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 绪论
1. 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是以研究各种神经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为目的的一门学科。
2. 健康: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或残缺,而应包括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的完好状态。
第二章 精神疾病病因学分类与诊断
1. 19世纪中叶,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及临床资料的积累,Griesinger于1884年指出了精神病是由于脑病变所致,精神病学从此进入现代精神病学的发展阶段,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精神病学家克雷丕林。他以临床观察为基础,以病因学为根据,提出了临床分类学原则。
2. 1951年出版了粟宗华著的《精神病学概论》,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精神病学著作。
精神病学病因(与疾病有关的各种致病因素):生物因素(遗传因素、素质因素、性别和发病年龄)、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
第三章 精神障碍症状学
1. 感觉: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是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所产生的最简单的感受,它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
2. 知觉:是一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反映到脑中进行综合,并结合以往经验,在脑中得到整体的映像。
3. 感觉过敏:对体内外刺激的感受性增高。对一般强度的刺激,如感到阳光特别耀眼,轻声的关门声感到震耳,普通的气味感到异常浓烈刺鼻,躯体上轻微不适感到异常难忍。多见于神经症、更年期综合征、感染后的虚弱状态等。
4. 感觉减退:对外界的刺激感受性降低。如强烈的疼痛,或者难以忍受的气味,只有轻微的感觉。严重时对外界刺激不产生任何感觉(感觉消失)。感觉减退和消失多见于神经系统疾病。多见于疲劳瞌睡状态、抑郁状态、木僵状态以及癔症和催眠状态。
5. 感觉倒错:对外界的刺激产生与常人相反或不同性质的感受。如对凉的刺激反而产生热感。多见于癔症。
6. 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产生各种不舒适、难以忍受的、异样的感觉,难以言表、难以定位的不适感。
7. 错觉:是对外界真实刺激的错误感知。
8. 幻觉:无相应的客观刺激存在而出现了虚假的感知体验。正常人也可出现幻觉,多发生在觉醒和睡眠的过度状态,如入睡前幻觉或醒前幻觉。
9. 听幻觉: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幻觉。幻听的内容多种多样,可听到单调的或复杂的声响,如机器声、敲门声、音乐声、人语声等。幻听的内容多为言语交谈,称为言语性幻听,言语性幻听可以是几个字、几句话、一段话等,言语内容若是评论患者的言行,称为评论性幻听;内容上则以嘲讽、辱骂、威胁等,多令人不快。幻听内容若是命令患者做某事,称为命令性幻听。如命令患者拒绝服药、殴打他人、自伤或自杀,这些命令患者往往无法违抗,无条件服从,因此可产生危害社会行为。
10. 本体幻觉:是肌肉、肌腱、关节等本体感受器的幻觉。病人身体未动却感到被人推动或自己在运动;未讲话,却感到口、舌在活动或在讲话。
11. 内脏幻觉:内脏性幻觉产生于某一固定的器官或躯体内部。病人能清楚地描述自己的某一内脏在扭转、断裂、穿孔,或有昆虫在游走。这类幻觉常与疑病妄想、虚无妄想结合在一起。
12. 真性幻觉:幻觉体验来自于客观空间,被认为是通过感官获得的,形象鲜明、清晰生动,不能随意志转移而消长,会向外界“投射”。其主观体验常不易与知觉区别,故而坚信不移,多支配行动。
13. 假性幻觉:幻觉体验来自于主观空间,而不是通过感官获得的,形象不够鲜明,也不随意志消长,但不向外界“投射”;坚信程度则与真性幻觉一样,很少支配行动。若幻觉来源于感觉领域之外(域外幻觉),亦属假性幻觉。
|
真性幻觉
|
假性幻觉
|
幻觉体验来源
|
客观空间
|
主观空间
