
|
||
每因情志不舒而时有微热,兼胸闷、急躁易怒等
|
气郁发热,亦称郁热
|
||
小儿于夏季气候炎热时长期发热,兼有烦渴、多尿、无汗等,至秋凉自愈者
|
气阴两虚发热
|
||
寒热往来
|
寒热往来
无定时
|
自觉时冷时热,一日多次发作而无时间规律
|
少阳病—半表半里证
|
寒热往来
有定时
|
疟疾:恶寒战栗与高热交替发作,每日或二三日发作一次,发有定时。兼剧烈头痛、口渴、多汗等;
气郁化火及妇女热入血室:寒热往来,似疟非疟。
|
||
有汗无汗
|
无汗
|
表证无汗:风寒表证
|
|
里证无汗:津血亏虚,阳气虚
|
|||
有汗
|
表证有汗:风邪(风热)表证
|
||
里证有汗:里热证
|
|||
里虚证:阳虚,阴虚内热
|
|||
特殊汗出
|
自汗
|
醒时汗出,活动尤甚
|
气虚证和阳虚证
|
盗汗
|
睡则汗出,醒则汗止
|
阴虚证
|
|
其他
|
自汗、盗汗并见
|
气阴两虚
|
|
绝汗
|
病势危重,冷汗淋漓如水,面色苍白,肢冷脉微
|
亡阳
|
|
病势危重,汗热而黏如油,躁扰烦渴,脉细数疾
|
亡阴
|
||
冷汗
|
汗有冷感
|
阳气虚或惊吓
|
|
热汗
|
汗有热感
|
里热蒸迫
|
|
黄汗
|
汗出沾衣色如黄柏汁
|
风湿热邪交蒸
|
|
战汗
|
全身寒战抖动,而后汗出
|
提示疾病发展的转折点
|
|
局部汗出
|
头汗
但头汗出
|
上焦热盛;中焦湿热;虚阳上越;进食辛辣
|
|
半身汗
|
特征:汗出常见于健侧,无汗半身常是病变部位。
多见于:痿病、中风及截瘫病人
|
||
手足心汗
|
阳气内郁,阴虚阳亢;中焦湿热;阳明燥热内结;脾虚运化失常
|
||
心胸汗
|
心悸、失眠、腹胀、便溏等
|
心脾两虚
|
|
心悸、心烦、失眠、腰膝酸软等
|
心肾不交
|
||
阴汗
|
外生殖器及其周围汗出
|
下焦湿热
|
|
疼痛性质
|
胀痛
|
气滞作痛:胸、胁、脘、腹胀痛,多是气滞;
但头目胀痛,多因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
|
|
刺痛
|
瘀血
|
||
冷痛
|
寒邪阻滞(实证);阳气亏虚(虚证);常见于:腰脊、脘腹、四肢关节等处;寒凝肝脉可见:睾丸坠胀冷痛、少腹冷痛
|
||
灼痛
|
火邪窜络(实证);阴虚火旺(虚证)
|
||
重痛
|
湿邪困阻气机;但头重痛,可因肝阳上亢,气血上壅所致
|
||
酸痛
|
湿邪侵袭,气血运行不畅;肾虚骨髓失养
|
||
绞痛
|
有形实邪阻闭气机:心脉痹阻引起“真心痛”;结石阻滞胆管引起上腹痛;寒滞胃肠引起脘腹痛
|
||
空痛
|
气血亏虚,阴精不足
|
||
隐痛
|
阳气精血亏虚
|
||
走窜痛
|
胸胁脘腹疼痛而走窜不定
|
气滞
|
|
四肢关节疼痛游走不定,痹证
|
风邪偏胜
|
||
固定痛
|
胸胁脘腹等处固定作痛
|
瘀血
|
|
四肢关节固定作痛
|
寒湿、湿热阻滞,或热壅血瘀
|
||
掣痛也称
引痛、彻痛
|
筋脉失养
|
||
疼痛部位
|
头痛
|
前额连眉棱骨痛
|
阳明经头痛
|
后头连项痛
|
太阳经头痛
|
||
头两侧痛
|
少阳经头痛
|
||
巅顶痛
|
厥阴经头痛
|
||
头痛连齿
|
少阴经头痛
|
||
胸痛
|
左胸心前区憋闷作痛,时痛时止
|
胸痹:痰瘀阻滞心脉
|
|
胸背掣痛剧烈,面色青灰,手足清冷
|
厥心痛(真心痛):心脉急骤闭塞
|
||
胸痛,颧赤盗汗,午后潮热
|
肺痨:肺阴亏虚
|
||
胸痛,咳喘气粗,壮热面赤
|
肺热:热邪壅肺
|
||
胸痛,壮热,咳吐脓血腥臭痰
|
肺痈:痰热阻肺
|
||
胸肋软骨疼痛而局部高起,皮色不变,或沿肋骨相引掣痛
|
胁肋痛:气结痰凝血瘀
|
||
胸部疼痛
|
肺癌、胸部外伤等
|
||
胁痛
|
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肝胆湿热、肝胆火盛、少阳证
|
||
肝阴虚
|
|||
寒凝肝脉、悬饮
|
|||
胃脘痛
|
实证:进食后疼痛加剧;虚证:进食后疼痛缓解
|
||
胃脘穿孔:胃脘剧痛暴作,出现压痛及反跳痛
|
|||
胃癌:胃脘疼痛失去规律,痛无休止而明显消瘦
|
|||
腹痛
|
腹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伴腹胀、呕吐、便闭
|
肠痹或肠结
|
|
全腹痛,有压痛及反跳痛
|
腹部脏器穿孔或热毒弥漫
|
||
脐外侧及下腹部突然剧烈绞痛,向大腿内侧及阴部放射,尿血
|
结石
|
||
疼痛部位多是所在部位
|
脏器破裂或癌瘤
|
||
妇女小腹及少腹部疼痛
|
痛经、异位妊娠破裂
|
||
注意:某些心肺病变可引起上腹部疼痛
|
上腹部疼痛
|
||
可由肠痨、脂膜痨等病所致
|
全腹、脐周或右少腹疼痛
|
||
背痛
|
脊痛不可俯仰
|
寒湿阻滞或督脉损伤
|
|
背痛连项
|
风寒客于太阳经腧
|
||
肩背痛
|
寒湿阻滞
|
||
腰痛
|
腰部经常酸软而痛
|
肾虚
|
|
腰部冷痛沉重,阴雨天加重
|
寒湿
|
||
腰部刺痛,或痛连下肢
|
瘀血阻络或腰椎病变
|
||
腰部突然剧痛,向少腹部放射,尿血
|
结石阻滞
|
||
腰痛连腹,绕如带状
|
带脉损伤
|
||
骨痨、外伤亦可导致腰痛
|
|
||
四肢痛
|
风、寒、湿邪侵袭,或风湿郁而化热,或痰瘀、瘀热阻滞气血运行
|
||
脾胃虚损,水谷精微不能不达于四肢
|
|||
若独见足跟痛或胫膝酸痛者,多因肾虚所致,常见于老年人或体弱者
|
|||
周身痛(有虚实之分):新病多实,久病多虚
|
|||
头晕
|
肝火肝阳
|
头晕胀痛,口苦,易怒,脉弦数
|
|
气血亏虚
|
头晕面白,神疲乏力,舌淡脉弱
|
||
痰湿内阻
|
头晕而重,如物缠裹,痰多苔腻
|
||
肾虚精亏
|
头晕耳鸣,腰酸遗精
|
||
瘀血阻滞
|
外伤后头晕刺痛
|
||
胸闷
|
心气心阳虚
|
胸闷、心悸、气短
|
心、肺等脏气机不畅
|
痰饮停肺
|
胸闷、咳喘痰多
|
||
痰热壅肺
|
胸闷壮热、鼻翼煽动
|
||
寒邪客肺
|
胸闷气喘,畏寒肢冷
|
||
肺肾气虚
|
胸闷气喘,少气不足以息
|
||
其他
|
气管、支气管异物,气胸以及肝气郁结等,均可导致胸闷
|
||
心悸
|
心胆气虚
|
突然受惊
|
|
心气亏虚
|
胆郁痰扰,心神不安
|
||
心血不足
|
心阴、心血亏虚,心神失养
|
||
心脉痹阻
|
血行不畅
|
||
脾肾阳虚
|
水气凌心
|
||
胁胀
|
肝气郁结
|
胁胀易怒,脉弦
|
|
肝胆湿热
|
胁胀口苦,舌苔黄腻
|
||
饮停胸胁
|
悬饮:胁胀而肋间饱满,咳唾引痛
|
||
脘痞
|
食积胃脘
|
脘痞,嗳腐吞酸
|
|
脾胃气虚
|
脘痞,食少,便溏
|
||
胃阴亏虚
|
脘痞,饥不欲食,干呕
|
||
湿邪困脾
|
脘痞,纳呆呕恶,苔腻
|
||
饮邪停胃
|
脘痞,胃脘有振水声
|
||
腹胀
|
脾胃虚弱
|
腹胀喜按,虚证
|
|
食积燥结
|
腹胀拒按,实证
|
||
身重
|
与水湿泛溢及气虚不运有关
|
||
麻木
|
气血亏虚、风寒如络、肝风内动、风痰阻络、痰湿或瘀血阻络
|
||
阳痿
|
肾阳虚
|
命门火衰
|
|
思虑过度
|
损伤心脾
|
||
肝气郁结
|
肝失疏泄,宗筋弛缓
|
||
湿热下注
|
宗筋弛纵
|
||
惊恐伤肾
|
|
||
遗精
|
肾阴虚
|
相火扰动精室
|
|
心脾两虚
|
气不摄精
|
||
肾气亏虚
|
精关不固
|
||
湿热下注
|
扰动精室
|
||
耳鸣、耳聋
|
实证
|
突发耳鸣,声大如雷,按之尤甚,或新起耳暴聋
|
肝胆火扰,肝阳上亢,或痰火壅结、气血瘀阻、风邪上袭,或药毒损伤
|
虚证
|
渐起耳鸣,声细如蝉,按之可减,或耳渐失聪而听力减退
|
肾精亏虚,或脾气亏虚,清阳不升,或肝阴、肝血不足,耳窍失养
|
|
目痛
|
肝火上炎
|
目剧痛难忍,面红目赤
|
|
风热上袭
|