|
客观刺激
|
无
|
无
|
映像清晰度
|
高
|
低
|
是否意志产物
|
否
|
否
|
14. 幻觉的特殊形式:
机能性幻觉:幻觉(通常是幻听)和现实刺激同时出现,共同存在而又共同消失,在同一感官,共存共消,但两者并不融合(与错觉不同)。引起幻觉的现实刺激多为中性、无关、单调的声音,引发的幻觉有特定的意义。如打开水龙头,在听到流水声中夹着声音“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
反射性幻觉:即现实刺激作用于某一感官产生现实体验的同时,引起另一感官的幻觉。如当病人听到关门的响声,便看到一个人的形象(幻视)。
15. 非真实感:自觉周围环境事物变得模糊不清,似雾里看花,不够鲜明,缺乏真实感。如病人诉说:“我感到周围的东西似乎都变了,好像隔了一层东西似的!”“好像都是假的”。
16. 视物变形症:患者感到周围的人或物体在大小、形状等方面发生了变化。看到物体的形象比实际增大,称之为视物显大症,反之称视物显小症。如一患者称看到他父亲与以前的父亲不一样了,四肢一侧长、一侧短,而头也变得非常巨大等。
17. 体形感知综合障碍:又称体像障碍,指病人感到自己整个躯体或个别部分,如四肢长短、轻重、粗细、形态、颜色等发生了变化。有些早期精神分裂症病人反复照镜子(所谓窥镜症状),感到自己的脸变得非常难看,两只眼睛不一样大,鼻子和嘴都斜到一边,耳朵大的像猪耳。虽然病人还知道是自己的面孔,但模样发送了改变。如提醒病人对着镜子用眼睛衡量时,体像障碍可暂时消失,但不目测时,体像障碍则重复产生。
18. 思维奔逸:是联想速度加快和量的增加。其特点为:①快。联想异常迅速,一个概念接着另一个概念大量涌现,以致有时来不及表达。②多。话多,思维内容及新概念不断地涌现,且与周围现实相关,有目的的行为也增多,形式活泼生动。③高。情感高涨、声音高亢。④变。思维虽有一定目的性,但常为外界环境变化吸引而转变话题(随境转移),或因音连、意连而转变主题。
19. 思维迟缓:联想受抑制,联想速度减慢与困难。特点为:①慢。反应和联想慢而困难,语流缓慢。②少。语量和动作减少。③低。语音低沉,情绪低落。④短。言语简短。
20. 思维云集:又称强制性思维,异己的思潮不受其意愿的支配,出乎意料的强制性涌现,内容杂乱多变,与现实无关,出现突然消失也迅速。
21. 强迫观念:是反复、持续出现的想法、冲动或想象等,明知不对、不必要、不合理,但难以摆脱与克服。包括强迫思维、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疑虑、强迫冲动或强迫意向、强迫回忆。
22. 妄想(必考!):是一种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病态的推理和判断。其特点是:①无事实根据;②与患者的文化水平和社会背景不相符合;③坚信不疑,难以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加以纠正;④个体所独有的和自我卷入的。
23. 关系妄想:患者在生活或工作学习的环境中,对与己无关的事物均认为与自己有关。如别人的言行总认为是针对自己的,报纸、电视、广播的内容也是含沙射影地讲他,周围吐痰、谈笑和一些举动都是针对自己的。常与被害妄想一起出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24. 影响妄想:也称物理影响妄想,患者坚信自己的一切活动(包括精神的和躯体的)均受外界的控制和支配,这种外界的控制和支配可以来自超自然的现象,如天体、外星球等,也可以来自周围生活中的,如电波、磁场或一些仪器等,也可以来自神灵等。常见于精神分裂症或与文化相关的精神疾病。
25. 疑病妄想:患者毫无根据地坚信自己患了某种严重的躯体疾病,是不治之症,一系列医学检查和反复的医学验证不能纠正其病态信念,常导致反复的就医行为和焦虑抑郁情绪。
26. 界限性遗忘:又称心因性遗忘,由沉重的创伤性情感体验所引发,内容仅限于和某些痛苦体验相关的事件,而在此之前或之后的记忆却保持良好,有如“不堪回首话当年”。此症状是由于大脑皮质的功能性抑制产生的,并没有脑器质性损害。
27. 错构症:为“记忆的错觉”。对过去曾经经历过的事件在具体的时间、人物或地点上出现错误的回忆,造成唐汉不分,张冠李戴,且不易纠正,同时伴有相应的情感反应,常常会将生活经历中的远事近移。错构症多见于脑器质性疾病,其错构表现固定;若信口开河,多变则为功能性改变。
28. 智能:是智慧和能力的合称,包括既往获得的知识、经验以及运用它们来解决新问题、新概念的能力。
29. 精神发育迟滞:也叫智力低下。在围生期 或婴幼儿时期,大脑的发育由于遗传、感染、中毒、头部创伤、内分泌异常或缺氧等诸因素的影响而受到阻碍,以致大脑发育不良,智能发育停留在一定的阶段,患儿社会适应能力困难,智商通常在70分以下。