目赤肿痛,羞明多眵
|
||
阴虚火旺
|
目微痛微赤,时痛时止而干涩
|
||
目眩
|
实证
|
肝阳上亢、肝火上炎、肝阳化风及痰湿上蒙清窍
|
|
虚证
|
气虚、血亏、阴精不足
|
||
目昏、雀盲
|
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目失所养
|
||
失眠
|
阴虚
|
营血亏虚,阴虚火旺,心肾不交,心脾两虚
|
阴虚阳盛
|
阳盛
|
火邪、痰热内扰心神,心神不安
|
||
食积胃脘
|
实证
|
||
心胆气虚
|
虚证
|
||
嗜睡
|
痰湿困脾
|
困倦嗜睡,头目昏沉,胸闷脘痞,肢体困重
|
阳虚阴盛
|
脾失健运
|
饭后困倦嗜睡,纳呆腹胀,少气懒言
|
||
心肾阳虚
|
精神极度疲惫,神识朦胧,困倦易睡,肢冷脉微
|
||
正气未复
|
大病之后,神疲嗜睡
|
||
邪闭心神
|
嗜睡伴轻度意识障碍,叫醒后不能正确回答问题
|
||
口渴欲饮
|
口干微渴
|
发热,脉浮数
|
燥邪伤津、温热病初期
|
大渴喜冷饮
|
壮热,大汗出。
里热炽盛,津液大伤,严重腹泻,或汗、吐、下及利尿太过
|
耗伤津液
|
|
口渴咽干
|
夜间尤甚,颧赤盗汗,五心烦热
|
阴虚津亏,虚火内炽
|
|
口渴而多饮
|
小便量多,形体消瘦,属消渴病。
小儿夏季见之,且无汗或少汗、发热者,为夏季热
|
阴虚火旺,消灼津液
|
|
渴不多饮
|
兼身热不扬,心中烦闷,苔黄腻者,属湿热证;兼身热夜甚,心烦不寐,舌红绛者,属热入营分证;阴虚证
|
湿热证;热入营分证;阴虚证
|
|
渴喜热饮而量不多,或水入即吐
|
痰饮内停
|
||
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兼面色黧黑,或肌肤甲错
|
血瘀证
|
||
食欲减退
|
外邪
|
新病食欲减退,正气抗邪的保护性反应
|
|
脾胃虚弱
|
久病食欲减退,兼面色萎黄,食后腹胀,疲倦
|
||
湿邪困脾
|
纳呆少食,脘闷腹胀,头身困重,苔腻脉濡
|
||
肝胆湿热
|
肝木横逆犯脾
|
||
食滞胃脘
|
纳呆少食,脘腹胀闷,嗳腐食臭
|
||
厌食
|
食滞胃脘
|
厌食,兼脘腹胀痛,嗳腐食臭,舌苔厚腻
|
|
湿热蕴脾
|
厌食油腻,脘闷呕恶,便溏不爽,肢体困重
|
||
肝胆湿热
|
厌食油腻,胁肋灼热胀痛,口苦泛恶
|
||
消谷善饥
多食易饥
|
胃火炽盛
|
消谷善饥,兼多饮多尿,形体消瘦,消渴病
|
|
胃强脾弱
|
消谷善饥,兼大便溏泻
|
||
饥不欲食
|
胃阴虚
|
饥不欲食,兼脘痞,干呕呃逆
|
胃阴不足,虚火内扰,则有饥饿感;阴虚失润,胃之腐熟功能减退,故不欲食
|
蛔虫内扰
|
|
|
|
偏嗜食物或异物
|
小儿虫积
|
||
妇女妊娠期间,偏食酸辣,为生理现象
|
|||
偏嗜肥甘,易生痰湿;过食辛辣,易致火盛;偏嗜生冷,易伤脾胃
|
|||
食量变化
|
食量渐增
|
疾病过程中,食欲渐复,食量渐增,是胃气渐复,疾病向愈之征
|
|
食量渐减
|
疾病过程中,食欲减退,食量渐减,是脾胃功能渐衰之兆,提示疾病逐渐加重
|
||
除中
|
危重病人,本来毫无食欲,突然索食,食量大增,是假神的表现之一,因胃气败绝所致
|
||
口味变化
|
口淡
|
味觉渐退,口中乏味,甚至无味
|
脾胃虚弱、寒湿中阻、寒邪犯胃
|
口甜
|
病人自觉口中有甜味
|
湿热蕴结
|
|
口黏腻
|
病人自觉口中黏腻不爽
|
痰热内盛、湿热中阻、寒湿困脾
|
|
口酸
|
病人自觉口中有酸味,或泛酸,甚至闻之有酸腐气味
|
伤食、肝胃郁热
|
|
口苦
|
病人自觉口中有苦味
|
心(肝)火上炎、肝胆湿热
|
|
口涩
|
病人自觉口有涩味,如食生柿子,多与舌燥同时出现
|
燥热伤津,气火上逆
|
|
口咸
|
病人自觉口中有咸味
|
肾病、寒水上泛
|
|
大便便次异常
|
便秘
|
燥化太过:胃肠积热、气血阴津亏损
|
|
肠道阻结:阳虚寒凝、腹内粪块阻结
|
|||
肛门部的病变、肌痿、风(喑)痱、肠外肿块压迫、温热病过程中、过服止泻药或温燥之品、腹部手术之后、全身衰惫状态等
|
|||
泄泻
|
外感风寒湿热疫毒、脾胃湿热
|
||
饮食所伤,食物中毒,痨虫或寄生虫积于肠道
|
|||
脾肾阳虚、脾气下陷、肝郁脾虚(时干时稀)
|
|||
暴泻(实)、久泻(虚)
|
|||
大便便质异常
|
完谷不化
|
久病:脾虚、肾虚
|
|
新起:伤食积滞(酸腐臭秽)
|
|||
溏结不调
|
时干时稀:肝郁脾虚
|
||
先干后稀:脾气虚弱
|
|||
便脓血
|
痢疾、湿热疫毒、肠癌
|
||
便血
|
血色暗红或紫黑或柏油样便
|
远血:胃脘部出血
|
|
血色鲜红,血附在大便表面或排便前后滴出
|
近血:内痔、肛裂、息肉痔及锁肛痔(直肠癌)
|
||
大便排便感异常
|
肛门灼热
|
大肠湿热
|
湿热痢疾的特点是:肛门灼热、里急后重、下痢脓血
|
里急后重
|
湿热痢疾
|
||
排便不爽
|
湿热内阻:泻下如黄糜而黏滞不爽(臭秽)
|
||
肠道气滞:腹痛欲便而排除不爽,抑郁易怒
|
|||
食积化腐:大便酸腐臭秽
|
|||
大便失禁
|
督脉损伤、脊柱外伤、脾肾虚
|
||
肛门气坠
|
脾虚中气下陷
|
||
小便尿次异常
|
小便频数
|
新病:尿频、尿急、尿痛、小便短赤
|
淋证:湿热蕴结膀胱
|
久病:尿频、色清量多、夜间明显
|
肾阳虚或肾气不固:膀胱失约
|
||
癃闭
|
实证(尿路阻塞):瘀血结石、湿热、败精阻滞、阴部手术
|
||
虚证(气化不利):肾虚(气虚、阳虚)气化失司
|
|||
小便尿量异常
|
尿量增多
|
虚寒证、阳虚证或消渴
|
|
尿量减少
|
热盛伤津;汗吐下伤津;津液不化、水湿内停;心阳衰竭及脾、肺、肾功能失常;湿热蕴结,尿路损伤、阻塞
|
||
小便排尿感异常
|
尿道涩痛
|
湿热内蕴、淋证
|
|
余溺不尽
|
肾阳亏虚、肾气不固;劳淋、痨淋、精癃
|
||
小便失禁
|
肾气亏虚、下元不固;尿路失约(损伤、湿热瘀血阻滞);邪闭心包,心神失常
|
||
遗尿
|
肾气亏虚、脾虚气陷;肝经湿热
|
||
经期异常
|
月经先期
|
脾肾亏虚,冲任不固;血热内迫,阴虚火旺
|
|
月经后期
|
营血亏虚;阳气虚衰,气滞血瘀、寒凝血瘀
|
||
先后无定期
|
肝郁气滞;脾肾虚损
|
||
经量异常
|
月经过多
|
血热,气虚,血瘀
|
|
月经过少
|
血少,阻滞
|
||
崩漏
|
血热,血瘀,气虚,阴虚火旺
|
||
闭经
|
血虚,胞宫阻滞(气滞血瘀、寒凝血瘀、痰湿阻滞),妊娠
|
||
经色、经质异常
|
色淡红质稀:血少
|
||
色深红质稠:血热
|
|||
色紫暗有血块:血瘀
|
|||
痛经
|
气滞血瘀
|
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或刺痛拒按
|
|
湿热蕴结
|
小腹灼痛拒按,平素带下黄稠臭秽
|
||
寒凝阳虚
|
小腹冷痛,遇暖则减
|
||
气血两虚
|
月经后期或行经后小腹隐痛、空痛
|
||
带下
|
白带
|
脾肾阳虚、寒湿下注
|
|
黄带
|
湿热下注
|
||
赤白带
|
肝经郁热,湿毒蕴结,癌症
|
表5 - 望诊(得神、少神、失神的临床表现与意义)
|
临床表现
|
意义
|
|
得神
又称“有神”
|
两目灵活,明亮有神,面色荣润,含蓄不露,神志清晰,表情自然,肌肉不削,反应灵敏
|
1.提示精气充盛,体健神旺,为健康表现。
2.虽病而精气未衰,病轻易治预后良好。
|
|
少神
又称“神气不足”
|
两目晦滞,目光乏神,面色少华,暗淡不荣,精神不振,思维迟钝,少气懒言,肌肉松软,动作迟缓
|
提示精气不足,机能减退,多见于虚证患者或疾病恢复期病人
|
|
失神
又称“无神”
|
①精亏神衰而失神(虚)
两目晦暗,目无光彩,面色无华,晦暗暴露,精神萎靡,意识模糊,反应迟钝,手撒尿遗,呼吸异常,骨枯肉脱,形体羸瘦
|
提示精气大伤,机能衰减,多见于慢性久病重病之人,预后不良
|
重病表现,可见于久病虚证和邪实病人
|
②邪盛神乱而失神(实)
神昏谵语,循衣摸床,撮空理线;猝倒神昏,两手握固,牙关紧急
(注:疾病过程中,多无反复性)
|
提示邪气亢盛,热扰神明,邪陷心包;或肝风夹痰蒙蔽清窍,阻闭经络。皆属机体功能严重障碍,气血津液失调,多见于急性病人,亦属病重
|
表6 – 望诊(假神的临床表现与意义)
临床表现
|
意义
|
①如原本目光晦滞,突然目似有光,但却浮光外露
|
脏腑精气极度衰竭,正气将脱,阴不敛阳,虚阳外越,阴阳即将离决所致,古人比作“回光返照”或“残灯复明”,常是危重病人临终前的征兆。
|
②本为面色晦暗,一时面似有华,但为两颧泛红如妆
|
|
③本已神昏或精神极度萎靡,突然意识似清,想见亲人,言语不休,但精神烦躁不安
|
|
④原本身体沉重难移,忽思起床活动,但并不能自己转动
|
|
⑤本来毫无食欲,久不能食,突然索食,且食量大增
|
表7 – 望诊(神乱的临床表现与意义 注:多具反复性)
分证
|
临床表现
|
意义
|
焦虑恐惧
(卑惵、脏躁)
|
病人时时恐惧,焦虑不安,心悸气促,不敢独处一室
|
多属虚证,多由心胆气虚,心神失养所致
|
狂躁不安
(狂证)
|
病人狂躁妄动,胡言乱语,少寐多梦,打人骂詈,不避亲疏,语无伦次,登高而歌,弃衣而走
|
多属阳证,多由暴怒气郁化火,煎津为痰,痰火扰乱心神所致
|
淡漠痴呆
(癫病痴呆)
|
病人表情淡漠,神识痴呆,喃喃自语,哭笑无常,悲观失望
|
多属阴证,多由忧思气结,津凝为痰,痰浊蒙蔽心神,或先天禀赋不足所致
|
猝然昏倒
(痫证)
|
病人突然昏倒,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醒后如常
|
多由脏气失调,肝风夹痰上逆,阻闭清窍所致
|
表8 – 望诊(《灵枢·五色》面部名称及所候脏腑 注:内伤病多按此法)
面部名称
|
所候脏腑
|
面部名称
|
所候脏腑
|
||
现用名称
|
《灵枢·五色》名称
|
现用名称
|
《灵枢·五色》名称
|
||
额
|
庭(颜)
|
首面
|
鼻尖
|
肝下(面王、准头)
|
脾
|
眉心上
|
阙上
|
咽喉
|
鼻翼旁
|
面王以上
|
小肠
|
眉心
|
阙中
|
肺
|
鼻翼
|
方上
|
胃
|
鼻根
|
阙下(下极、山根)
|
心
|
颧骨下
|
中央
|
大肠
|
鼻柱
|
下极之下(直下、年寿)
|
肝
|
颊
|
挟大肠
|
肾
|
鼻柱旁
|
肝部左右
|
胆
|
人中
|
面王以下
|
膀胱、子处
|
表9 – 望诊(《素问·刺热》分候法 注:外感病多按此法)
面部部位
|
额部
|
鼻部
|
左颊
|
右颊
|
颏部
|
脏腑定位
|
心
|
脾
|
肝
|
肺
|
肾
|
简歌:上心下肾,左肝右肾,中脾。
表10 – 望诊(常色与病色的鉴别要点)△
常色
|
总特点
|
明润含蓄
|
|
分类及特点
|
主色
|
红黄隐隐,明润含蓄(黄色人种)
|
|
客色
|
客色属于常色范围,可因气候、地域等发生变化
|
||
病色
|
总特点
|
晦暗、暴露
|
|
分类及特点
|
善色
|
面色虽有异常,但仍光明润泽
|
|
恶色
|
面色异常,且枯槁晦暗
|
表11 – 望诊(面色归纳表)
五色
|
五脏
|
常色面色
|
平人
|
病人
|
||
有华无病
|
无华将病
|
有华主生(善色)
|
无华病危(恶色)
|
|||
青
|
肝
|
以缟裹绀
|
如苍璧之泽
|
如蓝
|
如翠羽
|
如草兹(枯草)
|
赤
|
心
|
以缟裹朱
|
如白裹朱
|
如赭
|
如鸡冠
|
如衃pei血
|
黄
|
脾
|
以缟裹栝蒌实
|
如罗裹雄黄
|
如黄土
|
如蟹腹
|
如枳实
|
白
|
肺
|
以缟裹红
|
如鹅羽
|
如盐
|
如豕shi膏
|
如枯骨
|
黑
|
肾
|
以缟裹紫
|
如重漆色
|
如地苍
|
如乌羽
|
如炲tai(锅底)
|
注:常色【绀紫朱红栝蒌实】【黄土地苍赭蓝盐】 【翠乌鸡蟹豕】【骨炲枳实衃血草】
表12 – 望诊(病色交错内容)
△注解:病,为本脏之病色。色,为所显示的色泽。例:肝病见黑色,黑为肾水,肾水位生肝木,即色生病,为吉中之顺。
五脏
|
正色
正病
|
病色交错
|
附注
|
|||
|
|
色生病
吉中之顺
|
病生色
吉中小逆
|
病克色
凶中之顺
|
色克病
凶中之逆
|
1.相生为吉,顺证。
色生病为吉中大顺
病生色为吉中小逆
2.相克为凶,逆证。
病克色为凶中之顺
色克病为凶中之逆
|
肝
|
青
|
黑
|
赤
|
黄
|
白
|
|
心
|
赤
|
青
|
黄
|
白
|
黑
|
|
脾
|
黄
|
赤
|
白
|
黑
|
青
|
|
肺
|
白
|
黄
|
黑
|
青
|
赤
|
|
肾
|
黑
|
白
|
青
|
赤
|
黄
|
表13 – 望诊(五色主病)
病色
|
主病
|
证型
|
临床表现
|
赤色
|
主热证,亦可见于戴阳证
|
实热证
|
满面通红
|
阴虚证
|
午后两颧潮红
|
||
戴阳证
|
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妆、游移不定者
|
||
白色
|
主虚证(包括血虚、气虚、阳虚)、寒证、失血证
|
气虚血少,阳衰寒盛
|
面色发白
|
血虚证,失血证
|
面色淡白无华,唇舌色淡
|
||
阳虚证
|
面色晄白
|
||
阳虚水泛
|
面色晄白虚浮
|
||
亡阳、气血暴脱或阴寒内盛
|
面色苍白
|
||
黄色
|
主脾虚、湿证
|
脾虚,湿邪内蕴
|
面色发黄
|
脾胃气虚,气血不足
|
面色萎黄
|
||
脾虚湿蕴
|
面黄虚浮
|
||
黄疸
|
面黄鲜明如橘皮色,属阳黄,湿热为患
面黄暗如烟熏色者,属阴黄,寒湿为患
|
||
青色
|
主寒证、气滞、血瘀、疼痛、惊风
同异记忆法:
青:寒疼血瘀,气滞惊风
黑:寒痛血瘀,气滞惊风
|
寒凝气滞,瘀血内阻,筋脉拘急,疼痛剧烈,热极动风
|
面见青色
|
寒盛、痛剧
|
面色淡青或青黑,如:气滞腹痛、寒滞肝脉
|
||
阴寒内盛,心阳暴脱、真心痛
|
突见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肢凉脉微
|
||
心气、心阳虚衰,血行瘀阻,肺气闭塞,呼吸不利
|
久病面色与口唇青紫
|
||
肝郁脾虚
|
面色青黄(即面色青黄相兼,又称苍黄)
|
||
动风先兆
|
小儿高热抽搐,面部青紫,尤以鼻柱两眉间及口唇四周为甚
|
||
肝强脾弱,月经不调
|
妇女面色青
|
||
黑色
|
主肾虚、寒证、水饮、血瘀、剧痛
|
肾阳虚、剧痛
|
面色发黑
|
肾阳虚
|
面黑暗淡或黧黑
|
||
肾阴虚
|
面黑干焦
|
||
肾虚,水饮,寒湿带下
|
眼眶周围发黑
|
||
血瘀
|
面色黧黑,肌肤甲错
|
表14 – 望诊(望色十法)与表33比较
|
浮
|
沉
|
清
|
浊
|
微
|
甚
|
散
|
抟
|
泽
|
夭
|
表现
|
面色浮显于皮肤之外
|
面色沉隐于皮肤之内
|
面色清明,其色舒
|
面色浊暗,其色惨
|
面色
浅淡
|
面色
深浓
|
面色疏散,其色开
|
面色壅滞,其色闭
|
面色
润泽
|
面色
枯槁
|
主病
|
表证
|
里证
|
阳证
|
阴证
|
虚证
|
实证
|
主新病或病邪将解
|
主久病或病邪渐聚
|
精气未衰,病轻易治
|
精气已衰,病重难医
|
转归
|
面色由浮转沉,是邪气由表入里;由沉转浮,是病邪自里达表
|
面色由清转浊,是病从阳转阴;由浊转清,是病由阴转阳
|
面色由微转甚,是病因虚而致实;由甚转微,是病由实而转虚
|
面色由抟转散,是病虽久而邪将解;由散转抟,是病虽近而邪渐聚
|
面色由泽转夭,是病趋危重;由夭转泽,是病情好转
|
表15 – 望诊(肥胖与消瘦)
病名
|
临床表现
|
肥胖
|
胖而能食,为形气有余;胖而食少,为形盛气虚
|
病因:嗜食肥甘,喜静少动,脾失健运
|
|
“肥人多痰”、“肥人多湿”
|
|
消瘦
|
形瘦食多,为中焦有火