30. 痴呆:是指大脑发育已基本完善、成熟和智能发育正常之后,由于有害因素影响导致大脑器质性损害,造成智能严重障碍。
31. 心因性假性痴呆:即Ganser综合症,表现为虽然能够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但是对于一些非常简单的问题都给予错误却又近似于正确的回答,表明其对于问题性质的理解还是正确的。
32. 童样痴呆:表现出类似儿童般的稚气和使用童言童语,但仍保留着成人的知识、经验和技能。
33. 矛盾意志:也系意志减退所致。对非常简单的事(而不是复杂的事)同时产生对立的、互相矛盾的意志活动或两种行动意向的交替。如遇到友人握不握手,在伸手似乎要握时又随即缩回手,当别人放了手时却又伸出了手。患者本人对此毫无自觉,无自知力、无痛苦、无纠正的要求,也见于精神分裂症。
34. 意向倒错:指意向要求与一般常理相违背或为常人所不允许、难以理解。如自伤、性欲倒错、拔毛发或异食症等表现。在幻觉妄想支配下也可发生,并有荒谬的解释。
35. 木僵状态常见的木僵类型(必考!):
(1)抑郁性木僵:常由急性抑郁引起,多见为亚木僵。在反复劝导或耐心询问下,尚能做出少许反应,表情与内心体验一致。
(2)心因性木僵:由突发严重而强烈的精神创伤引起,伴有自主神经系统症状,有时可有轻度意识障碍,事后无完全的回忆。
(3)紧张性木僵:意识清晰,木僵解除后能够回忆当时的状况。
(4)器质性木僵:存在意识或智能障碍,大小便失禁。可见于脑炎、脑肿瘤、癫痫、老年痴呆、神经梅毒等。
41. 遗忘综合征:1887年Kopcakob提出,后被定义为柯萨可夫综合征。它的临床特点是识记能力障碍,时间定向力障碍,虚构症和顺行性或逆行性遗忘症。
第五章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1、谵妄:是一组表现为急性、广泛性的认知障碍,尤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因其急性起病、病程短暂、病程发展迅速,故又称急性脑病综合征。
2、谵妄的特征包括:意识障碍、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对周围环境与事物的清晰度降低等。意识障碍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变现为昼轻夜重。定向障碍包括时间和地点定向障碍,严重者可出现人物定向障碍。记忆障碍以即刻记忆和近记忆障碍最明显。睡眠、觉醒周期不规律,可表现为白天嗜睡而晚上活跃。感知障碍尤其常见,包括感觉过敏、错觉和幻觉。患者对声光特别明显。错觉和幻觉则以视错觉和视幻觉较常见,患者可因错觉和幻觉产生继发性的片段妄想、冲动行为。患者好转后对谵妄时的表现会部分遗忘或遗忘。
3、 脑震荡后综合征:这是各种脑外伤后最普遍的慢性后遗症,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对声光敏感、疲乏、情绪不稳及失眠等。
第六章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1、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发病机制:
(1)能量供给不足:由于躯体疾病引起机体代谢障碍,导致能量产生不足,影响大脑能量供应。
(2)脑缺氧:由于躯体疾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引起机体和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可导致脑出血、供氧不足,发生脑功能障碍。
(3)毒素作用:外源性物质侵入机体,其毒素或中间代谢产物直接作用于脑细胞,造成脑细胞受损而发生脑功能紊乱。
(4)水和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内分泌激素与维生素不足等:这些均是躯体在疾病或受害情况下容易发生的问题,可引起脑功能紊乱,导致精神障碍。
(5)应激反应:外源性有害因素作为应激源作用于机体,产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
(6)中枢神经递质的改变
第八章 精神活性物质与非依赖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1、耐受:是指长期使用某种药物以后,个体对该药的反应性下降,为了取得与初始用药时相同的药效,就必须增加该药的用量。
2、依赖综合征:是指对使用某种物质有强烈的渴求,对使用该物质的自控能力下降,反复使用该种物质,以取得特定的心理效应,且避免减量或停药后出现戒断症状的一种行为障碍。
3、戒断综合征:又称撤药综合征,指反复使用,通常是长期和(或)高剂量使用某种精神活性物质后,在减量或停药时出现的一种症状。戒断症状的出现是躯体依赖形成的标志。
4、 病理性醉酒:很小量饮酒即引起严重的精神病性发作。患者意识模糊不清,具有强烈的兴奋性及攻击行为,无单纯醉酒状态时的步态不稳、口齿不清。
5、复杂性醉酒:患者一般均有脑器质性病史,或者有影响酒代谢的躯体疾病,在此基础上,患者对酒的敏感性增高,小量饮酒便发生急性中毒反应,出现明显的意识障碍,伴错觉、幻觉、或被害妄想,显著的情绪兴奋、易激惹,攻击和破坏行为。
6、震颤谵妄:是最严重的酒精戒断症状,一般在最后一次饮酒48~72小时后出现。表现为肢体粗大震颤、意识模糊、定向障碍、激越、躁动不安、错觉、幻觉,以及发热、大汗、心跳加快等自主神经症状。
7、酒精中毒性幻觉症:酒精依赖者长期饮酒后,在意识清晰的状态下出现生动、丰富的幻觉,如幻听、幻视,以视幻觉多见,可引起相应的情绪和行为障碍。
第九章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1、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疾病。多在青壮年起病,临床上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
2、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
(一)早期症状:不安,抑郁,焦虑,思考和注意力集中困难,担心,缺乏自信,无力、迟钝,完成工作困难,社会退缩、不信任,社会退缩、交往减少。
(二)临床症状:
(1)思维联想障碍:思维联想过程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是本病具有特征性的症状。其特点是病人在意识清楚的情况下,思维联想散漫或分裂,缺乏具体性和现实性。
(2)情感障碍:情感淡漠,情感反应与思维内容以及外界刺激不配合,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特征。
(3)意志行为障碍:病人的活动减少,缺乏主动性,行为变得孤僻、被动、退缩,即意志活动减退。
(4)其他常见症状
①感知觉障碍:幻觉见于半数以上的病人,其特点是内容荒谬,脱离现实。最常见的是幻听,主要是言语性幻听。
②妄想:妄想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主要特点是:Ⅰ、内容离奇,逻辑荒谬。Ⅱ、妄想所涉及范围人的一举一动是针对他的。Ⅲ、病人对妄想的内容多不愿主动暴露,并往往企图隐蔽它。
第十章 心境障碍
1、心境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通常以情感高涨或低落为主要的或原发的症状,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可有精神病症状,如幻觉、妄想或紧张综合征。
2、心境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中的神经生化因素
(1)去甲肾上腺素能(NE)假说:抑郁症是由于脑内NE浓度降低所造成的,突触后β受体超敏,反馈使突触前α2受体超敏,是导致NE生成释放减少,突触间隙NE数量下降的重要机理。
(2)5-羟色胺(5-HT)假说:抑郁症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5-羟色胺释放减少,突触间隙的含量下降所引起的。5-HT受体不同亚型其作用有别。
(3)多巴胺(DA)假说:抑郁症患者脑内多巴胺功能减退,而躁狂症增高。
(4)Γ-氨基丁酸(GABA)假说: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
3、躁狂发作的临床表现
躁狂发作的典型症状是情感高涨、思维奔逸和动作行为增多。
(1)情绪高涨:病人主观体验特别喜悦,自我感觉良好,兴高采烈,洋洋自得,讲话时眉飞色舞,喜笑颜开,精神涣散,甚至感到天空格外晴朗,周围事物的色彩格外精彩。
(2)思维奔逸:主要表现为思维联想过程明显增快,言语增多,语速加快,自觉思维非常敏捷,话多滔滔不绝,或难以打断患者的话题。
(3)活动增多:患者精力旺盛,活动明显增多,时刻忙碌不停,但做事却有头无尾,有始无终。
(4)注意转移:患者注意力易受周围环境影响,但不能持久,所以不断变换话题和活动内容。
(5)严重病人可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可出现夸大观念或妄想,自我评价过高。
(6)躯体症状:由于患者自我感觉良好,故很少有躯体不适主诉。