|
形瘦食少,为中气虚弱
|
|
病因:脾胃虚弱,气血亏虚
|
|
“瘦人多火”
|
|
《内经》所谓“大骨枯槁,大肉陷下”,为脏腑精气衰竭,属病危
|
表16 – 望诊(动静姿态的临床表现和意义)
形态
|
临床表现
|
意义
|
坐形
|
坐而仰首
|
哮病、肺胀、气胸,痰饮停肺、肺气壅滞
|
坐而喜俯,少气懒言
|
体弱气虚
|
|
但坐不能卧,卧则气逆,咳逆倚息
|
肺胀,心阳不足,水气凌心,肺有伏饮
|
|
坐时常以手抱头,头倾不能昂,凝神熟视
|
精神衰败
|
|
卧式
|
卧时面常向里,喜静懒动,身重不能转侧
|
阴证、寒证、虚证
|
卧时面常向外,躁动不安,身轻自能转侧
|
阳证、热证、实证
|
|
仰卧伸足,掀去衣被
|
实热证
|
|
蜷卧缩足,喜加衣被
|
虚寒证
|
|
但卧不能坐,坐则眩晕,不耐久坐
|
气血俱虚,肝阳化风
|
|
坐卧不安
|
烦躁,腹满胀痛
|
|
立姿
|
站立不稳,其态似醉常并见眩晕者
|
肝风内动,脑有病变
|
不耐久站,站立时常欲依靠它物支撑
|
气血虚衰
|
|
站立(或坐)时常以两手扪心,闭目不语
|
心虚怔忡
|
|
以两手护腹,俯身前倾者
|
腹痛
|
|
形态
|
以手护腰,弯腰曲背,行动艰难
|
腰腿病
|
行走之际,突然止步不前,以手护心
|
脘腹痛或心痛
|
|
行走时身体震动不定
|
肝风内动,筋骨受损,脑有病变
|
表17 – 望诊(囟门异常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临床表现
|
意义
|
囟填
|
囟门突起
|
实证。温病火邪上攻,脑髓有病,颅内水液停聚。
但小儿在哭泣时囟门暂时突起为正常
|
囟陷
|
囟门凹陷
|
虚证。吐泻伤津,气血不足,先天肾精亏虚,脑髓失充。
但6个月以内的婴儿囟门微陷属正常
|
解颅
|
囟门迟闭
|
肾气不足,发育不。多见于“佝偻病患儿”,常兼有“五软”“五迟”
前囟呈菱形, 12—18个月闭合;后囟呈三角形,出生后2—4个月闭合
|
表18– 望诊(头发异常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意义
|
临床表现
|
发黄
|
精血不足
|
发黄干枯,稀疏易落
|
先天不足,肾精亏损
|
小儿头发稀疏黄软,生长迟缓,甚至久不生发
|
|
疳积
|
小儿发结如穗,枯黄无泽
|
|
发白
|
肾虚
|
伴耳鸣、腰酸
|
劳神伤血
|
伴失眠、健忘
|
|
不属病态
|
因先天禀赋所致
|
|
脱发
|
血虚受风
|
片状脱发,显露圆形或椭圆形光亮头皮,称为“斑秃”
|
肾虚
|
青壮年头发稀疏易落,眩晕、健忘、腰膝酸软
|
|
血热化燥
|
头皮发痒、多屑、多脂
|
表19– 望诊(面形异常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面形
|
病证
|
临床表现
|
意义
|
面肿
|
阳水
|
眼睑颜面先肿,发病较速
|
外感风邪,肺失宣降
|
阴水
|
面色晄白,发病较慢
|
脾肾阳衰,水湿泛溢
|
|
水气凌心
|
面唇青紫、心悸气喘、不能平卧
|
心肾阳衰,血行瘀阻,水气凌心
|
|
腮肿
|
痄腮
|
一侧或两侧腮部以耳垂为中心肿起,边缘不清,按之有柔韧感及压痛
|
外感温毒之邪所致,多见于儿童
|
托腮痈,发颐
|
颧下颌上耳前发红肿起,伴寒热疼痛
|
阳明热毒上攻
|
|
腮腺肿瘤
|
耳下腮部出现肿块,不红不热
|
|
|
面削颧耸
|
面脱
|
面部肌肉消瘦,两颧高耸,眼窝、颊部凹陷
|
气血虚衰,脏腑精气耗竭所致,多见于慢性病的危重阶段
|
口眼斜
|
△口僻
|
突发一侧口眼斜而无半身瘫痪,患侧面肌弛缓,额纹消失,眼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向健侧斜
|
风邪中络
|
中风
|
口眼斜兼半身不遂
|
肝阳化风,风痰阻闭经络
|
表20– 望诊(特殊面容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临床表现
|
意义
|
惊怖貌
|
面部呈现恐惧状
|
①小儿惊风、客忤(wu)以及癫病、瘿气等。
②狂犬病:遇声、光、风刺激,或见水、闻水声时出现。
|
苦笑貌
|
面部呈现无可奈何的苦笑样
|
破伤风
|
表21– 望诊(目态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临床表现
|
意义
|
补充
|
瞳孔缩小
|
川乌、草乌、毒蕈、有机磷农药中毒,西药导致
|
|
瞳孔散大
|
绿风内障、青风内障等五风内障(白内障)、青盲
|
多属肾精耗竭
|
杏仁中毒以及西药导致
|
||
危急症病人,脏腑功能衰竭、心神散乱,濒临死亡
|
||
温热病热极生风、中风、颅脑外伤或颅内肿瘤等
|
|
|
目睛凝视
|
多属肝风内动,常有神昏、抽搐等,属病重
见于脏腑精气耗竭,或痰热内闭证
瞪目直视还见于“瘿气”
|
固定前视:瞪目直视
固顶上视:戴眼反折
固定侧视:横目斜视
|
胞睑下垂
(睑废)
|
先天不足,脾肾亏虚
|
双睑下垂
|
脾气虚衰或外伤
|
单睑下垂
|
|
昏睡露睛
|
脾虚,清阳不升;脾胃虚衰;吐泻伤津;小儿多见
|
病人昏昏欲睡,睡后胞睑未闭而睛珠外露
|
厥病患者,神明失主
|
|
|
目瞤
|
风热外袭
|
胞轮振跳(眼皮跳)
|
气血不足,经络失养
|
表22– 望诊(耳之色泽、形态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意义
|
临床表现
|
耳之色泽
|
气血亏虚
|
耳轮淡白
|
肝胆湿热或热毒上攻
|
耳轮红肿
|
|
阴寒内盛或剧痛
|
耳轮青黑
|
|
肾精亏虚
|
耳轮干枯焦黑
|
|
麻疹先兆
|
小儿耳背有红络,耳根发凉
|
|
耳之形态
|
肾气不足
|
耳廓瘦小而薄
|
邪气充盛
|
耳廓肿大
|
|
肾精耗竭(病危)
|
耳轮干枯萎缩
|
|
瘀血入络
|
耳轮皮肤甲错
|
表23– 望诊(鼻之形态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临床表现
|
意义
|
鼻头红肿生疮
|
胃热或血热
|
鼻头粉刺(酒齄鼻)
|
肺胃蕴热
|
鼻柱溃陷
|
梅毒
|
鼻柱塌陷,眉毛脱落
|
麻风恶候
|
鼻翼煽动(鼻煽)
|
肺热或哮病
|
鼻孔煽张,喘而额汗如油
|
肺气衰竭
|
表24– 望诊(望口与唇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分类
|
意义
|
临床表现
|
口之形色
|
口角流涎
|
小儿:脾虚湿盛
|
|
成人:中风口歪不收
|
|||
口糜
|
湿热内蕴
|
口腔肌膜糜烂成片,口气臭秽
|
|
鹅口疮
|
感受邪毒,心脾积热
|
小儿口腔、舌上出现片状白屑,状如鹅口
|
|
口之动态
|
口张
|
虚证
|
口开而不闭。如鱼张口气但出不入,为肺气将绝
|
口噤
|
实证
|
可见于:中风、痫病、惊风、破伤风、马钱子中毒
|
|
口撮
|
新生儿脐风:撮口不能吮乳;破伤风:兼见角弓反张
|
||
口
|
口僻或中风:风痰阻络
|
||
口振
|
阳衰寒盛
|
可见于:外感寒邪,温病、伤寒战汗,疟疾发作
|
|
口动
|
胃气虚弱:口频繁开合,不能自禁;热极生风或脾虚生风:口角掣动不止
|
||
唇之色泽
|
唇色红润
|
正常人,胃气充足,气血调匀
|
|
唇色淡白
|
血虚或失血
|
||
唇色深红
|
热盛
|
||
嘴唇红肿而干:热极;嘴唇呈樱桃红色:煤气中毒
|
|||
嘴唇青紫
|
血瘀证
|
||
嘴唇青黑
|
寒盛、痛极
|
||
唇之形态
|
唇干而裂
|
燥热伤津或阴虚液亏
|
|
嘴唇糜烂
|
脾胃积热
|
||
唇内溃烂
|
虚火上炎
|
||
唇边生疮
|
心脾积热
|
||
锁口疔:唇角生疔,麻木痒痛;人中疔:人中生疔,人中沟变浅,麻木痒痛
|
|||
人中
满唇反
|
脾气将绝
|
久病而人中沟变平,口唇翻卷不能覆齿
|
表25– 望诊(望齿与龈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分类
|
意义
|
牙齿色泽
|
洁白润泽坚固
|
正常人,肾气充足津液未伤
|
牙齿干燥
|
胃阴已伤
|
|
牙齿光燥如石
|
阳明热盛,津液大伤
|
|
牙齿燥如枯骨
|
肾阴枯竭,病危
|
|
牙齿枯黄脱落
|
久病骨绝,病危
|
|
齿焦有垢
|
胃肾热盛,但气液未竭
|
|
齿焦无垢
|
胃肾热甚,气液已竭
|
|
牙齿动态
|
牙关紧急
|
风痰阻络或热极动风
|
咬牙啮齿
|
热盛动风
|
|
睡中咬齿
|
胃热、虫积、消化不良
|
|
牙龈色泽
|
牙龈淡红而润泽
|
正常人,胃气充足,气血调匀
|
牙龈淡白
|
血虚或失血
|
|
牙龈红肿疼痛
|
胃火亢盛
|
|
牙龈形态
|
齿衄
|
外伤、胃热、肝火、阴虚火旺、脾虚不统血
|
牙宣
|
肾虚或胃阴不足(龈肉萎缩,牙根暴露,牙齿松动)
|
|
牙疳
|
外感疫疠之邪(牙龈溃烂,流腐臭血水,甚则唇腐齿落)
|
表26– 望诊(望咽喉形态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分类
|
意义
|
红肿
|
乳蛾
|
肺胃热盛,虚火上炎,气血瘀滞
|
喉痈
|
脏腑蕴热,复感外邪
|
|
成脓
|
已成脓
|
肿势高突,色深红,周围红晕紧束,发热不退
|
未成脓
|
肿势散漫,无明显界限,疼痛不甚
|
|
溃烂
|
溃烂分散表浅
|
肺胃之热轻浅或虚火上炎
|
溃烂成片或洼陷
|
肺胃热毒壅盛
|
|
溃腐日久,淡红或苍白
|
虚证
|
|
伪膜
|
伪膜(假膜)
|
肺胃热浊(咽部溃烂处表面所覆盖的一层黄白或灰白色膜)
|
白喉
|
儿童烈性传染病(伪膜坚韧,不易拭去,重剥出血,很快复生)
|
表27– 望诊(望颈项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病证
|
临床表现
|
意义
|
外形
|
瘿瘤
|
颈部喉结处有肿块突起,或大或小,或单侧或双侧,可随吞咽而上下移动
|
肝郁气结,痰气搏结
|
瘰疬
|
颈侧颌下有肿块如豆,累累如串珠
|
肺肾阴虚,虚火灼痰
|
|
颈瘘
|
病名“鼠瘘”:颈部痈肿、瘰疬溃破后,久不收口,形成管道
|
痰火久结,气血凝滞
|
|
项痈、颈痈
|
项部或颈部两侧焮红漫肿,疼痛灼热,甚至溃烂流脓
|
风热邪毒,痰毒互结
|
|
气管偏移
|
气管不居中,向一侧偏移
|
悬饮、气胸、石瘿、肉瘿、肺部肿瘤
|
|
动态
|
项强
|
风寒侵袭太阳经脉;温病火邪上攻,或脑髓有病;阴虚阳亢或经气不利;落枕
|
|
项软
|
小儿项软:佝偻病;久病、重病:脏腑精气衰竭(病危)
|
||
颈脉搏动
|
安静状态时出现颈侧人迎脉搏动明显
|
肝阳上亢或血虚重证
|
|
颈脉怒张
|
颈部脉管明显胀大,平卧时更甚
|
心血瘀阻,肺气壅滞、水气凌心、心肾阳衰
|
表28– 望诊(望腰背部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类型
|
临床表现
|
意义
|
外形
|
脊柱后突
|
脊骨过度后弯,致使前胸塌陷,背部凸起。又名“龟背”,俗称驼背
|
老年人;脏腑精气虚衰
|
脊柱侧弯
|
脊柱偏离正中线向左或右歪曲
|
坐姿不良;先天不足
|
|
脊疳
|
病人极度消瘦,以致脊骨突出似锯
|
脏腑精气极度亏损
|
|
发背
|
痈、疽、疮、疖生于脊背部位者,统称为发背
|
火毒凝滞
|
|
缠腰火丹
|
腰部皮肤鲜红成片,有水泡簇生如带状,灼热肿胀者,称缠腰火丹
|
血热搏结,湿热浸淫
|
|
动态
|
角弓反张
|
患者脊背后弯,反折如弓,常兼颈项强直,四肢抽搐
|
热极生风、中毒
|
腰部拘急
|
腰部疼痛,活动受限,转侧不利
|
寒湿、跌扑闪挫
|
表29– 望诊(望手足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类型
|
临床表现
|
意义
|
外形
|
四肢萎缩
|
四肢或某一肢体肌肉消瘦、萎缩,松软无力
|
气血亏虚,经络闭阻
|
肢体肿胀
|
血瘀:四肢肿胀,兼红肿疼痛
水肿:足跗肿胀,或兼全身浮肿
丝虫病:下肢肿胀,皮肤粗厚如橡皮
|
||
膝部肿大
|
鹤膝风:膝部肿大而胫骨消瘦,形如鹤膝;寒湿久留、气血亏虚。
热痹;外伤
|
||
小腿青筋
|
小腿青筋暴露,形似蚯蚓
|
寒湿内侵,络脉血瘀
|
|
下肢畸形
|
膝内翻(O型、X型腿);足内翻、外翻
|
先天不足,后天失养
|
|
动态
|
肢体痿废
|
肢体肌肉萎缩,筋脉弛缓,痿废不用
|
痿病;中风;腰脊外伤
|
四肢抽搐
|
四肢筋脉挛急与弛张间作,舒缩交替,动作有力
|
惊风,肝风内动
|
|
手足拘急
|
手足筋肉挛急不舒,屈伸不利
|
寒邪凝滞,气血亏虚
|
|
手足颤动
|
双手或下肢颤抖或振摇不定,不能自主
|
血虚,饮酒过度,动风之兆
|
|
手足蠕动
|
手足时时掣动,动作迟缓无力,类似虫之蠕行
|
脾胃气虚,阴虚动风
|
|
扬手掷足
|
热病之中,神志昏迷,手足躁动不宁
|
热扰心神
|
|
循衣摸床
撮空理线
|
重病神识不清,病人不自主地伸手抚摸衣被床沿,或伸手向空,手指时分时合
|
病重失神
|
表30– 望诊(望前阴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类型
|
临床表现
|
意义
|
阴肿
|
男性阴囊或女性阴户肿胀
|
水肿病;【疝气】肝郁、受寒、湿热、气虚、久立远行;肝经湿热下注
|
阴缩
|
男性阴囊阴茎或女性阴户收缩,拘急疼痛
|
寒滞肝脉;外感热病,初入厥阴
|
阴疮
|
前阴部生疮,或有硬结破溃腐烂,时流脓水或血水,
|
肝经湿热下注,梅毒;癌肿
|
外阴湿疹
|
男子阴囊或女子大小阴唇起疹,瘙痒灼痛,湿润或有渗液,分别称为“肾(阴)囊风”、“女阴湿疹”
|
肝经湿热下注;阴虚血燥
|
睾丸异常
|
小儿睾丸过小或触碰不到
|
痄腮后遗症(睾丸萎缩)
|
阴挺
|
妇女阴户中有物突出如梨状
|
脾虚中气下陷
|
表31– 望诊(皮肤病症的临床表现及意义)
|
病证
|
临床表现
|
意义
|
斑疹
|
斑
|
[注:无部位之别] 深红色或青紫色,片状斑块,平铺于皮肤,抚之不碍手,压之不褪色
|
【阴斑】色多青紫,隐隐稀少,出没无常,伴面白、肢凉、脉虚等。病因:脾不统血或阳虚寒凝气血
【阳斑】色多红紫,形似锦纹,先从胸腹出现,后延及四肢,伴高热、心烦、便秘等。病因:温病邪入营血
|
疹
|
红色或紫红色,粟粒状疹点,高出皮肤,抚之碍手,压之褪色
|
麻疹、风疹、隐疹,温热病,外感风热或过敏,或热入营血
|
|
斑疹顺逆
|
顺:色红身热,先见于胸腹,后延及四肢,斑疹发后热退神清,是邪去正安。
逆:布点稠密成团,色深红或紫暗,先见于四肢,后延及胸腹,壮热不退,神识不清,是邪气内陷。
|
||
水疱
|
白碚bei
|
【特点】晶莹如粟,高出皮肤,根部肤色不变,内含浆液,擦破流水,多发于颈胸部,四肢偶见,面部不发,消失时有皮屑脱落
|
湿郁汗出不彻
|
水痘
|
【特点】呈椭圆形,顶满无脐,晶莹明亮,浆液稀薄,皮薄易破,大小不等,分批出现,常兼有轻度恶寒发热表现
|
儿科常见传染病
|
|
湿疹
|
周身皮肤出现红斑,迅速形成丘疹、水疱,破后渗液,出现红色湿润之糜烂面
|
湿热蕴结,复感风邪
|
|
热气疮
|
针头到绿豆大小的水泡,常为一群或两三群,有痒或烧灼感,好发于口角唇缘,或眼睑外阴、包皮等处
|
高热病人,或常人。风热之毒阻于肺胃二经,湿热蕴蒸皮肤而发
|
|
疮疡
|
痈
|
红肿高大,根盘紧束,伴有焮热疼痛
【特点】未脓易消,已脓易溃,疮口易敛
|
阳证。湿热火毒蕴结,气血壅滞
|
疽
|
患部漫肿无头,皮色不变,疼痛不已
【特点】难消、难溃、难敛,溃后易伤筋骨
|
无头疽。阴证。气血亏虚、阴寒凝滞、寒痰凝滞