(7)其他:不同亚型及年龄其症状变现亦有差异。
4、抑郁发作的临床表现
临床上是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和躯体症状为主,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1)情感低落:情绪症状是抑郁症的最显著、最普遍的症状。抑郁症病人的情绪症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抑郁心情和兴趣的消失。
(2)思维迟缓和消极:患者思维联想的速度缓慢,表现为主动言语减少,语速减慢,声音低沉,思考问题困难,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3)意志活动减退:患者意志活动明显受到抑制。临床变现为行动缓慢,生活被动,不想做事,感到全身乏力。严重抑郁发作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4)躯体或生物学症状:很常见。常有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睡眠障碍、性功能低下和心境昼夜波动等生物学症状。典型的睡眠障碍是早醒。
(5)其他:抑郁发作时可出现焦虑、人格解体、现实解体及强迫症状。
第十一章 神经症与癔症
1. 神经症:旧称神经官能症,是以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为突出症状的,多种症状组合的一组精神障碍。
2. 神经症的共性:
(1) 起病常与社会心理因素有关:神经症患者在病前较他人更多或更易遭受应激性生活事件。
(2) 患者病前常有一定的易患素质和人格特征:其个性特征常损害人际交往过程,导致生活中产生更多的冲突与应激。
(3) 症状没有相应的器质性病变为基础:神经症已不再包括存在“器质性”依据的“神经症样综合症”。
(4) 社会功能相对较好:一般生活能自理,勉强坚持工作或学习,言行通常保持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5) 一般没有明显或持续的精神病症状:极少数可短暂出现症状,但绝非主要临床相。
(6) 一般自知力完整,有求治要求:多数患者在疾病发错期亦保持较好的自知力,现实检验能力通常不受损害。
3. 焦虑形成的模式和假说主要有:
(1) 乳酸盐假说
(2) 5-羟色胺能假说:焦虑的发生可能与5-HT突触后受体过度反应及5-HT1A 受体的低敏感性有关。
(3) 去甲肾上腺素能假说:焦虑症患者存在去甲肾上腺素(NE)能活动的增强现象。
(4) γ-氨基丁酸(GABA)假说
4.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焦虑源于内在的心理冲突,是童年或少年期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冲突在成年后被激活,从而形成焦虑。
5. 认知理论:Beck认为焦虑是面临危险的一种反应,相应的自动思维与认知歪曲是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情绪的重要原因。
6. 焦虑症的临床表现:
(1) 广泛性焦虑:又称慢性焦虑症,是焦虑症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常缓慢起病,以经常或持续存在的焦虑为主要临床相。具有以下表现:
①精神性焦虑:精神上的过度担心是焦虑症状的核心,表现为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难以预料的某种危险或不幸事件的经常担心。
②躯体性焦虑:表现为运动不安与多种躯体症状
③觉醒度增高:表现为过分的警觉,对外界刺激敏感。
④其他症状:头昏、行走不稳、虚弱或头晕;早泄、阳痿、月经紊乱等。
(2) 惊恐障碍:又称急性焦虑障碍。其特点是发作的不可预测性和突然性,反应程度强烈,病人常体会到濒临灾难性结局的害怕和恐惧,终止亦迅速。具有以下表现:
①惊恐发作:日常活动时突然感到心悸,胸闷,呼吸困难或过度换气,同时出现强烈的惊恐体验,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②预期焦虑:反复发作的间歇期常担心再次发病,因而惴惴不安,也可有自主神经活动亢进的症状。
③求助和回避行为:惊恐发作时由于强烈的恐惧及对死亡的担心,患者常立即要求给予紧急帮助,故有反复多次的急诊经历。
7. 恐惧症临床分为场所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和特定的恐惧症三种临床类型。
8. 恐惧症患者的恐惧症状具有以下特征:
①某种客体或处境常引起强烈的恐惧,恐惧与处境不相称。
②恐惧时常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如头晕、晕倒、心悸、心慌、战栗、出汗等。
③对恐惧的客体或处境极力回避,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
④患者明知这种恐惧是过分的、不合理的和不必要的,但无法控制。
9. 强迫症的特点:
①患者体验到这种反复进入患者意识领域的思想、表象或意向是自己的主观活动的产物,毫无意义,有受强迫的体验。
②主观上感到必须加以有意识的抵抗,这种反强迫与自我强迫是同时出现的。
③有症状和自知力,患者感到这是不正常的,甚至是病态的,至少患者希望能消除这些症状,但似乎无能为力。
10. 强迫症的临床表现(选择)P157:
(1) 强迫观念:强迫性怀疑、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对立思维、强迫性回忆、强迫情绪、强迫意向。
(2) 强迫动作或行动:强迫性检查、强迫性询问、强迫性清洗、强迫性仪式动作、强迫性缓慢。
11. 躯体形式障碍各亚型的临床表现:
(1) 躯体化障碍:又称Briquet综合征,主要特征为多种多样、反复出现变化的躯体症状。大多数患者有反复就诊经历。症状可累及身体的多个系统或部位,常见胃肠不适、皮肤症状、性功能障碍,多部位、多性质的疼痛等。
(2) 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可视为未充分发展的躯体化障碍,躯体主诉同样具有多样性、变异性和持续性,症状相对较少,涉及部位不如躯体化障碍广泛,缺乏典型性。
(3) 疑病症:包括两个主要内容,一是疑病性障碍,是指以担心或相信患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性优势观念为主要临床相;另一种是躯体变形障碍,指患者过分关注和放大身体上尤其是面部细微缺陷,坚信自己的外表存在严重缺陷,要求实行矫正手术。
(4) 躯体形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受自主神经支配的器官、系统出现各种躯体形式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
(5) 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主要表现为不能用生理过程或躯体障碍予以合理解释的、持久性、严重的疼痛。
(6) 其他或带分类躯体形式障碍。
12. 神经衰弱临床表现:
(1) 紧迫感:感到任务迫在眉睫或事情太多而时间不够用。
(2) 负担感:感到责任重大、名誉地位太高、任务太困难。
(3) 效率下降感:感到工作、学习进展缓慢,质量不佳,失误太多。
(4) 精神功能下降感:感到脑子不像过去好使了,注意力集中难以持久。
(5) 感到过敏:感到自己变得不冷静了,容易着急、急躁和生气。
(6) 自控失灵感:感到必须加强自我控制,如果放松控制似乎会出现大问题。
(7) 缺乏轻松愉快的体验:完全体会不到轻松愉快的心情,完全不能享受。
(8) 除紧张状态外,神经衰弱主要以精神活力下降、情绪症状和生理功能紊乱等三组症状为主。
13. 癔症性格的主要特点:
(1) 情感丰富,但肤浅,似一名蹩脚演员,看得出其在表演。凭情感分辨好恶,所谓情感逻辑,好者欲其生,恶者欲其死。
(2) 以自我为中心。
(3) 暗示及自我暗示性强。
(4) 丰富想象,甚至以幻想代替现实。
(5) 部分患者有遗传素质,而躯体疾患也可引起自我暗示,削弱神经系统功能,可成为发病的客观条件。社会文化素质如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对本症的发生与发作形式及症状表现等也有一定影响。
第十二章 应激相关障碍
1、应激相关障碍:指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异常心理反应,导致的精神障碍,也称反应性精神障碍,由于本病病程短暂,有的可自行缓解。
2、应激相关障碍的共同特点是
①心理社会应激应是引起本组精神障碍的直接原因,起主导作用。
②临床主要表现与精神刺激精神刺激因素密切相关。
③病因消除或改变环境后,精神症状相继消失。
④预后良好,无人格方面的缺陷等。
3、急性应激障碍:又称急性应激反应,是指以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作为直接原因,患者在受刺激后立即(1小时之内)发病,表现为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或者为精神运动性抑制,甚至木僵。