|
|
疔
|
患部形小如粟,根深如钉,漫肿灼热,麻木疼痛
【特点】多发于颜面和手足
|
竹木刺伤,感受疫毒、疠毒、火毒
|
|
疖
|
起于浅表,形小而圆,红肿热痛,容易化服 【特点】根浅、脓出即愈
|
暑湿阻于肌肤。外感火热毒邪,湿热蕴结
|
表32– 望诊(望呕吐物色质及临床意义)
色质
|
临床意义
|
呕吐物清稀无酸臭味,或呕吐清水痰涎;朝食暮吐
|
胃阳不足,寒邪犯胃,脾胃俱虚
|
呕吐物秽浊有酸臭味,喷射状呕吐
|
邪热犯胃,热扰神明
|
吐不消化、味酸腐的食物
|
伤食
|
呕吐黄绿苦水
|
肝胆郁热或湿热
|
吐血色暗红或紫暗有块,夹有食物残渣
|
胃有积热,肝火犯胃,胃腑血瘀
|
表33– 望诊(望小儿指纹的主证及临床意义)与表-14较
|
表现
|
主证
|
意义
|
三关测轻重
|
指纹显于风关
|
邪气入络,邪浅病轻,可见于外感初起
|
|
指纹达于气关
|
邪气入经,邪深病重
|
||
指纹达于命关
|
邪入脏腑,病情严重
|
||
指纹直达指端
(透关射甲)
|
提示病情凶险,预后不良
|
||
浮沉分表里
|
指纹浮而显露
|
外感表证
|
|
指纹沉隐不显
|
内伤里证
|
||
红紫辨寒热
|
指纹偏红
|
外感表证、寒证
|
邪正相争,气血趋向于表,指纹浮显
|
指纹紫红
|
里热证
|
里热炽盛,脉络扩张,气血壅滞
|
|
指纹青色
|
疼痛、惊风
|
痛则不通,或肝风内动,使脉络郁滞,气血不通
|
|
指纹淡白
|
脾虚、疳积
|
脾胃气虚,生化不足,气血不能充养脉络
|
|
指纹紫黑
|
血络郁闭,重危
|
邪气亢盛,心肺气衰,脉络瘀阻
|
|
淡滞定虚实
|
指纹浅淡纤细
|
虚证
|
气血不足,脉络不充
|
指纹浓滞增粗
|
实证
|
邪正相争,气血壅滞
|
表34– 舌诊(舌色的表现和临床意义)注:舌质:察脏腑虚实,气血盛衰-主要反映正气。舌苔:察病邪性质浅深,邪正消长-主要反病邪。(淡红、淡白、红、绛、青紫)
舌色
|
舌象特征
|
临床意义
|
淡红舌
|
舌色淡红润泽、白中透红
|
常人,气血调和。病轻。
|
淡白舌
|
比正常舌色浅淡,白色偏多红色偏少
|
气血两虚、阳虚、寒实
①淡白光莹,舌体瘦薄,属气血两虚。
②淡白湿润,舌体胖嫩,属阳虚水湿内停。
③寒实或亡阳
|
枯白舌
|
舌色白,几无血色
|
主脱血夺气,病情危重
|
红舌
|
正常舌色红,甚至呈鲜红色。红舌可见于整个舌体,亦可只见于舌尖、舌两边
|
主实热、阴虚
①外感风热表证初起:舌色稍红,或仅舌边尖略红
②实热证:舌体不小,色鲜红
③心火上炎:舌尖红
④肝经有热:舌两边红
⑤虚热证:舌体小,鲜红少苔,或有裂纹,或红光无苔
|
绛舌
|
较红舌颜色更深,或略带暗红色
|
主热盛、阴虚火旺
①热入营血:舌绛有苔
②阴虚火旺:舌绛少苔或无苔,或有裂纹
③血瘀:舌绛少苔而润
|
紫舌
|
①全紫舌:全部紫色,或局部青紫斑点
②淡紫舌:淡而泛现青紫
③紫红舌:红而泛现紫色
④绛紫舌:绛而泛现紫色
⑤斑点舌:局部青紫色斑点
|
主血行不畅(热极、寒极、血瘀、酒毒)
①瘀血:全舌青紫,或有紫色斑点
②青紫舌:血脉凝滞,阴寒凝滞,热毒炽盛,外伤
③淡紫舌:阴寒内盛、血瘀、阳衰
④紫红舌、绛紫舌:干枯少津,为热毒炽盛,内入营血,营阴受灼,津液耗损,气血壅滞
|
表35– 舌诊(舌形的表现和临床意义)(注:老嫩、胖瘦、点刺、裂纹、齿痕)
舌形
|
舌象
|
主证
|
苍老舌
|
舌质纹理粗糙或皱缩,坚敛而不柔软,舌色较暗
|
实证
|
娇嫩舌
|
舌质纹理细腻,浮胖娇嫩,舌色浅淡
|
虚证
|
胖舌(胖大舌多主水湿内停、痰湿热毒上泛。痩薄舍:气血两虚、阴虚火旺)
|
舌淡胖嫩(阴证)
|
脾肾阳虚
|
舌红胖大
|
脾胃湿热或痰热内蕴
|
|
舌肿胀色红绛
|
心脾热盛,热毒上壅
|
|
先天性舌血管瘤
|
无全身辩证意义
|
|
瘦舌
|
瘦薄舌
|
气血阴液不足
|
舌体瘦薄而色淡
|
气血两虚
|
|
舌体瘦薄而色红绛干燥
|
阴虚火旺,津液耗伤
|
|
点刺舌 提示:脏腑热极或血分热盛
|
舌红而生芒刺
|
气分热盛
|
点刺色鲜红
|
血热内盛,阴虚火旺
|
|
点刺色绛紫
|
热入营血
|
|
舌尖生点刺
|
心火亢盛
|
|
舌边生点刺
|
肝胆火盛
|
|
舌中生点刺
|
胃肠热盛
|
|
裂纹舌 注:邪热炽盛、阴液亏虚、血虚不润
|
舌红降而有裂纹
|
热盛伤津
|
舌淡白而有裂纹
|
血虚不润
|
|
舌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兼见裂纹
|
脾虚湿盛
|
|
若生来舌面上就有裂沟、裂纹,裂纹中一般有苔覆盖,且无不适感,称先天性舌裂
|
||
齿痕舌:主脾虚或水湿内盛证
|
舌淡胖大而润,舌边有齿痕
|
寒湿壅盛,阳虚水湿内停
|
舌质淡红,舌边有齿痕
|
脾虚或气虚
|
|
舌红而肿胀满口,舌有齿痕
|
湿热痰浊壅滞
|
|
舌淡红而嫩,舌体不大,边有轻微齿痕
|
先天性齿痕舌
|
表36– 舌诊(舌态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舌态
|
主证
|
表现
|
意义
|
痿软舌
|
伤阴 气血俱虚
|
舌痿软,淡白无华
|
气血俱虚
|
舌痿软,红绛少苔或无苔
|
阴虚火旺,热灼津伤
舌绛而痿:阴亏已极
|
||
舌红干而渐痿
|
肝肾阴亏
|
||
强硬舌
|
热入心包 高热伤津
风痰入络 阴亏已极
|
舌强硬,色红绛少津
|
邪热炽盛
|
舌强硬、胖大兼厚腻苔
|
风痰阻络
|
||
舌强,语言蹇涩,伴肢麻、眩晕
|
中风(先兆)
|
||
歪斜舌
|
中风、喑痱、中风先兆
|
||
颤动舌
|
肝风内动(热盛、阳亢、阴亏、血虚)
|
久病舌淡白,颤动
|
血虚动风
|
新病舌绛,颤动
|
热极生风
|
||
舌红少津,颤动
|
阴虚动风、肝阳化风
|
||
|
酒毒内蕴
|
||
吐弄舌
|
心脾有热(热毒闭神动风或神识痴呆)
|
|
吐舌:疫毒攻心,或正气已绝
|
|
弄舌:热甚动风先兆
|
||
|
小儿智力发育不全
|
||
短缩舌
|
寒凝筋脉 气血俱虚热极伤津 痰浊内阻
|
舌短缩,淡白或青紫而湿润
|
寒凝筋脉,或气血俱虚
|
舌短缩而胖,苔黄腻
|
脾虚,痰浊
|
||
舌短缩,红绛干燥
|
热盛伤津
|
||
|
先天性舌系带过短
|
表37– 舌诊(苔质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注:察病邪性质浅深,邪正消长-主要反病邪)
苔质
|
主证(临床意义)
|
表现
|
意义
|
薄、厚苔
|
邪正盛衰和邪气深浅
|
薄苔
|
正常舌苔
|
厚苔
|
痰湿、食积、里热
|
||
由薄转厚:邪气渐盛,表邪入里,为病进。
由厚转薄:正气胜邪,内邪消散外达,为病退。
骤然消退:正不胜邪,胃气暴绝。
|
|||
润、燥苔
|
津液的盈亏和输布
|
润苔
|
正常舌苔
|
滑苔
|
痰饮、主湿
|
||
燥苔
|
津液已伤
|
||
糙苔
|
热盛伤津之重证
|
||
由润变燥:热重津伤,津失输布。
由燥变润:热退津复,饮邪始化。
|
|||
腻、腐苔
|
阳气与湿浊的消长
(痰浊、食积;脓腐苔主内痈)
|
腻苔【特征】苔质颗粒细腻致密,揩之不去
【病机】湿浊内蕴,阳气被遏
苔薄腻:食积,脾虚湿困。
苔白腻而滑:痰浊,寒湿内阻。
黄腻苔:脾胃湿热
黄而厚腻:食积化热
|
|
腐苔【主病】食积、痰浊、肝痈、下疳
【病机】食积痰浊,阳热有余
腐苔:食积胃肠,痰浊内蕴。
脓腐苔:内痈,邪毒内结,邪盛病重。
无根苔:腐苔脱落,不能续生新苔,为病久胃气衰败。
|
|||
剥(落)苔
|
主胃气不足,胃阴枯竭或气血两虚
|
舌红苔剥
|
阴虚
|
舌淡苔剥或类剥苔
|
血虚或气血两虚
|
||
镜面舌色红绛
|
胃阴枯竭,阴虚重证
|
||
舌色晄白如镜,甚毫无血色
|
营血大虚,阳气虚衰
|
||
舌苔部分脱落,未脱处仍有腻苔
|
正气亏虚,痰浊未化
|
||
舌苔前剥:肺阴不足;中剥:胃阴不足;根剥:肾阴枯竭
|
|||
花剥苔
|
胃气阴两虚
|
||
偏、全苔
|
全苔(主邪气散漫,湿痰阻滞);
偏苔(舌所分候脏腑有邪气停聚)
|
偏于舌尖
|
邪气入里未深,而胃气已伤
|
偏于舌根
|
外邪虽退,胃滞依然
|
||
仅见于舌中
|
痰饮、食浊停滞中焦
|
||
偏左或偏右
|
肝胆湿热
|
||
真、假苔
|
辨别疾病轻重、预后
|
病之初中期,舌见真苔且厚,为胃气壅实,病较深重;久病见真苔,胃气尚存
|
|
新病出现假苔,乃邪浊渐聚病情较轻;久病出现假苔,胃气匮乏,病情危重
|
|||
舌面上浮一层厚苔,望似无根,刮后却见已有薄薄新苔者,是疾病向愈的善候
|
表38– 舌诊(苔色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苔色
|
主证
|
舌象特征
|
临床意义
|
|
白苔
|
主表证、寒证、湿证,亦可见于热证
|
薄白
|
润
|
健康人;风寒表证初起;里证无明显热邪;阳虚内寒
|
干
|
风热表证
|
|||
滑(津液)
|
外感寒湿;脾肾阳虚;水湿内停
|
|||
厚白
|
腻(湿浊)
|
湿浊内停;痰饮、食积
|
||
积粉苔
|
外感秽浊,热毒内盛(瘟疫或内痈)
|
|||
燥裂
|
燥热伤津
|
|||
黄苔
|
主热证、里证
|
淡黄
深黄
焦黄
|
薄黄苔
|
风热表证;风寒化热入里
|
黄滑苔
|
阳虚寒湿化热;痰饮聚久化热;气血亏虚,复感湿热
|
|||
黄燥苔
|
邪热伤津
|
|||
黄瓣苔
|
||||
焦黄苔
|
邪热伤津,燥结腑实
|
|||
黄腻苔
|
湿热、痰热内蕴;食积化热(腐)
|
|||
绛舌黄白苔
|
气营两燔
|
|||
绛舌黄润苔
|
阴虚夹湿;血热夹湿;营热湿重;热初入营
|
|||
青舌黄苔
|
寒湿内盛(真寒假热)
|
|||
灰黑苔
|
主阴寒内盛,或里热炽盛
|
白腻灰黑苔
舌面湿润
|
阳虚寒湿内盛;痰饮内停
|
|
黄腻灰黑苔(燥)
|
湿热内蕴日久
|
|||
苔焦黑干燥
舌干裂起刺
|
热极津枯;阴虚火旺
|
|||
苔黄黑(霉酱苔)
|
湿浊宿食,积久化热
|
表39– 舌诊(危重舌象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舌象名称
|
舌象表现
|
临床意义
|
猪腰舌
|
舌面无苔,如去膜的猪腰
|
热病伤阴,胃气将绝,病危
|
镜面舌
|
舌深绛无苔而光亮如镜
|
胃气、胃阴枯竭
|
舌色晄白如镜,毫无血色,也称晄白舌
|
营血大亏,阳气将脱,病危
|
|
破皮舌
|
舌粗糙有刺,如沙鱼皮,或干燥枯裂
|
津液枯竭,病危
|
干荔舌
|
舌敛缩而无津,形如干荔肉
|
热极津枯,病危
|
火柿舌
|
舌如火柿色,或色紫而干晦如猪肝色
|
内脏败坏,病危
|
赭黑舌
|
舌质色赭带黑
|
肾阴将绝,病危
|
雪花舌
|
舌起白色如雪花片
|
危候
|
瘦薄无苔舌
|
舌体瘦小薄嫩,光而无苔
|
胃气将绝,难治
|
囊缩卷舌
|
舌体卷缩,兼阴囊缩入
|
厥阴气绝,难治
|
舌强语謇
|
舌体强直,转动不灵,且语言謇涩
|
中风痰瘀阻络,难治
|
蓝舌而苔黑或白
|
舌质由淡紫转蓝,舌苔由淡灰转黑,或苔白如霉点、糜点
|
病危重,难治
|
表40– 闻诊(音哑与失音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临床表现
|
主病
|
新病:音哑或失音
|
实证。“金实不鸣”
外感风寒、外感风热、痰湿壅肺
|
久病:音哑或失音
|
虚证。“金破不鸣”
肺肾阴虚,阴虚火旺
|
突然音哑或失音
|
气阴耗伤(暴怒喊叫、说唱或持续高声宣讲所致)
|
久病重病,突见语声嘶哑
|
脏气将绝,危象
|
妊娠末期,出现音哑或失音
|
妊娠失音(子喑)
|
表41– 闻诊(鼻鼾、呻吟、惊呼、喷嚏、呵欠、太息的临床意义)
病证
|
临床意义
|
鼻鼾
|
慢性鼻病,或睡姿不当;高热神昏,或中风入脏之危候
|
呻吟
|
新病:实证、剧痛;久病:虚证
|
惊呼
|
剧痛或惊恐;小儿受惊;
小儿夜啼:过食生冷,脾寒腹痛,心脾有热,惊恐,食积、虫积
|
喷嚏
|
表寒证
|
呵欠
|
数欠:体虚阴盛阳衰
|
太息
|
肝气郁结
|
表42– 闻诊(七种病理性语声的表现、病机和主病)
语声
|
表现
|
病机
|
主病
|
谵语
|
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
|
热扰心神
|
热入心包证;阳明腑实证
|
郑声
|
神识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模糊
|
心气大虚,精神散乱
|
久病,重病
|
夺气
|
语言低微,气短不续,欲言不能复言
|
宗(中)气大虚
|
|
独语
|
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语止,首尾不续
|
心气不足,神失所养
阴证:气郁痰阻,蒙蔽心神
|
癫病、郁病
|
错语
|
神识清楚,语言时有错乱,语后自知言错
|
心气不足,神失所养
实证:痰湿、瘀血、气滞阻碍心窍
|
久病,老年人
|
狂言
|
精神错乱,语无伦次,狂叫骂詈
|
痰火扰心
|
狂病、伤寒蓄血证
|
言謇
|
神志清楚、思维正常而吐字困难,或吐字不清;或病中言语謇涩,每与舌强并见
|
风痰阻络
|
中风(先兆或后遗症)
|
表43– 闻诊(病态呼吸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临床特征
|
临床意义
|
||
喘
|
呼吸困难,短促急迫
|
发作急骤,呼吸深长,息粗声高,呼出为快
|
实喘:风寒袭肺或痰热壅肺,痰饮停肺,水气凌心
|
病势缓慢,呼吸短浅,息微声低,深吸为快
|
虚喘:肺肾亏虚
|
||
哮
|
呼吸急促似喘,喉间有哮鸣音
|
痰饮内伏,感邪诱发
|
|
短气
|
自觉呼吸短促不相接续
|
声低息微,兼形瘦神疲、乏力、自汗(虚)
|
肺气不足,元气大虚
|
呼吸声粗,兼胸闷、胸腹胀满(实)
|
痰饮、胃肠积滞、气滞瘀阻
|
||
少气
|
呼吸微弱而声低,气少不足以息,言语无力
|
诸脏气虚
|
表44– 闻诊(咳嗽的表现和临床意义)
咳声特点
|
临床意义
|
咳声紧闷
|
寒湿咳嗽
|
咳声重浊,痰稀色白
|
外感风寒
|
咳声低微无力
|
肺气亏虚
|
咳声不扬,痰稠色黄,不易咯出
|
热邪犯肺
|
咳有痰声,痰多易咯
|
痰湿阻肺
|
咳声清脆
|
燥热
|
干咳无痰或少痰
|
燥邪犯肺或阴虚肺燥
|
【顿咳】咳声短促,呈阵发性、痉挛性,连续不断,咳后有鸡鸣样回声(咳终止时作“鹭鸶叫声”),并反复发作
|
风邪痰热搏结,常见于【小儿百日咳】
|
咳声如犬吠,伴有声音嘶哑,吸气困难
|
肺肾阴虚,疫毒攻喉,多见于【白喉】
|
无力作咳,咳声低微,咳出白沫,兼有气促
|
肺虚
|
夜间咳甚
|
肾水亏
|
天亮咳甚
|
脾虚,寒湿在大肠
|
表45– 闻诊(病室气味改变和临床意义)
病室气味
|
临床意义
|
臭气触人
|
瘟疫
|
血腥味
|
失血
|
腐臭气
|
溃腐疮疡
|
尸臭味
|
脏腑衰败,病情重笃
|
尿臊气(氨气味)
|
水肿晚期,肾衰
|
烂苹果气味(酮体气味)
|
消渴病危重期
|
蒜臭气味
|
有机磷中毒
|
表46– 脉诊(寸关尺分候脏腑表)
|
|
左手
|
右手
|
上焦
|
寸
|
《难经》《脉经》心、小肠
《景岳全书》心、心包络
《医宗金鉴》心、膻中
|
《难经》《脉经》肺、大肠
《景岳全书》肺、膻中
《医宗金鉴》肺、胸中
|
中焦
|
关
|
《难经》《脉经》肝、胆
《景岳全书》肝、胆
《医宗金鉴》肝、胆膈
|
《难经》《脉经》脾、胃
《景岳全书》脾、胃
《医宗金鉴》脾、胃
|
下焦
|
尺
|
《难经》《脉经》肾、膀胱
《景岳全书》肾、膀胱、大肠
《医宗金鉴》肾、膀胱、小肠
|
《难经》肾、命门
《脉经》肾、三焦