4、急性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
(1)反应性朦胧状态:患者主要表现为定向障碍,对周围环境不能清楚感知,注意力狭窄。
(2)反应性木僵状态:临床主要表现为以精神运动性抑制为主。
(3)反应性兴奋状态:此时临床以精神运动性兴奋为主。
(4)急性应激性精神病:也称为急性反应性精神病。这是急性应激相关障碍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强烈且持续一定时间的精神创伤事件直接引起的精神病性疾病。
5、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指由于受到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
6、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
(1)创伤性体验的反复出现:PTSD最特征性的表现是在重大事件发生后,患者有各种形式的反复发生的闯入性地出现以错觉、幻觉(幻想)构成的创伤性事件的重新体验,称症状闪回。
(2)持续性的回避:患者表现为尽量回避与创伤有关的人、物及环境,回避有关的想法、感觉和话题,不愿提及相关的话题。
(3)持续性的警觉性增高:患者表现为睡眠障碍,易发脾气,很难集中注意力,容易受惊吓。
7、适应障碍:是因长期存在应激源或困难处境,加上病人有一定的人格缺陷,产生以烦恼、抑郁等情感障碍为主,同时有适应不良的行为障碍或生理功能障碍,并使社会功能受损。
8、适应障碍的临床表现
(1)发病多在应激性生活事件发生后的1~3个月内出现,临床表现多样,包括抑郁心境、焦虑或烦恼、失眠。
(2)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按主要精神症状可分以下类型:抑郁型、焦虑型、品行障碍型、行为退缩型、工作学习能力减弱型。许多病人出现的症状是综合性的。
(3)青少年以品行障碍为主者,儿童适应性障碍主要表现为尿床、吸吮手指等退行性行为,以及无原因的腹部不适等含糊的躯体症状。
第十八章 躯体治疗
1、随着精神药物品种的增多,就有了分类的必要,一般分为四类
(1)抗精神病药: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对幻觉、妄想及行为紊乱等精神病性症状疗效较佳。
(2)抗抑郁药:主要用于治疗各种抑郁。
(3)抗焦虑药:主要用于治疗焦虑症状,也可作为催眠药用。
(4)抗躁狂药和情感稳定剂:主要用于躁狂和双相情感障碍。
2、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的副反应
(1)精神方面:
①过度镇静:病人表现无力、嗜睡。
②药源性精神病:精神运动性兴奋、意识障碍、药源性抑郁。
(2)神经系统方面:
①惊厥:可诱发癫痫,以低效价药物为多。
②锥体外系反应:药源性类帕金森综合征、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迟发性运动障碍。
(3)自主神经系统副作用:抗胆碱能作用、抗肾上腺素能作用、抑制体温调节中枢、性功能障碍、心电图改变
(4)内分泌方面的影响:女性病人排卵延迟、月经周期紊乱、溢乳、性欲改变,常可出现体重增加。
(5)肝脏副作用:一过性谷丙转氨酶升高。
(6)血液系统副作用: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粒细胞减少或再障。
(7)皮肤方面副作用:药疹、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皮肤色素沉着。
(8)恶性综合征:这是一种少见而危险的副反应,表现为持续高热、锥体外系症状加剧,全身肌张力增高。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碱性磷酸酶增高。
3、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
氯丙嗪、泰尔登、甲硫哒嗪、三氟拉嗪、氟哌啶醇、五氟利多、利血平、舒必利
4、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氯氮平、奥兰杂平(奥氮平)、利培酮(维思通)、喹硫平、阿立哌唑
5、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
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S-西酞普兰)
6、心境稳定剂:碳酸锂
具有心境稳定作用的抗癫痫药物:卡马西平、丙戊酸盐、托吡酯(TPM)