《景岳全书》肾、命门、三焦
《医宗金鉴》肾、大肠
|
表47– 脉诊(正常脉象的含义及脉象表现特征)
脉象特征
|
临床意义
|
|
有胃气
|
从容、徐和、软滑
|
脉之胃气,主要反映脾胃运化功能的盛衰、营养状况的优劣和能量的储备状况
|
有神
|
脉律整齐、柔和有力
|
诊脉神之有无,可察精气之盈亏,并与胃气的盛衰有关
|
有根
|
尺脉有力、沉取不绝
|
主要说明肾气的盛衰
|
表48– 脉诊(常见病脉的脉象特征和主病)(浮沉迟数虚实滑涩洪细弦结)
脉 纲
|
共同特点
|
相 类 脉
|
||
脉名
|
脉 象
|
主 病
|
||
浮脉类
|
轻取即得
|
浮
|
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
表证、亦见于虚阳浮越证
|
洪
|
脉体阔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
|
热盛 (注:无食积)
|
||
濡
|
浮细无力而软
|
虚证、湿困
|
||
散
|
浮取散漫而无根,数或脉力不匀
|
元气离散、正气将绝
|
||
芤
|
浮大中空,如按葱管
|
失血、伤阴
|
||
革
|
浮大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
|
亡血、失精、半产、崩漏,阳气外浮
|
||
沉脉类
|
重按始得
|
沉
|
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
里证、亦见于平人
|
伏
|
重按推至筋骨始得
|
邪闭、厥病、痛极
|
||
弱
|
沉细无力而软
|
阳气虚衰、气血俱虚
|
||
牢
|
沉、实、大、弦、长
|
阴寒内盛、疝气、癥积
|
||
迟脉类
|
一息不足四至
|
迟
|
一息不足四至
|
寒证、邪热结聚(如阳明腑实证)
|
缓
|
一息四至,脉来怠缓
|
湿病、脾胃虚弱、亦见于平人
|
||
涩
|
往来艰涩,迟滞不畅
|
气滞血瘀、精伤血少、痰食内停
|
||
结
|
迟而时一止,止无定数
|
阴盛气结、寒痰血瘀、癥瘕积聚
|
||
数脉类
|
一息五至以上
|
数
|
一息五至以上,不足七至
|
热证、亦主里虚证
|
疾
|
脉来急疾,一息七八至
|
阳极阴竭、元气欲脱
|
||
促
|
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
|
阳盛实热、气滞血瘀、痰饮、食积、肿痈
|
||
动
|
脉短如豆,厥厥动摇,滑数有力
|
疼痛、惊恐
|
||
虚脉类
|
应指无力
|
虚
|
三部脉举按无力,按之空虚
|
气血两虚
|
细
|
脉细如线,应指明显
【相似脉】濡脉、弱脉、微脉
|
气血两虚、湿证
|
||
微
|
极细极软,按之欲绝
|
气血大虚、阳气暴脱
|
||
代
|
迟而中止,止有定数
|
脏气衰微、疼痛、惊恐、跌仆损伤
|
||
短
|
首尾俱短,不及本部
|
有力主气郁、无力主气虚
|
||
实脉类
|
应指有力
|
实
|
举按充实而有力
|
实证、平人
|
滑
|
往来流利,应指圆滑
|
痰湿、食积、实热、青壮年、孕妇(注:与滑苔较)
|
||
弦
|
端直以长,如按琴弦
|
肝胆病、疼痛、痰饮、老年健康者
|
||
紧
|
绷急弹指,状如转索
|
实寒证、疼痛、食积(宿食)
|
||
长
|
首尾端直,超过本位
|
阳证、热证、实证、平人
|
||
大
|
脉体宽大,无汹涌之势
|
健康人、病进
|
表49– 脉诊(常见相兼脉的主病)
相兼脉
|
主病
|
|
浮脉相兼
|
浮紧脉
|
表寒证,风寒痹痛
|
浮缓脉
|
风邪伤卫,营卫不和的太阳中风证
|
|
浮数脉
|
表热证
|
|
浮滑脉
|
表证夹痰,素体痰盛复感外邪
|
|
迟脉相兼
|
沉迟脉
|
里寒证
|
沉弦脉
|
肝郁气滞,水饮内停
|
|
沉涩脉
|
寒凝血瘀
|
|
沉缓脉
|
脾肾阳虚,水湿停留
|
|
沉细数脉
|
阴虚内热,血虚
|
|
弦脉相兼
|
弦紧脉
|
寒证、痛证
|
弦数脉
|
肝郁化火,肝胆湿热,肝阳上亢
|
|
弦滑数脉
|
肝火夹痰,肝胆湿热
|
|
弦细脉
|
肝肾阴虚,血虚肝郁,肝郁脾虚
|
|
数脉相兼
|
滑数脉
|
痰热(火),湿热,食积化热
|
洪数脉
|
阳明经证,气分热盛
|
|
浮数脉
|
表热证
|
|
弦数脉
|
肝郁化火,肝胆湿热,肝阳上亢
|
表50– 脉诊(七绝脉:[雀啄屋漏弹石解锁鱼翔虾游釜沸]的特征与临床意义)十怪脉:七绝脉+偃刀、麻促、转豆脉
分类
|
共同特征
|
脉名
|
脉象特征
|
临床意义
|
无胃之脉
|
无冲和之意
应指坚搏
|
偃刀脉(+麻促脉)
|
脉来弦急,如循刀刃
|
|
转豆脉
|
脉动短小而坚搏,如循薏苡子
|
|
||
弹石脉
|
脉在筋肉之下,急促而坚硬
|
肾气竭绝之象
|
||
无神之脉(神:脉律整齐 柔和有力)
|
脉律无序
脉形散乱
|
雀啄脉
|
脉在筋肉之间,连连数急,三五不调,止而复作,如雀啄食
|
脾无谷气已绝于内
|
屋漏脉
|
脉在筋肉之间,如屋漏残滴,良久一滴。脉搏极迟慢,溅起无力
|
胃气营卫将绝之候
|
||
解索脉
|
脉来乍疏乍密,如解乱绳,时快时慢,散乱无序
|
肾与命门之气皆亡
|
||
无根之脉
|
脉位表浅
虚大无根
微弱不应指
|
釜沸脉
|
脉在皮肤,浮数之极至数不清,如釜中沸水,浮而无根,为三阳热极,阴液枯竭之候
|
三阳热极,阴液枯竭。
主脉绝,多是临死前的脉象
|
鱼翔脉
|
脉在皮肤,头定而尾摇,似有似无,如鱼在水中游
|
三阴寒极,阳亡于外
|
||
虾游脉
|
脉在皮肤,如虾游水,时而跃然而去,须臾又来,伴有急促躁动之象
|
孤阳无依,躁动不安,主大肠气绝
|
表51– 按诊(虚里按诊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病理变化
|
临床意义
|
虚里搏动移位
|
先天性心脏病;鼓胀、癥积;气胸、悬饮、肿瘤;胸部畸形
|
虚里按之其动微弱
|
宗气内虚;支饮;心阳不足;肥胖(生理现象)
|
虚里动高
|
小儿食滞或痘疹发作;惊恐、大怒或剧烈运动;孕妇胎产(恶候)
|
虚里动而应衣
|
宗气外泄
|
按之弹手洪大而搏或绝而不应
|
心肺气绝,危候
|
虚里搏动数急而时有一止
|
宗气不守
|
虚里“其动欲绝”而无死候
|
痰饮
|
胸高而喘,虚里搏动散漫而数
|
心肺气绝之兆
|
表52– 按诊(按肌肤诊寒热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证型
|
临床表现
|
阳气衰少
|
肌肤寒冷、体温偏低
|
亡阳
|
肌肤冷而大汗淋漓、脉微欲绝
|
亡阴
|
汗出如油,四肢肌肤尚温而脉躁疾无力
|
实热证
|
肌肤灼热,体温升高
|
真热假寒证
|
身灼热而肢厥,为阳热内闭,不得外达
|
表邪已解
|
外感病汗出热退身凉
|
热在表(卫分)
|
身热初按热甚,久按热反转轻
|
热在里
|
久按其热反甚
|
热甚
|
皮肤无汗而灼热
|
身热不扬
|
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即感灼手,主湿热蕴结证
|
阴证
|
皮肤不热,红肿不明显
|
阳证
|
皮肤灼热,而红肿疼痛
|
表53– 按诊(按腧穴的内容及临床意义)
脏腑病
|
压痛诊断腧穴
|
常用腧穴
|
肺病
|
肺俞、中府
|
中府、肺俞、太渊
|
肠痈
|
上巨虚下1-2寸
|
|
肝病
|
肝俞、期门
|
期门、肝俞、太冲
|
肾病
|
|
气海、太溪
|
小肠病
|
|
关元
|
胃病
|
|
胃俞、足三里
|
心病
|
|
巨阙、膻中、大陵
|
脾病
|
|
章门、太白、脾俞
|
大肠病
|
|
天枢、大肠俞
|
胆病
|
|
日月、胆俞
|
膀胱病
|
|
中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